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何物引发皇帝和百姓的疯狂?韩愈写雄文劝谏,却差点被唐宪宗杀掉

何物引发皇帝和百姓的疯狂?韩愈写雄文劝谏,却差点被唐宪宗杀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坛典故 访问量:4387 更新时间:2023/12/31 13:25:44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一生为官蹉跎,可能是因为性格原因,韩愈多次得罪皇帝和同僚,数次遭贬斥,最严重的一次差点被当时的唐宪宗李纯杀掉。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即公元819年),韩愈向唐宪宗上书,上书的起因是在长安附近的凤翔有一个法门寺,在法门寺的护国塔内收藏有佛祖释迦摩尼的指骨舍利。

相传每三十年开一次佛骨供人奉养的话,就会年年丰收,唐朝的皇帝们在唐宪宗之前有很多是虔诚的佛教徒,唐宪宗也是。

于是宪宗命令把佛骨请进长安,佛骨到长安后除在皇宫中供奉三天外,还送往长安所有的寺庙进行供奉。

由于唐宪宗以皇帝之尊率先迎奉佛骨,所以上行下效,整个长安刮起了争迎并奉养佛骨的旋风。

从王公大臣到黎民百姓,竞相奔走施舍,甚至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者,以求将佛骨迎到家中供养。

韩愈不信佛教,看见举国疯狂迎佛,他坐不住了,冒险上书,写出著名的《谏迎佛骨表》。

他在上疏中说周朝的时候佛教未传入中国而帝王长寿,汉朝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中国而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以历代王朝的兴亡,证明佛教并不能保佑苍生。

上疏中韩愈力劝唐宪宗不要被佛教的主张迷惑,并表明儒家所提倡的仁义之道、君臣与父子之义才是国家兴亡的根本。

如果把佛教至于儒家之上,则国将不国,他奏请唐宪宗把佛骨烧掉,以绝根本。并表示:"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

虔诚的佛教徒唐宪宗收到韩愈的上书后,当然就是勃然大怒,马上命令把韩愈抓起来并准备杀掉他,要不是宰相崔群和裴度直谏皇帝力保韩愈,估计韩愈就完蛋了。

最后唐宪宗把韩愈逐出长安,贬为潮州(今广东潮安)刺史。在赴任潮州途中,韩愈还写下了著名诗篇《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其实韩愈上书的目的是想恢复儒家的正统地位,只不过在唐朝社会中尊佛的大环境下不可避免的失败了。

韩愈也为此付出了代价,他的小女儿就是在去潮州赴任的路上病死的。但韩愈正气凛然的抑佛行为是没错的,没过三十年,唐武宗就搞起了轰轰烈烈的灭佛行动。

更多文章

  • 古代文人谥号考之[文]:韩愈/白居易/王安石/朱熹

    历史解密编辑:博览群书君标签:韩愈,朱熹,苏轼,苏洵,王安石,白居易,千古名句

    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物以稀为贵,谥号乃国之重器,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不能轻易与人。文人谥号首字冠以“文”,何为“文”?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韩愈/白居易/王安石/朱熹/苏洵?文正

  • 韩愈登顶华山却被吓哭?

    历史解密编辑:河南卫视标签:韩愈,李白,孔子,华山,宋朝,唐朝,诗人,谢灵运,贺知章,散文家,徐霞客游记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虽然古代的交通极不方便 ,但挡不住古人们想出去看看的决心。何以解忧?唯有出游!今天,就一起看看古代人的出游趣事吧!全能型游者——春秋/孔子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公元前497年,孔子因和当时鲁国国君政见不合,离开鲁国。孔子在众多弟子的拥簇下历时十

  • 柳宗元为何看不上韩愈的“曲线救国” 为跑官之人提供理论依据

    历史解密编辑:程甜甜好物测评标签:韩愈,李实,布衣,苏轼,诗人,柳宗元,欧阳修,曲线救国,千古名句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流传千古的《师说》就是出自这位大文豪之手。按理说,如此一位文坛巨匠仕途之路应该一帆风顺才对,但恰恰相反,韩愈的为官之路充满波折而艰难。韩愈出身于书香门第,加上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很快名扬乡里。

  • 从四方面来看,韩愈的主张,为何推动了儒家的复兴?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韩愈,儒家,孔子,李贺,唐宋八大家,散文家,宋朝,唐朝

    韩愈,世称“韩昌黎”,“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从小受到正统儒家思想的熏陶。唐朝中期,佛、道教开始在民间崛起传播,相较之下,儒家一家独大的局面则被打破,并逐渐式微。佛教理论主张,人的归宿是脱离现实世界的苦难,抛弃君臣父子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从而通往极乐世界。而途径则是入归佛教,摆脱纷繁

  • 在唐朝写诗有多赚钱?韩愈一首诗卖了几十万,李白年入百万不是梦

    历史解密编辑:拇指故事汇标签:韩愈,李白,白居易,写诗,唐朝,杜甫

    在唐朝写诗有多赚钱?韩愈一首诗卖了几十万,李白年入百万不是梦,在唐代,有名有姓的诗人就有2536位,再加上那些没统计佚名诗人压根就数不清。为什么唐朝人都喜欢写诗呢?是因为很赚钱吗?白居易的待遇让人眼红其实单纯靠写诗赚不了多少钱,但凡有点才华的诗人都能在朝廷混个一官半职,我们就拿酷爱晒工资的老白来说,

  • 羡君齿牙牢且洁,趣解韩愈的牙齿

    历史解密编辑:大道知行知行堂标签:韩愈,牙齿,落齿,与崔群书

    河南孟州韩园人都是要衰老的,但个体的衰老,在生理表征上却显得与众不同,具体而且独特。韩愈的衰老是从牙齿开始的,而且开始得相当早。在803年写的《祭十二郎文》中说:“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这一年,韩愈36岁(这是按传统记龄法;如果采用周岁记龄,

  • 民间故事:书生得罪了土地公韩愈,导致肉身被毁,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吕姐在农村标签:韩愈,书生,阎罗,江南,相公,宋朝,艺术家,民间故事,唐宋八大家

    中国人喜欢编排神话,古代的那些名人学士,后来都成为中国神话中的一部分。比如说关羽,后来成为武财神,关帝,包公,死后据传成为阎罗王。月下追韩信的萧何,死后成为一方土地,结果曾经被无良术士利用,成为对方敛财的工具,最终被关帝给解救;唐宋八大家的韩愈,也成为土地神,只不过他则是贡院,也就是朝廷科考机构的土

  • 韩愈是个“双面人”?

    历史解密编辑:终身读书学习标签:韩愈,残年,华山,苍生,唐朝,双面人,散文家,唐宋八大家

    韩愈是著名文学家,最近看到有人评价韩愈有两副面孔:怕死的韩愈和不怕死的韩愈。据王谠记载,韩愈有次因为好奇,和朋友一起去登华山。可是到了华山绝顶,却因为畏高,患上“恐高症”,觉得自己下不了山。就这样,一代大文豪,却嚎啕大哭起来。甚至在畏惧得魂飞魄散的时候,自己还写了遗书。从这个细节看,韩愈是很怕死的。

  • 唐宋八家之首韩愈,如何影响王元启的人生观、创作观?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上的一些事儿标签:韩愈,王元启,人生观,古文,文辞

    王元期着作以韩愈为宗。他曾在《玉阶天宝书》中说:“唯有龙门、昌黎两家,臣服之。”王元期一生追随韩愈的志向,韩愈不仅影响了他的人生观,也影响了他的创作观。他在论及古文的写作方法时,常以韩语为例。韩文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在古文创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所有古文学习的典范。韩愈古文,能铸百家之长,自成一

  • 韩愈,一个伟人的自我修养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财富网标签:韩愈,李实,苏轼,阳山,柳宗元,唐德宗

    任职四门博士,开启了韩愈二十年宦海生涯,也迎来了一位近乎全才的历史伟人。思想、教育、文化、政治,韩愈不仅有涉猎,还颇有建树。他,文名炽盛,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誉;他,政绩卓著,官至吏部侍郎(现副部级),逝后追赠礼部尚书(现正部级)。苏轼评价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