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间故事:唐明皇三请张果老

民间故事:唐明皇三请张果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有史 访问量:3421 更新时间:2024/1/27 14:01:19

三国时刘、关、张三请诸葛亮,为后人称道;可唐朝还有一段唐明皇三请张果老的事,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唐明皇名叫李隆基,是女皇武则天的小孙子,他从小聪明伶俐,精文通武,深得武则天喜欢。常言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更何况处在大唐这样的太平盛世,谁不想活个大岁数,多享几天清福?可那时的人们以为只要修仙学道,或是吃上世外高人赐给的灵丹妙药,就可以长生不老,所以上至皇帝老倌,下至平民百姓,都一窝蜂地想修仙得道。

这时,人们传说山西省有座中条山,山里住着位隐士名叫张果老。这人头大身小,须髯银白,形貌古怪,奇丑无比;自称生于时,有好几千岁了,成天骑着一头瘦小毛驴,在崇山峻岭之间,遛遛哒哒,如行平地,并且还能够呼风唤雨,赶山走石,法术无穷。

武则天当朝时,好几次想派人请他入朝,让他传授长寿秘方,可修道的人讲求一个“德”字,别看武则天身为九尊,可她德行太浅,没有缘分。派去寻仙的人回来说,别说张果老,连个驴毛都没见着,武则天以为没有张果老、李果老的,时间长了便把这档子事放到脖子后边去了。

李隆基本来是帝王之后,18岁这年被封为临淄王,出任山西潞州的州牧。他上任不久听当地百姓说,常见一个倒骑毛驴的老头,行走如飞,早晨从中条山出来,等日头快落山的时候就赶回中条山。李隆基心想,这不就是以前人们常说的神仙张果老吗,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家神仙们都是身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看金银为粪土,视功名为流云,难怪奶奶派人用几件宝物去请人家,连个面都见不到呢。我要是亲自到山中拜他为师,不怕他不答应。

想罢,他问部下中条山离这多远,部下说那山离这潞州府只有一百来里,就在咱们的管辖之内。李隆基一听,好像王母娘娘的蟠桃会请他吃了个仙桃一样,兴高采烈。当天就换上便装,短衣打扮,只带一个书童奔中条山而来。这中条山本是一座名山,树林茂盛,重岩叠嶂,怪石林立,高不见顶,往那一站李隆基便觉着好像有一股仙气从脚跟升起。

山是找到了,可这么大的座山,转个一年两年都转不到边,到哪儿去找神仙呢?想来想去,李隆基心说,干脆来个守株待兔!按当地百姓的指点,他们来到张果老经常出现的地方,把包袱往地上一扔,死等。

也真是远走不如近磨,这天李隆基正在路边打盹,忽觉头发根儿一扎一扎的,睁眼观看,只见张果老正倒骑毛驴从远处过来,他觉得自己福分不浅,心想这第一次见面可不敢缺礼,于是老远便咕咚一声跪在地上高喊:“大仙留步,弟子李隆基这厢有礼了。”

谁知他才磕完一个头,刚一抬头张果老便已无影无踪了。他怕是自己想神仙想得眼花了,便回头问书童。书童说他也见一老道倒骑毛驴飞驰而来,可一闪就不见了。

李隆基听书童一说,便像个泄气的皮球瘫在那里。可他转念想,比起奶奶武则天来,自个能够目睹仙容,也算造化不浅了。心诚则灵,我每天都在这儿等,不怕你不收我这个徒弟。

这样一连三天张果老还是没有出现,带的干粮眼看要吃光了,李隆基一点也不灰心,可在这荒山野岭,又冷又饿,书童倒吃不住劲了,但话又不敢直说,只好给李隆基出个主意说:“王爷,咱们诚心诚意在这儿求见,仙家还不肯开面,不如明天寻着他的去向,跟他到仙室,登门拜访,不怕他不见。”

李隆基想,这倒是个好主意,第四天,他们又见张果老过来,这回一不喊,二不拜,跟着驴就追。可他俩毕竟是凡人,追不过一里地远,便又不见踪迹。

李隆基带的干粮已吃完了。他自叹命薄没有仙福,只有死心塌地地做个凡人。他刚要拔腿往回返,却听见一块大石头背后传来哼哼的哭啼声。李隆基心里奇怪,这深山老林,人迹罕至,怎么有人哭啼?他们寻声走到石头背后一看,不胜惊喜,原来石头背后有个石洞,洞口有块石头,石头边上蹲着一位赤脚垢面、衣服褴褛的老道。这老道高不足三尺,包头眼、大耳朵,一尺多长的鼻涕挂在嘴上荡来荡去,正脑门上长着一个桃核大的肉脓大疮。李隆基看便像吞了个苍蝇一样恶心。可心里又觉着奇怪,便问道:“这位老师傅为何在这荒山野岭哭泣?”

那老道闻听有人问话,便止住哭声抬头答道:“施主有所不知,我师傅前日到东海蓬莱仙山与众仙会饮,途中偶染小疾,谁知便一命归位了。可怜他自尧舜到盛唐,几千年的道行呀,到如今连个帮我替他收尸的人都没有,唉,只留下我……”说着又放声大哭起来。

李隆基听罢往洞中一看,见离洞口不远处有个石床,上边躺着一具死尸,成群的绿豆蝇嗡嗡地围着死尸乱飞,老远就闻到股顶鼻子臭的烂尸味。李隆基从小就是王爷,使奴唤婢,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管寻仙求道,哪管收尸埋人呢?这时他肚子里饿得咕咕叫,才想起为追这个死鬼张果老,已两天断顿了。想罢把头一扭,脚下抹油,带着书童溜了。

几年后,李隆基登基坐殿当了唐朝皇帝,一国之君,万人景仰,谁不想讨他的欢心呢?这天,太监高力士奏闻他说:“中条山有名叫张果老的隐士,手持渔鼓,倒骑毛驴,听说有不死之方,望陛下驾临中条山,将他迎入宫中,以传万年之术。”

本来,李隆基自从亲眼看过张果老的死尸以后,就断了寻仙学道求长生不老的念头,可自从把杨玉环这位绝代佳人纳入宫中封为贵妃之后,他便不思进取,再加上他本人喜欢歌舞,于是渐渐不理朝政,成天在后宫与杨贵妃饮酒取乐,巴不得长生不老永享荣华呢!这时他听说张果老本没有死,立刻又动了求仙之心,当即颁旨令高力士领他去迎大仙入宫。

原来那张果老真没有死,他见李隆基跟到了洞口,心想试试他的诚心,便吹口仙气变出了具死尸,躺在石床上,自己却摇身一变,蹲在洞口,成了那个邋里邋遢的徒弟。谁知李隆基一见死尸,便无心修仙。张果老也便没吱声,随他去了。

唐明皇这天带着一班文武大臣浩浩荡荡往中条山而来,为求仙他便放下皇帝的架子,又爬山来到张果老隐居的石洞口,他刚想探头问洞里是否有人,只见张果老弓腰驼背手持渔鼓走出洞外。李隆基赶忙下拜:“大仙在上,弟子这厢有礼了。”

张果老这次一没躲二没藏,而是笑嘻嘻地听明了唐明皇的来意。他想,一来唐明皇登基之后十余年,国泰民安,确实积了不少阴德,二来他上次在蓬莱山听道友们说,这唐明皇还有一段仙缘,这次不妨到他宫中走一趟,若有机会引渡他一下,也算是自己一份功德。想罢便道:“看你一片赤诚,小道跟你走一趟。”

唐明皇听说要跟他入宫,高兴得一蹦三跳,马上把自己的龙辇让出。张果老却说:“车辈乃凡人之物,贫道不敢受用,请陛下先走一步,我随后便到。”

唐明皇早就听说张果老有头神驴,便没有勉强,自已乘车辇先折回长安了。

唐明皇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车辇刚到城门口,便见张果老已倒骑毛驴颠颠地走进了京城。

请来了神仙,这下可乐坏了唐明皇,他马上招呼杨贵妃和文武百官出来拜见,并册封张果老为光禄大夫,号通玄。

自此以后,他便天天让张果老在宫中演习各种法术。他知道张果老的毛驴是头宝驴,就想让他试演一下。这时只见张果老在袖中取出一片折纸,将纸片打开,便成了驴形。然后再把纸驴托在手中,一口仙气吹纸落地,一头白色毛驴滚地而起。这头毛驴比一只羊大不了多少。唐明皇眼见这么一头毛驴不解地问:“张大仙,这头毛驴有何妙处,可否试来看?”

张果老为早日引他看破红尘、出家修道,便有意点化他:“陛下,贫道这头宝驴,日行一千,夜行八百。如若不信,请陛下稍等。”说罢只见张果老将腿一抬,跨上驴背扬长而去。

没过一袋烟功夫,唐明皇便听到宫外哒哒的驴跑声,没等他纳过闷来,张果老就手捧一串鲜嫩的荔枝,乐哈哈地滚鞍下驴,把荔枝呈献到唐明皇眼前,奏道:“陛下,这是刚从岭南新摘的荔枝,敬请陛下过目。”

唐明皇一看,那荔枝叶上,忽悠悠还有几颗豆大的露珠欲落未落,脱口费道:“真神人也!”

张果老闻听此言,心中不胜惊喜,想这下唐明皇该超凡脱俗,遁入空门了。可谁知唐明皇转头把荔枝递给杨贵妃,只顾与杨贵妃嘻笑,却把张果老晾在一边,修道的事根本只字未提。

张果老长叹一声,心说看来他尘缘未尽,我未免操之过急了,想到这儿张果老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化作一阵青烟,又返回中条山去了。

再说唐明皇自从得下杨贵妃,天天只顾在宫中取乐,连早朝也不见了,更别提修仙的事了。他听说张果老走了,便说:“这老道真不知好歹,朕待他不薄,临走他连个招呼也不打,真是……”说着又和杨贵妃下棋去了。

常言说,君不正则天下乱。没过多久安禄山便在渔阳起兵叛乱,直逼长安。唐明皇见兵临城下,只得带杨贵妃和一班文武大臣往四川逃难。谁知半路上护驾奔难的御林军,痛恨杨贵妃淫君误国,硬逼着唐明皇赐死杨贵妃,如若不然,这些官兵便不再继续保驾,唐明皇只得含泪赐杨贵妃白绫一条,让她自缢于马嵬坡前。

等安禄山的叛乱平息之后山河破碎,万民涂炭,唐明皇又折回长安城,可是物是人非,今非昔比了。好端端的一个大唐帝国被他弄得七零八落,再加上他失去了杨贵妃,更觉人生如梦,“想来还是神仙好,神仙生来无烦恼。”当皇帝也没意思,不如让给儿子自己拜师修道的好。主意一定,他便又想起了中条山的张果老来。

这天,唐明皇召集满朝文武推说自己身体老弱,不宜亲政,便让儿子登基坐了殿。晚上自个单人匹马,奔中条山而来,这次他想真心实意地拜张果老为师。

唐明皇赶到张果老隐居的仙洞,看看洞口,没人。便探头向洞里喊道:“通玄先生可在?弟子李隆基登门求见。”

喊了几遍,听不到有什么动静,他认为张果老仙游去了,想自己还从未进过这个山洞呢,何不趁此机会进去看一看,想罢迈步入洞,他刚入洞口,便见洞的中间有一口石头棺材,棺材前边放着块牌位,上面写着:“大仙张果老之灵位”

唐明皇想,仙家不是长生不死么,怎么也躺在这儿了?可他又想,没准儿这又是张果老出的什么花招,我这次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他上前用力把棺材盖推开条缝,往里一瞅,果然不出所料,棺材是空的。可他再仔细看,棺材里面有一条白缎子,好像上面还写着字。他用蹬山的拐杖,挑出那条长缎来,摊开一看,上面写着几句话:

明皇无缘

难成神仙;

若能转世,

蓬菜仙山。

李隆基木木地站在那儿,心想看来自个今生今世是难成神仙了。他拿着这缎书刚刚走出洞口,只听身后“轰隆”一声巨响,原来的洞口合上了,上面满是树木野草,和别处一模一样。

唐明皇没有找到张果老,心中断了修仙的念头,回到宫中闷闷不乐,没多久便病死了。

据说唐明皇死后果然成仙,和杨贵妃又在蓬仙山相会了。原来,他们都是天土犯戒的星宿,下凡受罪来了。

更多文章

  • 民间故事:吕洞宾打完胜仗,张果老好心提醒,要不然全军覆没了

    历史解密编辑:情感拾忆者标签: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八仙

    民间故事:吕洞宾打完胜仗,张果老好心提醒,要不然全军覆没了前情提要:八位仙人在去往龙华山的途中,路过东海吕洞宾提议,来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过海的途中蓝采和的法宝玉板被龙王大太子抢去扣押在水牢,吕洞宾前来营救火烧东海救出蓝采和,二仙赶往汇合点……来到汇合点,蓝采和讲述了大太子是如何抢夺宝物,又是如何

  • 民间故事:儿媳不孝顺婆婆张果老倒插笋惩戒儿媳

    历史解密编辑:民间故事集锦标签:张果老,民间故事,笋尖,竹笋,八仙

    庆元山乡里,村村户户都种竹。毛竹、石竹、苦竹、西竹,品种繁多,不下百计。每年三月间,竹笋破土而出,人们都要上山挖笋尝鲜。新笋尖又嫩又脆又香甜,做出菜肴鲜美可口。山民将它晒制成笋干,销往外地,称为“庆元山珍”。另有一种喊作“孝顺竹”的竹子,长出来的“孝顺笋”,与别的笋不一样,这种笋的脑根美味香甜,笋的

  • 太平广记故事-张果老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老胡胡侃电影标签:张果老,武则天,唐玄宗,高力士,张果,玄宗

    张果老倒骑驴八仙中被称为张果老的张果,曾隐居在恒州的中条山中,常往来于汾、晋之间。唐太宗、唐高宗时,曾屡次下诏书征召,张果都推辞掉了。武则天继位后,曾命人一定要将他召来。结果,使者赶到恒州,张果却已先一日死在中条山的妒女庙前。征召之事也就作罢了。后来,人们又在恒州的山林,看到他骑着匹白色的驴子进入深

  • 民间故事:倒骑驴的张果老

    历史解密编辑:老胡胡侃电影标签:张果老,倒骑驴,鲁班,武则天,民间故事,骑驴

    要说起民间的八仙,很多人都能马上联想到张果老。在历史上确实存在张果老这个人。张果老他存在于隋唐时期,本名叫张果。之所以后面还跟了一个“老”字。指的是他的阅历丰富,人们都很尊敬他。据说女帝武则天曾经想请他到朝中当官,但是张果老不喜欢官场。就开始装死,武则天派来的人找到他时,他已经没了呼吸。这件事只能不

  • 历史上的张果老:诈死拒绝武则天,唐玄宗想把公主嫁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皇帝,唐朝,唐玄宗,书法家,玉真公主,女皇武则天,中国传统音乐,历史上的张果老

    千百年来,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对长生不老、成仙得道很感兴趣。于是,一些传奇的历史人物就被赋予神圣的光环,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仙。人们家喻户晓的八仙,他们都是有历史原型的,比如那位倒骑驴的张果老,他就是唐朝时期的一位传奇人物,武则天、唐玄宗都对他十分敬重。那么,历史上的张果老到底是个什么样的

  • 泌阳有个棋盘岭,传说八仙张果老、吕洞宾在此下过棋

    历史解密编辑:社会与公益标签:张果老,棋盘岭,吕洞宾,八仙,泌阳县,泌阳

    本文重点推荐:河南省泌阳县铜山乡闵庄村(十八道河)中国经贸网(副社长魏三军 推荐)在驻马店市最高峰,海拔983米的泌阳县白云山主峰白茅垛东麓,在东西双山之间有一山岭,平坦处有一石刻围棋棋盘,年代久远,清晰可见,这就是泌阳县著名的棋盘岭。出泌阳县城往东,过二铺沿淮邓线东行,过王店街、大路庄到焦竹园,焦

  • 民间故事:张果老娶妻

    历史解密编辑:七分灵异标签:张果老,庄子,民间故事,张果,神仙

    很久以前,在扬州六合里有一个看果园子的老头,姓张,精瘦能干。张果老有个邻居叫韦恕,是当时扬州府里的一个职员,辞职后到了六合县。韦恕有个女儿,才貌双全,己经十四五岁了。韦恕便托媒婆为女儿选择一个佳婿。张果老听说这件事后,高兴得眉开眼笑。一天,他把媒婆请到自己家里,摆好酒菜。酒足饭饱之后,他对媒婆说:“

  • 民间故事:张果老护赵州桥

    历史解密编辑:情感拾忆者标签:张果老,赵州桥,民间故事,李春,神仙

    前情提要:巧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给张果老准备了十桌酒菜。张果老十分高兴,作为感谢把围裙送给了巧姑,从此围裙就在民间流传开来。张果老离开了巧姑家,独自一人骑着毛驴,悠闲地走在大路上。暂时没有目的地,天上的太阳暖洋洋地晒在驴背上,张果老很享受现在这个时刻。就让神驴自己溜达吧,走到哪算哪。走着走着,忽然听

  • 汉钟离、李凝阳、张果老和吕洞宾,都是如何成仙的?竟跟老子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李凝阳,太上老君,成仙

    老子修道有成,白日飞升抵达仙界,自此超脱轮回。老子刚刚成仙,难免还有一些凡心未除,他一心想要为天庭做出一些贡献。来到仙界以后,老子发现这里的神仙的物欲非常淡薄,所以,天庭一直都没有两样东西:一是增进修为的仙丹;二是奇异的法宝。神仙履行天道,经常游历凡间帮助平民百姓铲除妖魔鬼怪,有时难免会受到伤害。如

  • 北岳恒山——张果老的道场

    历史解密编辑:汗牛充栋标签:道场,张果老,悬空寺,会仙桥,北岳恒山

    恒山,又名“太恒山”,也称“元岳、紫岳、大茂山”,在晋北浑源县境内,延绵300多里,主峰人称玄武峰,海拔2017米。北岳恒山是道教八仙之一张果老的道场,他在这里隐居潜修,并终老于此,留下大量的仙踪遗迹与神话传说。据传四千多年以前舜帝巡狩四方,见这里山势险峻,奇峰壁立,即封恒山为“北岳”。秦始皇时召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