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时潮州鳄鱼为患,韩愈写文章警告鳄鱼:赶紧搬家,不然灭了你

唐朝时潮州鳄鱼为患,韩愈写文章警告鳄鱼:赶紧搬家,不然灭了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2484 更新时间:2023/12/17 20:28:20

说起唐代大学家韩愈,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师说》、《马说》等著名作品,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等名言更是流传千古。其实,韩愈还曾写过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名字叫《祭鳄鱼文》。曾几时,中国古代东南沿海也曾遍布巨大的咸水鳄,可如今只剩下战斗力成渣的扬子鳄,或许与这篇《祭鳄鱼文》有很大关系。

咸水鳄也就是湾鳄,是鳄鱼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可达数米,十分凶猛。而扬子鳄却是一种体型很小的鳄鱼,态度十分温和,以小鱼小虾为食,战斗力更是低得可怜。生活在长江边的人都知道,扬子鳄喜欢看人洗衣服,小时候经常看到奶奶在江边洗衣服时,如果有扬子鳄游过来想凑近瞧个明白,奶奶就会一棒槌敲在鳄鱼头上,然后它就灰溜溜的游走了。

对于生活在长江边上的人来说,扬子鳄从来不是威胁,甚至可以说是人畜无害,其战斗力连一只成年鸭子都比不过,更不会对人类产生任何威胁。然而咸水鳄就不一样了,在遥远的古代,生活在东南沿海的人们可以说是饱受咸水鳄的危害,直到大文豪韩愈到来之后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善。

唐元和十四年,韩愈因坚决反对唐宪宗迎佛骨,差点被恼羞成怒的唐宪宗所杀,多亏了裴度的多方救援才保全性命。正所谓伴君如伴虎,韩愈虽然文采很高,可仍然因此被唐宪宗疏远,将其发配到偏远的潮州担任刺史。

唐朝时期,潮州属于尚未开发的蛮荒之地,远不如中原地区繁华,这里毒虫遍地,猛兽成群,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深受其害。韩愈刚一来到潮州,就听说自己管辖的境内有一条恶溪,里面生活着一群巨大的咸水鳄。这些鳄鱼无恶不作,不但捕食百姓的牛羊,有时候还会窜到岸上伤人,每年不知多少人葬身鳄口。

韩愈想要为民除害,清除这些为祸乡里的鳄鱼,可他毕竟是一介文人,开战之前自然要发挥自己的特长,于是洋洋洒洒写了一篇《祭鳄鱼文》,劝诫鳄鱼早点搬家,不要赖在这里祸害百姓。倘若不听的话,自己就要带领大家伙儿去灭了你。

韩愈在文章中引经据典,说自己是受天子之命来镇守这个地方,鳄鱼竟然胆敢与本刺史大人抗争,真是胆大包天。而后韩愈又在文章中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表示一定要同鳄鱼斗争到底,奉劝鳄鱼要有自知之明,是不可以同刺史一起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

在文章的最后,韩愈劝说鳄鱼赶紧搬家,说潮州的另一面就是大海,那里广阔无边,大到鲲鹏巨鲸,小到虾蟹都能容纳,希望鳄鱼能够搬到大海中居住。而且,韩愈还煞有其事地给鳄鱼列出了一个时间表,限其三天内迁走,三天不行就五天,五天再不行就七天。要是七天还不行,那就是瞧不起本刺史,届时本刺史将带领善于捕猎的军民将你们一网打尽。到时候,你们可不要后悔呀!

韩愈的这篇《祭鳄鱼文》,着实是十分有趣,语言诙谐,宽进相济,气势恢宏,算得上是篇佳作。而且,据《新唐书·韩愈传》中记载,韩愈的这篇《祭鳄鱼文》写成后,恶溪中的鳄鱼果然西迁六十里,困扰潮州许久的鳄鱼之患也因此消除。从此以后,潮州境内就再也看不到鳄鱼的踪影了。

从今天的观念来看,《新唐书》中关于鳄鱼搬家的说法自然是不可信的,鳄鱼怎么可能因为一篇文章就搬家呢?不过,正是因为鳄鱼不可能搬家,所以韩愈发完《祭鳄鱼文》后主动出击,带领群众四处捕杀鳄鱼。韩愈毕竟是一代大文豪,在他亲力亲为的影响下,此后的数百年中,东南沿海居民对捕杀咸水鳄形成了风俗,鳄鱼数量由此大大减小。再后来由于受到小冰川的影响,海水温度大大降低,也导致了咸水鳄的灭亡。

其实,韩愈的这篇《祭鳄鱼文》可不仅仅针对鳄鱼,韩愈作此文的目的更多地还是讽刺自安史之乱过后,唐朝日益严重的藩镇现象。这些据守一方的藩镇军阀,视朝廷如无物,非但不肯听从朝廷的调遣,更是时常造反危害朝廷安危。韩愈作这篇文章的目的,也是对这一现象进行批判。

更多文章

  • 《千家诗》59《题榴花》韩愈 |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韩愈,千家诗,题榴花,时见子

    题榴花韩愈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词句注释⑴照眼:犹耀眼。形容物体明亮或光度强。唐杜甫《酬郭十五判官》诗:"药裹关心诗总废,花枝照眼句还成。"⑵时见:常见。唐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子:指石榴。⑶可怜:可惜。无车马:无达官贵人乘

  • 苏轼“爱”韩愈,杜甫“粉”李白:诗人追星欢乐多

    历史解密编辑:半卷诗书一窗月标签:韩愈,杜甫,苏轼,李白,白居易,李商隐

    半卷诗书一窗月每天七点,为你读诗诗词曲赋,名著散文提起偶像和粉丝,忽然想起被粉丝“看杀”的卫玠。在文学史上,从来不缺偶像,更不缺粉丝毕竟大佬太多,要崇拜的人也太多。今天就来说一说,偶像与粉丝的那些事儿杜甫粉李白为你写诗,为你写诗杜甫喜欢李白,那是人尽皆知。且看他写给李白的诗:《赠李白》《梦李白》《春

  • 韩愈华山苍龙岭投书大哭的故事,折射出公道自在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小探长标签:韩愈,苍龙岭,华山,旧唐书,韩湘子

    近来读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在介绍西岳华山时读到一段关于韩愈的轶事,摘录来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它的险峻使人却步,九世纪时,一位以儒家学派巨子自居的古文作家韩愈,英勇的爬上了诸峰之一的苍龙岭之后,回顾来路,鸟道悬空,头晕目眩,他发现再也没有胆量下来,只有死在山上了,不禁大哭。后来还是由地方官员派

  • 韩愈遭贬,连自己的后事都做了交代,又为何能转危为安

    历史解密编辑:纵拥千千晚星标签:韩愈,舜帝,神灵,唐朝,诗人,唐宪宗,散文家,谏迎佛骨表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唐朝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诗人。他忠君爱国,一生以辟佛为己任。公元819年,他因一篇《谏迎佛骨表》遭唐宪宗治罪,“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唐宪宗命他即日启程,去八千里之外的潮州任刺史。韩愈不敢违抗,来不及和家人告别,就踏上了去潮州的路程,只有侄子韩孙湘伴他随行,“知

  • 韩愈在正月里写得很浪漫的一首诗,短短28字,便美得令人心醉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韩愈,春雪,李白,白雪,唐朝,宋朝,白居易,唐宋八大家

    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里,浪漫主义作品尤为侧重诗人的主观内心世界,并且常用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等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如我们所熟知的唐代诗人李白,就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当然除了李白的作品外,我国古典诗歌史上还是有不少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杰出作品的。譬如,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春雪》。《春

  • 孟州:盘活韩愈文化资源 叫响韩愈故里品牌

    历史解密编辑:焦作日报标签:韩愈,孟州,诗词

    来源:焦作日报孟州:盘活韩愈文化资源 叫响韩愈故里品牌2022年9月1日《焦作日报》A01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8月29日,孟州市赵和镇苏庄村,琅琅的《师说》诵读声响起,来自周边地市的40余名青年大学生齐聚韩愈文化展览馆,近距离感受韩愈文化魅力,传承韩愈文化经典。苏庄村村

  • 关于韩愈的小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那些琐事标签:韩愈,皇帝,唐朝,诗人,宋朝,唐宪宗,国子监,散文家

    韩愈出生在唐朝大历三年(公元768年),他出生世家,父亲和祖父都身居要职。所以自幼就深受家风的熏陶到韩愈七岁能言,十二岁能文,少时就已经显露出了他的天赋。韩愈早年曾经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是无奈时运不佳,前后七次都未能成功。但是韩愈却并没有因此丧失信心他自信自己的才能和实力,一直坚持不懈。当时也有人看

  • 何物引发皇帝和百姓的疯狂?韩愈写雄文劝谏,却差点被唐宪宗杀掉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韩愈,唐宪宗,皇帝,疯狂,长安,宰相,唐宋八大家,宋朝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一生为官蹉跎,可能是因为性格原因,韩愈多次得罪皇帝和同僚,数次遭贬斥,最严重的一次差点被当时的唐宪宗李纯杀掉。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即公元819年),韩愈向唐宪宗上书,上书的起因是在长安附近的凤翔有一个法门寺,在法门寺的护国塔内收藏有佛祖释迦摩尼的指骨舍利。相传每三十年开启一次佛骨供

  • 古代文人谥号考之[文]:韩愈/白居易/王安石/朱熹

    历史解密编辑:博览群书君标签:韩愈,朱熹,苏轼,苏洵,王安石,白居易,千古名句

    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物以稀为贵,谥号乃国之重器,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不能轻易与人。文人谥号首字冠以“文”,何为“文”?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韩愈/白居易/王安石/朱熹/苏洵?文正

  • 韩愈登顶华山却被吓哭?

    历史解密编辑:河南卫视标签:韩愈,李白,孔子,华山,宋朝,唐朝,诗人,谢灵运,贺知章,散文家,徐霞客游记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虽然古代的交通极不方便 ,但挡不住古人们想出去看看的决心。何以解忧?唯有出游!今天,就一起看看古代人的出游趣事吧!全能型游者——春秋/孔子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公元前497年,孔子因和当时鲁国国君政见不合,离开鲁国。孔子在众多弟子的拥簇下历时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