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于韩愈的小故事

关于韩愈的小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那些琐事 访问量:4900 更新时间:2023/12/31 13:26:02

韩愈出生在唐朝大历三年(公元768年),他出生世家,父亲和祖父都身居要职。所以自幼就深受家风的熏陶到韩愈七岁能言,十二岁能,少时就已经显露出了他的天赋。

韩愈早年曾经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是无奈时运不佳,前后七次都未能成功。但是韩愈却并没有因此丧失信心他自信自己的才能和实力,一直坚持不懈。当时也有人看出了韩愈的才千,董晋就是其中之一。董晋举荐韩愈为宣武军的观察推官,韩愈在董晋帐下做了三年。后董晋病逝,韩愈扶着他的灵柩离开宣武军。没想到四天后军中就发生了变乱,韩愈因为提前离开躲过了一劫。

回到州的韩愈终于在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通过考试,第二年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又一年被提升为检查御史。但是由于韩愈说话直接,话语直入事情的要害,道理深刻有力,所以时受到那些小人甚至是皇上的不满,也由此韩愈数次被贬地方。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谏迎佛骨,由于韩愈对唐宪宗说的太直接,令宪宗大发雷霆。韩愈差点因此丢了性命,辛亏一些明事理的大臣和皇亲们劝解,韩愈才被贬到潮州。

韩愈为人胆大,遇事不退缩,这些也都清楚地反映在他的为官生涯和文学创作当中。公元821年,镇州兵变,朝廷派韩愈前去安慰。当时众人都为韩愈可惜,因为此去危险重重,连皇帝也为决定感到后悔。不过韩愈义不容辞,孤身前往镇州,以自己的凌然正气和有理有据,深刻有力的言语说服了镇州的将士。韩愈的气魄和远见卓识是古今难得,所以而后人对他的推崇是极高的。

公元824年,韩愈请病在家,年底去世,享年五十七岁。

更多文章

  • 何物引发皇帝和百姓的疯狂?韩愈写雄文劝谏,却差点被唐宪宗杀掉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韩愈,唐宪宗,皇帝,疯狂,长安,宰相,唐宋八大家,宋朝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一生为官蹉跎,可能是因为性格原因,韩愈多次得罪皇帝和同僚,数次遭贬斥,最严重的一次差点被当时的唐宪宗李纯杀掉。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即公元819年),韩愈向唐宪宗上书,上书的起因是在长安附近的凤翔有一个法门寺,在法门寺的护国塔内收藏有佛祖释迦摩尼的指骨舍利。相传每三十年开启一次佛骨供

  • 古代文人谥号考之[文]:韩愈/白居易/王安石/朱熹

    历史解密编辑:博览群书君标签:韩愈,朱熹,苏轼,苏洵,王安石,白居易,千古名句

    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物以稀为贵,谥号乃国之重器,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不能轻易与人。文人谥号首字冠以“文”,何为“文”?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韩愈/白居易/王安石/朱熹/苏洵?文正

  • 韩愈登顶华山却被吓哭?

    历史解密编辑:河南卫视标签:韩愈,李白,孔子,华山,宋朝,唐朝,诗人,谢灵运,贺知章,散文家,徐霞客游记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虽然古代的交通极不方便 ,但挡不住古人们想出去看看的决心。何以解忧?唯有出游!今天,就一起看看古代人的出游趣事吧!全能型游者——春秋/孔子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公元前497年,孔子因和当时鲁国国君政见不合,离开鲁国。孔子在众多弟子的拥簇下历时十

  • 柳宗元为何看不上韩愈的“曲线救国” 为跑官之人提供理论依据

    历史解密编辑:程甜甜好物测评标签:韩愈,李实,布衣,苏轼,诗人,柳宗元,欧阳修,曲线救国,千古名句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流传千古的《师说》就是出自这位大文豪之手。按理说,如此一位文坛巨匠仕途之路应该一帆风顺才对,但恰恰相反,韩愈的为官之路充满波折而艰难。韩愈出身于书香门第,加上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很快名扬乡里。

  • 从四方面来看,韩愈的主张,为何推动了儒家的复兴?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韩愈,儒家,孔子,李贺,唐宋八大家,散文家,宋朝,唐朝

    韩愈,世称“韩昌黎”,“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从小受到正统儒家思想的熏陶。唐朝中期,佛、道教开始在民间崛起传播,相较之下,儒家一家独大的局面则被打破,并逐渐式微。佛教理论主张,人的归宿是脱离现实世界的苦难,抛弃君臣父子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从而通往极乐世界。而途径则是入归佛教,摆脱纷繁

  • 在唐朝写诗有多赚钱?韩愈一首诗卖了几十万,李白年入百万不是梦

    历史解密编辑:拇指故事汇标签:韩愈,李白,白居易,写诗,唐朝,杜甫

    在唐朝写诗有多赚钱?韩愈一首诗卖了几十万,李白年入百万不是梦,在唐代,有名有姓的诗人就有2536位,再加上那些没统计佚名诗人压根就数不清。为什么唐朝人都喜欢写诗呢?是因为很赚钱吗?白居易的待遇让人眼红其实单纯靠写诗赚不了多少钱,但凡有点才华的诗人都能在朝廷混个一官半职,我们就拿酷爱晒工资的老白来说,

  • 羡君齿牙牢且洁,趣解韩愈的牙齿

    历史解密编辑:大道知行知行堂标签:韩愈,牙齿,落齿,与崔群书

    河南孟州韩园人都是要衰老的,但个体的衰老,在生理表征上却显得与众不同,具体而且独特。韩愈的衰老是从牙齿开始的,而且开始得相当早。在803年写的《祭十二郎文》中说:“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这一年,韩愈36岁(这是按传统记龄法;如果采用周岁记龄,

  • 民间故事:书生得罪了土地公韩愈,导致肉身被毁,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吕姐在农村标签:韩愈,书生,阎罗,江南,相公,宋朝,艺术家,民间故事,唐宋八大家

    中国人喜欢编排神话,古代的那些名人学士,后来都成为中国神话中的一部分。比如说关羽,后来成为武财神,关帝,包公,死后据传成为阎罗王。月下追韩信的萧何,死后成为一方土地,结果曾经被无良术士利用,成为对方敛财的工具,最终被关帝给解救;唐宋八大家的韩愈,也成为土地神,只不过他则是贡院,也就是朝廷科考机构的土

  • 韩愈是个“双面人”?

    历史解密编辑:终身读书学习标签:韩愈,残年,华山,苍生,唐朝,双面人,散文家,唐宋八大家

    韩愈是著名文学家,最近看到有人评价韩愈有两副面孔:怕死的韩愈和不怕死的韩愈。据王谠记载,韩愈有次因为好奇,和朋友一起去登华山。可是到了华山绝顶,却因为畏高,患上“恐高症”,觉得自己下不了山。就这样,一代大文豪,却嚎啕大哭起来。甚至在畏惧得魂飞魄散的时候,自己还写了遗书。从这个细节看,韩愈是很怕死的。

  • 唐宋八家之首韩愈,如何影响王元启的人生观、创作观?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上的一些事儿标签:韩愈,王元启,人生观,古文,文辞

    王元期着作以韩愈为宗。他曾在《玉阶天宝书》中说:“唯有龙门、昌黎两家,臣服之。”王元期一生追随韩愈的志向,韩愈不仅影响了他的人生观,也影响了他的创作观。他在论及古文的写作方法时,常以韩语为例。韩文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在古文创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所有古文学习的典范。韩愈古文,能铸百家之长,自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