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维:50岁大彻大悟,写下2句诗,被誉为“诗佛”

王维:50岁大彻大悟,写下2句诗,被誉为“诗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有画说艺术 访问量:2049 更新时间:2024/2/11 7:41:06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你知道这句诗是出自哪位诗人之手吗?很多人对这句诗感觉很熟悉,但却想不起到底是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作,估计你也一时半会想不起这句诗的出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唐代诗人维的《使至塞上》,这首诗收录于《全唐诗》的第一百二十六卷,是王维代表朝廷慰问边塞守军过程中所创作的一首“记行诗”。

诗人

王维,大家都很熟悉,特别是那首“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首诗,大约是王维四十来岁的时候所作,很多人误以为这是一首表白爱情的诗,实际上,这是一首表达友情的诗作,是王维为好友李龟年所作,所以又叫《江上赠李龟年》。

不过,不管怎么说,从这首《相思》我们就可以看出王维是一个很浪漫的诗人,但是,为什么说王维是“诗佛”呢?

难道,王维真的很“佛系”吗?其实,王维的“诗佛”之名,是因为他在50岁大彻大悟写下2句诗以后,才被誉为“诗佛”。

诗人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这是一个非常具有佛禅意味的字号,“摩诘”在佛教中意为“无垢尘”,无垢尘就是洁净,毫无污染之意,光从这个字号,我们就能看出王维的确是一个很佛系的人。

王维的母亲姓崔,崔姓是唐朝的名门望族,所以崔姓的女子一般都很有文化素养,崔氏家族虽然是儒门正统,但在唐代的时候,崔氏家族转向信奉佛教,王维信佛,就是受到母亲崔氏的影响,从小吃素习禅,他的名字,也是因为他的母亲曾做了一个维摩诘菩萨入室的梦,所以才取字摩诘。

信佛,和悟道,其实是两回事,比如王维,虽然自小信佛,但却不一定很早就悟道。王维在二十岁左右娶妻生子,不幸的是,婚后大约十年的样子,妻子就撒手人寰,只给他留下了一个女儿。

诗人

永失挚爱的锥心之痛,曾一度让王维痛不欲生,如果三十岁的王维已经悟道,面对这样的生离死别,一定是淡然处之,可见至少在三十来岁的时候,王维并没有真正“大彻”大悟。

但是,笃信佛教的王维,因为从小受佛的影响,因而诗作也很有灵性,和他关系很好的浩然,虽然同样是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的诗就明显有颇多的抱怨,而王维却能写出“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这等空灵的诗句。

王维一生信佛,特别是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王维对佛道的追求和领悟更加专一,在妻子离世以后,王维终身未娶潜心向佛,四十四岁那年,他在蓝田县找了一处幽静之所,打造了著名的“辋川别业”。

诗人

这所位于山水胜地的幽静庄园,成为了王维“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隐居辋川期间,王维还有一个生死之交也随他幽居于此,这个人就是裴迪,裴迪的庄园和王维的辋川别业只有一河之隔,两人经常浮舟往来赋诗相酬。

在王维五十岁的时候,裴迪曾遭遇人生事业中的一些挫折,看到好友失意忧愁,王维写了八句诗送给裴迪用作宽慰,这首诗写的是: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诗人

短短八句,却直指人世间所有烦忧困苦的根本,他说世事如浮云过眼烟云而已,你为这些事情而烦忧苦痛,倒不如加餐好点的酒食,该吃就吃,该睡就睡,保养好身体享受当下才最重要。

从这首诗可以看到,五十岁的王维已经大彻大悟,这一年,他的母亲刚刚离世,也是王维踏入知天命的第一年,他用“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来劝慰裴迪,其实也正是他自己真正开悟之后的切身体会。

在大千世界和无尽的时光面前,人不过如沧海一粟,保持恬适静逸的心态,好好活在当下才是人生的至理!正因为领悟到人生的终极大智慧,王维才被誉为“诗佛”!

标签: 王维孟浩然诗作裴迪诗人

更多文章

  • 1904年,恶霸县令王维勤即将被凌迟的照片,慈禧亲自下旨要求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敏敏的旅途标签:王维勤,慈禧,县令

    1904年,“恶霸县令”王维勤即将被“凌迟处死”的照片,他是慈禧太后亲自下懿旨要求凌迟处死的。星爷有部非常经典的电影叫《九品芝麻官》,电影讲述的是恶霸常威谋害戚家全家十三口,而最后被狗头铡处死的故事,而王维勤身为读书人,又是后备县令,身为一方父母官不为老百姓谋福祉,却因为和同村李际昌闹矛盾,而借机杀

  • 诗意人生:探寻王维一生的诗歌之旅

    历史解密编辑:大鱼爱历史标签:王维,李白,杜甫,画家,诗人,唐朝,宋之问,白居易,张九龄,诗意人生,诗歌之旅,千古名句

    唐代诗歌被视为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其中李白、杜甫、白居易和王维则被誉为唐诗“四大家”。李白的豪放侠客形象,深受年轻人追捧,尤其是他的《侠客行》。而我最近比较欣赏王维的诗,或许是因为生活的压力,或许是因为王维的诗给了我一些启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诗佛-王维。说起王维,他在唐代时期并不出名,就像一个隐士

  • 王维雨夜无法入睡,写了一首充满智慧的诗,字字是生命的真谛

    历史解密编辑:玉露之声标签:王维,一首,李白,刘禹锡,道家,诗人

    王维的诗向来以充满禅意而为世人所知,我们读他的诗,总能在他的诗中读出空灵通透的意韵,总能在他的诗中读出深刻睿智的人生感悟,总能在他的诗中读出与众不同禅中深意。正因如此,所以自唐朝以来,王维的诗就感染着无数人,而他在人们的心中也是神一样的存在,在文坛上的地位就更毋庸置疑了。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千百年来王

  • 王维:佛于尘世盛开的一朵奇葩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王维,盛开,杜甫,诗人,画家,唐朝,孟浩然,张九龄,唐玄宗,玉真公主,千古名句

    ①唐玄宗开元九年(721)春,京师长安,惠风和畅,百卉含英。“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大唐帝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开元盛世,帝都长安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更加巍峨肃穆。此刻,朝廷正在长安东南的曲江举行盛大宴会,奖掖新科进士,这就是极负盛名的曲江宴,也是长安人民每年倾城而出的日子,他们都想一睹新科

  • 唐诗三百5.王维小传

    历史解密编辑:淀乡十八公标签:王维,李林甫,唐诗,张九龄

    唐诗三百5.王维小传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父亲王处廉,官汾州司马,搬家到蒲(今山西永济县),遂为蒲州人。母亲博陵崔氏,师事佛教禅宗北宗神秀的弟子大照禅师三十多年,这对王维以后的虔佛避世颇有影响。王维早慧,少年作品即很出色,如15岁《过秦王墓》、17岁《九月九日忆山

  • “诗佛”王维,晚年顿悟,一首诗放下所有,写出了人生的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宁茹观娱标签:王维,李白,李林甫,杜甫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欢迎关注槐序,这里有最美古诗词-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留风尘 -他是天之骄子,15岁便名满京师,17岁写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并且他的一生也因为这首诗而埋下了伏笔。但真正让他出名的,反而不是他的诗篇,而是他过人的绘画和音乐天赋。他的山水画有“南宗鼻祖”之称,曾根据梵语在画作

  • 双面狐王维和一根筋杜甫

    历史解密编辑:聊聊身边的法律标签:杜甫,王维和,王维,陶渊明,唐肃宗,诗歌

    提起王维和杜甫,那可是如雷贯耳,大名鼎鼎。一个诗佛,一个诗圣。可是,两个人性格不同,人生轨道不同。王维的性格随方就圆,一辈子吃香的喝辣的,该有的都有了,最后带着积攒的一批金银隐居山林,过着桃花源般的小日子,继续逍遥快乐,幸福一生。杜甫就不同了,一生颠沛流离,与大唐的分裂势力形同水火,绝不同叛贼同流合

  • 十首唐诗告诉你:王维的情商到底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王维,秋水,诗人,唐诗,画家,唐朝,孟浩然,陶渊明

    今天,我们谈谈唐代的大诗人王维,那个二十初头中状元,中年时候却痴迷道教,后由于政治打击彻底禅化选择半官半隐的诗佛。他不仅诗、书、画、音乐四绝,情商也很高。《待储光羲不至》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储光羲是王维的好友之一,王维等

  • 王维又一首五律杰作,开篇就是名句,读完令人羡慕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王维,隐逸,画家,唐朝,张九龄,艺术家,酬张少府,五律杰作,千古名句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盛唐诸多名家诗人中,王维可算是一位异类。就才能而言,王维工于诗歌、书画、音律,且俱都功力精神,可谓三绝。就仕途而言,王维早年与大多数文人一样,有着积极用世报效国家的政治抱负,而且年仅十五岁就前往京城应试科举。相比其他人,王维是很幸运的,先是考中状元及第,又因其音乐才能出众,成

  • 唐诗赏析 |王维《相思》

    历史解密编辑:中华诗文学习标签:王维,苏轼,摩诘,绝句,唐诗,声乐,长相思,艺术家,古典乐,千古名句

    译 文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注 释相思:题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龟年”。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春来”句:一作“秋来发故枝”。“愿君”句:一作“劝君休采撷”。采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