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文成公主的一生,以弱女子的身躯挑起了功在千秋的伟绩!

文成公主的一生,以弱女子的身躯挑起了功在千秋的伟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揉碎夏的诗 访问量:4670 更新时间:2024/1/16 15:47:24

强盛的大唐,也需要下嫁和亲吗?

文成公主,可谓是大名鼎鼎的存在,在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记载,对于促进中原文化和西域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正因为这样的贡献,被历史记载,流传千古。

文成公主虽然名气很大,但很显然,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社会,就算开放的大唐盛世,也免不了对女性记载的歧视,所以文成公主叫什么名字,无人知晓,因为历史没有记载。

文成公主贵为公主,应该是大唐皇帝的女儿,其实并不是,大唐作为强盛一时的王朝,强者很强,作为盛唐的皇帝,怎么可能会将自己的女儿作为和亲的使者送出去,所以文成公主并不是皇帝的女儿,据史料记载,文成公主应该是王爷李道宗的女儿,文成公主的封号只是李世民赐予她的和亲名号。

大唐这么强,还需要和亲吗?当然需要,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才是兵家最大的威慑,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怀柔边疆,李世民不傻,所以能用别人的女儿作为和亲和平的使者,李世民绝对是愿意的。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样奇妙,似乎很多事情都是注定的,李道宗作为王室成员,有时有名的武将,战功赫赫,能娶到李道宗的女儿那简直就是祖坟上冒青烟,事实上,到李道宗家里提亲的人也是络绎不绝,李道宗非常疼爱自己这个女儿,誓要为她挑选一个乘龙快婿,所以即使女儿过了十四岁,成了那时候的大龄女性,还没有顺利出嫁。

无巧不巧,边疆这个时候又开始被北方游牧政权侵扰,李道宗作为鼎力战将,李世民很快派遣李道宗镇守边疆,李道宗的离开,也使得文成公主的婚事被再次拖了下来。

这就是命运,有时候不得不这样感慨。

吐蕃,当时地处青藏高原,属于当时边疆强盛的政权之一,松赞干布就是这个政权的重要缔造者,建立了高原上第一个政权。

松赞干布是一位非常有实力的年轻人,17岁就成就了别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在建都拉萨的同时,松赞干布也将目光投向了远方,好男儿志在四方,松赞干布就是好男儿。

松赞干布建立功勋的时候,未来的岳父李道宗也在青海一带大建其功,策马千里,风光无二,千军万马追击吐谷浑王帐,以大唐气概一战打垮了吐谷浑。

一家欢喜一家忧,吐谷浑没了,吐蕃的好日子自然就来了,松赞干布在吐谷浑灭亡后,将势力投向高原以外的地方,中原文明,印度文明,总之这一切对于目光敏锐的松赞干布而言,如获至宝,松赞干布为了发展自己,迅速向尼泊尔提出和亲,尼泊尔也答应了这一请求,并顺利迎娶了尼泊尔的公主,和亲的甜头让松赞干布看到了和平带来的发展利益,于是在向东发展的时候,接触了盛世大唐的风采,这还了得,这个高枝必须攀上,其实这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松赞干布派出使者前往大唐提亲,李世民一听,什么,嫁女儿,我大唐文治武功需要搞这一套吗?不行,要么征服要么被征服,哪来这么多花花肠子。

李世民直接拒绝,松赞干布也不以为意,反正娶到了尼泊尔公主,也不差大唐这一位公主,这也是当时信息局限的体现,松赞干布觉的大唐强,但并不知道大唐有多强。

吐蕃的膨胀也使得其受到了挫折,这是怎么回事,古代政权的强大与否,与疆域的扩充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吐蕃也不能免俗,开始觊觎大唐边境的土地,蚕食吐谷浑疆域后,吐蕃终于将触手伸向大唐,此后,吐蕃军队开始侵袭大唐边境松州一带,作为川西门户,是可忍孰不可忍,大唐派遣侯君集前去剿灭入侵,大唐的强吐蕃无法想象,侯君集队伍还没到,先遣军先锋牛进达遇到吐蕃大军,竟然大败吐蕃。

吐蕃彻底被打醒了,这人家大军还没到,自己就受不了了,大军到了,那还怎么玩,于是松赞干布马上派遣宰相,带着重礼去长安给李世民道歉。

松赞干布是个杰出的政治家,道歉后也明白了攀上大唐对于吐蕃的重要性,对于吐蕃人民有百利而无一害,于是提亲迅速提上日程。

这次李世民并没有拒绝,毕竟吐蕃真的不弱,战斗力真的激发起来,大唐也是很头疼的,李世民和众大臣一商议,和亲的确是最好的方式,何况大唐是主宰的身份下嫁,并不是委曲求全,用和亲保证边境和平,又得到一个从属国,这怎么看都很合算。

嫁女儿李世民可不愿意,于是千挑万选,只有李道宗的女儿符合这条件,于是李世民大笔一挥,李道宗女儿被册封为文成公主,出嫁吐蕃。

这年,文成公主才17岁,李道宗作为唐朝和亲使者,亲自护送文成公主,将心爱的女儿交到了松赞干布手中。

文成公主至此远离中原,对于促进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促进了西域的大发展,助力吐蕃发展。

好景不长,文成公主在26岁的时候松赞干布不幸早亡,9年的幸福婚姻生活从此消失,后世很多人也怀疑过,为什么九年间文成公主没有生过自己的孩子,有人甚至怀疑,文成公主到底过得幸福不幸福,松赞干布死后,宰相掌握实权,文成公主逐渐边缘化,文成公主的记载也变的非常之少,而随着吐蕃的强大,大唐的衰弱,吐蕃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纵横在青藏高原。

这也导致了吐蕃和大唐的冲突日渐突出,文成公主为之奋斗一生的和平使命在文成公主56岁那年画上了句号。

远离故土,坚守孤独,文成公主用一生坚守着和平使命,为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交融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成公主知书达理,远嫁吐蕃,不但促进了唐蕃文化交融,更为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的关系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民族各民族大繁荣的历史进程中,文成公主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也是历史为什么给予她至高评价的原因。

文成公主以弱女子的身躯挑起了功在千秋的伟绩,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她不是最耀眼的,但绝对是无法忽略的存在。

文成公主用自己的远嫁为民族的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历史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历史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丑恶与美好,和那些热衷于权利和欲望的公主相比,文成公主所做出的贡献已然超越了自我享受和欲望的范畴,或许她的身前没有太平公主那般显赫,但她身后成就了华夏历史上重彩的一笔,这就是人生最值得追求的价值!

虽然大唐的强盛没能让她和其她公主一样一生无忧,但历史已经给予了她莫大的评价!这一切已经够了!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更多文章

  • 济宁人都知道太白湖湖心雕像是文成公主,很少有人知道它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畅享济宁标签:文成公主,李道宗,松赞干布,李世民,太白

    有多少人知道济宁太白湖新区湖中心的大雕像是文成公主像?文成公主是任城人。根据历史记载,文成公主,原名李雪雁,她的父亲为江夏郡王李道宗。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堂兄弟,字承范,早年随李世民父子征战天下,因战功显赫,武德五年(公元622年)被封为任城王。贞观年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向大唐求婚,唐太宗共21个女儿,

  • 历史上的文成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瓶与抛光者标签:吐蕃,入藏,李世民,李道宗,文成公主,松赞干布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以公主或宗室女下嫁蕃邦国王和亲的事例,就其态势而言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国力衰弱,以和亲委曲求全,以结好蕃邦;另一种则是国力强盛,威震四海,以和亲安抚边远之邦,有赐婚的意味。前者是持卑微之姿,利用女性的美貌和柔媚,来缓和战场上的冲突;后者却是趾高气扬,宣展大国之姿,用亲戚关系来笼络

  • 【藏北故事】留在心中的歌:寻觅文成公主的藏北足迹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西藏网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西藏,大昭寺,拉萨,唐蕃古道

    最近,我“用图片记录西藏色彩,用文字勾勒西藏历史”的《雪域古寺》一书上架了。看到书中的藏汉式建筑,我不由得想起1300多年前,美丽文成公主离开家乡,把毕生献给西藏这片土地的一幕幕感人故事。在藏北草原,乃至整个西藏,我时常听到人们如此高歌:“从汉族地区来的王后文成公主,带来不同的粮食种类,给西藏的粮食

  • 文成公主的遗泽,一山一水

    历史解密编辑:川叔吃娱标签:佛陀,吐蕃,李世民,文成公主,松赞干布

    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到达两国边境时,她却不愿走了。因为迈过这一步,就彻底远离大唐故土,远离父母亲人了。送嫁使来劝公主西行,她却不想听,“您先出去,我想一个人静静”。她将侍者也赶出营帐,然后,偷偷地拿出了一面镜子……贞观十四年,唐皇李世民终于答应了松赞干布和亲的请求。松赞干布大喜,同时也松了

  • 真正的文成公主,嫁给他时并不快乐,甚至她的后半生都很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长河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唐军,突厥,吐蕃,吐蕃人

    唐朝虽然强大,但是在面对吐蕃的时候,却是束手无策。和突厥等游牧部族不同,吐蕃不仅发展了,政权也变得更加强大,唐军在战争中损失惨重,吐蕃更是多次对长安构成了威胁。用武力解决不了问题,只能另想办法。幸好,自古以来就有联姻的方法,所以文成公主才会被许配给她。史书上对这件事情赞不绝口,因为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 文成公主:世人皆知她入藏和亲,贡献巨大,殊不知她结局有多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俊言谈生活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吐谷浑,李道宗

    公主和亲在历史上时有发生,无论是国力强盛还是国力微弱。国力强盛的时候可以说和附属国结亲,促进两国友好发展,国力微弱的时候就更有得说了,什么维护边境和平,为了两国数万百姓,反正什么高帽子都往上扣,反正就是牺牲一个女子,换国家十几年的太平,值!因为一个人是不能选择自己出身的,前半生享受了家族带来的荣光,

  • 吐蕃的文成公主,为什么守寡31年,也不愿意返回大唐呢

    历史解密编辑:黛眉浅浅标签:文成公主,吐蕃,松赞干布,大唐,李世民,李治

    文成王妃与吐蕃结亲,只用了九年时间就守了寡;松赞干布死后,吐蕃的官员几乎把她逼入坟墓,唐高宗数次召见她。然而,文成王妃还是不肯回自己的娘家人,在吐蕃做了31年的寡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就来谈谈这名大唐的大小姐吧。古代的时候,刘备去见诸葛亮,大唐有“三顾茅庐”的松赞干布,向文成公主求婚,文成的容貌

  • 世人只知道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功劳巨大,却不知晓她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薛仁贵,吐蕃,唐朝

    前言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封建王朝之间彼此联姻都是一件相当正常的事情。皇室之间的婚姻可不仅仅只是单纯的你情我愿,相反,皇室成员的婚姻基本上是没有任何自由可言的,他们的婚姻其实就是政治交易,能够价值最大化才是皇室的追求。而我国古代也有非常多联姻的故事,其中广为人知的就有昭君出塞以及文成公主进藏。昭君

  • 历史上真实的文成公主,为何晚年要靠装疯卖傻活命?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王昭君,匈奴

    古诗中提到: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家向黄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王昭君为了完成和亲任务,所以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匈奴的领地,是后人们所尊敬的女子。但其实在古诗这方面,后人在学习和亲这一篇章的时候,大部分的古诗都是围绕着汉朝时期的公主,所以这也就给了后人一个错觉:难道所有的和亲工作都是在汉朝时期吗?其实不是的

  • 文成公主:大家只知她入藏和亲,功劳巨大,却不知她最后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懂点历史赵富贵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吐谷浑,薛仁贵

    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作为金枝玉叶的公主,若是她们生不逢时,遇到战乱,很有可能被送去和亲,唐朝的文成公主就是一个例子。唐太宗贞观十五年,一名女子从长安出发,接受使命远赴西藏嫁给松赞干布,这名女子就是后世著名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远嫁新疆之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农业设备,各种书籍文化,促进了吐蕃的经济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