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贤后”长孙皇后有这么多好品质,难怪唐太宗对她念念不忘

“一代贤后”长孙皇后有这么多好品质,难怪唐太宗对她念念不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3854 更新时间:2024/1/17 17:27:57

文|荣荣

编辑:钟毓

翻看古代历史,在文字记载中会出现无数个名字,他们存在与中国古代封建君主统治社会的某个历史时期,而那些开国皇帝、疆场英雄、有政绩的帝王,甚至是那些留下千古名句的诗人都令人无法忘怀,其实除了这些人物以外,很多古代的女性人物也值得后人们祭奠缅怀,因为相比男性,她们没有足够的社会地位与政治地位,她们没有足够的权利和平台去展现自己的才华,但是即使是在这样的束缚之下,仍没有阻挡住她们发光发热。虽然古代的女性无法从政,但是有些女性却默默的站在身为政治人物的丈夫的身边,默默的支持她们,默默的给他们鼓励与帮助,最终以另外一种方式展现自己的价值。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长孙皇后,他是唐太宗李世民最爱的女人,是从小和李世民青梅竹马的女人,也是李世民一生至死不渝,为她留着皇后之位的女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不愧是“一代贤后”,看看长孙皇后的这些品质,难怪唐太宗对她念念不忘。

1,长孙皇后的出身

长孙皇后出生名门,长孙氏的父亲长孙晟有一箭双雕的美誉,且在军事外交上也颇有建树。

特别是在处理与突厥的关系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据悉当时的突厥人只要听说长孙晟的名字就被吓得魂不附体。长孙皇后是长孙晟最小的女儿,从小如掌上明珠般的疼爱,可以说含在嘴里怕化了,握在手里怕丢了。随着长孙皇后日渐长大,她的婚姻大事不仅父母上心,就连伯父长孙炽也时刻挂心,长孙炽对李渊的夫人窦夫人十分敬重。这个窦氏的身份更是高贵,舅舅是周武帝,母亲是长公主,从小就见识非凡,非常得到周武帝的喜爱。而长孙晟因为对窦氏的敬仰,做主将长孙皇后许配给了李渊与窦氏的二儿子李世民。

2,两小无猜

对于长孙皇后和李世民并不是陌生的关系,因为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和李世民从小就是好友,而对好友的妹妹更是再熟悉不过,因此两人在外人看来不仅是青梅竹马,而且还是两小无猜。在大业九年,十三岁的长孙皇后嫁给了十六岁的李世民,婚后两个人相敬相爱,岁月静好。而长孙皇后不愧是名门之后,李府上下没有不喜欢她的,婆婆窦氏更是如亲生女儿般对待。随着李渊发动政变,李世民和哥哥李建成为李渊鞍前马后,战场杀敌首当其冲,而对于家中等待的长孙氏,知道战场的凶险,但除了等待和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妥当之外,她也做不了任何的事情,虽然担惊受怕,但是每次都要支持和鼓励丈夫,而在这样的关怀之下,李世民战场上也没有了后顾之忧。

3,李世民发动政变

李渊最终政变成功,建立唐朝,自称为帝,而长子李建成也成了太子,李世民被封为秦王,在这个时候虽然所有人都知道,最有能力者,最服众者莫过于李世民,但此时的李世民对皇权皇位还没有丝毫的野心。但是李世民没有野心,不代表别人对他没有戒心,这个有戒心的人就是太子李建成。李建成虽然在李渊开国时也做了不少的贡献,但他深知弟弟李世民更胜一筹,因此时刻都在担心李世民夺了他的太子之位。从有戒心,到有杀心就是一刹那的事情,但李世民害怕了,李建成的种种迹象都代表着杀心的起伏,为了自保,李世民最终发起了“玄武门之变”,而在这个政变从策划到实施的过程中,长孙氏一直担惊受怕,但她知道丈夫别无他选,而自己也没有选择,除了继续支持李世民。在这个过程中,长孙氏处处低调行事,不给李世民添加任何的麻烦。“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为帝,而长孙氏自然也就成了正宫皇后。

4,长孙皇后的美德

长孙皇后的美德不在于一句话两句话,我们可以通过两件事情来了解一下,长孙皇后到底有什么美德,以至于去世后,李世民再也不立后。当唐太宗李世民当上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后,他想封帮自己打天下的好兄弟,也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长孙无忌为宰相,长孙皇后知道这件事情后马上找到李世民,劝他不要这么做,并且还谈古论今,举了很多外戚乱政的例子,可看李世民没有改变决定的意思后,又马上跑到哥哥长孙无忌那里,劝哥哥不要接受这个分封,又长篇大论的说从古至今那些身居高位的外戚那些能够一直野心,最终得以善终的。最终长孙无忌被长孙皇后说服不接受宰相的任命,如此一来,唐太宗也没有了办法。

长孙皇后虽然很有政治眼光,对朝中大事心知肚明,但是她从来不过问朝政之事,因为她读了太多的书,她知道自古女子干政后都会败坏朝纲,因此她只想默默的做一个皇帝背后的女人。虽然长孙皇后不关心政治,但是她很关心政治人物,比如李世民的左膀右臂魏征,之前是李建成的手下,一心想着李建成,甚至为了稳固李建成的太子之位建议杀掉李世民。后来李建成被杀,而魏征被抓,但是李世民知道魏征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劝说之下把魏征留在了自己身边。魏征跟了李世民后也并无二心,但是性子太直,经常献上的谏言让李世民非常没有面子,甚至激怒李世民。李世民曾数次想要杀掉魏征,但是冷静下来都收回了成命,但一次,李世民真的要杀掉魏征,长孙皇后得知后马上哭泣着找到李世民,称如果杀掉魏征,其他人再也不敢说真话,那大唐就完了,如此苦口婆心的劝说一番后,李世民最终收回成命,而最终唐太宗也在魏征的帮助下完成了“贞观之治”。

5,长孙皇后去世,李世民时代再无皇后

贞观八年,长孙皇后身染重疾,在病中,长孙皇后得知母亲过世,不久李渊又过世,双重的打击,让长孙皇后的身体彻底垮了,第二年长孙皇后因病不治去世。而在长孙皇后去世后,唐太宗李世民再也对后宫女子没有了兴趣,并且发誓不再立后,因为除了长孙皇后,没有人配坐在皇后之位上,他要将这个六宫之主之位永远留给陪伴了自己二十多载的长孙皇后。

参考内容:

《资治通鉴》

《旧唐书》

《中国通史》

更多文章

  • 636年,长孙皇后咽气前,扯下毒药:“这个再也用不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瑶光暖暖标签:毒药,李渊,吕雉,观音,唐朝,李世民,长孙皇后,长孙无忌

    636年,长孙皇后病重,她费力扯下衣带上的毒药,虚弱地对李世民说:“这个再也用不到了。”说完抬手将药袋投入火盆中,李世民忍不住掩面而泣。往事如影般,在他眼前回放。当年,他刚登基不久,就生了一场大病,而且缠绵病榻多年。那个时候,皇后不分昼夜,悉心照顾。时间长了,他有些消极:“这病如此缠绵,恐怕凶多吉少

  • 大唐第一夫人长孙皇后:英雄心里的永远的白月光和朱砂痣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长孙皇后,李世民,魏征,高士廉,长孙无忌,武则天

    唐太宗是个英雄皇帝,史书中他很少哭。虎牢关生死一战,压力如崩的时候,他没有哭;兄弟倾轧,玄武门外,他没有哭;突厥入侵,兵临城下,他也没有哭。可是当自己一生最爱的女人去世的时候,面对着女官们把长孙皇后还没有编篡完的《女则》一书给他看的时候,太宗皇帝失声痛哭。后来更是经常登上自己建造的一座多层塔楼,去看

  • 长孙皇后:她陪伴唐太宗李世民23年,他思念她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金娃趣谈标签:李世民,长孙皇后,长孙无忌,李渊,高士廉

    长孙皇后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贤后,她去世后入葬昭陵,唐太宗李世民非常想念她,于是就下旨特地在宫中建起层观,以能够随时登高远眺,每天遥望昭陵以解相思之苦。李世民做事一向以刚毅果断著称,哪怕是对自己的哥哥和弟弟也不手软,很显然,他并不是一个多情的人,那么长孙皇后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够获得李世民如此长久的

  • 十二星座转世后会是哪位皇后?巨蟹座是长孙皇后,天秤是孝武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啦啦萌小宠标签:长孙皇后,皇后,武后,十二星座,赵飞燕,巨蟹座

    文 | 上上签每个朝代有一位皇后,她们是高贵的象征,性格迥异,各有不同特色,那么,十二星座转世后会是哪位皇后呢~1、白羊座:孝成赵皇后。羊羊热情大方,乐观向上,待人友善,拥有一颗真诚之心,在生活中无论遇见什么困难,都会浑身充满正能量去面对。所以,白羊转世皇后是赵飞燕——孝成赵皇后。2、金牛座:仁孝文

  • 长孙皇后随身带着毒药,临终前对李世民说:我不想成为第二个吕后

    历史解密编辑:黛眉浅浅标签:李世民,吕雉,长孙皇后,毒药,长孙无忌,刘邦

    长孙皇后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后,她的形象几乎是完美的,始终是李世民最信任的贤内助,无事的时候默默站在李世民的身后帮助他,有事的时候又和李世民并肩作战,给他强有力的支持。李世民能成为一代明君,离不开长孙皇后这个贤内助。但就是这样的一代贤后,生命却极其短暂,贞观十年的夏天,长孙皇后病逝,年仅三十六岁,李世民

  • 李冶: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历史解密编辑:云水终南标签:李冶,陆羽,诗人,金朝,李季兰,刘长卿,唐德宗,刘禹锡,科学家,数学家,千古名句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李冶的传记,就想起了黄家驹的这句歌词。李冶李季兰,是"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刘长卿谓其为女中诗豪,男诗豪是刘禹锡。李冶六岁那年,曾写诗句"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架却",谐音"嫁却"。六岁的娃娃,才情是有的,心思吓坏了她老爸:这娃娃,长大咋了呀!父恚曰:"必失行妇也。

  • 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打死的李冶是不是陆羽的红颜知己?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李冶,陆羽,香草,金朝,唐德宗,唐代宗,刘长卿,红颜知己

    曾国藩为何咬定亲弟弟曾国华只有“死”路一条了?(李冶)【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曾从事多类工种和企业管理工作。近来年发表的各类体裁文字散见于网络和本地报刊。重庆南岸作家协会会员。【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主角:季兰(李冶)、季疵(陆羽);配角:智积禅师、李公、刘长卿、唐代宗本剧时长:50年左右(一)

  • 李冶六岁便能作诗,其父读过后表示其必失德,后因曾赞美朱泚被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李冶,李季兰,唐玄宗,道士,鱼玄机,刘长卿

    “经时不架却,心绪乱纵横。”很难让人想象得出,这首诗出自一个六岁的女孩之手,但真实的情况就是这样的,大唐女诗人李冶在写出这首《蔷薇诗》的时候只有六岁。大唐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而这种大唐特有的气质在诗坛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唐叫得上名字的诗人不止数十位,有名的诗篇不止数百首,而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女诗

  • 李冶:写下“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的道姑,为何被乱棍打死?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李冶,鱼玄机,薛涛,相思半,陆羽,元稹

    李冶: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大唐诗坛,星光灿烂,直耀得人眼花,但那是男性的光芒,在不多的女性中,李冶算是相对比较有名的一位了,她位唐四大女诗人之列,但就名气来说,终不如薛涛和鱼玄机来得响亮,四位女诗人中还有一位知道的人就更少了,那是据说同元稹有一腿的刘采春。与薛涛和鱼玄机不同,这二位是在世上混了一圈

  • 大唐“才女”李冶,暗恋一僧人,写下一首诗,却成千古名作!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李冶,陆羽,诗作,薛涛,才女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作创作的巅峰时期。不仅涌现出了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王维、李商隐等等家喻户晓的男诗人,更成就了薛涛、李冶、刘采春、鱼玄机四位女诗人。自古才子多情,才女亦是如此。这四位才女无不是遍尝人间悲欢情长,并为世人留下了数不尽的传奇故事和诗词情话。其中最著名者,莫过于李冶。李冶出身于官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