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孙皇后,有多贤德?李世民若听她的告诫,就没武则天啥事了

长孙皇后,有多贤德?李世民若听她的告诫,就没武则天啥事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2493 更新时间:2023/12/30 3:53:07

尽管中国历史上英明伟岸的帝王有很多,但别忘了历朝历代贤德多才的皇后亦不少。

但凡是一任盛世明君,其背后大体上都会站着一位能够笃信之、力佐之的贤惠妻子,就像如今人们所说的那样:每一个男人的成功,都离不开一个优秀女人的默默支持和付出。

有风骨、有格局的女人通常看待事物要比常人更加深入、全面,并深谙事物的本质及发展方向,这一不同寻常的优点,想必唐太宗李世民深有体会——除了有得力的亲信臣子倾力辅弼之外,最重要的是他还拥有一位贤德睿慧的妻子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虽然早逝,但她却见证了李唐王朝的缔造和盛世初端的波澜,那么有着“千古一后”的长孙皇后究竟有多贤德?

对此有人曾说:如果唐太宗李世民能够听从她的告诫之言,那么几十年后武则天定然无法掀风鼓浪、拥雾翻波。

睿慧端贤、格局弘阔的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背后的伟大女人

有人说,男人一生最大的幸运是选对了妻子,所以很多年高的长者,都希望自己家的男丁能在结婚时娶到一位有旺夫命的女人。

一般来说,女子本分贤良、性情豁达、勤勉聪睿,能够助力丈夫成就事业、兴旺发达,能娶到这样的女人就是男人一生的福气和最大的幸运。

唐初之时,唐太宗李世民的嫡后长孙氏,就是一个有着旺夫命的贤惠女人,她以睿德和贤能坤载时局与万物,帮助丈夫李世民创基立业、履中居顺,见证了李唐王朝的缔造和盛世初端的波澜壮阔。

公元601年初,北魏拓跋氏的宗亲后辈、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继室妻子高氏,给他生下了一个粉雕玉琢般的女儿,这个女儿就是后来芳名远扬、睿慧贤德的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的真实姓名,历史上并无详细的记载,不过野史中惯述其名为长孙无垢。她的生母高氏是扬州刺史高敬德之女,而她的舅舅高士廉在贞观一朝也非常有名。

长孙皇后自幼便聪慧好学,总是喜欢在家里研书习字、诵读经典。

因为出生在一个显赫的世族大家之中,故长孙皇后13岁时便被唐国公李渊看中,被许配给了16岁的秦王李世民。

自那以后,博学慧美的将门之女就成了李唐的秦王妃,英武非凡的李世民笃爱这个舒朗端贤的妻子,对他倍加呵护和敬爱,两个人一同携手历经风风雨雨,二人的感情也随着时光的洗礼而变得愈发坚定不渝。

公元618年6月18日,胸怀远志的李渊称帝建制,定国号为大唐,年号为武德。

李渊称帝后,时常命其子李世民统领军队平缴叛乱、四处征伐,基本靠着这个能征善战的儿子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大业。

然而李渊晚年却没有好好地处理皇位继承问题,使得当时的太子(即李渊的长子)李建成与次子李世民关系对立、剑拔弩张。

公元626年,实在无法遏制心中怒火的李世民在亲信随将的支持下决定发动一场夺权政变,史称“玄武门之变”。

政变发生前夕,端稳睿慧的长孙皇后对着依旧犹疑不决的李世民说道:如果你赢了这场仗,那我就是你的皇后。如果你输了那也无妨,你依然是我的丈夫。

说完之后,长孙皇后立刻起身站到了随时准备发动政变的将士队伍中,慷慨陈词、鼓舞人心。

正是因为有了长孙皇后的倾力支持和帮助,李世民才会无所顾忌地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最终登上了大唐帝王的宝座。

长孙皇后不仅是大唐的一代贤后,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高参

随着阅历的丰富以及年岁的增长,绝非一般女性的长孙皇后在登上大唐后位之后越发地变得从容大气起来。

贞观时期,大唐后宫在长孙皇后的统理之下始终太平安稳、合宫安宁。

尽管丈夫李世民与老公公李渊情分疏离、嫌隙不小,但贤淑睿慧的长孙皇后还是对李渊做到了敬奉有加、关爱备至,令李家上下融洽和畅、氛围舒缓。

如长孙皇后这般的贤妻,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公关能力,使得皇帝丈夫不因宫闱之事而忧虑烦心,的确当得起“贤内助”的名号。

古代能建功立业的帝王很少会不花心、不好色,李世民也不例外。

唐太宗继位后,后宫中的佳丽美女林林总总、与日俱增,但长孙皇后却能够一直平衡自己的内心,既不善妒跋扈,又不干预皇帝纳采新人。

一旦宫中哪位妃嫔生子、患病,长孙皇后还能予以关心和照顾,从不偏私打击、落井下石,更不会不闻不问、不理不睬。

长孙皇后不仅用自己大气公允的做派赢得了朝野上下、宫闱内外的交口称赞,而且还完完全全赢得了李世民的伉俪真心。

对唐太宗李世民来说,长孙皇后不仅是贤妻,更是如同左膀右臂般的战友、高参。

长孙皇后从来不自恃身份的高贵而干政涉政,他的亲哥哥长孙无忌虽然是李世民的早年至交、肱骨大臣,但长孙皇后却总是阻止李世民给长孙无忌授予高官和大权。

由此可见,长孙皇后之所以能赢得千古贤后之美誉,不是靠着权谋心计、魅惑之术,而是凭借着宏大的格局和风骨而赢得万人齐声赞誉的。

李世民若能听从长孙皇后的告诫,日后又岂能由武则天掀风起浪、代李掌唐

长孙皇后尽管身居大唐后位、荣贵至极,但她却命途有舛,年仅36岁就因病重不治而匆匆故去了。

长孙皇后离世前给李世民留下了3个郑重的嘱托:

一是认为房玄龄是忠义之臣,请李世民务必要善待他。

二是希望李世民将自己薄葬入土,无需耗费不必要的财帛物资。

三是希望李世民万勿重用自己的哥哥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不仅是李世民年少时的挚友、成年后的大舅哥、事业上的肱骨臂膀,更是李世民最信任的人。

不久之后,李世民还将太子李治托付给长孙无忌严加管教、提点辅佐。

而在唐太宗李世民殡天之后,李治果然与长孙无忌暗中展开了权力之争。

李治看到武媚娘果决多识、颇有手腕,于是就蓄意扶立其当上了皇后,让她斗败了王皇后并将长孙无忌拉下了权力之巅。

武则天才能过人,有治世之力,其身份和角色也从一开始的代皇理政到后来的称霸朝野,逐步掌握了李唐王朝的皇权。

公元609年,野心尤甚的武则天改名为武瞾并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成为了历史上首位实至名归的女皇帝。

其后,武则天整整替代李氏皇族掌管了天下14年有余,开了一个女性担任最高统治者的全新时代。

武则天的惊世之举也曾感召过后来诸多有权有势的女性,她们争先效仿女皇武则天,但却无人能完整地复刻她的伟业和成就。

一代女皇以自己的强势和铁腕御统天下,而长孙皇后却用女性的智慧和格局帮助深爱的丈夫征服天下,相较而言,长孙皇后的柔韧和贤德更加让人无可指摘、心悦诚服。

人之将死,其言必善,假如当年李世民认认真真地听从长孙皇后临终之托,日后又怎能出现武则天掀风起浪、代李掌唐的王朝异象呢?!

更多文章

  • 佘诗曼演绎长孙皇后,发现唐朝女性地位有多高,外套上云纹超美

    历史解密编辑:总探长爱时尚标签:西装,上衣,短裤,衬衫,唐朝,佘诗曼,长孙皇后,香港小姐,古装扮相

    现在有种综艺节目越来越受欢迎,那就是将真实的历史演出来的方式,比如《书画里的中国》。这档综艺节目就是截取一些备受关注的史实,让比较有知名度的演员非常真实地将它演出来。大家已经看腻了各种包裹着历史剧外衣的偶像剧,这种方式既可以满足大众对古装剧的喜爱,也能让年轻人正确认识历史,可谓一举两得。古装美女佘诗

  • 长孙皇后,帝王之爱虽是一瞬间的回眸,但她却能做到夫妻恩爱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长孙皇后,李世民,武则天,玄武门之变,帝王

    长孙皇后:淑媛佐圣君,高风百世尊若要评谁是千古第一后,这长孙氏应该是首选之人,这个大概是没有太多争议的吧,她在历史上皇后的评价上最高,夫君唐太宗亦可位千古明君之列,两相媲美,这地位之崇高,也是自然之事。她不仅贤慧,助君开创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贞观之治,还以自己的智慧,让李世民得了个纳谏从流的美名,她可以

  • 太宗背后的女人撑起了半个贞观之治-长孙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长孙皇后,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魏征,李渊

    公元636年,贞观十年六月二十一日,一代贤后长孙皇后在立政殿驾崩,终年36岁,谥号“文德皇后”。长孙家族作为皇族宗室,从北魏至隋以来能人辈出,可谓“门传钟鼎,家世山河”。到了隋朝也不例外,长孙晟以自己的奇谋韬略,通过离强合弱、以夷制夷、软硬兼施等策略,分化瓦解突厥势力,终使突厥不复往日强大。长孙皇后

  • 帝后嫁女,魏征谏言嫁妆太多,长孙皇后请求李世民重赏魏征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魏征,李世民,长孙皇后,长乐公主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劝世名言不仅适用于劝导平民百姓,就算将其拿来警醒高高在上的九五至尊来说也并无不妥。古往今来,若想江山永固、盛世得昌,帝王就必须能够敞开胸怀,广开言路,允许臣子们直言进谏,让他们为社稷和黎民的福祉而建言献策,以实现兴利除弊、长治久安的目的。纵观历史,能够虚心纳谏

  • 唐太宗能够开创“贞观之治”,长孙皇后功不可没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李世民,长孙皇后,魏征,长孙无忌,长乐公主,太宗

    当年,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和唐太宗曾并肩作战,一直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他对李世民忠心耿耿,关系密切。在玄武门之战中,长孙无忌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和勇气,丝毫没有退却。李世民很受感动,经常在大臣面前称赞无忌。唐太宗即位后,欲立长孙无忌为宰相。但是遭到长孙皇后多次阻止。唐太宗一直很重视长孙皇后的意见,但这

  • 长孙皇后对唐太宗的辅助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世民,长孙皇后,李渊,长孙无忌,魏征,高士廉

    中国封建王朝历史长达2000多年,但是作为皇帝的妻子以“贤后”之称名垂青史的皇后并不多,甚至可以说凤毛麟角,而唐太宗唯一的正妻长孙皇后就是其中一位。在中国封建王朝能建功立业者,很多是家里有一个贤妻,用现在的话说是成功男人的背后有一个优秀的女人,今天要讲的长孙皇后就是唐太宗身后的贤内助,所以今天来探究

  • 长孙皇后是千古贤后,极受唐太宗宠爱,为何身边总带着一包毒药?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毒药,皇帝,魏征,唐朝,李世民,唐太宗,长孙皇后,长孙无忌,国防政策,黄易小说人物

    熟悉唐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文德皇后长孙氏不仅贤良淑德、宽厚仁慈,被后世赞誉为千古贤后,而且跟唐太宗之间伉俪情深,堪称帝王史上一对“模范夫妻”。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长孙皇后跟唐太宗在一起时,身边总是藏着一包毒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01 千古贤后作为唐朝第一位生前获封为皇后的女性,长孙皇后被史官们塑造成

  • 长孙皇后提前袝庙有逾制吗?并没有,远不及两个透明皇后惊世骇俗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太宗,皇帝,高祖,太庙,唐朝,长孙皇后

    我回复说:长孙后袝庙并享受帝王庙乐的事,的确存在,但是,在宗庙礼制上讲,长孙后袝庙的事并不存在什么违规逾制操作,因为她当时在太庙里并不是正神,更何况,在她之前,就已经有不止一个皇后提前袝庙并享受帝王庙乐,甚至,她们享受的规格比长孙后更高——能够以妇人为一世、在宗庙位列正神。如果说唐太宗如此操作,就是

  • 李世民霸占弟媳杨氏时,为何长孙皇后不劝阻?多年后魏征说出实情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萌萌哒标签:李世民,长孙皇后,李元吉,李建成,玄武门之变,魏征

    当人们谈及绵延千年的中国历史时,文化与政治享誉海内外的唐朝是那史书中最为雄伟壮阔的一页。盛唐风月无边,锦绣江山如诗如画,万国来朝的盛况让大唐举世闻名,而唐初太宗在位时期对内文治天下,国泰民安,谩说尧舜禹汤好,开创“贞观之治”。年少志高远唐太宗李世民少负盛名,跟随父亲,即唐高祖李渊在诸侯战争中取得赫赫

  • 长孙皇后对李世民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李世民,长孙皇后,长孙无忌,长乐公主,太宗

    文 / 子玉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优秀又肯默默付出的女人,李世民也是。如果非要给长孙皇后打上一个标签的话,那一定是:贤明。看看她干的那些事,你就知道长孙皇后绝对担得起这两个字——李世民掌权之后任命他大舅哥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后来,太宗又想进一步任命他为尚书仆射,就是所谓的宰相。长孙皇后知道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