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帝后嫁女,魏征谏言嫁妆太多,长孙皇后请求李世民重赏魏征

帝后嫁女,魏征谏言嫁妆太多,长孙皇后请求李世民重赏魏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烨青衣 访问量:1602 更新时间:2024/2/5 11:41:11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劝世名言不仅适用于劝导平民百姓,就算将其拿来警醒高高在上的九五至尊来说也并无不妥。

古往今来,若想江山永固、盛世得昌,帝王就必须能够敞开胸怀,广开言路,允许臣子们直言进谏,让他们为社稷和黎民的福祉而建言献策,以实现兴利除弊、长治久安的目的。

纵观历史,能够虚心纳谏的帝王并不算多,这其中的大部分帝王也只是能够接受"顺耳"的忠言,而唐太宗李世民就不一样,他能够克服人性的弱点,虚心求谏,重视贤臣,从而实现了光耀史册的"贞观之治"。

细说起来,千古明君李世民大治天下的功绩中,长孙皇后的从旁辅就也功不可没,这位冰雪聪明、德贤并重的伟大女性也因此而被史学家誉为"千古第一贤后"。

系出名门,德高品贵、睿智贤淑的长孙皇后

公元601年,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正室夫人高氏为其诞下了一名粉雕玉琢、乖巧可人的女婴。

女婴刚满月不久,高氏就请来术士为此女占卜测字,术士用女婴的生辰八字仔细推算后,说道:此女命格奇高,正合卦象中的"坤"字,天乾地坤,坤载万物,您的这个女儿当真是贵不可言呐!

术士的言论有真有假,而待这小小女婴成年后,还真嫁给了大唐开国皇帝李渊之子李世民。此后,生活在宫墙深苑、皇家内室的她守礼知节、机智行事,还真就帮助丈夫李世民荣登了帝王之位,开了皇图霸业。

而这个命格奇高、贵不可言的女子,便由长孙氏而晋升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母——长孙皇后。

当长孙皇后还是秦王妃的时候,她就能够一边相夫教子,一边恭孝有加地侍奉公公李渊,极大地缓和了李渊、李世民父子间的嫌隙。

玄武门事变中,长孙皇后亲自给一众官兵鼓励和慰问,成功地稳定了军心,助推丈夫李世民登上了皇位。

李世民登基称帝后,立刻册封劳苦功高的发妻长孙氏为皇后,让她母仪天下、尊荣至极。

身居后位,长孙皇后并没有就此居功自傲、贪享荣华,她依然选择默默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打理好后宫的一切,努力不让李世民为后宫琐事操心。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她在默默从旁辅佐丈夫稳固江山基业的时候,从不越界逾矩,只是加以温柔提醒,告诉李世民何为治国理政的中肯原则,其他一概不谈。

从始至终,长孙皇后处处以前朝国事为重,深信夫君李世民有驾驭群臣的实力,并且恪守妇德宫规,坚决维护"后宫不得干政"的皇室训制。

长孙皇后的母族一直都忠心耿耿地拥戴着李世民,尤其是当朝国舅、长孙皇后的胞兄长孙无忌,更是效忠李唐天下的肱骨重臣。

长孙无忌因为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至功而位及群臣之首,深受李世民倚重,得享了旁人不可企及的荣宠和功禄。

而当李世民想更多地提拔、封赏长孙一族之时,却被长孙皇后坚定地拒绝了。

长孙皇后认为朝臣自当努力建立功勋,然后皇帝可以论功行赏,而长孙氏一族已经得到了太多的圣眷隆恩,若再额外拔擢犒赏,恐怕外戚太盛不仅会招来无端的祸患,还会污了太宗任人唯贤的美名。

太宗曾问长孙皇后如何看待朝政国事,长孙皇后思虑片刻,坦诚地答道:愿陛下将"居安思危、任贤纳谏"这8字箴言放在心中,则万事可解。

后来,当唐太宗每每被魏征杜如晦褚遂良等谏臣的忠言弄得恼怒不已之时,长孙皇后却"以之为喜",祝贺唐太宗能得到诸位贤臣的直言进谏,故而国事必将昌明、天下必会太平。

长孙皇后经年的言行作为,无疑是在为李唐天下的顺治而默默殚虑助力,而当她面对家事和国事的利益相悖之时,同样能够理智地看待问题,做出聪明的选择。

长孙皇后识大体护忠臣,不为家事枉顾既定的皇家礼制

唐太宗一向爱重长孙皇后,也因此极为喜爱他和长孙皇后所诞育的皇子公主。在唐太宗李世民的21个女儿之中,最受宠爱的就是长乐公主李丽质,她是长孙皇后的第一个女儿,也是李世民的嫡长女。

李丽质人如其名,天生丽质,遗传了长孙皇后的美貌和气质,自幼便由长孙皇后亲自抚养调教,这个金枝玉叶旁人可比不得,7岁就被父皇赐予"长乐郡公主"的封号,并得食邑3000户。

食邑3000户是什么样的封赏呢?就相当于长乐郡中3000个农户家庭上缴的田邑赋税皆归长乐公主所有,以确保其可以生活优渥、衣食丰厚。

作为独得厚宠的皇室明珠,长乐公主的婚事就成了帝后父母心中的一件大事。

太宗疼爱长乐公主,早就为其物色好了一个门当户对的驸马,而这个幸运的驸马并非旁人,而是长孙皇后的亲外甥、重臣长孙无忌的嫡长子长孙冲

长孙冲为人品端貌健、才学过人,又是国舅之子,他与长乐公主的结合可谓是亲上加亲、难得的皇室佳缘。

长乐公主订立婚约后,礼部不敢怠慢,提前一年就开始置办婚礼所需的一应之物。而彼时与长乐公主同年出嫁的还有一位公主,她就是李世民的妹妹、太上皇李渊的六公主——永嘉长公主。

李世民钟爱长乐公主,命礼部为长乐公主准备高于永嘉长公主两倍的嫁妆,礼部接到皇帝的命令却犯了难,因为这个决定显然违反了此前不久所敕定的皇室礼制。

不久,魏征听说了此事,就谏言于太宗:长幼有序,不该厚此薄彼。并用汉明帝刘庄的典籍故事加以劝说,希望李世民能够收回前言,遵照礼制来公平地置办两位公主的嫁妆。

李世民听了魏征的话后,自觉有理,便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儿收回了成命。待李世民退朝回宫后,看见长孙皇后,就把魏征进谏的事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

太宗原以为魏征的举动委屈了长乐公主,长孙皇后会面有愠色,必竟帝后嫁女的事情说到底还轮不到一个臣子来指挥插嘴。

可长孙皇后却开口称赞魏征,她说:魏征考虑的是制度遵守和人言可畏,实则是在替陛下您维护皇威,真乃我朝的社稷之臣也。

长孙皇后为了嘉许魏征忠言进谏的行为,还特意请求李世民给予魏征奖赏。于是,魏征得到了帝后赏赐的400匹丝绢以及400缗铜钱。

其实,当初太宗决定命礼部为长乐公主准备丰厚的嫁妆之时,长孙皇后一定是知道的,并且没有加以阻拦。

而当一些朝臣认为此举逾矩并纷纷表示反对后,长孙皇后才思量利弊,不仅同意遵照礼制如常置办长乐公主的嫁妆,不再搞特殊化,还重赏魏征,恰恰体现了长孙皇后的聪明之处:如果执意拒谏,不仅会被世人认为帝后二人苛待皇室长公主,还会失去魏征这个诚臣的信服和忠心。

长孙皇后之所以能够处处留下懿德善行,于青史中流芳百世,与她善于分析局势利弊、礼贤下士、看重忠臣贤臣有关。

拥有如此智慧和格局的长孙皇后,确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果真担得起"千古第一贤后"的美名、堪称后宫女性的典范。

更多文章

  • 唐太宗能够开创“贞观之治”,长孙皇后功不可没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李世民,长孙皇后,魏征,长孙无忌,长乐公主,太宗

    当年,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和唐太宗曾并肩作战,一直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他对李世民忠心耿耿,关系密切。在玄武门之战中,长孙无忌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和勇气,丝毫没有退却。李世民很受感动,经常在大臣面前称赞无忌。唐太宗即位后,欲立长孙无忌为宰相。但是遭到长孙皇后多次阻止。唐太宗一直很重视长孙皇后的意见,但这

  • 长孙皇后对唐太宗的辅助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世民,长孙皇后,李渊,长孙无忌,魏征,高士廉

    中国封建王朝历史长达2000多年,但是作为皇帝的妻子以“贤后”之称名垂青史的皇后并不多,甚至可以说凤毛麟角,而唐太宗唯一的正妻长孙皇后就是其中一位。在中国封建王朝能建功立业者,很多是家里有一个贤妻,用现在的话说是成功男人的背后有一个优秀的女人,今天要讲的长孙皇后就是唐太宗身后的贤内助,所以今天来探究

  • 长孙皇后是千古贤后,极受唐太宗宠爱,为何身边总带着一包毒药?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毒药,皇帝,魏征,唐朝,李世民,唐太宗,长孙皇后,长孙无忌,国防政策,黄易小说人物

    熟悉唐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文德皇后长孙氏不仅贤良淑德、宽厚仁慈,被后世赞誉为千古贤后,而且跟唐太宗之间伉俪情深,堪称帝王史上一对“模范夫妻”。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长孙皇后跟唐太宗在一起时,身边总是藏着一包毒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01 千古贤后作为唐朝第一位生前获封为皇后的女性,长孙皇后被史官们塑造成

  • 长孙皇后提前袝庙有逾制吗?并没有,远不及两个透明皇后惊世骇俗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太宗,皇帝,高祖,太庙,唐朝,长孙皇后

    我回复说:长孙后袝庙并享受帝王庙乐的事,的确存在,但是,在宗庙礼制上讲,长孙后袝庙的事并不存在什么违规逾制操作,因为她当时在太庙里并不是正神,更何况,在她之前,就已经有不止一个皇后提前袝庙并享受帝王庙乐,甚至,她们享受的规格比长孙后更高——能够以妇人为一世、在宗庙位列正神。如果说唐太宗如此操作,就是

  • 李世民霸占弟媳杨氏时,为何长孙皇后不劝阻?多年后魏征说出实情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萌萌哒标签:李世民,长孙皇后,李元吉,李建成,玄武门之变,魏征

    当人们谈及绵延千年的中国历史时,文化与政治享誉海内外的唐朝是那史书中最为雄伟壮阔的一页。盛唐风月无边,锦绣江山如诗如画,万国来朝的盛况让大唐举世闻名,而唐初太宗在位时期对内文治天下,国泰民安,谩说尧舜禹汤好,开创“贞观之治”。年少志高远唐太宗李世民少负盛名,跟随父亲,即唐高祖李渊在诸侯战争中取得赫赫

  • 长孙皇后对李世民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李世民,长孙皇后,长孙无忌,长乐公主,太宗

    文 / 子玉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优秀又肯默默付出的女人,李世民也是。如果非要给长孙皇后打上一个标签的话,那一定是:贤明。看看她干的那些事,你就知道长孙皇后绝对担得起这两个字——李世民掌权之后任命他大舅哥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后来,太宗又想进一步任命他为尚书仆射,就是所谓的宰相。长孙皇后知道后是

  • 长孙皇后凭何被独宠23年?李世民若是听她的话,就没武则天啥事了

    历史解密编辑:醉风文史标签:李渊,李治,唐朝,隋朝,李世民,唐太宗,书法家,长孙皇后,长孙无忌,女皇武则天

    公元636年是令李世民心碎的一年,那位13岁便嫁给他,陪伴他度过23年风风雨雨的爱妻长孙氏在这一年7月8日于太极宫立政殿永远闭上了双眼,年仅36岁,这给李世民带来巨大的打击。长孙皇后下葬昭陵后,李世民再也无法看到妻子的容貌,心中的悲痛日益增加,后来他甚至命人在宫中建造一个高台,登上高台之后,李世民能

  • 李世民最爱的女人长孙皇后,为何红颜早逝?或源于李世民无尽的爱

    历史解密编辑:小哈哈说历史标签:宠爱,皇帝,李世民,长孙皇后,平民百姓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她见证了李世民从小男孩成长到一个独当一面的皇帝,她能够体会到李世民多年来的不容易。所以即使李世民坐上皇位,拥有后宫佳丽三千,依然把自己所有的宠爱都给了长孙皇后。然后好景不长,长孙皇后36岁时,就去世了。医学分析,长孙皇后的红颜薄命,很可能与她生了太多孩子有关,生孩子

  • 长孙皇后的叔叔犯了错,本不可恕,李世民却当众赐给他数十匹绢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李世民,长孙皇后,李渊,隋炀帝,刘文静,顺德,长孙无忌

    大业七年,杨广开始为东征高句丽开始做准备,征集士兵和粮草,但有很多人并不愿意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打仗,当然征兵是强制性的,并不是你不想去就能不去的,所以也有一部分人就为此而踏上了逃亡的道路,比如长孙顺德。长孙顺德是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族叔,长孙家在北周时期和隋朝时期还是比较大的一个家族,而长孙顺德原本也

  • 李世民终生尊敬的长孙皇后,为何被称历史第一皇后?真没人比得上

    历史解密编辑:小乐丫呀标签:李世民,长孙皇后,皇后,魏征,李渊,皇帝

    虽然在很多影视剧中皇后都是表面上大度包容但是内里对其他妃子充满嫉妒怨恨的形象,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真正贤明且和其他妃子相处关系好的皇后绝对不在少数。历史上著名的长孙皇后就是有名的贤后,甚至被公认为历史第一皇后。作为李世民的终生伴侣,最爱的那一位,作为一国之母,长孙皇后究竟有什么卓绝之处呢?下面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