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郭子仪:官二代的幸福指数来自于家教

郭子仪:官二代的幸福指数来自于家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3240 更新时间:2024/2/1 23:20:45

唐朝名将郭子仪有八个儿子七个女儿。这么一大群,难免有愣有狂还有刺儿头。在这群年轻气盛的青瓜蛋子频频捅娄子时,郭子仪却能做到职场得意,家庭和睦,先后经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个朝代而安然无恙,其老辣可见一斑。也幸而有这样的家长,他的孩子们个个生前显赫,死后荣光,真正是大户大家风范。

久处官场,郭子仪深谙君臣之道。他时刻都保持着清醒头脑,事业家庭两手抓,让二者始终处于平衡状态。

郭子仪的三儿子郭晞继承了父亲的武将之风,曾随父亲南征北战,深得父亲喜欢。他的性格以勇猛见长,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平常对士兵管理松懈马虎,放任自流。在邠州驻军时,由于对手下管束不严,致使大兵骚扰百姓之事常有发生。

郭晞手下有个17人团。这伙人关系极好,经常凑一起到酒店喝酒,一喝高就惹祸,因为长期散漫,祸越惹越大。一次酒后,为了几句口角,这些猛人竟拔出随身携带的武器刺伤老板,砸坏酒坛,将酒店搞成了地震现场。

泾州刺史兼任邠州节度使的殷秀实是枚耿直官员,最容不得这种事发生。他一声令下,将这17人全部绳之以法。

这下郭晞大营炸了锅,将士们群情激愤,个个披盔戴甲,挥着武器,要去攻打节度使府邸,杀掉殷秀实给兄弟们报仇。关键时刻,郭晞拼了全身气力才阻止了这场流血冲突。

郭子仪不包庇,不通融,将儿子大骂一通,然后狠心将他关在黑屋子里一连数天,只有向内反省彻底认知才有出路。

郭晞哪受过这种拘禁,思前想后,终于深刻地意识到骄纵下属的危害……这次如果不是自己及时相阻,不知又要闹出多大乱子。如果不是老爹关禁闭,自己根本不会考虑部队的管理问题。

郭子仪的楞处理挽救了郭晞,也挽救了他的军队。自此,郭晞把整顿当成头等大事。严肃军纪,抓管理,立新规,很快使军队的面目焕然一新。

郭子仪的小儿子郭映和哥哥不一样。他阅历肤浅,对官场斗争认识不深,常以骄横猖狂面孔示人。

郭映和一个军士是铁哥们儿。在这位军士眼里:人脉是用来挥霍,关系是用来壮威的。因此做事不过脑,经常任意胡为。有一天,军士骑着匹烈马在军营中肆意狂奔,正在操练的士兵们被冲得四下逃蹿。这一幕恰巧被视察军纪的都候看到,都虞侯大怒,吩咐士兵将军士拉出去斩首。郭映获知消息风一般蹿到老爹面前号陶大哭,添油加醋地告了都虞候一状。郭子仪那边早已得知事情原委,他将郭映叫来,劈头盖脸地开训:“你朋友公然违反军纪,理应当斩。你却倒打一靶诬告都虞候,如果你再这样不辨是非,我连你一块儿治罪”。郭映一看老爹动了真格,低着头不吭声。

郭子仪只有一个,儿子有八个,八个闹一个,考量的是水平,威严,更是智慧,原则。

刚平息了郭映的事儿,六儿子郭暖又出事儿了。郭暖与皇帝的女儿升平公主结了婚。升平公主吃溺爱丸长大,就爱使性儿耍脾气,从不把附马放在眼里。在给郭子仪祝寿时,升平公主磨叽症犯了,快到中午了还没上路。郭暖等得不耐烦,说了她几句。

皇二代和官二代交手,谁败谁赢头衔说了算!两人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郭暖吼了句掉脑袋的话:“你狂什么狂,你爹不就是个破皇帝吗,我爹还不稀得当呢”?升平公主少不更事,没考虑这句话的严重后果,跑到皇爹面前梨花带雨夹枪带棒。非常万幸的是,唐代宗只把这当作小两口儿的斗气拌嘴,并没上升到什么篡权窃国的高度。他安慰了女儿一番,将她劝回了婆家。

钟锋陷阵赴汤蹈火郭子仪从来无惧,可这事儿差点让他吓破了胆:自己混得可是皇家职场啊,一言九鼎的皇帝老儿若要变脸,杀人还需要理由吗?更别说惹这么大乱子?虽然暂时平安无事,天知道以后这颗地雷什么时候爆炸?不行,必须得给皇帝一个态度。他将郭暖捆了个结结实实,押到代宗面前请罪。诚惶诚恐地自责教子无方,请皇上任意处置。

唐代宗看到郭子仪的样子,扔了个宽心丸:“朕知道你一向忠诚,我不糊涂,这件事我不会再追究”。郭子仪悬着的心这才落了地。

为了让儿子记住这个教训,他让人对郭暖杖责四十。

郭子仪太懂伴君如伴虎的真义了。他所处的位置,上有皇帝,下有对手,左有忌妒,右有觊觎。自己要做的,就是要时刻营造一个让皇帝放心,对手安心的平和氛围。

儿子们个个英武,血气方刚,真惹出事,那可是白给对手仰天大笑的机会啊。绝不能给他们以任何可乘之机。他除了加强家教,还派人时刻注意儿子们的动向。他把戒骄戒躁、低调做人当成家训,让儿子们贯彻领会,并身体力行。

在这样一位严父的管教下,儿子们用金钱物质做装饰,花天酒地胡作非为;或仰仗优越感搞伤害案,制造更多的弱势群体;或嚣张傲慢,随意践踏道德底线的毛病一改无余。

正身清心。郭子仪深知:权力就像毒品,一旦侵蚀大脑,就会变得飘飘然不知所以!世间很多祸患都来自于权势膨胀。若想不被权势所伤,除了法制监管和约束,别无他法。

左宗棠说过:卑贱时要锋芒毕露,富贵时要谨小慎微。变幻莫测的官场,这话,懂的人自懂。

更多文章

  • 名将郭子仪后裔,饮马地中海,攻城七百座,却威名难显,原因微妙

    历史解密编辑:凝视他呀标签:郭子仪,成吉思汗,金国,木华黎,唐德宗,唐肃宗

    昨天写了一篇关于大唐中兴名将郭子仪的小文。这郭子仪是从武科场上走出来的军事家、政治家,一生历经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其充当了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四朝的保护神、擎天柱,史称“再造王室,勋高一代”。最难得的是,郭子仪的一生,不但“富贵寿考”四字俱全,死后在

  • 郭子仪年过80,仍花天酒地妻妾成群,郭子仪:不如此,郭家会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郭子仪,唐代宗,唐德宗,唐肃宗,唐玄宗,武则天

    子仪帅彼劲卒,赫然先驱,取京洛如拾遗,翦凶残犹振槁,功存社稷,泽润生人。——颜真卿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诞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和著名将领,譬如先秦时代的白起,西汉刘邦手下的韩信,东汉末年的关羽等等等等,而要谈到唐朝时候的大将,大家可能都会想到一个名字——郭子仪。正如颜真卿所评,郭子仪之威名与能耐,

  • 占尽优势的唐军为何在相州之战中惨败,郭子仪又为何会临阵脱逃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唐军,唐朝,郭子仪,李光弼,史思明,安庆绪,相州之战,五代十国

    乾元元年(758年)九月二十ー日,唐军奉皇帝命令大举北上,直赴相州,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三年,另一场决定大唐未来国运的大战即将展开。为了打好打赢这场大战,唐肃宗李亨可谓押上了血本,他集齐了朔方军、安西军以及西域各国援军与回纥的三千精锐骑兵,总之,最能打的他基本都调来了。这支二十万人的大军、号称六十万,

  • 75岁郭子仪因功受赏,他:只要6个美人,十年后才知他高明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郭子仪,唐代宗,仆固怀恩,安禄山,史思明,安史之乱

    郭子仪是一个晚年得志的人,他在唐朝的安史之乱和抵御吐蕃等战役中立下了卓越功勋,但是他晚年的生活非常奢靡,可就算如此,冯梦龙还是将他的故事收入了《智囊全集》中,并且认为,郭子仪要是节俭度日,可能就会失去安享晚年的机会,这又是为何呢?郭子仪,出生于公元697年,他在很早的时候就通过武举考试入朝为官了。但

  • 郭子仪把女眷关进后院:这个蓝脸丑人会把咱家灭门!结果一语成谶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皇帝,宰相,灭门,卢杞,唐朝,郭子仪,唐德宗,李光弼,五代十国,中国军事制度

    京剧里那个盗御马的窦尔敦是个蓝脸好汉,现实中他并没有盗御马,其父是闯王李自成的部下,窦尔敦本人后来被步军统领(即九门提督)隆科多抓住凌迟处死了,罪名是 “行劫年久,甚为凶恶,杀人亦多。”于是有人问:这个世界真有蓝脸人吗?答案是真有,而且这个人在新旧两唐书中均有记载,再造大唐的名将郭子仪一生谁都不怕,

  • 70岁的郭子仪立功受赏,不要官职只要美女,这才是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郭子仪,唐代宗,唐肃宗,唐玄宗,李亨,李世民,中国军事制度,唐朝,军事制度,五代十国

    在唐朝时有这样一位英勇将军—郭子仪,他几乎以一己之力挽救了处于水火之中的唐朝,但是在做完这一切之后他只是要了六名美女,民间更是传出了:“声色珍玩,堆积羡溢,不可胜纪。”的声音,可是真的是这样吗?郭子仪唐玄宗在位时,安史之乱爆发。这个时候正是缺人的时候,唐太宗便把郭子仪改封为卫尉。并命他出征讨回被敌军

  • 大唐名将郭子仪,曾单骑退回纥10万大军!历经七朝国君,谥号忠武

    历史解密编辑:暮烟疏雨时光PLUS标签:大军,可汗,唐军,南唐,唐朝,郭子仪,仆固怀恩,五代十国

    话说武则天当权时期,为加强边防武力,特开设武举科考制度,由此引出一员骁将,此人力敌群雄,一举拔得头筹,成当年武举状元郎,他——就是后来大唐中兴名将郭子仪。郭子仪(公元697年——781年)唐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人,从军后积功至九原太守,后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

  • 维系国家二十余年,功高盖主却能善始善终,郭子仪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金英说历史标签:郭子仪,仆固怀恩,李世民,宦官,郭子,刘邦

    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仆固怀恩引兵反叛,勾结吐蕃,回纥、党项等异族军兵,联军十万人马侵入唐境。安史之乱刚刚平定,仆固怀恩再起反叛,这时唐帝国国力衰退,藩镇割据逐步形成,郭子仪被派往泾阳,仅以万余人抵御叛军。双方实力差距悬殊,要想获胜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不战而屈人的士兵。郭子仪刚刚到达泾阳,敌军包围

  • 皇帝赏赐75岁郭子仪,郭老只要6个江南美女,10年后才知高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唐军,郭子仪,李光弼,史思明,安禄山,郭沫若,艺术家,剧作家,江南美女,中国军事制度

    “狡兔死,走狗烹。”话虽如此,像范蠡那样抽身隐退、泛舟五湖的境界,又有几人可以做得到呢?唐代有位将军,历经七朝不倒,还能安享晚年,可谓是此中高手,他就是郭子仪。公元697年,郭子仪出生于太原的一个名门士族,他的父亲是唐代中兴名将郭敬之。年少时,郭子仪参加武举选拔,成绩优异,从此开启了自己的官宦生涯。

  • 她是郭子仪的孙女,入宫嫁给表侄,本能成为“武则天”却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皇帝,唐朝,郭子仪,武则天,唐德宗,唐宪宗,唐代宗,五代十国

    今天介绍一位唐朝中后期的宫廷女性,她出身豪门,祖父是再造大唐的功勋、名将郭子仪,外祖父是唐唐朝的第九位皇帝唐代宗李豫。她一生经历七位皇帝,不仅嫁给了皇帝,她的一个儿子、三个孙子都成为了皇帝,人称“七朝五尊”。她本有机会成为武则天那样的人物,但却拒绝干预朝政。那么,这位唐朝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女性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