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到达两国边境时,她却不愿走了。因为迈过这一步,就彻底远离大唐故土,远离父母亲人了。
送嫁使来劝公主西行,她却不想听,“您先出去,我想一个人静静”。她将侍者也赶出营帐,然后,偷偷地拿出了一面镜子……
松赞干布大喜,同时也松了口气。为了与大唐和亲,他不惜发动战争,虽然败给了大唐,但好歹达成了和亲的愿望。
于是,他马上派出自己的丞相禄东赞,带着黄金五千两及大量珠宝,前往大唐下聘。
大唐这边,已经选定了和亲人选,就是任城王李宗道的女儿。
唐太宗封她为“文成公主”,命其前往吐蕃和亲。
旨意一下,对天真烂漫的少女来说,不啻于一道晴天霹雳!
“为什么要选我去和亲?”少女惶急地询问父亲,“女儿不想去,不想离开爹爹和母亲。”
任城王也不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远嫁去万里之外的“蛮夷之地”,但是皇命难违。
“女儿,爹爹也无法啊。”任城王无奈地摇摇头。
任城王妃泪水涟涟地搂过自己的女儿,哀泣道:“我可怜的女儿。”
“女儿,你放心,皇上已封你为公主,你是代表我大唐去到吐蕃和亲的。”
任城王只能安慰道:“吐蕃上下都要尊你敬你,绝不敢有一丝怠慢。”
“倘若吐蕃人胆敢欺辱你,我大唐雄师必然出兵讨伐!”
和亲?吐蕃?对过去的少女来说,既陌生又遥远。但是她现在知道了,为了这次和亲,死去了多少的战士和百姓,她不只是要远嫁给一个异族的王,更是要用自己的柔弱肩膀,肩负起两国和平维系之责!
“女儿去!”少女下定了决心,动身前往长安受封。
临行前,任城王妃把一面华丽的铜镜,给了她的女儿,文成公主。
“孩子,这是母亲去佛寺求来的日月宝镜,据说远隔万里也能看到亲人的容貌!”
文成公主忍着泪水将铜镜收好,强笑着拜别母亲。
母女俩都知道这所谓的宝镜只是心理慰籍,却都不愿说破!
这一别就是千山万水,恐怕此生无法再见,镜子就算是留个念想吧。
贞观十五年,和亲队伍出发,经过了艰难的跋涉,终于来到了两国边境。
文成公主的忧思难抑,对母亲的思念,对未来的迷茫,让她不愿再继续前行。
这日,她再次拿出了那面宝镜,镜中只有自己依然貌美,却显得有些憔悴的容颜。
文成公主凄然一笑,“什么日月宝镜!”随手将其扔到了地上。
没想到宝镜落地,便嗖得化成一片金光,飞了出去。
然后,金光陡然变大,轰地落在一条大河之上,变成了一座巍峨大山。
那条原本东去的河水,被大山阻隔,被迫改了流向,向西倒流了回去!
文成公主看着这一幕,震惊无比。“难道这是佛陀的旨意!”
文成公主相信这是佛陀显灵,劝她西行,于是决定再次启程,继续向西,不再回头。
后来,这来这条由东向西流淌的河,被人称为“倒淌河”,那座日月宝镜化成的山,称为“日月山”。
这一河一山,现在就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是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风景秀丽,有“登上日月山,又是一重天”的说法。
当然,以上的故事,只是个美丽的传说。
但是,文成公主以一个弱质女子之身,入藏和亲,使得大唐与吐蕃之间的和平维系了多年,也促进了两族人民的相互了解,和文化交流,功德流传一千多年!
即便是现在,我们也深受文成公主的遗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