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愈被贬花20万俸禄建学校,柳宗元被贬解救奴隶,被贬文人的贡献

韩愈被贬花20万俸禄建学校,柳宗元被贬解救奴隶,被贬文人的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水墨疏窗 访问量:1530 更新时间:2023/12/26 11:33:33

引言:

我们上学的时候,语文课本上的很多古诗词都要求背诵,为此很多人提起都觉得苦不堪言。老师在讲解古诗的时候经常会说:“这首诗是哪位大诗人在被贬谪的时候所写的……”

有些同学发现,似乎教材里的古诗词,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文人因为各种原因丢了官,被赶到各种偏僻地方时写的。

有一个玩笑说,教材里的古诗,一半是诗人看见美景有感而发,一半是诗人丢了官在发牢骚。

玩笑归玩笑,小时候背古诗只觉枯燥无味,不能完全体会诗人当时的心境和苦涩。现在重新品读那些饱含万分惆怅或者意难平的不甘不忿的诗句,心里或多或少能和诗人产生一些跨越千百年的共鸣。

今天,我们就来品读一下韩愈柳宗元两位著名文人的诗句,探究一下他们的生平。

1.孔孟后继者:韩愈的贬谪之旅

上学的时候我们只知道韩愈是唐朝大文人,但说起来他的名气,似乎没有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的名气大。

但如果深入探究韩愈生平,会发现其实韩愈在历史上的贡献可不比李白杜甫这两位著名诗人小多少,他有多受尊重呢?

举个例子,韩愈被皇帝一怒之下贬到潮州之后,潮州的百姓对他从来都不会直呼其名,而是把他尊称为“韩文公”。

唐宋八大家之首

能被称为“文公”,这既因为他是一位出色的文人,又是为了纪念他在潮州任职时做出的巨大贡献。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当然对得起一个“文”字。

但韩愈不但自己在文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还为潮州百姓做了一件恩重如天的大好事:办学校。

这也是潮州人至今每逢农历的九月九日都会为韩愈举行祭拜的一个原因,在其位谋其职,韩愈在潮州当了一个好官,百姓自然对他感恩戴德。

韩愈为潮州带来了教育和文化,这更是值得百姓世世代代纪念他的善举。

潮州父母官

韩愈在潮州留下的事迹挺多,为了帮百姓除害杀了江边泛滥的鳄鱼,为了改善农耕推广新技术,为了造福百姓修建了水利工程等,但这些都比不过韩愈办学为百姓带来的福祉更大。

潮州地属广东,在古代,这里是被称为百越之地的蛮荒区域。韩愈被贬离开京城,不但为潮州百姓带来了一任仁政安民的好官,更为没有文化,没有思想的潮州留下了重视教育的火种。

韩愈办学

潮州穷,条件差,既没有读书的环境,百姓也没有求学的思想,韩愈为了兴办学校,不惜自掏腰包请先生教书,拿出自己几乎全部的俸禄来助力潮州教育的发展。

作为原来的京官,韩愈被贬之后待遇本就大不如前,每个月的俸禄不过一万两千多钱,为了办学韩愈总共花了大概二十多万俸禄。

要知道,韩愈在潮州一共就待了八个月,这二十万俸禄比他任职期间所有的收入加起来还要多。他是把自己原来的积蓄都砸了进去,为的就是潮州百姓能读上书,能根绝男女老少皆蒙昧无知的乱象。

韩愈的良苦用心在后世得到了回报,潮州人自己记载:文公上任之前,潮州历史上就出过三个进士,文公办学之后,到了南宋时潮州的进士就高达172人了。

2.柳宗元下基层:废除奴隶制

柳宗元和韩愈同为唐朝政治家兼文人,他因为改革失败被唐顺宗贬到了永州。到了永州之后柳宗元也没因为仕途渺茫而心如死灰,而是抖擞精神,决定在永州把自己的改革理想继续践行下去。

改革本就是为了利国利民,虽说皇上不容自己继续待在京城里,但自己依然可以在永州造福百姓。

到任后,柳宗元新官上任三把火,立刻就开始了解永州政治,人文和经济,并且做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来解决永州各种方面的弊端。

柳宗元废奴制

作为一地的父母官,柳宗元很注重深入民间亲自走访,体察百姓的疾苦,其政治生涯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在民间走访的时候发现了永州的贩奴陋习,并且彻底根绝了这一现象。

以我们现代的标准来看,中国古代的奴隶制王朝只有夏,商周三朝,春秋战国末期到秦朝建立之后,奴隶制就已经瓦解了,社会制度变为封建制。

但这种制度表述的是生产关系和社会阶级,并不能完全包含古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各种复杂的细节。

即使在唐这种封建制的朝代,也依然存在失去了土地和家产不得已而卖身为奴的底层人。

柳宗元废除贩奴的决心来源于一次他在民间走访时的所见所闻,一户农民欠了钱,还不上,债主就找了几个彪形大汉狠狠的痛打农民,并且要把他的妻儿都抓走当私奴,现场乱作一团,女人和孩子的哭喊,债主的辱骂。

柳宗元为此于心不忍,下令把这些人全部都带到永州衙门审问。在审问的过程中,柳宗元慢慢了解到,这种贩奴或者逼良为奴的风气在永城流行已有数百年之久,受害者大多为穷苦的底层百姓。

政策刑罚齐下手

柳宗元为此深感愤怒,这些地方豪强和简直目无王法,用高利贷和各种强取豪夺,威逼利诱的方式欺压百姓,强抢百姓的妻女作为私奴,这种行为必须被彻底根绝。

但尽管大唐律法严禁贩卖奴隶,可天高皇帝远,皇权的力量到了偏远的永州已经没什么威慑了,为此柳宗元决定自己挺身而出,要在永州根绝这种陋习。

他先是颁布新的律法来警告永州豪强绝对不允许因为任何原因拥有新的奴隶,然后又细致入微的从各种角度为奴隶制定了赎回自由的办法。

柳宗元的做法立竿见影,欠钱的奴隶在通过劳动还清钱之后立马就恢复了自由,永州的官僚和地主都害怕柳宗元的刑罚而不敢有异议。

对于那些无视律法贩卖人口的恶霸,柳宗元对此施以重拳出击,狠狠的拷打这些人贩子,并且为此大加宣扬,威慑他们不敢再贩卖人口。

在柳宗元的努力下,永州被拐卖或者沦为奴隶群体纷纷被解救。永州百姓无不感激柳宗元的善举,直到今天,永州和柳州这两个柳宗元曾经治理过的城市都保留着纪念他的祠堂。

3.被贬文人的坎坷命运

我们背古诗的时候奇怪为什么这些文人总是被贬所以才写诗来抒发自己的苦闷,但细究柳宗元和韩愈的身份就可以得知,这些被贬的诗人既是政治家,也是文人。

在上课的时候大多只需要知道他们是多厉害的文豪就行了,但深入了解下就会得知,这些诗人在政治上的主张或者成就,其实比他们写下的那些流芳千古的诗句更为重要。

但政治的本质就是斗争,斗争就会得罪人,区别只是得罪的人有多厉害。

韩愈的夷夏之辨

韩愈是直接得罪了皇上唐宪宗,他因为劝谏唐宪宗不要迷信佛教而触怒了皇帝。

佛教在魏晋时期传入中国,起初并不被广泛接受,但在魏晋末期中国儒家传统的名教文化已经腐朽不堪,佛教逐渐取代了名家思想,成为了社会的主流。

经历了南北朝的发展,佛家在唐代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本土教派,甚至一度彻底超越了中国本土的道家和儒家。

为此,韩愈深感危机,他本来就主张中华文化应该尊孔孟圣贤所创立的儒家为正统,为此他还写下了著名的《道统论》来论证儒家是华夏主流正统,道家和佛家都是异端。

唐宪宗却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当然不会允许韩愈这么大肆攻击佛教,一怒之下唐宪宗差点直接处死韩愈,在朝廷群臣的求情下才饶他一命,把他贬到了潮州。

柳宗元的新政

柳宗元被贬是因为变法失败,改革是一项危险的事业,因为在改革的过程中必定触犯原来的既得利益者,甚至直接冒犯到统治阶级和皇室权贵。

柳宗元改革所面对的最大阻力,就是唐朝的宦官集团,在先皇唐顺宗的支持下,削藩,反腐等新政本来已经实施下去,并且颇见成效。

但好景不长,唐顺宗重病后,宦官集团见改革派没了皇帝的支持,开始勾结有异心的藩王,清算柳宗元和王叔文等改革派的主力。

在唐顺宗把皇位给儿子李淳后,李淳即位成为唐宪宗——对,就是贬了韩愈的唐宪宗,唐宪宗处死了改革派的领袖王叔文,把柳宗元贬到了永州,历史上著名的“永贞新政”以失败告终。

身为政治家和文人,韩愈和柳宗元即使降了职,被赶到偏远的小地方当官,也不忘造福一方百姓,这是最难能可贵的精神。

韩愈为了表明自己的志向,写下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而柳宗元则是写下了著名的《小石潭记》和《江雪》,来抒发自己苦闷的心情。

两个人抒发的情绪不一样,为国为民,心系天下苍生的高远气节却是一样的。

结语:

韩愈和柳宗元身为唐朝诗人,虽然都被贬了官,但是都在任职期间为一方百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韩愈为潮州百姓留下了求学,教育的火种,柳宗元在永州根绝了贩卖人口,强抢奴隶的陋习。他们在政治上的主张是失败的,但他们在政治上的举措是成功的。

诗人留下的篇章不足以写尽他们被贬的苦涩和不甘,但短短的诗句承载的是文人以家国为己任的赤子之心。

参考文献:

《韩愈:一代文豪真性情》(期刊:共产党员,2009)

《中国十大文豪:韩愈》(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柳宗元社会治理思想初探》(来源:知网,山东大学)

更多文章

  • 孟州:韩愈文化“活”了!城市品牌“亮”了

    历史解密编辑:孟州市广播电视中心标签:韩愈,孟州,诗词,孟州市

    今年以来,孟州市以韩愈文化“六进”活动为抓手,大力打造和提升具有地方特色的韩愈文化品牌,不断加大韩愈文化的影响力,扩大韩愈品牌的知名度,把“韩愈故里·圆梦之州”打造成孟州文化软实力的一张靓丽名片,为孟州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凝聚强大精神力量。赵和镇苏庄村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祖茔地,今年以来,该村依托

  • 韩愈曾写下一篇天下雄文,为何历代帝王都对其敬而远之?

    历史解密编辑:穗穗看娱标签:韩愈,帝王,皇帝,天下,诗人,唐朝,士大夫,散文家,儒家思想

    唐代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政治家的韩愈,在其一生中有部分作品得到了历代的认可,可有一小部分作品却被历史所埋没,这倒不是韩愈的作品在文学上的水平不高,相反是因为其政治观点有着强烈的时代局限性,这其中便包括了一篇雄文。这篇天下雄文早年与韩愈的其他文章一样,都被冷落了,特别是在历代帝王的眼里,这篇诗文似乎是在

  • 韩愈《送石处士序》:士者自强不息,义者任重道远。

    历史解密编辑:自古文人嘰嘰喳标签:韩愈,王良,先生,东都,唐朝,诗人,送石处士序,唐宋八大家

    韩愈〔唐代〕要说场面文章,没有比韩愈写得更好的了。810年,乌重胤就任河阳军节度使不久即访求贤才,共济国事。石洪德高望重,颇具才略,当乌氏以国之大事相邀,石洪便欣然出山就任其幕府参谋。东都人士作诗饯别,并请韩愈写序以赠之。河阳军节度、御史大夫乌公,为节度之三月,求士于从事之贤者。有荐石先生者。公曰:

  • 韩愈居然有这么幽默?

    历史解密编辑:宝宝爱我标签:韩愈,宰相,儒家,崔群,幽默,宋朝,唐宪宗,老顽童,散文家,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大家都知道吧,“唐宋八大家”为首的是谁呀,韩愈。他的文章写的特别好,一篇一篇的文章正气凛然。然后好像韩愈为人还特别正直,还特别有勇气,所以韩愈是个什么形象的?好像让人敬而远之,不敢亲近啊!实际上,韩愈不止如此,他在生活当中是一个特别爱开玩笑的人,而且啊韩愈还是一个大胖子,他一点儿都不严肃

  • 韩愈谏迎佛骨,为何差点被处死?真正原因:唐宪宗求长生太疯狂

    历史解密编辑:棠棣说史标签:韩愈,裴度,佛骨,诗人,唐宪宗,散文家,唐宋八大家,女皇武则天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随着讨伐藩镇的成功,宪宗不仅在执政方针上有了变化,而且随着企求长生不老愿望的增强,日益沉迷于佛教和道教。1、唐宪宗为何晚年佞佛?元和后期,宪宗与僧人的交往日益密切。曾有京师大安国寺僧人释端甫,本姓赵氏

  • 余秋雨:韩愈被贬官其实没有那么惨,唐朝的好诗只有区区五十首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韩愈,余秋雨,唐诗,唐宪宗,李白

    选手答出了“B,唐朝”,没有答出“韩愈”。余秋雨点评:中国古代有一种贬官文化,被贬的官员在路上的时间很长,加之路又很不好走,因此他们在半路上难免要写诗言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是历代贬官文化产生的最好的两句诗。韩愈早上给皇帝上奏折,主张尊儒排佛,但唐代的皇帝对儒、佛都能接受,韩愈因此得

  • “唐宋八大家”名言与书法,八种高度,八大智慧——韩愈篇

    历史解密编辑:小伦敦标签:韩愈,唐宋八,柳宗元,古文,进学解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将古代散文史的水面搅了个天翻地覆,使得散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反观他们八人经历,个个饱经沧桑,几度沉浮,但不羁归不羁,狂放归狂放,玩世也好不恭也好,他们各自都活出了真实的自己,文如其人,见字

  • 韩愈当年驱赶的鳄鱼,是韩愈鳄吗?

    历史解密编辑:物种日历标签:韩愈,鳄鱼,化石,祭鳄鱼文

    公元819年,唐宪宗在位期间,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他在抵达当地不久后便发现,这里时常有数丈长的巨鳄出没,袭击附近的行人和牲畜。他下令将羊和猪投入江中作为献祭巨鳄的祭品,希望借此消除鳄患。鳄鱼当然并未因此消失,但韩愈却凭他在任上的举措赢得爱戴,甚至让潮州的山山水水都跟他姓了韩。他的《祭鳄鱼文》也成了古

  • 韩愈:一个硬刚皇帝,顺便创造了三百个成语的“猛人”

    历史解密编辑:有画说艺术标签:韩愈,皇帝,唐宪宗,成语,韩信,苏轼

    关于韩愈,此前我们已经发过一期内容,韩愈反对骈体提倡古文,一扫当时文坛的衰败之风,韩愈还曾参与两次平乱,孤身闯入敌营成功劝降叛将,所以苏轼对他的评价是:文起八代之衰,而勇夺三军之帅!苏轼对韩愈的这个评价,得到了后世的公认,因为光是凭这两点,就已经很了不起,但是你知道吗?韩愈的光辉事迹,可远不止如此,

  • 韩愈的《晚春》是一首描写暮春景色的名篇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韩愈,晚春,艳丽,柳絮,惜春,杨花,唐朝,宋朝,唐宋八大家

    现如今,北方仍是春花初放的季节,春天的美丽绚烂才刚刚开始。而我今天所要复习的韩愈的《晚春》似乎与季节不搭调,在时间上早了一点。然而,春来春去,本是自然法则,早也罢,晚也罢,春天总是这样轻轻地来轻轻地走。正如王国维大师所言:“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春天虽美,但春天毕竟还是要归去的。现将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