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文化】“孔雀”为何隐喻薛涛?

【历史文化】“孔雀”为何隐喻薛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方志四川 访问量:4757 更新时间:2024/1/20 9:44:40

“孔雀”为何隐喻薛涛

翻开史籍,在文字记载中,薛涛与“孔雀”这一美丽的生物总是联系在一起。在中晚唐诗歌中,“孔雀”成为了指代薛涛的符号,成为了一个特定的隐喻:“大唐薛涛”与“大唐孔雀”互为指涉,“大唐孔雀”亦成为“大唐薛涛”的符号。那薛涛与“孔雀”,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薛涛(梅凯 作,四川省方志馆藏)

元稹在《赠薛涛》中夸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这短短14个字,简洁而有力地指出薛涛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文采出众,就仿佛凤凰毛那样惊艳美丽。凤凰是一种神话动物,自然不可能存在于世间,因此在中国古代,孔雀就成为与凤凰最接近的动物,而薛涛,她还真的拥有一只孔雀。

韦皋担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时,南诏国王向西川赠献幼孔雀一只。在薛涛建议下,打造了一套精美的鸟笼,专供这只孔雀栖息。于是,韦皋将孔雀交给了薛涛照料。之后,这只孔雀就与薛涛形影相伴,成为惊才绝艳的唐代才女身旁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韦皋去世后,武元衡接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看到薛涛面对着孔雀,睹物思人,想起曾经的恩主韦皋,心有不忍,于是写诗“上客彻瑶瑟,美人伤蕙心。会因南国使,得放海云深。”(《四川使宅有韦令公时孔雀》),在诗中透露出让薛涛和孔雀重归自由的意思。

武元衡的诗,得到很多大诗人关注,他们纷纷与其唱和,如白居易就写道:“索莫少颜色,池边无主禽。难收带泥翅,易结著人心。”(《和武相公感韦令公旧池孔雀》)韩愈也写道:“翠角高独耸,金华焕相差。坐蒙恩顾重,毕命守阶墀。”(《奉和武相公镇蜀时咏使宅韦太尉所养孔雀》)他们纷纷表示,孔雀受到人类照顾已久,放飞恐难以存活,还是继续养着吧。

这只孔雀在薛涛照料下,存活了约28年,直到薛涛去世的前一年,孔雀才离世。关于这件事,刘禹锡的诗也做了记载:“玉儿已逐金镮葬,翠羽先随秋草萎。”(《和西川李尚书伤孔雀及薛涛之什》)因此,在薛涛的人生中,这只如影相随的孔雀,以其美丽、骄傲,渐渐成为薛涛身上笼罩着的一道“孔雀光晕”。

事实上,“孔雀”能够隐喻薛涛,还与薛涛身上与生俱来的“孔雀气质”极为契合。

成都薛涛研究会副会长谢天开教授认为,薛涛身上的“孔雀光晕”体现在多个方面。

一是薛涛容颜出众。

元稹就赞薛涛:“锦江滑腻蛾眉秀”,刘禹锡则称薛涛为“玉儿”,出众的颜值再加上薛涛年轻时酷爱红衣,白与红交相映衬下,勾勒出了一位风华绝代的美人模样。

二是薛涛才情超绝。

薛涛情商很高,她不仅能言善辩,同时人脉关系极广。薛涛的“诗友圈”堪称唐代诗人“天团”,其中元稹、白居易、刘禹锡、韩愈、杜牧等等,每一位拿出来都足以名动后世。这些诗人与薛涛相交,不仅是欣赏她的绝色容颜,更重要的是倾倒于她的才华。

三是薛涛独立自强。

薛涛在中年时创造出了影响深远的“薛涛笺”,并依靠着薛涛笺的收入,不依附权贵,不自怜自艾,独自在成都的吟诗楼中安度晚年,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独立自强的女性典范。这与孔雀的骄傲也是相当契合的。

四是“孔雀诗”的盛行。

在中晚唐诗歌中,“孔雀诗”共9首,其中武元衡、王建李德裕和刘禹锡更是直接将薛涛与“孔雀”联系在一起。这些诗词的传颂,让薛涛与“孔雀”惊艳了中晚唐,也惊艳了一千年。

自唐代以后,历经宋元明清,“孔雀”成为薛涛特定隐喻,薛涛与“孔雀”相依为命,“大唐薛涛”与“大唐孔雀”也相互融合,成为薛涛名动后世的专属文化符号。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更多文章

  • 薛涛的七夕:双栖绿池上,同心莲叶间

    历史解密编辑:红星新闻标签:薛涛,元稹,韦皋,韩愈

    双栖绿池上,朝去暮飞还。更忆将雏日,同心莲叶间。唐代女诗人薛涛的这首《池上双凫》,并非像某些小说作者写的那样作于中年情浓之际,而是少年时代的作品。浣花溪畔才气横溢的少女,对未来的爱情和终生的幸福怀有满满的期待。但年轻的薛涛当时未必能意识到:爱情与幸福未必一来俱来。望江楼公园薛涛雕像。王效 摄揽草结同

  • 才女薛涛:白居易和杜牧是她的粉丝,她却被元慎给渣了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薛涛,白居易,杜牧,元慎,韦皋

    公元810年,大唐才子,也是大唐第一渣男的元慎,因为跟宦官仇士良争驿馆的豪华单间,被打了一顿后,贬到江陵府当参军,已经四年有余。此时的元稹丧妻丧妾,又被贬官。形单影只,无人问津。只有一个远在四川的女人,随着长江奔赴而来。当看到眼前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恋人,胡须满脸,深情萧索时,不禁流下眼泪,抚上元慎的

  • 唐代女诗人薛涛,为何会孤独终老

    历史解密编辑:夏夜意风标签:薛涛,元稹,韦皋,诗人,白居易,杜牧

    唐朝是一个文学,诗歌鼎盛的朝代,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比如大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整个唐代出现了2000多位有名有姓的诗人。今天我们要说一下唐代的女诗人薛涛。薛涛,字洪度,祖籍长安。在“安史之乱”后随其父举家迁至成都,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幼年时就懂音律,八岁的时候能在众人面前吟诗作对。但

  • 唐朝四大女诗人:薛涛,书笺向壁字模糊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薛涛,元稹,韦皋,诗人,诗词,长安

    作者:甘棠(一)16岁成为官妓如果说诗词是一场盛宴,那么薛涛的存在,就是盛宴中不可或缺的名菜。少了她,女诗人将会失色不少。薛涛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出生在似锦的长安,有着疼爱她的父亲,还有着丰厚的家财。出身官家,本是大家小姐。可是薛涛的父亲因为出言不当,得罪了当权者,举家流放,而后不幸病逝。薛涛短时间看

  • 一代名妓,大唐第一才女薛涛的悲苦爱情

    历史解密编辑:赵林云教授标签:薛涛,元稹,韦皋,歌妓,情诗

    “我怎么可能娶歌妓呢!”她看透他的虚情假意,丢下诗笺,狠狠踏在脚下,剪断思恋,放下尘缘俗念,转身只作诗中佛。她就是女校书薛涛。事实上,就连这个职位也是假的,当年韦皋向皇帝推荐藓涛,结果并未批准,但薛涛有校书之才却被世人铭记,于是称为女校书。人怕出名,女人更是如此。别人怕招来是非,薛涛却招来了桃花运,

  • 薛涛:走遍了成都才寻到一个你

    历史解密编辑:红星新闻标签:薛涛,杜甫,韦皋,成都

    薛涛一生长居成都,极少出行。除了两次被短暂流放边地、因为元稹一赴梓州(四川三台)一赴江陵(湖北荆州)之外,薛涛终生都在成都城内几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活动。女诗人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坐看花谢花开、潮去潮来。01浣花溪:满溪红袂欋歌初薛涛生于何地、长于何处?陕西、成都、眉山、夹江……众说纷纭,至今莫衷一是。

  • 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薛涛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薛涛,元稹,韦皋,诗人,刘禹锡,白居易

    大家好,说起才女,不知道大家想起来的是写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李清照还是说过“未若柳絮迎风起”的谢道韫呢?但是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并不是这两个人,而是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的薛涛,接下来我将给大家详细地介绍她的一生。薛涛本出身名门,她的父亲薛郧曾在京城长安做官,学识渊博。而薛涛作为他唯一的女儿,自幼

  • 消失的川味名品,成都“薛涛干”

    历史解密编辑:川味文化标签:薛涛,唐人,杜牧,元稹,白居易,刘禹锡,卓文君,成都市,川味名品

    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吟诗楼、濯锦楼、浣笺亭、薛涛井等筑物,是凭吊唐代才女薛涛之名胜,此外薛涛尚有四样遗产,薛涛诗、薛涛笺、薛涛酒、薛涛干,诗与笺由涛亲作,美酒香干则是近人托名所为。按明人高棅《唐诗品汇》之唐诗分期,薛涛属标准中唐诗人,其生卒(768~832年)与中唐起讫(771~835年)几近同

  • 大唐才女薛涛:高官御用秘书,被一群小鲜肉追逐,晚年与香火为伴

    历史解密编辑:寻根拜祖标签:薛涛,元稹,韦皋,杜牧,唐朝,诗人,白居易,李德裕,刘禹锡,小说家,大唐才女,千古名句

    从14岁到64岁,薛涛被一群男人惦记了五十年,上自白首翁,下至小鲜肉。她一生创作了500多首诗,这些诗文唱和都离不开那个永恒的主题。薛涛是热情奔放的女子,她的情感世界总是火花四射,风流账簿里记载了她与十几位名流的浪漫往事。然而薛涛终究是一朵花,一朵拒绝修成正果的花,秋风吹过,她的美丽瓣瓣飘落,只留下

  • 民间故事:名妓霍小玉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萌的很呐标签:霍小玉,名妓,李生,李郎

    唐代宗大历年间,陇西有一个叫李生的小伙子,很有才华,擅写文章,词诗俱佳,书法更是一流。他20岁中了进士,第二年复试后,名列前几名,吏部对他进行了一番考核,确定他有真才实学,便给他授予了官职。这年六月份,李生来到了京城长安,住在新昌里,遍访长辈名流,广结天下文人骚客。因为他出身诗书门第,教养又好,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