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75岁郭子仪受皇帝封赏:我只要6个美人,事后才知他是真高明

75岁郭子仪受皇帝封赏:我只要6个美人,事后才知他是真高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2611 更新时间:2023/12/20 14:29:32

相信大家对醉打金枝的故事都很熟悉,但是按照惯例,我们还是来说说这个故事的大意吧。醉打金枝讲的是唐朝名将郭子仪过寿,儿子媳妇纷纷前来拜寿,可是三儿子郭暧的妻子却不愿意。

郭暧之妻是当朝皇帝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她认为自己金枝玉叶,身份地位都比郭子仪要高,可以不拜。但是郭暧却生气了,在寿宴上喝多了酒,回府后打了公主。公主气不过,回皇宫找父皇告了驸马和汾阳王一状。

哪知唐代宗十分开明,不仅没有责怪郭家父子,反而责备升平公主不识礼仪,不懂得尊重家翁和丈夫。这个故事生动有趣,广为流传,但故事的内核在于表现皇帝对臣子的信任和尊重。不过,历史上的唐代宗,真的如此信任郭子仪吗?他为什么在郭子仪75岁时,赏赐给郭子仪6个美人?

郭子仪早在唐玄宗统治期间就入仕为官,担任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安禄山叛乱爆发后,唐玄宗紧急提升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讨伐叛军。本来郭子仪已经取得大捷,可是唐玄宗却听信杨国忠的谗言,导致潼关失守,很快就发生了马嵬驿兵变。

唐玄宗只能让位给太子李亨,李亨即位为唐肃宗,也是郭子仪效力的第二位君主。李亨登基后马上使出雷霆手段,任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大都督府长史,相当于完全将兵权交给郭子仪。

唐肃宗还向回纥借兵15万,命郭子仪为副元帅,企图合所有兵马之力收复两京。郭子仪不负所望,收复潼关,并且在安禄山被杀后,斩敌6万,首富洛阳。唐肃宗曾说,郭子仪对自己的家国有再造之恩,并将郭子仪封为代国公。

公元762年,李豫继位,是为唐代宗。当时的内官程元振经常在唐代宗耳边进谗言,称郭子仪功高盖主。唐代宗深知郭子仪的功劳之大,心里也有了担忧,于是将郭子仪的副元帅一职罢免,让他去当唐肃宗皇陵的监工。

就在此时,史思明卷土重来,唐代宗只能重新起用郭子仪。当初郭子仪是副元帅,时为太子的唐代宗是兵马大元帅。这次居然也一样,唐代宗命郭子仪为副元帅,自己的儿子李适为大元帅。郭子仪同样毫无怨言,带兵奋战。

唐军杀死了史思明,平定叛军,安史之乱再次告一段落。但是内忧暂时停歇,外患依旧不断,吐蕃趁机进攻中原。而唐代宗被吓到逃往陕州,长安被吐蕃攻陷。唐代宗命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可是当时郭子仪身边只有20个骑兵,一路收编整顿也不过5000人。

就在兵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郭子仪还是将吐蕃军打得丢盔弃甲。只用了15天,郭子仪就成功收复长安。唐代宗回宫后,赏赐郭子仪丹书铁券,并派人为他画像高挂凌烟阁,以此表彰郭子仪的军功。

后来,原大唐将领铁勒族人仆固怀恩,多次勾结吐蕃、回纥等入侵中原。但每一次,都由郭子仪顺利摆平。可以说大唐的安定,全因郭子仪的汗马之功。唐代宗为了表彰郭子仪为大唐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对大唐的忠诚,决定封郭子仪为尚书令,相当于宰相、百官之首。

不过郭子仪回绝了,他知道这对于自己和家族来说,是莫大的荣耀,可是此前担任过尚书令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如果自己接受了这个职位,不就等于宣告和太宗平起平坐了,这是大不敬。

唐代宗没有生气,反而继续劝说郭子仪接受任命。可是郭子仪还是拒绝了,甚至上书了一封令人动容的奏折。唐代宗看了之后很感动,还让史官将这件事记载下来。我们现在还能在《旧唐书》中,感知这对君臣的惺惺相惜。

虽然郭子仪拒绝成为尚书令,但唐代宗还是赏赐了大量金银珠宝和6个美女给他。要知道,当时郭子仪已经75岁高龄,有精力应付这些美人吗?可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郭子仪照单全收了。

可以知道的是,唐代宗这么做,绝对不是为了让别人嘲笑郭子仪临老入花丛、老不正经。毕竟郭子仪功劳很大,大唐多次叛乱都是由他平定的。加上郭子仪是自己的姻亲,没道理捉弄对方。

另一边厢,郭子仪的生活越来越纸醉金迷。史书上有载,郭子仪得了财宝和美人后,“良田美器,名园甲馆,声色珍玩,堆积羡溢,不可胜纪”。纸醉金迷都不足以形容,简直就是穷奢极侈。

于是大家都觉得,原来郭子仪也和一般武夫没什么区别,同样胸无大志、贪图享乐。只是大家都不知道,这正正显示了郭子仪的智慧。历仕三朝的人不止郭子仪一个,还有当朝宰相元载,可他却在777年被处死了。

元载曾辅助唐代宗杀了两个宦官,为唐代宗夺回权力,因此深受信任。可是元载却不知收敛,越发自大跋扈,于是引来的唐代宗的猜忌。果不其然,很快唐代宗就找了借口处死元载。到那时,大家才知道郭子仪为何沉迷酒色财气。

郭子仪表现得自己贪财好色,就是为了向皇帝表明,自己没有政治野心,虽然功高,但统治者可以放心。郭子仪始终是大将军、大元帅,曾经手握大唐兵权,一旦他表现出一丝野心,都很可能人头落地。

既然皇帝对自己有赏赐,那么自己就尽情享受,这样不仅能让皇帝放下戒心,还能告诉其他人,圣恩浩荡,自己对皇帝的厚待非常感激,皇帝是一个好皇帝。这样一个有缺点有弱点的大臣,应该才是最能得到皇帝信任的人。

所以到最后,郭子仪不仅得以善终,他的家族还连续三代与皇室结姻亲,最终成就了郭氏五驸马一皇后的光荣显赫。

更多文章

  • 郭子仪的两个后人,一个是成吉思汗的大将,一个是毛主席的高参

    历史解密编辑:搞笑涂二标签:大将,高参,唐朝,郭子仪,毛主席,木华黎,小说家,成吉思汗,五代十国

    郭子仪有再造大唐帝国之功,是唐朝著名的大将。所谓将门有将,郭子仪的后人中也出了两大名将,那功劳丝毫不比郭子仪差。一个是郭宝玉,名字起得很有些精致的淘气,但是郭宝玉却是一名大将。郭宝玉本来是金国将领,成吉思汗派四杰之首木华黎经略中原,郭子仪在主将战败后投降木华黎。木华黎将他引荐给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问

  • 小官来访,郭子仪赶紧让小妾躲进后房,事后感慨:差点就要灭族了

    历史解密编辑:三哥职场故事标签:郭子仪,唐肃宗,安禄山,史思明,宰相,卢杞

    在我们中华历史的处世智慧之中,有这么一句话:“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因为君子行事,一般都是有度有节,有什么仇怨的话,大多都是只针对他的仇人,不会去连累家人,报仇的手段那也讲究一个堂堂正正。 小人就不同了,小人行事没有底线,对于和他有仇怨的人,那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在背后放暗箭、使阴招,这让人防不

  • 唐朝官员工作餐吃什么?皇帝请郭子仪吃饭,一顿竟干掉1亿文铜钱

    历史解密编辑:书房记标签:郭子仪,皇帝,唐朝,唐代宗,唐玄宗,宰相

    最近几年来,从原先的十碟八碗两茅台,到现在的公务员自助餐,公务员的餐饮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而在中国古代政治发展重心之一的唐朝,公务员的餐饮与现在有着极大的不同,不仅仅从内容上,而且从规格与等级上都为后世开创了先河,在历史的画卷中留下了不一样的色彩。唐朝官员的工作餐,顾名思义就是工作时吃的饭菜,这个定义

  • 同为兴唐名将,郭子仪和李光弼的人生结局为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暮烟疏雨时光PLUS标签:平定,宦官,唐朝,郭子仪,李光弼,史思明,安史之乱,五代十国

    这就是情商高与情商低的区别,郭子仪可以‘’功高盖世主不疑,位极人臣众不嫉‘’荣宠不衰。七子八婿满床笏。而同样战功赫赫,(就战功而言,李光弼高于郭子仪)。却惊惧而死。身后无名,实在是让人唏嘘。李光弼,生于708年。今天的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中唐期名将,将门出身,是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之子。契丹族。唐

  • 程咬金和郭子仪不愧是唐朝的两员福将,喊一嗓子,便能让敌人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程咬金,郭子仪,仆固怀恩,唐朝,李密

    程咬金其人历经高祖、太宗、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六朝,称得上隋唐英雄中第一“福将”。在乱世中,他集合邻边勇士,凭借百余人的民团自保,导致周边盗贼都闻风而逃。与小说中写的板斧不同,他所用的武器是当时最流行的马槊。后程咬金归附李密,得到重用。当时李密从军中想要选取八千勇士作为军队的核心力量,由四骠骑统

  • 70岁的郭子仪打了胜仗后, 面对皇帝的奖赏, 他说, 我只要6个美人

    历史解密编辑:何伟讲体育标签:皇帝,皇上,赏赐,唐朝,郭子仪,唐代宗,五代十国,官宦世家

    764年,郭子仪凯旋而归,唐代宗问他想要什么赏赐,郭子仪答道:“臣只要六个绝代佳人即可。”唐代宗惊讶道:“你今年快70了吧?”郭子仪答道:“都说多子多福,臣还希望能多添点儿孙。”唐代宗看着眼前两鬓斑白的郭子仪,不禁觉得奇怪。郭子仪是朝中大将,英勇神武,功劳累累,绝不是一个贪图美色的人。唐代宗一再询问

  • 皇帝重赏75岁郭子仪,郭:我就要6个美人;10年后才知太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郭子仪,皇帝,唐代宗,安禄山,李世民,安史之乱

    对于君王和臣子之间的关系,《淮南子·说林训》曾用“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强弩藏”来形容。同这句话含义非常近的是“半君如半虎”,无论是开国还是战乱,君王对手下将领总有一个矛盾的需求,即既希望他们能够打胜仗,又担心功劳和威望过高,影响到自己的统治地位。所以,君王们一般都会是当地帮扶手下将领,然后又对其进

  • 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郭子仪的后人,台湾首富,和关之琳传过绯闻

    历史解密编辑:狼王老孙标签:郭台铭,郭子仪,汾阳,山西,咸丰,阎锡山

    郭台铭郭台铭祖籍山西晋城市泽州县南岭镇葛万村。郭台铭发迹后曾以“晋商”的身份多次参加山西的各种活动,同时他也和许家印一样,自掏腰包修建了万芳大桥。根据山西当地媒体报道,葛万村的村民里90%都姓“郭”,葛万村其实是可以叫郭家村的;按照葛万村村长郭揪柱的说法,葛万村郭氏原本祖籍山西洪洞,是在明初从洪洞县

  • 郭子仪的智慧:部将前来辞行,竟待之像奴仆!事后发现果然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他和她的事标签:郭子仪,奴仆,部将,安史之乱,军权,李光弼

    郭子仪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他长期掌握唐朝军权,手下将士都服从他的指挥,而皇帝虽然猜疑,但是没有痛下杀手,反而让得到了善终。郭子仪之所以可以成为世人崇拜的偶像,名声传扬后世,离不开他的高情商与高智商,正是在双商极高的基础上,郭子仪才能够在诡谲的朝堂之上生存。​而郭子仪的智慧从具体小事中就能体现,他

  • “打金枝”没那么温馨,它是郭子仪与唐代宗的暗中角力,充满杀机

    历史解密编辑:宝读的大春秋标签:皇帝,郭子仪,唐代宗,唐德宗,唐顺宗,打金枝,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

    郭子仪七十大寿的时候,七子八婿携家带口都来给老郭拜寿,唯独第六子郭暧孤零零地一个人给父亲行大礼。郭暧并不是快乐的单身汉,他之所以孤身一人,是因为老婆的谱太大,人家是皇帝的女儿,以“君不能拜臣”为由,拒绝给老公公跪拜。在兄弟姐妹们面前,郭暧丢尽了面子。于是小伙子喝大了,回到家借着酒兴就把老婆升平公主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