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歌被视为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其中李白、杜甫、白居易和王维则被誉为唐诗“四大家”。李白的豪放侠客形象,深受年轻人追捧,尤其是他的《侠客行》。而我最近比较欣赏王维的诗,或许是因为生活的压力,或许是因为王维的诗给了我一些启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诗佛-王维。
说起王维,他在唐代时期并不出名,就像一个隐士一样。王维的出生时间存在争议,根据历史记载,他大约出生于公元701年,即武则天时期。王维出生于太原王氏,是当时唐朝五大门阀之一,他的出身可以说是相当高贵。
在15岁时,王维离开家乡前往京城参加应试,开始了他的北漂生涯。由于他从小接受名门教育,才华横溢,不仅书法了得,还精通绘画和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可以说他的文艺造诣极高。此外,王维相貌俊美,在大唐时期,像他这样才华出众、相貌俊美的人,简直就是每个女孩子心中的白马王子。因此,他很快得到了权贵们的赏识。
公元731年,王维凭借高中状元的成绩被任命为太岳丞。然而,好景不长,不久就被贬职,成为济州司仓参军。随后,张九龄执政时期,王维又得到了提拔,成为右拾遗,并调任监察御史。他还奉命出塞,担任凉州河西节渡幕判官。可以说,王维的官场生涯起伏不定。
也许是看到时局反复,王维早已看破仕途的艰险。他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陕西蓝田建了一座别墅。而他所写的《辋川集》中的山水田园诗,正是描绘了蓝田的美景。其中第一首诗《孟城坳》描述了他到达蓝田后所见所闻。
据史料记载,这个地方曾经是唐初著名诗人宋之问的居所。但是,后来宋之问被杀害后,这个地方便一直荒芜不归。在王维的诗中,“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这几句话深刻地反映了他面对人生波折的心境。
自此之后,王维开始过半隐居生活,追寻内心的平静。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王维被安禄山俘虏,并被迫在洛阳担任伪职。然而,王维极不情愿,甚至尝试服用泻药破坏自己的身体,但最终还是不得不在安禄山帐下任职。
战事平息后,按理说,王维应该被斩首,但由于他在被俘后写下《凝碧池》来抒发亡国之痛,加上他的弟弟王缙平力争有功,主动请求降级为王维求情,才让他得以逃过一劫。公元761年,王维预感自己生命不久,于是在临终前写了一封书信向亲友告别。
我非常喜欢王维的《终南别业》。这首诗充分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人生的起伏毫不为所动的态度。王维在这首诗中写道:“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这段文字展现了他寻找内心支撑的精神。
年轻时,王维受母亲的影响信奉佛教,加上仕途的挫折导致他更向往佛教修禅。同样的道理,我们生活在快节奏的社会中,经常被各种琐事和压力困扰。
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学习像王维一样,寻找让自己内心得到支持的空间,以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还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生活的美好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