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薛涛与“筹边楼” 文化女杰“化剑为犁”

薛涛与“筹边楼” 文化女杰“化剑为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锦观新闻 访问量:753 更新时间:2023/12/9 13:03:09

理县薛城筹边楼。1898年伊莎贝拉·伯德 摄

□兮湄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薛涛·《筹边楼》

单凭“壮压西川四十州”一句,晚年薛涛的胸襟气象就已然峭拔于汉诗之上。明代钟惺指出:“教戒诸将,何等心眼,洪度岂直女子哉,固一代之雄也!”大才子纪昀曰:“如《筹边楼》诗云云,托意深远,有鲁嫠不恤纬、漆室女坐啸之思,非寻常裙屐所及。”(《四库全书总目》)岂止是“裙屐”,又有几个男儿可以如此气吞万里如虎!

薛涛诗的最后一句硬语盘空,虚实均有:实写的是,诗人登楼眺望,成都西北方向恰是西岭雪山为地标的逶迤岷山,已然能望见遥远的雪峰;虚写的是,“边头”已是悬在人们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前后对照,西川地区形势犬牙交错,历史的得与失都暗示出来,寓严正谴责于沉痛慨叹之中。

学者彭芸荪《望江楼志》认为:“涛之年在太和六年秋也。”又说:“筹边楼之筑建,当在五年春夏间,至秋始落成,故涛《筹边楼》诗有‘平临云鸟八窗秋’之句,时涛尚存。”张篷舟先生《薛涛诗笺》也指出:“李德裕为剑南西川节度使,乃太和四年(830年)十月命,当年自不能建成筹边楼。况涛诗有‘八窗秋’句,楼成应在太和五年(831年)秋。六年(832年)夏,涛卒。冬,李德裕亦入相矣。”

四川省文史馆《成都城坊古迹考》指出,唐朝成都西川节度使府署在今四川科技馆东一带(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编,成都时代出版社2006年版,第291页)。这就是说,薛涛所咏赞的筹边楼其实就是成都西川节度使府署附近的这座“筹边楼”。

由此可见,成都的筹边楼,与今天阿坝州理县薛城古镇的“筹边楼”在修建时间、地点和规模上都不相同。资料显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杂谷脑河、孟屯河洪水泛滥,二力相摧,一举冲毁了保县薛城。直到乾隆四年(1739年),当时的保县(现汶川县)知县陈克绳才重修了整个古镇及周边建筑。南沟边这座“筹边楼”,极有可能就在此时托名仿建。筹边楼屹立于两河交汇的河谷边,为木框架抬梁穿榫结构,有典型的汉民族殿堂风格(重檐歇山式)的二层阁楼,通高18.5米。最初筹边楼为筹措边事而建,后渐成为民族交流场合,大量薛涛的诗、词相关书籍陈列于此,也成为人们感怀薛涛之地。

清初,四川从明末持续的混战后开始重建。为了地方经济的持续繁荣,祈求文风普化昌盛,往往托名仿建古迹,祈求历史泽被后世。当时的地方官场,乡绅、大户们相互炫耀、攀比,成为一时的风尚。比如在川贵滇地区,托名诸葛孔明的山名、地名、桥名、村名、器物就不可胜数。而薛涛为一代风流人物,早在832年段文昌再镇成都时,就在望江楼以南的薛涛墓地撰写了墓志。光绪十五年(1889年),在成都锦江之畔的玉女津起造高楼“崇丽阁”(俗呼“望江楼”)以及“玉女津”,目的也是通过营造风景名胜,很自然地与诗人薛涛建立起了“跨时代”关系。

显然,薛城的筹边楼是当地民众仰慕前贤、尊重文化和历史的产物。在人们看来,在藏、羌、汉多民族杂居的薛城能够托唐代之名重起筹边楼,一是在于知县陈克绳等人具备宽阔的历史眼光,二是反映出这一多民族杂居地区的民众对和平、安宁与幸福生活的向往。将薛涛与此地筹边楼紧密联系起来,凸显了多民族团结的象征。至今松潘一带的老百姓往往说,自己平生知道的第一位诗人是薛涛,知道的第一首诗就是薛涛的《筹边楼》。

薛城的筹边楼建造距今已有约300年,虽历经岁月的洗礼,仍旧巍然屹立于一块巨大耸立的孤石之上,孤石立高楼,就像冷兵器时代的一根分水峨眉刺。2005年,当地文保部门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过一次保护性维修。现在的筹边楼上,悬挂有“红四方面军临时指挥部旧址”牌匾。红四方面军是从四川苍溪出发长征、经茂县到达理县的。由此,理县筹边楼更成为涵盖多民族历史以及红色文化的高地。

记得是2021年秋季,我再次登楼,乱石密布的杂谷脑河呼啸着从楼脚下蜿蜒而去,楼的左面是熊耳山,山顶上一块突兀的锥形大石头,很像黑熊的耳朵;右面是笔架山,朝天耸立的一支巨大的毛笔。这就是著名的薛城十景之一的“笔架献奇”,似乎要用一支无俦之笔,蘸杂谷脑河奔腾的雪水,把筹边之史在天空一字排开……看到有几只盘旋的大鹰在熊耳山巅起起落落,将难以排遣的情绪提往更高处,迅即被一阵撕裂云层的大风所摧折。史事与风景相互叠压,让人感触到一种居高而思远、一展云中志的态势。由此我想到:薛涛真是一位“化剑为犁”的文化女杰!

(“化剑为犁”是矗立在联合国大厦前的著名雕塑)

更多文章

  • 成都望江楼公园里的薛涛“身影”

    历史解密编辑:华西都市报标签:薛涛,诗人,唐朝,白居易,成都市,小说家,千古名句,成都望江楼公园

    薛涛墓。据成都望江楼公园官网在成都望江楼公园漫步,常听到人们问:哪里是薛涛故居?园内三座楼哪一座是真正的望江楼?楼与薛涛有何关系,于何年建成?其实,唐代女诗人薛涛生前既没有在望江楼公园一带住过,也没有在这里制笺题咏,她的活动与望江楼并不相干。据王家祜《成都城史》的《碧鸡坊考》中说:“薛涛早岁居万里桥

  • 望江楼外春江暖 薛涛诗化成都城

    历史解密编辑:锦观新闻标签:薛涛,望江楼,韦皋,碧鸡

    薛涛存世的书法作品《陈思王美女篇》 薛涛坟茔下,“艺术学院”的招牌隐约可见。 图片由望江楼公园管理处提供 《千秋绝艳图·薛涛》 明代仇英 绘 望江楼 1900年约翰·比奇 摄 □蜀屏 题记 科学与理性在为世界祛魅;但文学艺术却要为世界赋予魅力。在日益匆忙的现实中,保留一份与锦水碧波齐舞的浪漫,保留

  • 薛涛边塞诗中的 家国情怀

    历史解密编辑:锦观新闻标签:薛涛,边塞诗,高适,岑参,杜甫,李德裕

    清代吴友如绘制《古今百美图——薛涛》 望江楼公园中的薛涛塑像 成都望江楼 李可染 作 薛涛小像 □谢天开 1 唐代女诗人的边塞诗 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八月,四川制置使、成都知府范成大在重建筹边楼落成宴会上,举酒吩咐陆游曰“君为我记”。然而因为薛涛的《筹边楼》诗无法超越,所以陆游只得写《筹

  • 薛涛笺引领的文化风尚

    历史解密编辑:锦观新闻标签:薛涛,薛涛笺,题诗,花笺

    薛涛井。原载商务印书馆1910年出版发行《中国名胜 Views of China》摄影集 薛涛笺。原载四川人民出版社《望江楼志》 薛涛吟诗图。赵蕴玉1987年作 薛涛像。原载上海光大书局1935年版《薛涛诗》润华 绘 题记 薛涛笺之所以出现在成都,一是得益于唐代成都造纸业、印刷业的高速发展;二是得

  • 文人墨客 | 薛涛:一袭道袍度余生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薛涛,元稹,韦皋,诗词,唐朝,诗人,白居易,小说家,千古名句

    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下方卡片”,再点击“关注”,这样就能每天与您分享精品文章。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薛涛,风尘奇女子,大唐女校书,一代名妓集才华美貌闪耀唐代群星,一身才情倾倒半个唐朝,一生坎坷被渣男辜负,一袭道袍度余生。唐大历五年即公元770年,薛涛出生于山西书香门第,8岁时父亲薛郧随口吟出

  • 你好!薛涛

    历史解密编辑:锦观新闻标签:薛涛,诗歌,杜甫,诗人,唐朝,小说家,花蕊夫人,千古名句

    张大千绘《薛涛制笺图》薛涛 字洪度,唐代宗大历年间生于长安,幼随在蜀为官的父亲薛郧来成都生活,长于成都,终老于成都,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峨共称“蜀中四大才女”。诗 才华作为全唐诗收录诗歌最多的女诗人,薛涛一生创作了500多首诗歌,流传至今的有90余首,在中华妇女文学史上是当之无愧的杰出女诗人,与最

  • 薛涛丨他家本是无情物,一任南飞又北飞

    历史解密编辑:独立寒秋舞芳香标签:薛涛,韦皋,杜牧,白居易,元稹,鱼玄机

    薛涛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又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薛涛诗作500多首,流传至今的仅存90余首。她本是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却不幸家道中落堕入风尘。安意如曾这样写薛涛:“薛涛长袖善舞,青史留名,倒是幸事一桩。像薛涛这样的女子,还是做歌姬的好。寻常男子配不上她绝色

  • 【历史文化】“孔雀”为何隐喻薛涛?

    历史解密编辑:方志四川标签:薛涛,元稹,孔雀,韦皋,韩愈,唐朝,诗人,刘禹锡,白居易,小说家,千古名句

    “孔雀”为何隐喻薛涛?翻开史籍,在文字记载中,薛涛与“孔雀”这一美丽的生物总是联系在一起。在中晚唐诗歌中,“孔雀”成为了指代薛涛的符号,成为了一个特定的隐喻:“大唐薛涛”与“大唐孔雀”互为指涉,“大唐孔雀”亦成为“大唐薛涛”的符号。那薛涛与“孔雀”,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薛涛(梅凯 作,四川省方志馆

  • 薛涛的七夕:双栖绿池上,同心莲叶间

    历史解密编辑:红星新闻标签:薛涛,元稹,韦皋,韩愈

    双栖绿池上,朝去暮飞还。更忆将雏日,同心莲叶间。唐代女诗人薛涛的这首《池上双凫》,并非像某些小说作者写的那样作于中年情浓之际,而是少年时代的作品。浣花溪畔才气横溢的少女,对未来的爱情和终生的幸福怀有满满的期待。但年轻的薛涛当时未必能意识到:爱情与幸福未必一来俱来。望江楼公园薛涛雕像。王效 摄揽草结同

  • 才女薛涛:白居易和杜牧是她的粉丝,她却被元慎给渣了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薛涛,白居易,杜牧,元慎,韦皋

    公元810年,大唐才子,也是大唐第一渣男的元慎,因为跟宦官仇士良争驿馆的豪华单间,被打了一顿后,贬到江陵府当参军,已经四年有余。此时的元稹丧妻丧妾,又被贬官。形单影只,无人问津。只有一个远在四川的女人,随着长江奔赴而来。当看到眼前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恋人,胡须满脸,深情萧索时,不禁流下眼泪,抚上元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