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名相房玄龄:在位期间热捧和嘲讽并存,书写官海浮沉的人生

唐朝名相房玄龄:在位期间热捧和嘲讽并存,书写官海浮沉的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确实有趣 访问量:4034 更新时间:2024/1/16 15:47:32

他是大唐王朝的开国名相;他是“玄武门之变”的策划者和参与人。他官海浮沉20多年三起三落,终能稳坐大唐王朝宰相之位。他就是大唐开国宰相,人送外号“李世民高级智囊”的房玄龄。那么房玄龄到底是凭借什么能力成为唐朝历史上流芳百世的人物的呢?今天的故事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事情!

房玄龄出生在一个清河房氏的官宦世家,他的曾祖父以及父亲都曾经在朝中生居要职。父亲房彦谦自小就表现得聪慧好学,通晓四书五经很有才华。房玄龄正是在父亲的身边这样的耳读目染下,也算是继承了父亲的这一优点,一直以善诗能文、博览经史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

早在隋朝末年李渊在率兵入关的时候,房玄龄就已经投靠了当时的秦王李世民,曾经多次随从秦王出谋划策、南征北战,军中大事小情也是经常的一人独揽协调操办。然而即使有这样的前期功绩,就能保证他在后来的大唐王朝中稳坐高位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房玄龄虽然在前期追随李世民的时候立下了赫赫功绩,但是在他心中还是对李世民的知遇之恩怀有感恩之情,他也一直在力图回报,倾尽全力的为李世明出谋划策解决各种问题。后人们经常把他形象的比喻成李世民时期的“高级智囊”。

房玄龄在前期跟随李世民的南征北战之中,率兵出征的次数数不胜数,占领城池更是不一而足。但是每次胜利占领城池之后,其他将士们都是争先恐后的去收获对方的奇珍异宝中饱私囊,而房玄龄却对这些无动于衷,他着急的是前去敌方的藏书阁、置书库寻找珍奇的书籍图谱收藏起来,方便以后能够方便研究。

作者认为,其实李世民当政时期他求才若渴的性格加上广纳天下贤才的策略,也让当时的大唐王朝人才济济。能够做出像房玄龄前期那些举动的相信一定也是比比皆是,但是要说能够将职责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人可能就凤毛棱角了。比如前段我们所说的进入城池能视金钱如粪土,求奇书如宝物的行为,相信很多人都很难做到。

不仅如此,房玄龄如果得知敌方阵营当中有能成良将,他也会竭尽全力的去结交、去了解,如果合适他也会推荐给李世民。在著名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名单上,其中与他自己齐名的杜如晦、薛收这些人都是前期房玄龄推荐给李世民的。不难看出,房玄龄对朝廷的李唐王朝的江山社稷也算是操碎了心。

有一次户部的度支郎中这个职位出现了空缺,按理说一个芝麻小官随便安排一个人任职就可以,但是房玄龄认为这个职位虽然官阶不高但是职责很重要,必须要严挑细选适合的人才才行。就在这挑选人才期间虚位以待之际,房玄龄虽然位居宰相之位却兼任起了这个小小的郎官之职。

即便有如此的丘山之功,房玄龄还是秉持着做人谦虚谨慎的原则,他更是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在任职期间,李世明曾经想要拜房玄龄为太子少师。要知道,给太子当老师这样的荣耀是很多人望尘莫及的,然而当落到房玄龄头上的时候他却谨慎的推辞了,只愿意当个太子的詹事,并不想当太子的老师。

虽然看上去两者的工作内容干的差不多,但是在等级上“太子少师”可是太子的上级,而“詹事”是太子的下级,这一点不难可以看出房玄龄的对君臣之礼的敬畏以及他为人谦卑的品行。

在后来李世民也曾多次提出要让房玄龄当太子少师,在多次推辞之后房玄龄也深刻的知道,再推辞就有可能触怒龙颜使得双方难堪。既然如此,不如愉快的接纳皇上的好意,但是出于对于“太子少师”责任重大的考虑,房玄龄也提了个小小的请求,辞去宰相之职,一心辅佐太子学习。

作者在这里认为房玄龄这样的操作也有两个好处,首先,避免了他多权集于一身给皇上带来的不安全感。还给自己留下了疲于应付的空间,“宰相”和“太子少师”责任都很重大,一旦发生事端绝非小事,一个人的经历有限,房玄龄这样做也是为了给朝廷负责。

即使在自己病危的时候,房玄龄还是非常挂念国事政务,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已经病入膏肓的房玄龄依旧上表进谏,劝太宗李世民停止征讨高句丽并且说出了一堆的利弊关系。在太宗看完奏章以后深刻的感叹到“此人危惙如此,尚能忧我国家。”。

房玄龄身居高位自然会引来各路同僚的嫉妒甚至是构陷,此时的房玄龄却表现出了常人所不能及的豁达,可能“宰相肚里能撑船”在他身上体现得也算是淋漓尽致了。

据传有一个房玄龄的同僚也身居高位,但是始终和房玄龄貌合神离。在一次房玄龄身患大病之后还在朝中一度散播自己的谬论之言:“房玄龄要是患的是小病我们可以去看看他,如果患的是大病那就没必要去看了。毕竟大病早晚是个死,这份情谊是补不回来的。”

作者认为,不可否认,这一点在正常的人情世故当中时有发生,大家在交往中都是都会暗自的计较一下得失,这样的情绪也经常在人们的交往中纠缠。但是你这拿到大庭广众的环境下来大张旗鼓的说,是不是有点不近人情了呢。

这个事情很快传到了房玄龄的耳朵耳中,但是他不急不躁并没有表现出异样,即使在后来此人前去看望他的时候,他还曾经一度表现出乐观的状态说:“看来我这个病要好了,毕竟你都来看我了。”

纵观房玄龄在大唐王朝的几十年官海生涯,浮浮沉沉也被排挤过,也被高捧过,但是他一直秉持着做人谦虚谨慎的原则,才得以在大唐王朝廷之上同僚之间游刃有余。

标签: 房玄龄李世民宰相皇上唐朝杜如晦

更多文章

  • 唐有房玄龄,宋有王安石,明有张居正,清朝为何却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小探长标签:清朝,皇帝,唐朝,宋朝,房玄龄,王安石,张居正,官宦世家

    翻开中国历史,就能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唐朝有房玄龄,宋朝有王安石,明朝有张居正,但清朝却没有真正的贤臣!看到这里,有人反驳认为,张廷玉、刘罗锅、曾国藩等人,不都是名臣贤士吗?事实上,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1)清朝之前,有政治抱负、有理想的文官数不胜数。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批人虽然受到各种掣肘,但总

  • 房玄龄是凌烟阁24功臣之一,唐太宗却赐他妻子毒酒,结局出人意料

    历史解密编辑:静颖讲故事标签:李渊,皇帝,唐朝,房玄龄,李世民,杜如晦,李元吉,凌烟阁,唐太宗,书法家,历史学家,女皇武则天

    历史的长河中,有这么一位心狠手辣的皇帝,为了夺取政权不惜杀掉自己的亲兄弟,那位皇帝就是李世民。在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景象,这一定不是李世民一个人的功劳,是整个朝廷的共同努力。在李世民身边就有一位他非常赏识的大臣,这个人后来被李世民任命为丞相,辅佐在李世民身边,在他临死之际,李

  • 隋末官吏房玄龄如何成了大唐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会讲故事的二虫标签:李渊,太宗,隋末,隋朝,房玄龄,李世民,李建成,科学家,大唐宰相,历史学家,玄武门之变,女皇武则天

    房玄龄为相20余年,是玄武门之变的主要策划人,助太宗上位功莫大焉。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一直兢兢业业为大唐帝国燃烧自己。房玄龄于公元579年出生于官宦之家清河房市。在投靠李世民之前,房玄龄曾经做过隋朝的官员。隋朝末期,天下大乱,唐国公李渊在太原起兵入关,此时已经39岁的房玄龄选择投靠李世民。此时的房玄龄

  • 凌烟阁系列:唐朝贤相房玄龄,原来李世民这样评价他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房玄龄,李世民,凌烟阁,唐朝,杜如晦,宰相

    房玄龄是大唐王朝一代贤相,后世史学家们在评价唐朝宰相时,都首先推崇房玄龄。他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天下,担任宰相15年,任职时间之长及治世功绩在唐朝首屈一指。1、出身官宦世家公元579年,房玄龄出生于齐郡(今山东)一个官宦世家,他的祖上世代为官,父亲房彦谦历任北齐、隋朝官员,母亲出自山东望族陇西李氏。

  • 名相房玄龄,首倡玄武之谋,对太宗无限忠诚,被推为贞观第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宰相,魏征,唐朝,房玄龄,李世民,杜如晦,唐太宗,科学家,书法家,玄武之谋,女皇武则天

    前言:唐太宗的贞观时期,是一个名臣辈出的时代,提到贞观之治,我们的眼前也总能浮现出一个个名臣的身影,魏征、褚遂良、马周、虞世南等等。但在这些名臣当中,有两个人的名字总是一起出现,后世还将他们的姓氏放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成语来作为历史贤臣的代表,这两位贤臣就是房玄龄与杜如晦,这个成语便是“房谋杜断”。那么

  • 房玄龄送一个人去前线李世民问了一句话就命长刀武士把那人腰斩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房玄龄,李世民,杜如晦,尉迟恭,魏征,李勣

    在唐朝名相中,有“房谋杜断”之说。要论治国理政才能,房玄龄杜如晦的可能还在以直言敢谏著称的魏征之上。而李世民对房玄龄杜如晦的信任,也是毫无保留的,特别是对房玄龄,那可是青眼有加:不但把自己的女儿高阳公主嫁给了房玄龄的二儿子房遗爱,而且还张罗着给房玄龄换老婆。不过在很厉害的房夫人面前,李世民和房玄龄两

  • 房玄龄带回两个小妾,不料遭到妻子一顿毒打,李世民赐毒酒也不从

    历史解密编辑:红星记录成长标签:房玄龄,李世民,小妾,皇上,宰相

    一天,房玄龄带回两个小妾,不料遭到妻子一顿毒打。李世民大怒,问罪房夫人:你要不接受小妾,要不赐你毒酒。话音刚落,房夫人抱起毒酒一饮而尽。房玄龄见状痛哭,众人却开怀大笑。房玄龄是唐太宗时期的宰相。626年,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登上皇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

  • 房玄龄大儿子继承爵位,二儿媳向皇帝诬告他不轨,反葬送自己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风牛马不相及标签:皇帝,李治,李恪,爵位,隋朝,房玄龄,李世民,科学家,长孙无忌,高阳公主,历史学家,女皇武则天

    李世民设立过一个二十四功臣凌烟阁,排名第一的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这个人,年轻的时候命苦,但是运气很好,而且自己也十分好学,“性通悟,有筹略”。他的妹妹嫁给了当时还在潜邸的李世民,长孙无忌与李世民关系也很好,在《旧唐书》中的记载是,“少与太宗友善。”长孙无忌作为李世民的好兄弟,在李世民跟随李渊反隋的时

  • 18岁中状元,唐朝开国宰相李世民亲自召见,贞观之治谋划者房玄龄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唐朝,状元,隋朝,李世民,房玄龄,唐太宗,艺术家,贞观之治,开国宰相

    说到贞观之治,大家都耳熟能详,是唐朝初年李世民在位期间的治世局面,那么如此繁盛之世,必离不开一位幕后英雄,那就是开国宰相房玄龄。“房谋杜断”一词,其中,房谋说的就是房玄龄,李世民登基后,把房玄龄称为自己的萧何,策划能力可见一斑,他官场处事谨慎,低调做人,最终能够平安卸任,那么,今天刘海哥就带大家认识

  • 成龙父亲临终前告诉他:你是唐朝房玄龄的后代,2个哥哥在安徽!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影视万汇标签:成龙,房玄龄,房道龙,小龙女,房祖名,于占元

    2008年,成龙父亲病重,弥留之际,他告诉成龙:“你的原名不是叫陈港生,我们祖上是唐朝房玄龄的后代,故宫旁还有6亩地。”成龙心想,6亩地起码2个亿。房道龙还说:“你还有2个亲哥哥在安徽。”成龙懵了。成龙,从一个一天赚几块钱的龙套,到享誉全球的国际功夫巨星,他的一生十分传奇,同样传奇的还有他的身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