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顾随说诗有三种境界:夷犹锤炼氤氲,韩愈有欠缺,算不上诗人

顾随说诗有三种境界:夷犹锤炼氤氲,韩愈有欠缺,算不上诗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老街味道 访问量:763 更新时间:2024/1/19 3:35:47

前言

顾随讲唐宋诗中,提到韩愈的时候,顾随说韩愈“非诗人”,而是“极好的写诗的人”。

有人说诗人分为两种,其一诗匠,其二诗人。顾随认为韩愈介于两者之间,说其诗匠低估了,说其为诗人还算不上,因此可以称之为:作诗者。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顾随眼中,作一个诗人很难,优秀的诗人有三种风致(或姿态、境界):夷犹、锤炼、氤氲。韩愈有所欠缺,所以被顾随认为“非诗人”。

一、夷犹

夷犹,见于屈原的《九歌·湘君 》 :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夷犹指湘君犹豫迟疑的样子。顾随说的夷犹,是行动上表现出来的自然与从容。

顾随认为,夷犹笔调适合写幻想的境界,如屈原的楚辞,空前而绝后。在散文中,则是《左传》、《庄子》为代表作。

后之来者,散文则有欧阳修、归有光;韵文中“尚无其人”,陶渊明略似,但与屈、左、庄路数不同。

顾随认为,夷犹多半在天赋,后天之学,为力甚少

二、锤炼

没有天赋怎么办呢?顾随说:

吾人虽无夷犹,、幻想天才,而亦可为诗人,即靠锤炼。

终于,主人公韩愈要出场了。

韩愈,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唐宋八大家之一,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顾随说,走锤炼之路成功者,就是韩愈。

韩愈的继承者,宋朝的王安石、黄庭坚、陈师道等江西派诗人。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

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文心雕龙·风骨 》

顾随说,韩愈这些人,虽然可以做到“捶字坚而难移”,但是做不到“结响凝而不滞”。

能做到的人,只有杜甫,并且举例:

星垂平野阔,月用大江流。《旅夜书怀》

垂、阔,乃锤炼而来,捶字坚,且结响凝。

宋人中,顾随认为,黄庭坚诗的锤炼功夫胜过苏轼,江西派通病是技巧虽好,但是内容浅薄,缺少人情味。

锤炼和夷犹的区别在哪里呢?顾随说在于弹力,锤炼如山、夷犹似云,山不动摇,云则变化无常。

杜甫诗,坚实而有弹性,黄庭坚过于锤炼失去弹性,死于句下。而韩愈,在杜甫和黄庭坚之间。

由此看来,顾随说韩愈非诗人,并非完全贬低,看来也几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三、氤氲

除了锤炼与夷犹之外,诗还有第三种姿态:氤氲。

这两个字看上去很神秘。

顾随说,氤氲介于坚实与夷犹之间。有夷犹的姿态而不甚缥缈,有锤炼的功夫,而不甚坚实。

氤氲,是文字上的朦胧,而又非常清楚。顾随举例的是钱起《湘灵鼓瑟》的尾联: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顾随说,如果不懂这两句诗,那么中国大部分诗都不了解。您看懂了吗?

四、三者关系

1、夷犹是天赋。

顾随认为,楚辞这种骚体诗,是天才屈原才能写出的作品。汉人模仿骚者虽然多,顾随说都是死而不活。假古董,再怎么学,也不是真古董。

即使努力,如果没有天赋,也达不到夷犹的境界。

2、凡人学锤炼

顾随说,吾人(普通人,自谦)所重应该在锤炼。锤炼,有助于客观的描述。

写身外之物也好,写自己也好,都需要客观,如杜甫写自己的这两句诗: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似乎外面还有一双眼睛在观察自己。

韩愈的《山石》最见锤炼功夫,客观描写极好: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 当流赤足蹋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
  •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看韩愈的诗,注意其修辞功夫。其特点是,下字准,结构清楚。

顾随认为“荦确”二字极准,阳刚而壮美。如果用磊落、磊磊(音形过于整齐)、嶙峋(阴柔),就不是韩愈的诗了。

又如,芭蕉叶大栀子肥,芭蕉、栀子有阴柔之气,加以大、肥,则有阳刚之气。

另外,从《山石》一篇,也能看出章法结构的功力。空间上,从庙外写到庙中,再写到庙外。时间上,黄昏到夜里,又到天明。

3、主观酝酿

与锤炼相比,氤氲,更单纯,没有客观的叙事,更多是主观的酝酿。

叙事,用锤炼,抒情,用氤氲。如果题目允许,二者兼而用之。

结束语

顾随的这篇文章为《退之诗说》,通过说韩愈,顾随提出了自己的三种境界:夷犹、锤炼、氤氲。

顾随指出韩愈诗强在锤炼。之所以认为他“非诗人”,是指缺少夷犹的诗人天赋。

所谓锤炼,即炼字炼句,讲究章法的功力。

@老街味道

杜甫七绝哪首最好?顾随先生与众不同,他很欣赏这一首

标签: 韩愈顾随诗人杜甫黄庭坚屈原

更多文章

  • 两块韩愈诗文碑刻 校园里面安新家!

    历史解密编辑:焦作日报标签:篆书,师说,碑刻,韩愈诗文

    来源:焦作日报两块韩愈诗文碑刻在沇河小学安新家4月14日,两块由孟州籍爱心人士苏本让先生捐赠的韩愈诗文碑刻在该市南庄镇沇河小学揭牌,为该校“韩愈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了新的元素。孟州市南庄镇沇河小学负责人李军锋(右)为韩愈诗文碑刻捐赠人苏本让先生(中)颁发终身名誉校长兼书法教授

  • 《千家诗》45 《晚春》韩愈 |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韩愈,杨花,晚春,千家诗

    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译 文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一是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注 释⑴ 晚春:春季的最后一段时间。⑵ 不久归:这里指春天很快就要过去了。⑶ 百般红紫:即

  • 唐朝时潮州鳄鱼为患,韩愈写文章警告鳄鱼:赶紧搬家,不然灭了你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韩愈,文章,鳄鱼,祭鳄鱼文,潮州,唐宪宗,唐朝,鳄目,散文家,唐宋八大家,宋朝

    说起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师说》、《马说》等著名作品,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等名言更是流传千古。其实,韩愈还曾写过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名字叫《祭鳄鱼文》。曾几何时,中国古代东南沿海也曾遍布巨大的咸水鳄,可如今只剩下战斗力成渣的扬子鳄,或许与这篇《祭鳄鱼文

  • 《千家诗》59《题榴花》韩愈 |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韩愈,千家诗,题榴花,时见子

    题榴花韩愈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词句注释⑴照眼:犹耀眼。形容物体明亮或光度强。唐杜甫《酬郭十五判官》诗:"药裹关心诗总废,花枝照眼句还成。"⑵时见:常见。唐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子:指石榴。⑶可怜:可惜。无车马:无达官贵人乘

  • 苏轼“爱”韩愈,杜甫“粉”李白:诗人追星欢乐多

    历史解密编辑:半卷诗书一窗月标签:韩愈,杜甫,苏轼,李白,白居易,李商隐

    半卷诗书一窗月每天七点,为你读诗诗词曲赋,名著散文提起偶像和粉丝,忽然想起被粉丝“看杀”的卫玠。在文学史上,从来不缺偶像,更不缺粉丝毕竟大佬太多,要崇拜的人也太多。今天就来说一说,偶像与粉丝的那些事儿杜甫粉李白为你写诗,为你写诗杜甫喜欢李白,那是人尽皆知。且看他写给李白的诗:《赠李白》《梦李白》《春

  • 韩愈华山苍龙岭投书大哭的故事,折射出公道自在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小探长标签:韩愈,苍龙岭,华山,旧唐书,韩湘子

    近来读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在介绍西岳华山时读到一段关于韩愈的轶事,摘录来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它的险峻使人却步,九世纪时,一位以儒家学派巨子自居的古文作家韩愈,英勇的爬上了诸峰之一的苍龙岭之后,回顾来路,鸟道悬空,头晕目眩,他发现再也没有胆量下来,只有死在山上了,不禁大哭。后来还是由地方官员派

  • 韩愈遭贬,连自己的后事都做了交代,又为何能转危为安

    历史解密编辑:纵拥千千晚星标签:韩愈,舜帝,神灵,唐朝,诗人,唐宪宗,散文家,谏迎佛骨表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唐朝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诗人。他忠君爱国,一生以辟佛为己任。公元819年,他因一篇《谏迎佛骨表》遭唐宪宗治罪,“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唐宪宗命他即日启程,去八千里之外的潮州任刺史。韩愈不敢违抗,来不及和家人告别,就踏上了去潮州的路程,只有侄子韩孙湘伴他随行,“知

  • 韩愈在正月里写得很浪漫的一首诗,短短28字,便美得令人心醉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韩愈,春雪,李白,白雪,唐朝,宋朝,白居易,唐宋八大家

    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里,浪漫主义作品尤为侧重诗人的主观内心世界,并且常用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等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如我们所熟知的唐代诗人李白,就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当然除了李白的作品外,我国古典诗歌史上还是有不少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杰出作品的。譬如,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春雪》。《春

  • 孟州:盘活韩愈文化资源 叫响韩愈故里品牌

    历史解密编辑:焦作日报标签:韩愈,孟州,诗词

    来源:焦作日报孟州:盘活韩愈文化资源 叫响韩愈故里品牌2022年9月1日《焦作日报》A01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8月29日,孟州市赵和镇苏庄村,琅琅的《师说》诵读声响起,来自周边地市的40余名青年大学生齐聚韩愈文化展览馆,近距离感受韩愈文化魅力,传承韩愈文化经典。苏庄村村

  • 关于韩愈的小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那些琐事标签:韩愈,皇帝,唐朝,诗人,宋朝,唐宪宗,国子监,散文家

    韩愈出生在唐朝大历三年(公元768年),他出生世家,父亲和祖父都身居要职。所以自幼就深受家风的熏陶到韩愈七岁能言,十二岁能文,少时就已经显露出了他的天赋。韩愈早年曾经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是无奈时运不佳,前后七次都未能成功。但是韩愈却并没有因此丧失信心他自信自己的才能和实力,一直坚持不懈。当时也有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