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愈眼中的春天与雪

韩愈眼中的春天与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老树 访问量:396 更新时间:2024/2/5 19:28:55

今天是阴历二月十二,正所谓早春二月,眼下,除了迎春花和玉兰花已经开放外,其他的花还在孕育当中。似乎,北方的春天总是要晚来一些。自古以来,人们尤其是人墨客都喜欢春天。而当白雪遇上了春风,纷纷扬扬,飘落在柳芽上,孕育着生命,孕育着希望,春风飘雪,雪落人间,因为一场雪,每一个角落都突然间变的可爱起来,自有一番别样的美丽。于是,便催生了“百代文宗”韩愈的《春雪》。

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作为文学大家,韩愈对春天更是情有独钟,我本人收录了他的三首诗,分别是《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春雪》、《晚春》,每一首都是与春天有关的,特别是那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让人印象深刻,凸显了韩愈对春天的热爱和往,只是因为春天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同时,春天的勃勃生机,也让人们燃起生活的希望。

现将韩愈著名代表作《春雪》原文摘录如下: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这首诗的大意是:新年都已来到,但是,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只有到了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刚刚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怨春色来得太晚了,显得有些等不及了。所以,故意化作白色的花儿,在庭院树林间穿飞。

韩愈这首《春雪》是一首写景七言绝句。整首诗通过对初春季节景色的描述,进一步歌颂了春雪的纯洁、活泼、可爱。从而表达了韩愈本人期盼春天的心情:虽然春色姗姗来迟,但毕竟就要来了。通过自己的诗情画意,在自然界还未呈现出大好春色时,幻化出的一片春色,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总体来看,韩愈这首诗构思新颖,联想奇妙。全诗的突出特点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用“嫌”、“穿”两个字把春雪比作人,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似乎也给人春的气息,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这首诗景物描写细腻,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也是一首不可多得儿童蒙诗。

更多文章

  • 韩愈到了华山腿发软,王履登华山写成游记,浅谈古人爬华山!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韩愈,华山,王履,泰山,恒山,嵩山

    当媒体询问登山探险家乔治.约翰特.里.马洛里为何执拗地攀登圣母峰,他如此回答:面对山岳的高耸巨大,有人崇拜敬畏,有人兴致勃勃、期待探索未知。亚洲位于欧亚大陆东侧,板块聚合之处形成无数高山。而中国、日本、韩国及台湾等地,由于文化受我国阴阳五行的论述影响,习惯将境内高耸奇峭的山凑数为五。像是日本有越前五

  • 韩愈,一代文宗的勇毅与坚守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财富网标签:韩愈,裴度,节度使,杜甫,论淮西事宜状

    唐元和十一年(816年),韩愈心情复杂,因为他很“闲”。任中书舍人不到半年,便改官太子右庶子,从起草诏书转为服务太子,由繁忙变为闲适。他饮酒赋诗,无关政事,曰“断送一生惟有酒,寻思百计不如闲”“扰扰驰名者,谁能一日闲?我来无伴侣,把酒对南山”。送孩子去城南读书,“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对于贬损李

  • 能吃人掀船!和刺史争雄!被韩愈喝退的岭南巨鳄到底是个啥?

    历史解密编辑:流浪自然标签:韩愈,诗人,唐朝,宋朝,祭鳄鱼文,岭南巨鳄

    唐元和14年,韩愈因为《谏迎佛骨表》触怒天威,被贬到岭南潮州任刺史。当时的潮州天高皇帝远,自己和皇帝的关系又已经这么僵,换做常人,可能就彻底躺平了。但韩刺史没有就此沉沦,反而脚踏实地的做了不少实事。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件为民实事就是驱退当地为虐的鳄鱼,在千古雄文《祭鳄鱼文》里,韩刺史历数当地鳄鱼之过,

  • 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勇夺三军之帅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韩愈,裴度,宰相,苏轼,宋朝,柳宗元,唐宪宗,艺术家,唐宋八大家

    引言:说起唐宋诗词,人们会想到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李清照、辛弃疾。而说起唐宋散文,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唐宋八大家”。那么这里说到的“唐宋八大家”,都是哪八个人?他们分别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以及曾巩。“唐宋八大家”这个名称,最早出自哪里?明代有一个文人叫茅

  • 韩愈被贬后写下这首诗, 读来慷慨激昂, 凄凉悲壮, 颔联是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苏苏娱乐记标签:

    韩愈,字退之,中唐著名文学家,倡导古文运动,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不过韩愈的仕途不算平坦,他19岁进京参加科举考试,考了6年才考中。唐朝制度,科举及第之后还要参加吏部考试才能做官。韩愈考了三次都没考中,只好写信向宰相求助,写了三封信,一封比一封诚恳,但每

  •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有史标签:韩愈,唐宋八,宰相,裴度,唐宪宗,节度使

    明朝的时候,有一个文人叫茅坤,他从唐、宋写散文的人里选出他认为最好的八位,组成“唐宋八大家”,把他们的文章整合在一起,编成一本书叫《唐宋八大家文抄》,给当时写作古文的人作为学习、模仿的榜样。 正是从他编写的这本书起,“唐宋八大家”这个名称开始出现。 在唐宋八大家当中,排在首位的毫无疑问是韩愈,后来

  • DSE中文范文丨韩愈《师说》全文大解析!考前冲刺必看!

    历史解密编辑:活石DSE叶老师标签:韩愈,师说,孔子,师道,译文,唐朝,宋朝,诗人,唐宋八大家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十二篇范文之一的韩愈《师说》全文语译、重点注释、主旨、段落大意、文章特色及修辞手法等范文分析,一文看清文章温习重点!Part 1-全文语译原文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译文古代的读书人一定有老师。老师就是传授

  • 韩愈奉命写碑文被砸,武将:我们打胜仗,凭什么夸宰相领导有方?

    历史解密编辑:纵拥千千晚星标签:韩愈,宰相,唐宪宗,平淮西碑,裴度,节度使

    《平淮西碑》,又名《韩碑》,由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撰写。《平淮西碑》有一点非常特殊的地方,就是它“一碑二文”,天下少有。而且两位作者都是当时名家。碑文的第一个作者就是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第二个作者虽然现在不算出名,但在当时也是一时名士,乃是时任翰林大学士的段文昌。为何一个碑文会由两位名家撰写呢?这就

  • 韩愈被贬花20万俸禄建学校,柳宗元被贬解救奴隶,被贬文人的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水墨疏窗标签:韩愈,杜甫,李白,宋朝,柳宗元,唐宪宗,千古名句,唐宋八大家

    引言:我们上学的时候,语文课本上的很多古诗词都要求背诵,为此很多人提起都觉得苦不堪言。老师在讲解古诗的时候经常会说:“这首诗是哪位大诗人在被贬谪的时候所写的……”有些同学发现,似乎教材里的古诗词,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文人因为各种原因丢了官,被赶到各种偏僻地方时写的。有一个玩笑说,教材里的古诗,一半是诗人

  • 孟州:韩愈文化“活”了!城市品牌“亮”了

    历史解密编辑:孟州市广播电视中心标签:韩愈,孟州,诗词,孟州市

    今年以来,孟州市以韩愈文化“六进”活动为抓手,大力打造和提升具有地方特色的韩愈文化品牌,不断加大韩愈文化的影响力,扩大韩愈品牌的知名度,把“韩愈故里·圆梦之州”打造成孟州文化软实力的一张靓丽名片,为孟州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凝聚强大精神力量。赵和镇苏庄村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祖茔地,今年以来,该村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