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王维集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王维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访问量:2921 更新时间:2024/1/17 17:03:53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王维集

编著者:(唐)王维 著 陈铁民 解读

定价:75元(精装)/ 50元(平装)

ISBN:978-7-5013-7503-5(精装)

978-7-5013-7504-2(平装)

出版时间:2022-06

内容简介

王 维是唐代成就最高的几位诗人之一,也是开、天时代名望最高的一位诗人。王维的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按其题材划分,主要有以下四类:一为歌咏从军、边塞和侠士的诗篇;二为抨击社会的不合理现象、抒发内心的不平以及言志述怀之作;三为表现友情、亲情、闺思、宫怨、爱情等的诗歌;四为山水诗(包括山水行旅诗与山水田园诗)。这四类诗都有千古传诵的佳作,取得了高度的艺术成就。本书选录王维诗 132 题 160 首,文 3 篇。本集的文字以宋蜀本为底本,各卷的编排顺序则改依麻沙本。

作者简介

陈铁民,男,生于 1938 年,福建泉州人。 1955 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1960 年本科毕业后保送本校攻读古典文献专业研究生, 1963 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1983 年调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工作。现为该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兼任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曾任中国王维研究会会长、《文学评论》编委、《文史》编委等。著有《唐代文史研究丛稿》《王维论稿》《王维新论》《王维集校注》《岑参集校注》(合著)等,主编《唐代文学史》(上卷)、《增订注释全唐诗》等。其中《王维新论》获 1990 年北京版优秀图书文艺类一等奖、全国首届高等学校出版社优秀学术专著优秀奖。《王维集校注》获第三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岑参集校注》(修订版)获第八届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二等奖。

导读节选

王维是唐代成就最高的几位诗人之一,也是开元、天宝时代名望最高的一位诗人,当时李白、杜甫的诗名都不如他。唐代宗称王维为“天下文(“文”指诗赋等用韵之文,与“笔”相对)宗”,“诗名冠代”;唐窦臮《述书赋》窦蒙(臮之兄)注也说王维的名望“首冠一时,时议论诗,则曰王维、崔颢”,而未提及与王维同龄的李白;殷璠于天宝末年编成《河岳英灵集》,其《序》说:“粤若王维、昌龄、储光羲等二十四人,皆河岳英灵也,此集便以‘河岳英灵’为号。”列王维为盛唐诗人之首而不提李白,其评语中对王维的评价也明显高于李白。直到贞元、元和时,李白、杜甫在唐人心目中的地位才高于王维。尽管如此,王维在唐代诗坛的地位仍然是很高的,他的诗很值得我们认真阅读和作细致深入的分析。下面就王维的生平、思想、诗文创作、在诗史和画史上的地位与影响以及本书的凡例等,作若干必要的说明,希望能对读者理解王维的诗文有所帮助。

一、王维的生平

王维,字摩诘,名与字都取自深通大乘佛法的居士维摩诘之名。他约生于武后长安元年(701)。关于王维的生年,学界尚有其他说法(详见拙作《王维论稿·王维生年新探》)。王维祖籍太原祁县,其十七代祖王卓晋时为河东太守,卒后葬河东猗氏县,其子孙遂徙居河东,形成河东王氏一派。后来河东王氏“四县离居”,形成四房,王维属猗氏房,所以他应该是蒲州猗氏县(今山西临猗县)人(说详拙作《王维为蒲州猗氏人考》,载《文学遗产》2018 年第2期)。王维出身仕宦之家,但自高祖父以下,官位都不高。祖父胄,官协律郎;父亲处廉,终汾州司马。大约王维少时,其父即卒。母亲博陵崔氏,在王维九岁以前就已师事佛教禅宗北宗神秀禅师的大弟子普寂(寂也是蒲州人),前后历三十余年。崔氏的虔诚奉佛,无疑对王维颇有影响。

王维早慧,“九岁知属辞”(《新唐书》本传)。开元三年(715),十五岁的王维离家赴长安谋求进取,在途经骊山时写了《过始皇墓》诗。开元四至六年,在长安,间至洛阳,作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洛阳女儿行》等名诗。《旧唐书》本传说:“与弟缙俱有俊才,博学多艺亦齐名。……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洛阳女儿行》题下注曰:“时年十八。”诗疑即十八岁时作于洛阳。

开元七年(719)七月,赴京兆府试,中第(《赋得清如玉壶冰》题下注:“京兆府试,时年十九。”)。唐薛用弱《集异记》称王维将应举,为与张九皋(张九龄之弟)争京兆府解头,求助于岐王,岐王命其扮作乐师,携之同至九公主(玉真公主)之第,奏《郁轮袍》,得到公主的赏识和举荐,遂作京兆府解头而一举登第。按,《集异记》为小说家书,此说实际上是薛用弱(元和、长庆时人)假托王维、岐王、玉真公主之名虚构故事,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争京兆府解头的现象与请托之风),因为开元前期,京兆府解送尚未置等第(以前十名为等第,第一名为解头),根本不存在争等第、争解头之事,争等第、争解头的风尚,直到贞元、元和年间才真正盛行(说详拙作《考证古代作家生平事迹易陷入的两个误区》,载《文学遗产》2017 年第4期)。王维既然于开元七年得到京兆府的解送,自应在开元八年正月就试吏部,但唐姚合《极玄集》卷上、《旧唐书》本传都说他开元九年登进士第,故知他开元八年应试后当落第。在登第前的两年左右时间,王维每游历于诸王等豪贵之门。《旧唐书》本传说:王维游于诸王等之门,“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他的《息夫人》《从岐王夜宴卫家山池应教》《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等诗,就是从诸王游宴时所作。诸王之所以爱重王维,主要是因为他工诗善画,精通音乐书法,具有多方面的杰出才能;王维之所以竭力交结诸王,则主要出于应试的需要。唐时科举考试的试卷不糊名,主考官不仅评阅试卷,还参考举子们平日的诗文和声誉来决定弃取。所以结交、干谒显贵、名人,争取获得他们的推荐和奖誉,对于一个准备应试的士人说来,就是十分重要的了。王维交结诸王,正是世风使然,不足为怪。

内页欣赏

目 录

导 读

一、王维的生平 2

二、王维的思想 8

三、王维的诗文创作 13

四、王维在诗史和画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29

王右丞文集

卷第一

夷门歌 39

新秦郡松树歌 42

送友人归山歌二首(选一) 43

其二 43

鱼山神女祠歌二首 45

迎神曲 45

送神曲 47

扶南曲歌词五首(选二) 48

其二 48

其三 50

陇头吟 51

老将行 53

燕支行 58

从军行 63

桃源行 65

陇西行 69

早春行 70

洛阳女儿行 73

少年行四首(选三) 76

其一 76

其二 77

其三 78

榆林郡歌 79

卷第二

奉和圣制从蓬莱宫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81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84

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85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87

同崔傅答贤弟 91

同崔员外秋宵寓直 95

沈十四拾遗新竹生读经处同诸公之作 97

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 99

酬张少府 101

答张五弟 103

卷第三

奉寄韦太守陟 105

寄河上段十六 107

寄荆州张丞相 108

赠刘蓝田 110

赠祖三咏 112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114

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 116

裴旻将军 118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119

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 121

赠裴十迪 123

酌酒与裴迪 125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27

蓝田山石门精舍 129

山居秋暝 132

青溪 134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 136

终南别业 138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选四) 140

鸟鸣涧 140

莲花坞 142

鸬鹚堰 143

萍池 144

卷第四

辋川集并序(二十选十五) 146

孟城坳 146

华子冈 148

文杏馆 149

斤竹岭 150

鹿柴 151

木兰柴 153

临湖亭 154

南垞 155

欹湖 155

栾家濑 157

白石滩 158

北垞 159

竹里馆 160

辛夷坞 161

漆园 162

归嵩山作 163

归辋川作 165

韦给事山居 166

辋川别业 168

山居即事 170

早秋山中作 172

戏题磐石 174

终南山行 175

田园乐七首(选五) 177

其三 177

其四 179

其五 180

其六 181

其七 182

田家 183

辋川闲居 186

积雨辋川庄作 187

渭川田家 190

春中田园作 192

淇上即事田园 194

过李揖宅 196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 198

青龙寺昙璧上人兄院集并序 200

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 204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206

过感配寺昙兴上人山院 208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210

过香积寺 213

卷第五

送秘书朝监还日本国 216

送张判官赴河西 219

送岐州源长史归 221

送元二使安西 224

送方尊师归嵩山 226

送元中丞转运江淮 228

送别 231

淇上送赵仙舟 233

送李太守赴上洛 234

送平澹然判官 237

送刘司直赴安西 238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240

送赵都督赴代州 243

临高台送黎拾遗 246

送梓州李使君 247

送杨少府贬郴州 250

送杨长史赴果州 252

送邢桂州 254

山中送别 257

送沈子归江东 258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260

观别者 262

别辋川别业 264

新晴野望 265

汉江临泛 266

登辨觉寺 269

凉州郊外游望 271

观猎 273

寒食城东即事 275

冬日游览 277

泛前陂 280

登河北城楼作 281

登裴秀才迪小台 283

卷第六

晓行巴峡 285

出塞作 287

自大散已往深林密竹蹬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 289

被出济州 291

早入荥阳界 293

寒食汜上作 294

宿郑州 296

使至塞上 298

济上四贤咏三首(选一) 301

郑霍二山人 301

偶然作六首(选一) 303

其五 303

题《辋川图》 305

西施咏 307

息夫人 310

班婕妤三首(选二) 311

其二 311

其三 313

羽林骑闺人 314

秋夜独坐 315

不遇咏 317

待储光羲不至 319

早朝二首(选一) 322

其二 322

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

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 324

寓言二首(选一) 326

其一 326

杂诗三首 328

其一 328

其二 329

其三 330

献始兴公 331

凉州赛神 334

哭孟浩然 335

过始皇墓 337

集外诗

相思 340

伊州歌 342

送孟六归襄阳 343

山中 345

书事 347

卷第七

为画人谢赐表 349

卷第八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357

荐福寺光师房花药诗序 360

主要参考文献369

弘文

■ 文章来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经典普及编辑室

供稿 | 于春媚 编辑 | 田秀丽

监制 | 隋阳

审核 | 弘文

点击"阅读原文",到国图出版社官方微店购买;或联系发行部:010-88003146

更多文章

  • 唐朝是诗的国度,一首诗救了王维,一首诗害了李白

    历史解密编辑:七喜文学标签:王维,李白,唐朝,唐玄宗,唐肃宗,凝碧池

    文学发展到唐朝,到达了诗歌的巅峰。诗歌的各种体裁竞相争艳,尤其是格律诗独领风骚。李白和杜甫竖起浪漫和现实主义两面大旗,著名诗人和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唐朝是诗的国度。一部《全唐诗》集,让我们仍然能够领略到当年的辉煌。不只是作者之多,皇帝也亲力亲为。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唐德宗李适、唐宣

  • 维摩诘菩萨:居士修行的典范,诗佛王维的偶像,文殊菩萨的辨友

    历史解密编辑:青春的一时浮華标签:王维,维摩,文殊菩萨,菩萨,出家

    佛教修行要不要出家?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出家只是一种形式,修行重视的是心,而不是外在的表现。有佛教内部人士就曾做过统计,学佛者,居家弟子数量居多。这些居家弟子被称为居士。这些居士有没有直接修成正果的呢?这次的答案是“有”,维摩诘菩萨便是代表。维摩诘,看到这个名字,大家是不是有一些眼熟。唐朝有个著名

  • 经典咏流传:王维《少年行》四首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王维,少年行,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少年行四首·其一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译文新丰美酒一斗价值十千钱,出没五陵的游侠多是少年。相逢时意气投合为君痛饮,骏马就拴在酒楼下垂柳边。注释新丰: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盛产美酒。斗十千:指美酒名贵,价值万贯。咸阳:本指战国时秦国的都城咸阳,当时著名的勇

  • 王维:历经半生荣辱沉浮,我心自有山川风月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王维,孟浩然,张九龄,玉真公主,唐玄宗,李白,画家,唐朝,艺术家

    不知从何时起,“佛系”一词已经成为我们当下一个十分流行的词汇了。“佛系青年”、“佛系恋爱”、“佛系生活”等衍生词似乎成了我们的口头禅,由此也能看出,我们对内心平和的追求以及对淡然生活的向往。其实,早在1300年前的唐朝,就已经有一位诗人过上了“佛系生活”,他就是被称为“诗佛”的王维。翻看其诗情画意的

  • 千年古镇、淮中早茶,唐代大诗人王维还曾来过这个不知名小城?

    历史解密编辑:项鹏飞标签:王维,早茶,巢湖,老街,淮中,唐代,画家,唐朝,诗人,白龙洞,千年古镇

    五一假期将过,而旅行热度不减,先在所在的小城市转了转,准备假期过后再抽空出去走走。简单聊聊我在的小城市巢湖和它辖下所谓的千年古镇,不吹不黑,绝对不存在过度宣传。“巢湖春涨喻溪深,才过东关见故林。莫道南来总无利,水亭山寺二年吟。”唐代大诗人杜荀鹤这首《送人归淝水》将溪深林疏,山寺水亭的巢湖春光描绘得入

  • 叶嘉莹:王维的天分很高,但缺少真挚的感情力量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王维,叶嘉莹,诗歌,诗人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不少的诗人和词人,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文采,震撼着后世的我们,并成为历史洪流中不可磨灭的存在,比如王维便是如此。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为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是唐朝时期著名诗人、画家。王维出身河东王氏,自幼便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华,不仅写得一首好诗,并且工于书画

  • 王维一生最美的诗,竟然大都是写的蓝田这个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头条西安标签:王维,黄鹂,明月,空山,辋川,唐朝,诗人,画家,蓝田县

    很多人好读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在他的诗里,自然万象总能显现出原初的面目,幽静且空灵玄妙;很多人也喜欢王维随缘自适的心境,就像提供了生活的另一种答案,深深安慰了奔波红尘的旅人。今天,我们走进王维笔下的世界,感受他的洒脱和独树一帜的才华。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诗人王维一生最美的诗,大都是写的辋(wǎ

  • 谈诗论字3——王维的诗与苏轼的词

    历史解密编辑:智媒新闻标签:王维,苏轼,谈诗论,陶渊明,名句

    《谈诗论字3——王维的诗与苏轼的词》 贺 铿图片学界对王维的诗和苏轼的词评价都很高。从王维和苏轼两个人比较,我更喜欢苏轼这个人。王维的诗当然是写得很好。尤其是山水田园诗,有许多名诗、名句脍炙人口。但是说他“进而将山水田园诗推向了新的高度”我不敢

  • 王维的生死之交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中华标签:王维,裴迪,山水诗,诗人

    唐代诗人裴迪,其一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裴迪与王维关系密切,其诗多为五绝,大抵和王维山水诗相近,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欣赏几首裴迪的诗 吧 ~你还知道哪些裴迪的诗呢?文字由好诗词整理,转载请标明出处觉得好看,点击这里

  • 王维写诗怀念友人,结果被后人理解偏了,成了诉说男女相思的名篇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王维,相思,送元二使安西,江南,玉真公主,画家,唐朝,艺术家

    唐代大诗人王维的《相思》,是一首流传度很广的五绝。现代许多年轻人,都是因为它才认识了“红豆”。“红豆”学名相思子,一提到相思,人们就爱把它和男女之间的情感联系起来。不过在古代,“相思”这个词语意义涵盖的范围比现在广。它并不仅仅局限于男女之间的思念之情。在古代,“相似”也可以表达对于亲人、朋友的思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