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方回说唐朝律诗之盛有此11人(中):李白、王维、孟浩然、高适

方回说唐朝律诗之盛有此11人(中):李白、王维、孟浩然、高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老街味道 访问量:4663 更新时间:2024/1/22 19:26:49

前言

方回在《瀛奎律髓》中,提到“唐诗一时之盛有如此十一人”,昨天介绍初唐的四位:陈子昂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

剩下的八首,都是盛唐诗人,今天介绍其中的四位:孟浩然、李白、王维高适

五、孟浩然(689—740)

盛唐的这几位诗人中,孟浩然是老大哥。盛唐早期的诗人,仍然以五言律居多。例如孟浩然五律一百多首,七律只有几首传世而已。

《瀛奎律髓》卷十六为:节序类。古人作诗,常在诗题或者诗中,体现节序以及节令景色、习俗等内容。

孟浩然有《上巳日洛中寄王山人迥》:

卜洛成周地,浮杯上巳筵。

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

垂柳金堤合,平沙翠幕连。

不知王逸少,何处会群贤。

魏晋以后,上巳日为三月初三,古人于当日临水洗濯,借以祓除不祥。《后汉书·礼仪志上》:

“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

卜洛成周地,切题洛中,周公卜择洛邑得吉兆而建为周朝的东都,唐朝的东都也是洛阳。

方回分析说,第二句用“浮杯”二字,切题上巳日的习俗。颔联斗鸡走马,描写节日的习俗活动。

颈联写景,不过“平沙翠幕(游人搭起的帷幕)连”,则体现了古人“祓禊而游”的盛况。

第七句,从上巳日的热闹景色转折,用否定词引出一个十字句:不知--王逸少,何处会群贤。

前六句是已知,后面不知是猜想。这里用王羲之的典故,是把王迥比作王羲之,意思是我猜您这一天参与了诗人的雅集,不知道在哪里呀。

典故中的人物,与酬答的人物同姓,是用典需要注意的地方。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开篇写道: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六、李白(701年—762年)

《瀛奎律髓卷》二十四为:送别类。方回指出这类诗的特点:

 送行之诗有不必皆悲者,别则其情必悲。此类中有送诗、有别诗,当观轻重。又送人之官,言及风土者,已于风土类中收之。间亦见此,不可以一律拘也。

李白和孟浩然一样,七律极少,不到十首,但是五律传世很多。这一卷中,方回选了李白的几首,其中一首为《送友人入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前四句写“入蜀”的不易,颈联山险云浓。颔联则是蜀地的风景,中二联都是想象中的虚景。尾联则表示,人生命运不是自己能了解和掌控的,所以不必找君平算命,任其自然吧。

李白另有一首《送张舍人之江东》: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首联用张翰秋风莼鲈的典故。张翰见秋风起,乃思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等,起了归乡之情。可见诗中的张舍人应该不是去外地做官,而是归乡。

颔联是警句,方回点评说:

 一雁、孤帆之句亦以寓吾道不偶之叹,下句引白日沧波,而云行欲暮,杳难期意可见也。

颔联的一雁、孤帆,表示难遇知音、伯乐,颈联表示将来不知何时重遇,离别以后,只有对月思人了。

七、王维(701年-761年)

《瀛奎律髓》卷二十三为: 闲适类。方回对于闲适,借用了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的一段文字:

所谓穷居而閒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黜陟不闻,理乱不知,起居无时,惟适之安。(《送李愿归盘谷序》)

此能极言閒适之味矣。诗家之所必有, 而不容无者也。凡山游郊行、原居野处、幽寂隐逸之趣,于此所选诗备见之。

盛唐的闲适诗,自然少不了王维的作品,例如这首《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一首早期的五律,有不少不合律(以【】圈出)的地方。孟浩然、李白、王维等人,都有不少这类的五言律诗。

方回《瀛奎律髓》中评价:

右丞此诗有一唱三叹不可穷之妙。

这种评价,令学者令不可捉摸,不如看一下清代诗人屈复的《唐诗成法》的详细分解,可以看出其中脉络:

一(中岁颇好道)家别业之由。二(晚家南山陲)别业。三四(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承一二。五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承三四。七八(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承五六结。无一语说别业,却语语是别业,神妙乃尔。

以“中岁”生“晚家”,以“独往”生“自知”,以“行到”应“独往”,以“坐看”应“自知”,以“水穷”、“云起”应“兴来”、“胜事”,以“林叟”、“谈笑”而用“偶然”字总应上,此律中带古法。

八、高适(约704年-约765年)

高适是盛唐诗人中,官运最高的一位。李白跟随永王造反时,与之对阵的领军者即高适。

《瀛奎律髓》卷四十三“迁谪类”,选了高适的这首七律《送王李二少府贬潭峡》: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天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只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第一句点名离别,第二句则问两位,各去何方。

题目中说,王去长沙、李去巫峡,所以第二联中,分别以上下联各切一地名:巫峡、衡阳。顺便用三峡啼猿、以及衡阳归雁两个典故丰富情感,说一说惨状。

青枫江在长沙,白帝城在三峡中。一近一远,近者大约秋天可到,因此秋天远;远者大约冬初到,所以“古木疏”。

被贬谪的人,大多失意落魄,因此诗人在中二联写完路中的凄凉后,尾联宽慰二人。早晚有机会享受朝廷的恩惠,你们还是能回来的,如今暂时离别,无需过于伤感。

结束语

盛唐的五言律诗更加成熟,但是还是有一些杂入古体诗句的律诗。严羽《沧浪诗话》中提到“古律”。

崔颢的《黄鹤楼》、李白的《夜泊牛渚感怀》、王维《终南别业》、孟浩然《洛中送奚三还扬州》等。

方回所说代表唐朝律诗的11位诗人介绍了8位,明天介绍后面三位:岑参、杜甫、贾至

@老街味道

方回说唐诗之盛有如此11人(上),其中4人是唐律诗之祖

标签: 王维孟浩然高适李白

更多文章

  •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王维集

    历史解密编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标签:李白,杜甫,诗人,中华,张九龄,王维集,玉真公主,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王维集编著者:(唐)王维 著 陈铁民 解读定价:75元(精装)/ 50元(平装)ISBN:978-7-5013-7503-5(精装)978-7-5013-7504-2(平装)出版时间:2022-06内容简介王 维是唐代成就最高的几位诗人之一,也是开、天时代名望最高的一位诗人。王

  • 唐朝是诗的国度,一首诗救了王维,一首诗害了李白

    历史解密编辑:七喜文学标签:王维,李白,唐朝,唐玄宗,唐肃宗,凝碧池

    文学发展到唐朝,到达了诗歌的巅峰。诗歌的各种体裁竞相争艳,尤其是格律诗独领风骚。李白和杜甫竖起浪漫和现实主义两面大旗,著名诗人和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唐朝是诗的国度。一部《全唐诗》集,让我们仍然能够领略到当年的辉煌。不只是作者之多,皇帝也亲力亲为。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唐德宗李适、唐宣

  • 维摩诘菩萨:居士修行的典范,诗佛王维的偶像,文殊菩萨的辨友

    历史解密编辑:青春的一时浮華标签:王维,维摩,文殊菩萨,菩萨,出家

    佛教修行要不要出家?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出家只是一种形式,修行重视的是心,而不是外在的表现。有佛教内部人士就曾做过统计,学佛者,居家弟子数量居多。这些居家弟子被称为居士。这些居士有没有直接修成正果的呢?这次的答案是“有”,维摩诘菩萨便是代表。维摩诘,看到这个名字,大家是不是有一些眼熟。唐朝有个著名

  • 经典咏流传:王维《少年行》四首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王维,少年行,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少年行四首·其一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译文新丰美酒一斗价值十千钱,出没五陵的游侠多是少年。相逢时意气投合为君痛饮,骏马就拴在酒楼下垂柳边。注释新丰: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盛产美酒。斗十千:指美酒名贵,价值万贯。咸阳:本指战国时秦国的都城咸阳,当时著名的勇

  • 王维:历经半生荣辱沉浮,我心自有山川风月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王维,孟浩然,张九龄,玉真公主,唐玄宗,李白,画家,唐朝,艺术家

    不知从何时起,“佛系”一词已经成为我们当下一个十分流行的词汇了。“佛系青年”、“佛系恋爱”、“佛系生活”等衍生词似乎成了我们的口头禅,由此也能看出,我们对内心平和的追求以及对淡然生活的向往。其实,早在1300年前的唐朝,就已经有一位诗人过上了“佛系生活”,他就是被称为“诗佛”的王维。翻看其诗情画意的

  • 千年古镇、淮中早茶,唐代大诗人王维还曾来过这个不知名小城?

    历史解密编辑:项鹏飞标签:王维,早茶,巢湖,老街,淮中,唐代,画家,唐朝,诗人,白龙洞,千年古镇

    五一假期将过,而旅行热度不减,先在所在的小城市转了转,准备假期过后再抽空出去走走。简单聊聊我在的小城市巢湖和它辖下所谓的千年古镇,不吹不黑,绝对不存在过度宣传。“巢湖春涨喻溪深,才过东关见故林。莫道南来总无利,水亭山寺二年吟。”唐代大诗人杜荀鹤这首《送人归淝水》将溪深林疏,山寺水亭的巢湖春光描绘得入

  • 叶嘉莹:王维的天分很高,但缺少真挚的感情力量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王维,叶嘉莹,诗歌,诗人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不少的诗人和词人,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文采,震撼着后世的我们,并成为历史洪流中不可磨灭的存在,比如王维便是如此。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为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是唐朝时期著名诗人、画家。王维出身河东王氏,自幼便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华,不仅写得一首好诗,并且工于书画

  • 王维一生最美的诗,竟然大都是写的蓝田这个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头条西安标签:王维,黄鹂,明月,空山,辋川,唐朝,诗人,画家,蓝田县

    很多人好读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在他的诗里,自然万象总能显现出原初的面目,幽静且空灵玄妙;很多人也喜欢王维随缘自适的心境,就像提供了生活的另一种答案,深深安慰了奔波红尘的旅人。今天,我们走进王维笔下的世界,感受他的洒脱和独树一帜的才华。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诗人王维一生最美的诗,大都是写的辋(wǎ

  • 谈诗论字3——王维的诗与苏轼的词

    历史解密编辑:智媒新闻标签:王维,苏轼,谈诗论,陶渊明,名句

    《谈诗论字3——王维的诗与苏轼的词》 贺 铿图片学界对王维的诗和苏轼的词评价都很高。从王维和苏轼两个人比较,我更喜欢苏轼这个人。王维的诗当然是写得很好。尤其是山水田园诗,有许多名诗、名句脍炙人口。但是说他“进而将山水田园诗推向了新的高度”我不敢

  • 王维的生死之交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中华标签:王维,裴迪,山水诗,诗人

    唐代诗人裴迪,其一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裴迪与王维关系密切,其诗多为五绝,大抵和王维山水诗相近,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欣赏几首裴迪的诗 吧 ~你还知道哪些裴迪的诗呢?文字由好诗词整理,转载请标明出处觉得好看,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