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文成公主真的是妾吗,她与尺尊公主谁的地位高?

文成公主真的是妾吗,她与尺尊公主谁的地位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3376 更新时间:2024/1/25 16:01:42

在封建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发生冲突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然而,仗是永远也打不完的,即使是再富庶的国家,也断然不会把全部精力放在战争上。

于是为了平息战乱,各自安好,和亲的政策应运而生。不动一刀一枪,只需一桩婚事就能消弭两国之间的矛盾,何乐而不为呢?中国历史上,和亲的例子有很多,如昭君出塞,远嫁南匈奴;文成公主和亲吐蕃,与松赞干布结为夫妻。

与身为宫女的王昭君不同,文成公主有着高贵的身份,因此,在和亲过程中,她受到的礼遇,是王昭君所不能比拟的。

然而,根据相关野史记载,文成公主并不是松赞干布的王后,只是一个侍妾而已。那么,文成公主,真的是松赞干布的妾吗?还有那位与她同侍一夫,来自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如果二人相比较,究竟是谁的地位更高一点呢?

李家有女初长成

如果不是因为和亲吐蕃,文成公主就不会像如今这样名垂千古了。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文成公主并不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亲生女儿,她只是一个出身于李氏宗室的普通公主。

虽然不比皇上的亲生女儿血统纯正,身份高贵,但文成公主从小也接受了良好的皇家教育。除了贵族小姐必会的琴棋书画以外,她还要简单掌握骑马、射箭等技能。有时,甚至还要学习治国之道。可以说,是非常全能了。

都说“要想人前显贵,必得人后受罪。”即便学习任务再繁重,文成公主都没有抱怨过一字一句。

因为在她看来,自己虽然出身名门,但毕竟不是正统的公主,将来好多事情都无法自己做主。如若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就得承受常人所不能承受的。

时光如白驹过隙慢慢逝去,不知不觉间,文成公主也从一个小姑娘,出落成亭亭玉立的明艳少女。李家有女初长成,蕙质兰心,多才多艺的文成公主,很快便得到了长安城内贵族少爷们的青睐。

然而,此时的她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正在被改写。当时,唐朝是世界上国力最旺盛的国家之一,很多小国慕名而来,想要与大唐互通有无,缔结友好盟约,吐蕃就是其中一个。

吐蕃政权诞生于青藏高原脚下,此前几经易主,未能形成气候。后来,在第33任赞普松赞干布的带领下,吐蕃平定了国内暴动,吞并了周围小国,终于实现了西藏的统一。

建立吐蕃国以后,松赞干布开始在国内大力发展农业,畜牧业,除此之外,他还统一文字,颁布法令,优化制度。没过几年,吐蕃就成为了一个繁荣昌盛的高原强国。

为了国家进一步发展,松赞干布起了和亲的念头。他想着吐蕃发展虽快,但缺少一个实力雄厚的靠山,而国运昌盛的大唐正是最佳选择。况且自己正值适婚年纪,因此,和亲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吐蕃求娶,公主和亲

与大臣几经商议之后,松赞干布决定派人出使大唐,传达和亲之意。贞观8年,吐蕃大使们带着丰厚的稀世珍宝来到长安,向唐太宗表明来意,想要求娶一位公主。然而,唐太宗并未答应。

在唐太宗眼里,松赞干布虽是一个年轻有为的君主,但吐蕃毕竟只是一个小国,如若与其联姻,大唐的大国形象一定会有所损失。于是,出于种种考虑,唐太宗拒绝了松赞干布的和亲提议。

听到这一消息,松赞干布非常气愤,觉得唐太宗不答应和亲,是看不起自己。于是他放出狠话:如果唐太宗不同意和亲,他就率兵入侵,让大唐百姓不得安宁。

这下子,唐太宗终于慌了,赶紧召集大臣,重新商议此事。吐蕃国力虽弱,但士兵各个骁勇善战,如果打起来,实在是不好对付。倒不如答应其和亲请求,避免引起战乱。

唐太宗既是明君,也是慈父,让自己的亲生女儿远嫁吐蕃,他的心中满是不舍。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一位大臣举荐了宗室出身的文成公主。

听闻有合适人选,唐太宗心里乐开了花,连忙下令,将文成公主封为和亲公主,不日和亲吐蕃。

听闻自己和亲的消息,文成公主十分震惊,她从小在中原长大,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自己竟然会远嫁数千里,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生活。

纵然心中万般不愿,但皇命难为,她只能接受事实。没过多久,文成公主便告别父母和皇上,跟着吐蕃大使,踏上了和亲的漫漫长路。

地位高贵,竟然是妾

经过几个月的跋山涉水,文成公主一行人来到吐蕃境内的柏海地段。送亲车队停下的时候,她终于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夫君,吐蕃国的国王,松赞干布。

只见他身形高大,相貌英俊,虽然穿着民族服饰,但身上的雄伟气质丝毫不掩。两人相视一笑,都对以后的婚姻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向往。入藏以后,文成公主开始推动大唐与吐蕃之间的文化交流。

她不仅把从大唐带来的植物种子,农作物种子分发给当地百姓,还热心地教他们学习汉语和汉文化。在文成公主的大力推动下,汉藏之间的交流越发频繁,关系也越发稳固了。

然而,对于文成公主入藏的这段历史,有的人却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他们认为文成公主是宗室出身,不是皇家正统血脉,因此并未受到吐蕃的重视,松赞干布只把她当一个妾室。

其实,这样的观点纯属无稽之谈。文成公主虽然不是唐太宗的亲生女儿,但也是皇族出生,身份自然高贵。况且大唐国力雄厚,即使是宗室公主,与吐蕃小国的国王相匹配,实在是绰绰有余。

尽管求娶文成公主之前,松赞干布已经有了一位王后——来自鸯输伐摩国的尺尊公主,但她只是一个尼泊尔附属国的小公主。

与文成公主相比,可以说是天差地别,毫无可比性。无论是样貌,学识,还是出身,文成公主都完胜尺尊公主。

自入藏以来,文成公主一直被百姓尊称为王后,为了表达对她的重视和喜爱,松赞干布还在拉萨修建了布达拉宫供其居住。直到今天,布达拉宫都是玛布日山上最辉煌,最气派的一座宫殿。

除此之外,为了纪念文成公主,藏族百姓还在境内修建了很多座她的雕像。由此可见,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是何等的高贵!

更多文章

  • 文成公主寡居藏区三十年,为何不归大唐?看她的使命和现实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悟道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吐谷浑,王玄策,大唐

    在唐代历史上,有两位公主为了和平而入藏,一位是我们所熟悉的文成公主,另一位是金城公主,这两位公主先后入藏的时间相隔将近七十年,但她们的入藏都为紧张的唐蕃关系送去了珍贵的和平。所以,她们都是和平的使者。既然是和平的使者,两位公主入藏本身带有使命感,这份使命感也就决定了她们的命运。文成公主入藏7世纪初,

  • 文成公主:人们都知道她入藏和亲贡献很大,她的结局却很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朵朵的资讯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唐王朝,王昭君

    在我国古代封建专制社会当中,和亲这行为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亲顾名思义就是两个不同的民族或者国家为了能够使得二者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于是便采用结婚的方式来巩固双方的利益以及联系。和亲在当时都是作为一项政治决策来进行的,很多女子都充当了政治的牺牲品。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就是被迫参加和亲,并且在

  • 文成公主, 大家只知她入藏和亲, 功劳巨大, 却不知她最后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李林说科技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李治,吐蕃,文成公主(2001年电视剧),古装剧

    我国古代王朝中除了明朝以外,多少都出现过派出公主或者是宗室女和亲的情况,一来可以维护两国的和平邦交,二来可以做到文化交流,共同发展,纵观历史,我国为和亲做出巨大贡献的女子有很多,前有王昭君嫁去匈奴当地换来了西汉数十年和平,后有文成公主嫁去吐蕃,为唐朝和吐蕃的和平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其实文成公主虽有公

  • 文成公主的一生,以弱女子的身躯挑起了功在千秋的伟绩!

    历史解密编辑:揉碎夏的诗标签:皇帝,李道宗,李世民,吐谷浑,文成公主,松赞干布

    强盛的大唐,也需要下嫁和亲吗?文成公主,可谓是大名鼎鼎的存在,在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记载,对于促进中原文化和西域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正因为这样的贡献,被历史记载,流传千古。文成公主虽然名气很大,但很显然,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社会,就算开放的大唐盛世,也免不了对女性记载的歧视,所以文成公主叫

  • 济宁人都知道太白湖湖心雕像是文成公主,很少有人知道它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畅享济宁标签:文成公主,李道宗,松赞干布,李世民,太白

    有多少人知道济宁太白湖新区湖中心的大雕像是文成公主像?文成公主是任城人。根据历史记载,文成公主,原名李雪雁,她的父亲为江夏郡王李道宗。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堂兄弟,字承范,早年随李世民父子征战天下,因战功显赫,武德五年(公元622年)被封为任城王。贞观年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向大唐求婚,唐太宗共21个女儿,

  • 历史上的文成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瓶与抛光者标签:吐蕃,入藏,李世民,李道宗,文成公主,松赞干布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以公主或宗室女下嫁蕃邦国王和亲的事例,就其态势而言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国力衰弱,以和亲委曲求全,以结好蕃邦;另一种则是国力强盛,威震四海,以和亲安抚边远之邦,有赐婚的意味。前者是持卑微之姿,利用女性的美貌和柔媚,来缓和战场上的冲突;后者却是趾高气扬,宣展大国之姿,用亲戚关系来笼络

  • 【藏北故事】留在心中的歌:寻觅文成公主的藏北足迹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西藏网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西藏,大昭寺,拉萨,唐蕃古道

    最近,我“用图片记录西藏色彩,用文字勾勒西藏历史”的《雪域古寺》一书上架了。看到书中的藏汉式建筑,我不由得想起1300多年前,美丽文成公主离开家乡,把毕生献给西藏这片土地的一幕幕感人故事。在藏北草原,乃至整个西藏,我时常听到人们如此高歌:“从汉族地区来的王后文成公主,带来不同的粮食种类,给西藏的粮食

  • 文成公主的遗泽,一山一水

    历史解密编辑:川叔吃娱标签:佛陀,吐蕃,李世民,文成公主,松赞干布

    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到达两国边境时,她却不愿走了。因为迈过这一步,就彻底远离大唐故土,远离父母亲人了。送嫁使来劝公主西行,她却不想听,“您先出去,我想一个人静静”。她将侍者也赶出营帐,然后,偷偷地拿出了一面镜子……贞观十四年,唐皇李世民终于答应了松赞干布和亲的请求。松赞干布大喜,同时也松了

  • 真正的文成公主,嫁给他时并不快乐,甚至她的后半生都很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长河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唐军,突厥,吐蕃,吐蕃人

    唐朝虽然强大,但是在面对吐蕃的时候,却是束手无策。和突厥等游牧部族不同,吐蕃不仅发展了,政权也变得更加强大,唐军在战争中损失惨重,吐蕃更是多次对长安构成了威胁。用武力解决不了问题,只能另想办法。幸好,自古以来就有联姻的方法,所以文成公主才会被许配给她。史书上对这件事情赞不绝口,因为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 文成公主:世人皆知她入藏和亲,贡献巨大,殊不知她结局有多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俊言谈生活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吐谷浑,李道宗

    公主和亲在历史上时有发生,无论是国力强盛还是国力微弱。国力强盛的时候可以说和附属国结亲,促进两国友好发展,国力微弱的时候就更有得说了,什么维护边境和平,为了两国数万百姓,反正什么高帽子都往上扣,反正就是牺牲一个女子,换国家十几年的太平,值!因为一个人是不能选择自己出身的,前半生享受了家族带来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