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文成公主:人们都知道她入藏和亲贡献很大,她的结局却很凄凉

文成公主:人们都知道她入藏和亲贡献很大,她的结局却很凄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朵朵的资讯 访问量:422 更新时间:2023/12/23 1:04:54

在我国古代封建专制社会当中,和亲这行为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亲顾名思义就是两个不同的民族或者国家为了能够使得二者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于是便采用结婚的方式来巩固双方的利益以及联系。

和亲在当时都是作为一项政治决策来进行的,很多女子都充当了政治的牺牲品。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就是被迫参加和亲,并且在异国他乡度过自己余生的一名女子。尽管王昭君做出的贡献很大,但是她的结局却非常悲惨。

因为受不了当时少数民族的习俗和制度在最后选择自尽身亡,结束了自己的一生。除了王昭君以外,还有一个女子也非常有名,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讲述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入藏时发生在唐朝时期的一件大事。

当时松赞干布所带领的吐蕃已经成为了实力强大的政权,实力强大之后的松赞干布便想要巩固自己的权力,并且树立自己在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当中的威严,所以他便将目光放到了唐朝,希望能够让唐朝肯定自己的地位,以此来获得更多的权力。

但是当时的唐朝皇帝李世民又岂是那种怕事之人,在还没有当上皇上之前,李世民就曾经和自己的父亲李源一同攻打天下,可谓是战功赫赫,本人就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将领,面对松赞干布的挑衅以及强硬的和亲要求,李世民显得非常的不屑。

于是便果断拒绝了松赞干布和亲的要求,此举令松赞干布找到了发兵进攻唐朝的借口,于是他便派出自己最精锐的部队前去进攻。唐朝李世民则不慌不忙,派出一支先锋部队前去刺探情况,而大部队则在后面伺机而动。

令松赞干布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只是唐朝的一支先锋部队就将自己的精锐部队打得满地找牙。松赞干布眼见情势不妙立刻下令撤兵。事后他反思自己的行为,认为自己之前的行为有失礼节,并且他也低估了唐朝强大的实力。

所以他便亲自带着文武百官以及一大批金银珠宝前去唐朝,当面向李世民请罪,并且再次提出了和亲的请求,李世民见到松赞干布如此也是非常满意,于是便同意了松赞干布的请求。就这样,文成公主被选择出来嫁给了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在入藏之后一一直致力于改善中国和吐蕃两国之间的关系,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效,吐蕃人民也对大唐非常的憧憬,双方在经济和文化方面也进行了多次交流,但是文成公主最终的结局却是非常凄惨的。

主要是因为她和松赞干布之间没有子嗣,松赞干布去世之后,吐蕃的大权就落到了年幼的新统治者手中,但是由于年纪太小导致吐蕃宰相把持朝政。宰相禄东赞自始至终都非常不满意松赞干布对唐朝如此卑躬屈膝的做法,他认为这样做有损于吐蕃的威严。

于是把持朝政的禄东赞一心想要将吐蕃打造成一个最为强大的国家,他在国内大力发展经济,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在他执政期间,吐蕃的实力达到了巅峰。在此基础上禄东赞认为自己有权利和唐王朝一决高下。

于是便派兵消灭了已经成为唐朝附属的吐谷浑,这件事使得吐蕃和唐王朝的关系正式恶化,而一些致力于吐蕃和唐朝友好共处的文成公主看到这种情况也非常的伤心,但是作为一介女子她也无能为力,只好看着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被禄东赞断送。

公元680年文成公主因感染传染病而不幸去世,享年56岁,从还是一个青年女子的时候,文成公主便为了改善唐朝和吐蕃之间关系的工具,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在来到吐蕃之后,她也在一直为此努力。26岁她的丈夫松赞干布去世,朝政落到他人手中,文成公主只好看着自己之前的种种努力全部化为泡影,可能文成公主晚年最大的不幸就是没有彻底的改善吐蕃和唐朝之间的关系,最终只能带着遗憾落寞地离开人世。

总结:由于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成亲之后一直致力于两族之间的交往,因此在当地很有名望,受到了当地人民的喜爱。时至今日,西藏地区仍然在定期举办活动祭祀文成公主,可能这也是对文成公主所作所为最明显的肯定。

更多文章

  • 文成公主, 大家只知她入藏和亲, 功劳巨大, 却不知她最后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李林说科技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李治,吐蕃,文成公主(2001年电视剧),古装剧

    我国古代王朝中除了明朝以外,多少都出现过派出公主或者是宗室女和亲的情况,一来可以维护两国的和平邦交,二来可以做到文化交流,共同发展,纵观历史,我国为和亲做出巨大贡献的女子有很多,前有王昭君嫁去匈奴当地换来了西汉数十年和平,后有文成公主嫁去吐蕃,为唐朝和吐蕃的和平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其实文成公主虽有公

  • 文成公主的一生,以弱女子的身躯挑起了功在千秋的伟绩!

    历史解密编辑:揉碎夏的诗标签:皇帝,李道宗,李世民,吐谷浑,文成公主,松赞干布

    强盛的大唐,也需要下嫁和亲吗?文成公主,可谓是大名鼎鼎的存在,在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记载,对于促进中原文化和西域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正因为这样的贡献,被历史记载,流传千古。文成公主虽然名气很大,但很显然,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社会,就算开放的大唐盛世,也免不了对女性记载的歧视,所以文成公主叫

  • 济宁人都知道太白湖湖心雕像是文成公主,很少有人知道它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畅享济宁标签:文成公主,李道宗,松赞干布,李世民,太白

    有多少人知道济宁太白湖新区湖中心的大雕像是文成公主像?文成公主是任城人。根据历史记载,文成公主,原名李雪雁,她的父亲为江夏郡王李道宗。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堂兄弟,字承范,早年随李世民父子征战天下,因战功显赫,武德五年(公元622年)被封为任城王。贞观年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向大唐求婚,唐太宗共21个女儿,

  • 历史上的文成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瓶与抛光者标签:吐蕃,入藏,李世民,李道宗,文成公主,松赞干布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以公主或宗室女下嫁蕃邦国王和亲的事例,就其态势而言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国力衰弱,以和亲委曲求全,以结好蕃邦;另一种则是国力强盛,威震四海,以和亲安抚边远之邦,有赐婚的意味。前者是持卑微之姿,利用女性的美貌和柔媚,来缓和战场上的冲突;后者却是趾高气扬,宣展大国之姿,用亲戚关系来笼络

  • 【藏北故事】留在心中的歌:寻觅文成公主的藏北足迹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西藏网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西藏,大昭寺,拉萨,唐蕃古道

    最近,我“用图片记录西藏色彩,用文字勾勒西藏历史”的《雪域古寺》一书上架了。看到书中的藏汉式建筑,我不由得想起1300多年前,美丽文成公主离开家乡,把毕生献给西藏这片土地的一幕幕感人故事。在藏北草原,乃至整个西藏,我时常听到人们如此高歌:“从汉族地区来的王后文成公主,带来不同的粮食种类,给西藏的粮食

  • 文成公主的遗泽,一山一水

    历史解密编辑:川叔吃娱标签:佛陀,吐蕃,李世民,文成公主,松赞干布

    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到达两国边境时,她却不愿走了。因为迈过这一步,就彻底远离大唐故土,远离父母亲人了。送嫁使来劝公主西行,她却不想听,“您先出去,我想一个人静静”。她将侍者也赶出营帐,然后,偷偷地拿出了一面镜子……贞观十四年,唐皇李世民终于答应了松赞干布和亲的请求。松赞干布大喜,同时也松了

  • 真正的文成公主,嫁给他时并不快乐,甚至她的后半生都很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长河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唐军,突厥,吐蕃,吐蕃人

    唐朝虽然强大,但是在面对吐蕃的时候,却是束手无策。和突厥等游牧部族不同,吐蕃不仅发展了,政权也变得更加强大,唐军在战争中损失惨重,吐蕃更是多次对长安构成了威胁。用武力解决不了问题,只能另想办法。幸好,自古以来就有联姻的方法,所以文成公主才会被许配给她。史书上对这件事情赞不绝口,因为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 文成公主:世人皆知她入藏和亲,贡献巨大,殊不知她结局有多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俊言谈生活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吐谷浑,李道宗

    公主和亲在历史上时有发生,无论是国力强盛还是国力微弱。国力强盛的时候可以说和附属国结亲,促进两国友好发展,国力微弱的时候就更有得说了,什么维护边境和平,为了两国数万百姓,反正什么高帽子都往上扣,反正就是牺牲一个女子,换国家十几年的太平,值!因为一个人是不能选择自己出身的,前半生享受了家族带来的荣光,

  • 吐蕃的文成公主,为什么守寡31年,也不愿意返回大唐呢

    历史解密编辑:黛眉浅浅标签:文成公主,吐蕃,松赞干布,大唐,李世民,李治

    文成王妃与吐蕃结亲,只用了九年时间就守了寡;松赞干布死后,吐蕃的官员几乎把她逼入坟墓,唐高宗数次召见她。然而,文成王妃还是不肯回自己的娘家人,在吐蕃做了31年的寡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就来谈谈这名大唐的大小姐吧。古代的时候,刘备去见诸葛亮,大唐有“三顾茅庐”的松赞干布,向文成公主求婚,文成的容貌

  • 世人只知道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功劳巨大,却不知晓她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薛仁贵,吐蕃,唐朝

    前言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封建王朝之间彼此联姻都是一件相当正常的事情。皇室之间的婚姻可不仅仅只是单纯的你情我愿,相反,皇室成员的婚姻基本上是没有任何自由可言的,他们的婚姻其实就是政治交易,能够价值最大化才是皇室的追求。而我国古代也有非常多联姻的故事,其中广为人知的就有昭君出塞以及文成公主进藏。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