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愈在正月里写得很浪漫的一首诗,短短28字,便美得令人心醉

韩愈在正月里写得很浪漫的一首诗,短短28字,便美得令人心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 访问量:2153 更新时间:2024/1/26 3:18:24

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里,浪漫主义作品尤为侧重诗人的主观内心世界,并且常用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等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

如我们所熟知的唐代诗人李白,就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当然除了李白的作品外,我国古典诗歌史上还是有不少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杰出作品的。

譬如,本大家分享的这首诗《春雪》。

《春雪》是唐代诗人韩愈笔下的一首七言绝句,写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当时韩愈正任史馆修撰,知制诰。顾名思义,韩愈这首诗主要塑造的形象主体便是春雪。

正常来说,春雪并无稀奇之处。但《春雪》里的春雪,却在韩愈的浪漫主义笔触中,变得美好而有灵性。而这一切都源于当时的韩愈,他的工作地点是在北方。

因为是北方,所以春天就要比南方来得晚。因为春天来得晚,所以身处漫漫寒冬中的韩愈,对春天的来临就有了焦急的心情。

但我们又都知道,人是无法决定春天来临的具体时间的,所以韩愈就在诗中,在大自然还没有展现春色时,就以瑰丽的想象,幻化出了一片美得令人心醉的春色。可谓神来之笔,且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首先,诗的开篇两句“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也就是说新年都已经来了,但我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的时候,我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显然韩愈这里所描述的景象,是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气候环境也就不同所致。与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有关。

另外,这里的“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而这个时间,其实南方不少地区也是无法见到芳华的。不过结合韩愈曾被贬岭南的经历来看,或许这里准确的说,他是觉得北方的春天要比岭南来得晚。

所以当韩愈二月才发现草芽时,就难免会有惊讶、欣喜的心理活动,同时相信也有春天来得太晚、花开得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在其中。

然后,我们再来看诗的后两句“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它也是本诗的神来之笔。它的意思是说,白雪和我一样,一定也是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飞舞。

显然,韩愈因为真正的春色还没有来到,而感到遗憾、惋惜和不满。但作飞花的春雪在某种程度上,却给予了韩愈一种欣喜的感觉。

惊喜!终于下了姗姗来迟的三月春雪,老天爷啊,你憋的太久了吧……

不过春雪本无情,自然也就不会有“却嫌”和“故穿”的心理活动。

韩愈之所以这么说,便源于他的内心主观情感,即这一切都是韩愈所希望的,所以才能有如此神来之笔,把春雪刻画得美好而有灵性。

纵观韩愈的这首《春雪》,虽然只有短短4句二十八字,但是却构思新颖,想象奇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源自:唐诗宋词元曲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更多文章

  • 孟州:盘活韩愈文化资源 叫响韩愈故里品牌

    历史解密编辑:焦作日报标签:韩愈,孟州,诗词

    来源:焦作日报孟州:盘活韩愈文化资源 叫响韩愈故里品牌2022年9月1日《焦作日报》A01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8月29日,孟州市赵和镇苏庄村,琅琅的《师说》诵读声响起,来自周边地市的40余名青年大学生齐聚韩愈文化展览馆,近距离感受韩愈文化魅力,传承韩愈文化经典。苏庄村村

  • 关于韩愈的小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那些琐事标签:韩愈,皇帝,唐朝,诗人,宋朝,唐宪宗,国子监,散文家

    韩愈出生在唐朝大历三年(公元768年),他出生世家,父亲和祖父都身居要职。所以自幼就深受家风的熏陶到韩愈七岁能言,十二岁能文,少时就已经显露出了他的天赋。韩愈早年曾经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是无奈时运不佳,前后七次都未能成功。但是韩愈却并没有因此丧失信心他自信自己的才能和实力,一直坚持不懈。当时也有人看

  • 何物引发皇帝和百姓的疯狂?韩愈写雄文劝谏,却差点被唐宪宗杀掉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韩愈,唐宪宗,皇帝,疯狂,长安,宰相,唐宋八大家,宋朝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一生为官蹉跎,可能是因为性格原因,韩愈多次得罪皇帝和同僚,数次遭贬斥,最严重的一次差点被当时的唐宪宗李纯杀掉。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即公元819年),韩愈向唐宪宗上书,上书的起因是在长安附近的凤翔有一个法门寺,在法门寺的护国塔内收藏有佛祖释迦摩尼的指骨舍利。相传每三十年开启一次佛骨供

  • 古代文人谥号考之[文]:韩愈/白居易/王安石/朱熹

    历史解密编辑:博览群书君标签:韩愈,朱熹,苏轼,苏洵,王安石,白居易,千古名句

    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物以稀为贵,谥号乃国之重器,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不能轻易与人。文人谥号首字冠以“文”,何为“文”?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韩愈/白居易/王安石/朱熹/苏洵?文正

  • 韩愈登顶华山却被吓哭?

    历史解密编辑:河南卫视标签:韩愈,李白,孔子,华山,宋朝,唐朝,诗人,谢灵运,贺知章,散文家,徐霞客游记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虽然古代的交通极不方便 ,但挡不住古人们想出去看看的决心。何以解忧?唯有出游!今天,就一起看看古代人的出游趣事吧!全能型游者——春秋/孔子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公元前497年,孔子因和当时鲁国国君政见不合,离开鲁国。孔子在众多弟子的拥簇下历时十

  • 柳宗元为何看不上韩愈的“曲线救国” 为跑官之人提供理论依据

    历史解密编辑:程甜甜好物测评标签:韩愈,李实,布衣,苏轼,诗人,柳宗元,欧阳修,曲线救国,千古名句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流传千古的《师说》就是出自这位大文豪之手。按理说,如此一位文坛巨匠仕途之路应该一帆风顺才对,但恰恰相反,韩愈的为官之路充满波折而艰难。韩愈出身于书香门第,加上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很快名扬乡里。

  • 从四方面来看,韩愈的主张,为何推动了儒家的复兴?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韩愈,儒家,孔子,李贺,唐宋八大家,散文家,宋朝,唐朝

    韩愈,世称“韩昌黎”,“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从小受到正统儒家思想的熏陶。唐朝中期,佛、道教开始在民间崛起传播,相较之下,儒家一家独大的局面则被打破,并逐渐式微。佛教理论主张,人的归宿是脱离现实世界的苦难,抛弃君臣父子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从而通往极乐世界。而途径则是入归佛教,摆脱纷繁

  • 在唐朝写诗有多赚钱?韩愈一首诗卖了几十万,李白年入百万不是梦

    历史解密编辑:拇指故事汇标签:韩愈,李白,白居易,写诗,唐朝,杜甫

    在唐朝写诗有多赚钱?韩愈一首诗卖了几十万,李白年入百万不是梦,在唐代,有名有姓的诗人就有2536位,再加上那些没统计佚名诗人压根就数不清。为什么唐朝人都喜欢写诗呢?是因为很赚钱吗?白居易的待遇让人眼红其实单纯靠写诗赚不了多少钱,但凡有点才华的诗人都能在朝廷混个一官半职,我们就拿酷爱晒工资的老白来说,

  • 羡君齿牙牢且洁,趣解韩愈的牙齿

    历史解密编辑:大道知行知行堂标签:韩愈,牙齿,落齿,与崔群书

    河南孟州韩园人都是要衰老的,但个体的衰老,在生理表征上却显得与众不同,具体而且独特。韩愈的衰老是从牙齿开始的,而且开始得相当早。在803年写的《祭十二郎文》中说:“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这一年,韩愈36岁(这是按传统记龄法;如果采用周岁记龄,

  • 民间故事:书生得罪了土地公韩愈,导致肉身被毁,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吕姐在农村标签:韩愈,书生,阎罗,江南,相公,宋朝,艺术家,民间故事,唐宋八大家

    中国人喜欢编排神话,古代的那些名人学士,后来都成为中国神话中的一部分。比如说关羽,后来成为武财神,关帝,包公,死后据传成为阎罗王。月下追韩信的萧何,死后成为一方土地,结果曾经被无良术士利用,成为对方敛财的工具,最终被关帝给解救;唐宋八大家的韩愈,也成为土地神,只不过他则是贡院,也就是朝廷科考机构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