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愈:一个硬刚皇帝,顺便创造了三百个成语的“猛人”

韩愈:一个硬刚皇帝,顺便创造了三百个成语的“猛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有画说艺术 访问量:4520 更新时间:2023/12/19 3:00:29

关于韩愈,此前我们已经发过一期内容,韩愈反对骈体提倡古文,一扫当时文坛的衰败之风,韩愈还曾参与两次平乱,孤身闯入敌营成功劝降叛将,所以苏轼对他的评价是:文起八代之衰,而勇夺三军之帅!

苏轼对韩愈的这个评价,得到了后世的公认,因为光是凭这两点,就已经很了不起,但是你知道吗?韩愈的光辉事迹,可远不止如此,用现在的话来形容,韩愈就是个“猛人”,他能狠到什么程度呢?咱们就说两件事吧!让您看看韩愈到底有多厉害!

韩愈

公元819年,信仙好佛的唐宪宗派遣官使迎佛骨进宫供养,此举引发了民间的礼佛热潮,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争先抢后地供奉佛骨,甚至出现了“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因此很快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谏迎佛骨”这一事件。

唐宪宗迎佛骨进宫以后,引发了民间的礼佛狂潮,也就是说,一时之间所有人都对礼佛这件事趋之若鹜,该上班的不上班,该生产的不生产,都放着正事不干,抢着效仿唐宪宗供养所谓的佛骨,如此一来就导致大家都不干活,社会停止运转,那么这对一个国家而言,无异于是灭顶之灾。

韩愈

韩愈看到这种情况之后,马上写了一篇《谏迎佛骨》上奏皇帝,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天子礼佛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列举了很多例子证明历史上那些痴迷佛法的皇帝都运祚不长,潜台词就是说他们都是短命鬼,希望以此劝谏宪宗。

唐宪宗收到这封谏书之后龙颜大怒,认为韩愈这是在咒自己短命,当即就要处死韩愈,幸亏有众多大臣为韩愈求情这才免除一死,最后被贬为潮州刺史。而当时的潮州,是一个蛮荒之地,到那里能不能活下去全靠运气,但这就是韩愈,在大是大非面前,他连皇帝都敢骂!

骂完皇帝被贬潮州以后,韩愈紧接着又干了一件很有名的事儿,干什么呢?怼鳄鱼!

韩愈

当时的潮州,鳄鱼为患,经常窜上岸边伤害百姓捕食牲畜,韩愈知道以后,就写了一篇《祭鳄鱼文》,他在文中给鳄鱼下了最后通牒,限它们在七日之内迁往他处,不要再骚扰百姓,否则自己这个刺史大人就要率人将鳄鱼一网打尽。

据说韩愈在岸边念完这篇《祭鳄鱼文》之后,鳄鱼果然迁往别处,潮州的鳄鱼之患也就得以消除,不过事情当然并没有这样简单,实际上还是韩愈带领当地的百姓到处捕杀鳄鱼,才消灭了鳄鱼之患。

韩愈,不仅敢骂皇帝,敢怼鳄鱼,还是一个成语狂人,他一共创造了三百多个成语。过去大家都知道西汉时期的韩信是个成语大王,有三十多条成语和他有关,比如“胯下之辱”“背水一战”“妇人之仁”等等,都是韩信留下的典故。

韩愈

据说韩愈和韩信同宗,也就是说韩愈很可能就是韩信的后人,那么他也继承了韩信擅长创造成语的本领,据统计,他的《韩昌黎集》一共贡献了成语三百三十一条,比如“落井下石”“杂乱无章”“摇尾乞怜”“痛定思痛”等等……

特别是韩愈有一篇名为《进学解》的文章,全文仅仅九百余字,却创造了四十个成语。这篇《进学解》,据说是韩愈假借教训弟子之名,实为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一肚子牢骚。

这篇文章说的是有一天老师召集学生训话,教导他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只要足够优秀就一定能得到朝廷的重用。

韩愈

老师还没说完,下面的弟子就开始嘲笑他:老师你这么优秀满腹经纶而且人品道德都堪称楷模,怎么没见到你被重用呢?反而连温饱都成问题!于是老师只好用孔圣人的遭遇来为自己辩解,文章的大意就是如此。

一般认为,这是韩愈对朝廷不公的讽刺。那么仅这篇文章里面就创造有四十条成语,比如“业精于勤”“力挽狂澜”“异曲同工”等脍炙人口的成语都是出自这篇《进学解》,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读一读。

标签: 韩愈皇帝唐宪宗成语韩信苏轼

更多文章

  • 韩愈的《晚春》是一首描写暮春景色的名篇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韩愈,晚春,艳丽,柳絮,惜春,杨花,唐朝,宋朝,唐宋八大家

    现如今,北方仍是春花初放的季节,春天的美丽绚烂才刚刚开始。而我今天所要复习的韩愈的《晚春》似乎与季节不搭调,在时间上早了一点。然而,春来春去,本是自然法则,早也罢,晚也罢,春天总是这样轻轻地来轻轻地走。正如王国维大师所言:“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春天虽美,但春天毕竟还是要归去的。现将韩愈

  • 韩愈,“楚狂小子”奋斗史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财富网标签:韩愈,孟郊,长安,杜甫,张籍

    大唐多狂人,韩愈亦是其一。17岁时,他留给诗坛的第一首诗,便塑造了一个醉者形象。“丈人庭中开好花,更无凡木争春华。……一尊春酒甘若饴,丈人此乐无人知。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来源:摄图网)他在丈人庭中赏花喝酒,却醉倒于花下,并写下诗歌,自诩“楚狂小子”,尽显少年之狂态。走近韩愈,他确实有

  • 韩愈晚年结识一高僧后,真的信佛了吗?韩愈:我一成不变!

    历史解密编辑:小爱历史说说标签:韩愈,柳宗元,信佛,高僧,唐宪宗,裴度

    元和十四年(819年),如果韩愈没有上书劝阻唐宪宗李纯奉迎佛祖舍利子的话,君臣二人的关系仍然会非常融洽。因为两年前朝廷收复淮西时,韩愈作为宰相裴度的随军高参,功劳也不小。然而,韩愈就是韩愈,一生都在捍卫儒家先贤的大道,不遗余力。我们知道,韩愈一向大力排斥佛家道家的学说。他无法阻止皇帝信佛,但唐宪宗大

  • 韩愈晚年写两首早晚春之诗,首首脍炙人口,道尽人生真谛

    历史解密编辑:简心文史标签:韩愈,人生真谛,唐穆宗,人世间

    作者:简心静心守心,于浮华间留一份淡然长庆元年,即公元821年,这一年唐穆宗即位。七月,五十四岁的韩愈迎接来了他人生的高光时刻,当上了吏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副部长级别,可称得上是大器晚成。相较于四十九岁的他连番遭遇贬谪,步入晚年的他生活的平淡才更显得来之不易。人生的一起一落有时候更多的是展现心境

  • 韩愈最“作死“的一首诗,却被后人赞了1199年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世界标签:韩愈,皇帝,潮州,诗人,唐朝,宋朝,唐宪宗,官宦世家,谏迎佛骨表

    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加店长微信shiyi0395,进群领福利!作者:武汉传媒学院陈思萌古时,皇帝是九五至尊,拍皇帝马屁的人比比皆是。当面骂皇帝的人没几个。在唐代,却有一个敢于“作死”的诗人,公开向皇帝叫板,声称皇帝的行为将导致“运祚不长”,短命早死。他叫韩愈。韩愈最大胆的那一年,是元和十四

  • 韩愈很美的一首五绝,每一句都美得如诗如画,读来令人赞叹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韩愈,苏轼,诗歌,唐诗

    韩愈被称为百代文宗,苏轼对于他的评价很高,他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一文中,把韩愈一生的功绩,还有对于他的崇拜之表可谓是溢于言表,给予了韩愈极高的评价,认为他的文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点评得非常精彩:“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在这里苏轼充分肯定了韩愈在文学上的成就,还

  • 高仙芝几次拒绝封常清的加入,为什么封常清却不放弃呢

    历史解密编辑:车马行空说标签:西域,唐朝,高仙芝,唐玄宗,封常清,安史之乱

    知道安史之乱的人,都对高仙芝和封常清有所了解。然而高仙芝与封常清之间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事情,那就是封常清想加入高仙芝的队伍,却被高仙芝拒绝。封常清坚持不懈的请求,使得高仙芝最后感动了,才接纳了封常清。那么封常清为什么非要加入高仙芝的队伍呢?其原因有两点。1、高仙芝才能出众高仙芝才能出众,让封常清非常

  • 唐玄宗为何自毁长城,冤杀高仙芝、封常清?这场悲剧战前就已注定

    历史解密编辑:东北老刘标签:皇帝,唐军,长城,唐朝,唐玄宗,封常清,高仙芝,安禄山,节度使,书法家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长安沦陷就是唐玄宗一系列疯狂举动的恶果,他一口气冤杀两位镇国柱石,亲手葬送了最后一道防线潼关天险。天宝十五载六月,唐玄宗仓惶逃离长安,体验了一把“穷游”的刺激。其实他原本是有机会平定“安史之乱”的,起码有足够的力量遏制住叛乱,但从他将屠刀架在高仙芝和封常清的头上那一刻起,就注

  • 从李靖到高仙芝,每一个都堪称灭国神将,大唐为何会名将辈出?

    历史解密编辑:乐观探历史标签:李靖,大唐,南唐,唐朝,隋朝,高仙芝,李世民,苏定方,薛仁贵

    在中国历史上,论武功之盛无过于汉唐,但是要论将星之璀璨,就算是汉朝也不如唐朝,从大唐开国至唐玄宗时期,我们可以看到大唐从来不缺名将,李靖、李勣、苏定方、薛仁贵、高仙芝、封常清等等,可以说大唐百年之间几乎是灭国无数,就算是到了“安史之乱”之后,大唐依然不缺名将,比如西平郡王李晟以及那个雪夜袭蔡州的李愬

  • 756年,高仙芝兵败陕郡、负屈衔冤而亡,李隆基:竖子,徒有虚名

    历史解密编辑:小猪谈科技标签:高仙芝,唐玄宗,安禄山,唐军,高丽

    “我若果真有克扣粮饷的行径,诸君就大胆揭发;可要是我没这么做,诸君当替我做主。”然而,高仙芝话音未落,刽子手就已将他的头颅砍下。与高仙芝一同被杀的还有封常清,名震西域的帝国双壁没有死在战场上,却倒在了君王的屠刀下。那么高仙芝被杀的原因是不是因为克扣粮饷呢?他与李隆基之间发生了什么?李隆基又为何迫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