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生活多一点点诗意
这是秋山解诗·365日诗生活
第 30篇文章
辋川集
当初,在唐玄宗后期,这个刚开始励精图治,开科取士,和士子们共同打造了开元盛世。到了晚年,满足现有成就,改号天宝,沉迷享乐,任用奸相李林甫,宠信杨贵妃,亲贤臣远小人。不少有志之士离开朝堂,隐居山林。王维,裴迪,崔九三人隐居辋川。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们走进王维在辋川的生活。看看王维和他的友人们,如何把一个山中古村,打造成大唐第一隐居的景点。
当他们把一个个不起眼,甚至寻常的地方,赋诗一首的时候,这个地方就如同“点石成金”一般鲜活了,耐人寻味了。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火了”,上热搜了。
接来来的一段时间,我们探访那曾经的 ,很火的辋川二十景。
《辋川集》序: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茱萸泮、宫槐陌、临湖亭、南垞、欹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北垞、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与裴迪闲暇,各赋绝句云尔。
这里就讲了这二十首时的缘起,和另一个大才子裴迪太有空了,闲暇的时候,写诗造景,写绝句造绝景。
且看第一景,孟城坳。
《辋川集·孟城坳》
王维
新家孟城口,古木馀衰柳。
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
吟诵尝试
新家,这里有一种初见之感。这里注入一种情感,刚来的时候的感觉。刚到辋川安家,入目的是古木,是快要落叶的柳树。也是经年的老树。一新一古,这个新家就有了悠远,深厚的东西。这里有历史,有时间的积淀,有丰富的可能性。这种丰富的可能性,也为这个辋川集二十首埋下了伏笔。也正是因为这个地方的古,久远,更具有探索性,那么造景,并非是无端捏造,而是自然地生发,景就在那里,写给大家看,让大家看到这一个个经典,最生动,最本原的部分。
王维的到来,就要为这个“古木馀衰柳”的孟城口,注入新的活力,注入人文的,诗的源泉。
“来者复为谁”,来者,新人,新人来到这里必然发生新的事情,新的风貌,新的气象。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绿水不变,变的是居住在这里的人。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其实在王维之前,辋川别墅是宋之问的隐居山庄。
辋川朝伐木,蓝水暮浇田。独与秦山老,相欢春酒前。——宋之问 《蓝田山庄》
宋之问的后半生失节,终了被唐玄宗赐死。
辋川,是有故事的辋川。
孟城口,这是一个入口,是一个从入世,到出世的入口,是出世入世之间的一个境域。也可以说是庄子所言的——间世。
在这里,往里跨一步就是隐居之所,往外跨一步,就是忙忙碌碌之俗世。王维在辋川的日子,是处于间于两者之间,往来于朝堂与山林。
“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为谁而来呢?又为谁而悲呢?一切人事都成空,青山依旧在。
为不可留存的、逝去的人事而悲,但又是空悲,又有什么好执着的呢?
读王维的《辋川集》,选择一种,即兴的,漫游的方式,来体验,感受,走走停停,不拘一法。
钢筋水泥,诗意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