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盛的大唐,也需要下嫁和亲吗?
文成公主,可谓是大名鼎鼎的存在,在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记载,对于促进中原文化和西域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正因为这样的贡献,被历史记载,流传千古。
文成公主虽然名气很大,但很显然,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社会,就算开放的大唐盛世,也免不了对女性记载的歧视,所以文成公主叫什么名字,无人知晓,因为历史没有记载。
文成公主贵为公主,应该是大唐皇帝的女儿,其实并不是,大唐作为强盛一时的王朝,强者很强,作为盛唐的皇帝,怎么可能会将自己的女儿作为和亲的使者送出去,所以文成公主并不是皇帝的女儿,据史料记载,文成公主应该是王爷李道宗的女儿,文成公主的封号只是李世民赐予她的和亲名号。
大唐这么强,还需要和亲吗?当然需要,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才是兵家最大的威慑,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怀柔边疆,李世民不傻,所以能用别人的女儿作为和亲和平的使者,李世民绝对是愿意的。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样奇妙,似乎很多事情都是注定的,李道宗作为王室成员,有时有名的武将,战功赫赫,能娶到李道宗的女儿那简直就是祖坟上冒青烟,事实上,到李道宗家里提亲的人也是络绎不绝,李道宗非常疼爱自己这个女儿,誓要为她挑选一个乘龙快婿,所以即使女儿过了十四岁,成了那时候的大龄女性,还没有顺利出嫁。
无巧不巧,边疆这个时候又开始被北方游牧政权侵扰,李道宗作为鼎力战将,李世民很快派遣李道宗镇守边疆,李道宗的离开,也使得文成公主的婚事被再次拖了下来。
这就是命运,有时候不得不这样感慨。
吐蕃,当时地处青藏高原,属于当时边疆强盛的政权之一,松赞干布就是这个政权的重要缔造者,建立了高原上第一个政权。
松赞干布是一位非常有实力的年轻人,17岁就成就了别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在建都拉萨的同时,松赞干布也将目光投向了远方,好男儿志在四方,松赞干布就是好男儿。
松赞干布建立功勋的时候,未来的岳父李道宗也在青海一带大建其功,策马千里,风光无二,千军万马追击吐谷浑王帐,以大唐气概一战打垮了吐谷浑。
一家欢喜一家忧,吐谷浑没了,吐蕃的好日子自然就来了,松赞干布在吐谷浑灭亡后,将势力投向高原以外的地方,中原文明,印度文明,总之这一切对于目光敏锐的松赞干布而言,如获至宝,松赞干布为了发展自己,迅速向尼泊尔提出和亲,尼泊尔也答应了这一请求,并顺利迎娶了尼泊尔的公主,和亲的甜头让松赞干布看到了和平带来的发展利益,于是在向东发展的时候,接触了盛世大唐的风采,这还了得,这个高枝必须攀上,其实这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松赞干布派出使者前往大唐提亲,李世民一听,什么,嫁女儿,我大唐文治武功需要搞这一套吗?不行,要么征服要么被征服,哪来这么多花花肠子。
李世民直接拒绝,松赞干布也不以为意,反正娶到了尼泊尔公主,也不差大唐这一位公主,这也是当时信息局限的体现,松赞干布觉的大唐强,但并不知道大唐有多强。
吐蕃的膨胀也使得其受到了挫折,这是怎么回事,古代政权的强大与否,与疆域的扩充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吐蕃也不能免俗,开始觊觎大唐边境的土地,蚕食吐谷浑疆域后,吐蕃终于将触手伸向大唐,此后,吐蕃军队开始侵袭大唐边境松州一带,作为川西门户,是可忍孰不可忍,大唐派遣侯君集前去剿灭入侵,大唐的强吐蕃无法想象,侯君集队伍还没到,先遣军先锋牛进达遇到吐蕃大军,竟然大败吐蕃。
吐蕃彻底被打醒了,这人家大军还没到,自己就受不了了,大军到了,那还怎么玩,于是松赞干布马上派遣宰相,带着重礼去长安给李世民道歉。
松赞干布是个杰出的政治家,道歉后也明白了攀上大唐对于吐蕃的重要性,对于吐蕃人民有百利而无一害,于是提亲迅速提上日程。
这次李世民并没有拒绝,毕竟吐蕃真的不弱,战斗力真的激发起来,大唐也是很头疼的,李世民和众大臣一商议,和亲的确是最好的方式,何况大唐是主宰的身份下嫁,并不是委曲求全,用和亲保证边境和平,又得到一个从属国,这怎么看都很合算。
嫁女儿李世民可不愿意,于是千挑万选,只有李道宗的女儿符合这条件,于是李世民大笔一挥,李道宗女儿被册封为文成公主,出嫁吐蕃。
这年,文成公主才17岁,李道宗作为唐朝和亲使者,亲自护送文成公主,将心爱的女儿交到了松赞干布手中。
文成公主至此远离中原,对于促进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促进了西域的大发展,助力吐蕃发展。
好景不长,文成公主在26岁的时候松赞干布不幸早亡,9年的幸福婚姻生活从此消失,后世很多人也怀疑过,为什么九年间文成公主没有生过自己的孩子,有人甚至怀疑,文成公主到底过得幸福不幸福,松赞干布死后,宰相掌握实权,文成公主逐渐边缘化,文成公主的记载也变的非常之少,而随着吐蕃的强大,大唐的衰弱,吐蕃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纵横在青藏高原。
这也导致了吐蕃和大唐的冲突日渐突出,文成公主为之奋斗一生的和平使命在文成公主56岁那年画上了句号。
远离故土,坚守孤独,文成公主用一生坚守着和平使命,为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交融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成公主知书达理,远嫁吐蕃,不但促进了唐蕃文化交融,更为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的关系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民族各民族大繁荣的历史进程中,文成公主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也是历史为什么给予她至高评价的原因。
文成公主以弱女子的身躯挑起了功在千秋的伟绩,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她不是最耀眼的,但绝对是无法忽略的存在。
文成公主用自己的远嫁为民族的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历史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历史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丑恶与美好,和那些热衷于权利和欲望的公主相比,文成公主所做出的贡献已然超越了自我享受和欲望的范畴,或许她的身前没有太平公主那般显赫,但她身后成就了华夏历史上重彩的一笔,这就是人生最值得追求的价值!
虽然大唐的强盛没能让她和其她公主一样一生无忧,但历史已经给予了她莫大的评价!这一切已经够了!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