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皇帝要给75岁郭子仪升官,郭老:只要6个美人,十年后才知高明

皇帝要给75岁郭子仪升官,郭老:只要6个美人,十年后才知高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有史 访问量:3181 更新时间:2024/1/22 2:15:07

自古以来,便有着“英雄难过美人关”的说法,如吴王夫差,唐玄宗李隆基等人。今天故事里的主人公郭子仪,乃唐代中兴名将、军事家,历经7朝不倒,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地位最高的武状元。

然而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年皇帝要再次给他升职加薪,并外加500骑兵,他却选择了婉拒,表示:“陛下只要赏赐我6个美人即可。”这个要求一出,是引得众人议论纷纷,莫非这郭子仪如此好色,为老不尊?要知道这一年他都75岁了,还管皇帝要6个美人相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别急,咱接着看。郭子仪,出生于公元697年,华州郑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人,乃寿州刺史郭敬之的儿子。受到父亲影响,郭子仪自幼习武,体魄强健。恰逢武则天当权,为了扫清那些反对者,武则天对军队进行了“大清洗”,此时自然非常需要这方面的人才。

于是武则天在文举的基础上,设立了武举,用来选拔人才,提升军队实力,郭子仪可谓生而逢时,果然,他早早参加武举,便拿下了“异等”的好成绩,凭借着过人的能力,郭子仪是一路水涨船高,从9品小官坐到了振武军使、安西副都护,公元749年,升任左武卫大将军(正3品)。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更是亲率朔方军东讨安禄山,并顺利收复静边军,以及云中(今山西大同)、马邑(今山西朔县),还开通了东陉关(在今山西代县东南),立下汗马功劳。当年郭子仪凯旋归来时,唐肃宗甚至命人在灞上迎接,激动地说道:“国家再造,是你的功劳!”郭子仪也因此被封代国公,后来又因河中兵变有功,进封汾阳郡王。

纵观郭子仪的一生,更是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7朝,是名副其实的七朝元老,纵观整个封建历史时代都是罕有,最后郭子仪病重,皇帝还专门命舒王李谊前往探病,可见对他的重视程度。然而在公元773年,即郭子仪指挥朔方军在灵州大败吐蕃军的这一年,却发生了一件有些“奇怪”的事情。当年郭子仪再次立下大功,百官相迎,场面浩大,时任皇帝的唐代宗更是要将其封为尚书令,外送500亲兵,这可是至高的荣耀。但郭子仪却选择了婉拒,时年75岁的他表示,自己不用什么其他赏赐了,只要赏他6个美人即可。

郭子仪的请求一出,众人的表情都有了微妙的变化,大家当然知道,这位老将军并不是好色之徒,皇帝自然也很清楚,但唐代宗还是允了郭子仪的请求。其实,郭子仪正是在用行动告诉皇帝,他不要权势,不要兵,更对皇位没有兴趣,只要给他一些美人就够了。郭子仪此举,顺利消除了皇帝的顾虑,给了彼此一个台阶下,可谓一举夺得。

最后,郭子仪平平安安活到了84岁,死后还被赠太师,谥号忠武,配飨唐代宗庙廷,比起其他位高权重的大将,郭子仪的结局,已经是非常完美的了。参考资料:《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皇帝要重赏75岁郭子仪,郭:只要6个美人,10年后才知他有多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学姐看生活标签:郭子仪,皇帝,唐代宗,安禄山,李世民

    《水浒传》有言:“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古往今来,多少英雄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在残酷战场上活了下来,最终却死在自己人手中,其根本原因是功高震主,又不懂得急流勇退!功臣们想要获得善终,就必须夹起尾巴做人,尽可能让皇帝觉得自己对皇权无害,比如西汉功臣萧何为了让刘邦安心就不惜自污名声,低价

  • 平定安史之乱的3大功臣,为何都不得善终?就连郭子仪都战战兢兢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郭子仪,安史之乱,李光弼,平定,仆固怀恩,唐代宗

    很多人是不是有一种错觉,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似乎就没了?至少安史之乱前,唐朝的历史大家如数家珍,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那可都是历史上的风云人物。贞观之治、永徽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那也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太平盛世。可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概念就变得模糊了,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就是,安史之

  • 郭子仪此人功高震主,连皇帝也敬畏三分,为何晚年却得以善终呢?

    历史解密编辑:窗前外的红杏标签:郭子仪,诸葛亮,刘禅,蜀汉,长安

    第一个原因,我认为是当时的唐朝根本离不开郭子仪就像蜀汉时期,刘禅离不开诸葛亮,虽然诸葛亮开府议事,很多事情都绕过刘禅,但是蜀汉政权还是需要诸葛亮,因此,只要诸葛亮不反,刘禅不会去惹诸葛亮。郭子仪也是这样的,在安史之乱爆发初期,郭子仪收复河北、河东等地,757年又收复长安、洛阳进位中书令。759年因为

  • 此皇帝勤奋一生不被认可 一句话却让郭子仪臣服 成就最佳君臣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水的焱燚标签:皇帝,李亨,李豫,唐朝,郭子仪,唐代宗,五代十国

    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气冲冲的回到宫里,见到父亲李豫说:“郭家有谋反的迹象,父皇早做决断”。李豫怒斥女儿胡说八道。升平公主是李豫的第四个女儿,出生在安史之乱前一年,自小生活颠沛流离。母亲崔贵妃早逝,养成了她生性泼辣,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对于这个女儿,父亲十分喜爱,李豫为女儿挑选丈夫也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

  • 郭子仪功高盖主,为何不被皇帝猜疑?除了他的实力还有头脑很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风牛马不相及标签:唐军,兵马,唐朝,郭子仪,史思明,安禄山,五代十国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这句话很好的形容了一代名将郭子仪的生平事迹,郭子仪作为唐代的中兴名将,自安史之乱爆发后,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官至太尉兼中书令,后被唐德宗追封为“尚父”。郭子仪具有极高的军事才能,但对朝廷任劳任怨,一直保持着对朝廷的绝对听从。这种能力高强却深得朝廷信任的人才,成

  • 75岁郭子仪受皇帝封赏:我只要6个美人,事后才知他是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郭子仪,皇帝,唐代宗,唐肃宗,唐玄宗,元载

    相信大家对醉打金枝的故事都很熟悉,但是按照惯例,我们还是来说说这个故事的大意吧。醉打金枝讲的是唐朝名将郭子仪过寿,儿子媳妇纷纷前来拜寿,可是三儿子郭暧的妻子却不愿意。郭暧之妻是当朝皇帝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她认为自己金枝玉叶,身份地位都比郭子仪要高,可以不拜。但是郭暧却生气了,在寿宴上喝多了酒,回

  • 郭子仪的两个后人,一个是成吉思汗的大将,一个是毛主席的高参

    历史解密编辑:搞笑涂二标签:大将,高参,唐朝,郭子仪,毛主席,木华黎,小说家,成吉思汗,五代十国

    郭子仪有再造大唐帝国之功,是唐朝著名的大将。所谓将门有将,郭子仪的后人中也出了两大名将,那功劳丝毫不比郭子仪差。一个是郭宝玉,名字起得很有些精致的淘气,但是郭宝玉却是一名大将。郭宝玉本来是金国将领,成吉思汗派四杰之首木华黎经略中原,郭子仪在主将战败后投降木华黎。木华黎将他引荐给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问

  • 小官来访,郭子仪赶紧让小妾躲进后房,事后感慨:差点就要灭族了

    历史解密编辑:三哥职场故事标签:郭子仪,唐肃宗,安禄山,史思明,宰相,卢杞

    在我们中华历史的处世智慧之中,有这么一句话:“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因为君子行事,一般都是有度有节,有什么仇怨的话,大多都是只针对他的仇人,不会去连累家人,报仇的手段那也讲究一个堂堂正正。 小人就不同了,小人行事没有底线,对于和他有仇怨的人,那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在背后放暗箭、使阴招,这让人防不

  • 唐朝官员工作餐吃什么?皇帝请郭子仪吃饭,一顿竟干掉1亿文铜钱

    历史解密编辑:书房记标签:郭子仪,皇帝,唐朝,唐代宗,唐玄宗,宰相

    最近几年来,从原先的十碟八碗两茅台,到现在的公务员自助餐,公务员的餐饮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而在中国古代政治发展重心之一的唐朝,公务员的餐饮与现在有着极大的不同,不仅仅从内容上,而且从规格与等级上都为后世开创了先河,在历史的画卷中留下了不一样的色彩。唐朝官员的工作餐,顾名思义就是工作时吃的饭菜,这个定义

  • 同为兴唐名将,郭子仪和李光弼的人生结局为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暮烟疏雨时光PLUS标签:平定,宦官,唐朝,郭子仪,李光弼,史思明,安史之乱,五代十国

    这就是情商高与情商低的区别,郭子仪可以‘’功高盖世主不疑,位极人臣众不嫉‘’荣宠不衰。七子八婿满床笏。而同样战功赫赫,(就战功而言,李光弼高于郭子仪)。却惊惧而死。身后无名,实在是让人唏嘘。李光弼,生于708年。今天的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中唐期名将,将门出身,是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之子。契丹族。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