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愈的两篇文章为何能够秒杀柳宗元?

韩愈的两篇文章为何能够秒杀柳宗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莹子小趣 访问量:2835 更新时间:2023/12/15 18:38:17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称谓最早出现于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六先生文集》,因并三苏为一家,所以实际是''八先生文集''。其中唐代有两位:韩愈柳宗元;宋代有六位: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其中韩愈、柳宗元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故合称''韩赫洋柳岸''。韩愈、柳宗元等人掀起的古文运动,使得唐代的散文发展到极盛,一时古文作家蜂起,形成了''辞人咳唾,皆成珠玉''的高潮局势,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传统上,说到唐宋八大家的成就,必定是韩愈带头,柳宗元跟随其后。但到了近代,这样的排序引发了一些争议。开其端的,是胡适对韩愈提出了强烈的批判。胡适特别有意见的,一是韩愈写《谏迎佛骨表》时那么有骨气,怎么被贬谪了之后,就驯服不再写这种抗议文章了?还有,韩愈写《祭鱷鱼文》,留下了因为这篇文章鱷鱼就跑光了的神话,这要嘛是愚民,不然就是提倡迷信,让崇信“赛先生”的胡适很受不了。

不过胡适还有从文学角度反对韩愈的更根本的理由,那就是韩愈虽然有功于推翻四六骈俪之文,以古文代之,却为德不卒,他自己写诗就常常爱用僻字险韵,阻碍了白话文的发展,违反了胡适所认定的文学进化原则。

相对地,胡适比较欣赏柳宗元,尤其是柳宗元一些用字较为浅白的山水文章,以及充满世俗趣味与世俗智慧的杂说。所以胡适主张柳宗元的地位应该高于韩愈。后来刘大杰写《中国文学发展史》,也同样认定柳的成就高于韩。韩愈的形象愈来愈差,“文以载道”的口号也触犯了新时代对于文学浪漫主义的理解,以至于还有人做文章考据说韩愈是得了花柳病去世的,引来韩愈的后人向法院控告作者诽谤,成为一桩历史与法律莫名交错的奇案。

客观来看,韩愈文章的原创性与多元性都超过柳宗元,不过柳宗元大部分文章的完成度是高过韩愈的。也就是说,韩愈胜在文章的不同流俗,柳宗元胜在文章的饱满紧实。至于考量对后世的影响,那当然还是韩愈远超过柳宗元。

韩愈写了两篇关键文章,对于宋代之后的中国思想动向产生了巨大作用,一篇是《原道》,另一篇是《师说》。

《原道》用唐朝的观念和语法,重讲了一次儒家的基本信念,说明从儒家角度所信奉的终极原则到底是什么,而且明确地和当时流行的佛教、道教思想区别开来。文章阐述了关于“道”的几个重要观念,该如何理解,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文章并不长,却有着既清晰又包容的理路。这是儒学(非唐代流行考试用的经学)重振、复兴的第一声,开启了宋代理学的开阔局面。

宋代理学是在佛教、尤其禅宗的激烈冲击下,要重新解释人文秩序,彻底省思是非善恶的标准,而韩愈的文章最早指出了方向与道路,召唤了后来理学的思考方式,也设定了基本的议题。

《师说》则是重新定义、也重新振兴了老师的地位与意义。中国历史上,老师这个角色经历了断层,从孔子开始一直到汉代的“经师”,老师的身分很清楚,地位也很崇高。然而自魏晋南北朝到唐代,那样的老师基本上不见了。不只是像孔子那样的人师没有了,就连像郑玄马融那样的经师也失传了。唐代经学中地位最高的文献,是孔颖达编的《五经正义》,却没有人会将孔颖达和郑玄、马融相提并论,老师的地位和角色基本上沉沦了。

韩愈的《师说》复兴了老师的角色。到了宋代,理学的兴起相当程度上就是靠着像孙復等少数几位名师,他们同时也是大儒,老师成为文人文化中传承的枢纽。到了宋代,产生了一套关于老师的观念与论述,不只和书本、教育有关,在社会上老师的能见度与重要性也持续提高。这一切都源自韩愈,是韩愈开创了特殊的唐宋文化连结之处。

标签: 韩愈柳宗元文章胡适

更多文章

  • 柳宗元与韩愈政治观念不同却携手发动古文运动,在文学上成绩极大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韩愈,柳宗元,陈子昂,文学,司马迁,散文,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中的前两位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俩都是唐代人,而且两人都是中唐文坛上“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倡导的“古文运动”其实就是散文复兴运动,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名词,历史上也称“古文运动”。“古文运动”之所以由韩愈和柳宗元倡导,并能得到广泛的支持和认可,是由于唐代文学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历史条

  • 学习韩愈文章《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历史解密编辑:数码大暴龙标签:韩愈,布衣,进士,诗人,唐朝,宋朝,散文家,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文章写于公元795年二月十六日。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是韩愈第二次给宰相写信,此前十九日他曾给宰相谢两人第一封信,故名“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原文如下: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

  • “永贞革新”:一场被韩愈及正史刻意丑化的利民改革运动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韩愈,永贞,王叔文,柳宗元,刘禹锡,宦官

    因为受到武则天的赏识,高力士在入宫之后的势力逐渐强大。到了唐玄宗时期,因为帮助唐玄宗摆平了韦皇后之乱,之后得以封官加爵,其地位达到顶峰。就这样,以高力士为代表的宦官势力开始发展。经过肃宗、代宗和德宗时期的发展,宦官的权力范围更大,并且直接干涉朝政。宦官专权,甚至常常在街市抢掠,加上安史之乱后藩镇之乱

  • 韩愈:“战狼”的倔强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韩愈,裴度,宰相,宪宗,唐朝,诗人,柳宗元,唐宋八大家

    ①哈哈,战狼是几个意思?我只是个文化人。Hi,新时代的各位朋友好,我是来自大唐的韩愈,字退之。可能跟大家有点代沟呀,不过没关系,有沟必火,大家都喜欢有沟沟的,在这一点上,我们没有代差。那个冒充“探花郎”的人,其实我是知道他的,他每次考试都是班上30多名,语文更是不及格。居然还要给我“作传”,我实在是

  • 顾随说诗有三种境界:夷犹锤炼氤氲,韩愈有欠缺,算不上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韩愈,顾随,诗人,杜甫,黄庭坚,屈原

    前言顾随讲唐宋诗中,提到韩愈的时候,顾随说韩愈“非诗人”,而是“极好的写诗的人”。有人说诗人分为两种,其一诗匠,其二诗人。顾随认为韩愈介于两者之间,说其诗匠低估了,说其为诗人还算不上,因此可以称之为:作诗者。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顾随眼中,作一个诗人很难,优秀的诗人有三种风致(或姿态、境界):夷犹、锤

  • 两块韩愈诗文碑刻 校园里面安新家!

    历史解密编辑:焦作日报标签:篆书,师说,碑刻,韩愈诗文

    来源:焦作日报两块韩愈诗文碑刻在沇河小学安新家4月14日,两块由孟州籍爱心人士苏本让先生捐赠的韩愈诗文碑刻在该市南庄镇沇河小学揭牌,为该校“韩愈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了新的元素。孟州市南庄镇沇河小学负责人李军锋(右)为韩愈诗文碑刻捐赠人苏本让先生(中)颁发终身名誉校长兼书法教授

  • 《千家诗》45 《晚春》韩愈 |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韩愈,杨花,晚春,千家诗

    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译 文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一是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注 释⑴ 晚春:春季的最后一段时间。⑵ 不久归:这里指春天很快就要过去了。⑶ 百般红紫:即

  • 唐朝时潮州鳄鱼为患,韩愈写文章警告鳄鱼:赶紧搬家,不然灭了你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韩愈,文章,鳄鱼,祭鳄鱼文,潮州,唐宪宗,唐朝,鳄目,散文家,唐宋八大家,宋朝

    说起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师说》、《马说》等著名作品,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等名言更是流传千古。其实,韩愈还曾写过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名字叫《祭鳄鱼文》。曾几何时,中国古代东南沿海也曾遍布巨大的咸水鳄,可如今只剩下战斗力成渣的扬子鳄,或许与这篇《祭鳄鱼文

  • 《千家诗》59《题榴花》韩愈 |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韩愈,千家诗,题榴花,时见子

    题榴花韩愈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词句注释⑴照眼:犹耀眼。形容物体明亮或光度强。唐杜甫《酬郭十五判官》诗:"药裹关心诗总废,花枝照眼句还成。"⑵时见:常见。唐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子:指石榴。⑶可怜:可惜。无车马:无达官贵人乘

  • 苏轼“爱”韩愈,杜甫“粉”李白:诗人追星欢乐多

    历史解密编辑:半卷诗书一窗月标签:韩愈,杜甫,苏轼,李白,白居易,李商隐

    半卷诗书一窗月每天七点,为你读诗诗词曲赋,名著散文提起偶像和粉丝,忽然想起被粉丝“看杀”的卫玠。在文学史上,从来不缺偶像,更不缺粉丝毕竟大佬太多,要崇拜的人也太多。今天就来说一说,偶像与粉丝的那些事儿杜甫粉李白为你写诗,为你写诗杜甫喜欢李白,那是人尽皆知。且看他写给李白的诗:《赠李白》《梦李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