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抱怨:我要杀魏征,不想长孙皇后不劝,反而回卧室换套朝服

李世民抱怨:我要杀魏征,不想长孙皇后不劝,反而回卧室换套朝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杨军吃吃吃 访问量:451 更新时间:2023/12/4 18:39:40

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优秀的女人,这句话一点都不假,李世民治理下的大唐出现了贞观之治,为大唐百年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李世民广开言路,成了一个仁慈开明的君主。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背后如果没有长孙皇后的把持,李世民不可能有如此功业,大唐也不可能有如此繁盛的局面。比如有一次上朝,魏征和李世民争锋相对,这让他非常不快,下朝后李世民直奔长孙皇后寝宫抱怨道:我一定要杀了魏征这个乡巴佬。让他没想到的是,长孙皇后并没有劝阻,而是回到卧室换了一套正式的朝服走出来,李世民见后瞬间平息怒火,反而对魏征更加重视,这是为什么呢?

长孙皇后是将门之女,是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小女儿,但不幸降临在了这个家庭,长孙皇后9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没有依靠的她连同母亲和哥哥长孙无忌被同父异母的兄长赶出了家门,无奈之下只能投奔舅舅高士廉,好在高士廉对他们一家非常好,就这样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被舅舅抚养成人。高士廉和李渊同朝为官,而且两家关系也很好,所以私下里长孙无忌和李世民关系非常好,长孙皇后和李世民也因此成了青梅竹马。当时高士廉觉得李世民非常人,于是就做主将长孙皇后许配给了李世民,这年李世民16岁,长孙皇后13岁。

4年后李渊被杨广任命为太原留守,李世民夫妇也就跟随李渊到太原居住,家里女人中她辈分最高,所以当家主母的责任就落在她的身上,李渊起兵,李世民一路南征北战,长孙皇后担当了贤内助,家里上下打理的井井有条,还经常为李世民出谋划策。618年李渊登基,李世民被封为秦王,而长孙皇后也就成了秦王妃。还不仅于此,大唐江山稳固后,李世民功高震主,李渊对这个儿子也充满了猜忌,长孙皇后明白这一点,所以她经常入宫孝敬公公,同时还和后宫嫔妃交往来弥补丈夫和公公之间的嫌隙,娶妻如此,李世民不成就功业都难。

626年6月,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以及三弟李元吉之间的争斗已经白热化,几乎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李世民无奈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政变当天,她和李世民站在一起为将士们加油打气,这让全体将士信心大增,斗志昂扬。“玄武门政变”后的第三天李世民成了太子,而长孙皇后也成了太子妃,两个月后李渊让位给李世民,自己当了太上皇,而长孙皇后正式成为皇后。所谓患难见真情,长孙皇后和李世民一路经历了重重磨难,李世民感激长孙皇后一路的生死相随,所以对她更加倚重,而且长孙皇后进退有度,默默的为丈夫付出,从不邀功,每次李世民想要和她讨论政事,她总是不接话,李世民也无奈,只能转移话题。长孙皇后不但要求自己不干政,她也不允许娘家人掌握太大的权力。

李世民登基之后要封长孙无忌为宰相,他听说之后立即劝阻:“我能成为皇后,已经很幸运了,实在不想让我的家人再得到过多的权力。汉朝的吕氏、霍氏就是前车之鉴,妾请求皇上不要让我的兄长做宰相。”但是以长孙无忌的功劳,当宰相绰绰有余,李世民执意要封,长孙皇后没有办法只能去劝说长孙无忌不要接受,长孙无忌见妹妹如此坚定,最终向李世民请辞,李世民只能无奈的改了敕书。虽然长孙皇后不干政,但是生活中她总会隐晦的提醒李世民的过失,还经常安抚丈夫暴躁的情绪。

比如有一次李世民得了一匹骏马,他爱不释手,但是没几天就被宫人养死了,李世民因此大发脾气,要把养马的人处死,长孙皇后给他讲了个齐景公因为爱马被人养死,杀了养马人,最后被百姓骂,被诸侯轻视的故事,李世民一听就明白了,于是就放了这些人。还有一次,李世民下朝后在长孙皇后面前大骂魏征,长孙皇后赶忙问:“发生了什么事,让您如此气愤?”李世民回答:“魏征总是在朝堂上羞辱我,我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听完不说话,直接回卧室换了一套正式的朝服,然后对李世民道喜,李世民一头雾水,长孙皇后笑道:“都说君明则臣直,正是因为您开明,魏征才敢直言劝谏,所以我特地来祝贺陛下。”李世民一听,果然有道理,于是也更加重视魏征。

或许是操劳过度,636年,年仅36岁的长孙皇后去世,李世民将她葬入昭陵,她也是李世民此生唯一的挚爱和妻子,李世民死后也和长孙皇后同葬,长孙皇后也同样配享太庙。长孙皇后与唐太宗李世民相伴23载,他们共同成长,相互扶持,李世民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明君,长孙皇后成为了后人口中的贤后,他们夫妻也成为了人人传颂的模范夫妻,大唐盛世,长孙皇后功不可没。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一生感情笃厚,他们的子女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欢乐就是你哦标签:李世民,长孙皇后,李承乾,李治,长乐公主,武则天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一生感情笃厚,他们的子女是什么结局?风雨惊虹2022-06-1910:37山东历史领域创作者关注李世民绝对算得上一个长情的男人,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是他唯一的皇后。长孙皇后13岁嫁给了秦王李世民,夫妻恩爱和睦,但是她只陪伴了李世民短短的22年便早逝了,李世民命人筑了观望陵来怀念她,之后李

  • 长孙皇后:13岁入宫,23年独宠,死后12年独霸后位,武则天也嫉妒

    历史解密编辑:西门史纪标签:太宗,唐朝,李世民,长孙皇后,长孙无忌,女皇武则天

    在古代,皇帝有三宫六院,能得皇帝宠爱的皇后少之又少,而后宫中的嫔妃就更惨,有些甚至一辈子都没见过皇帝几面,就将一生终结在那深似海的宫中。但是,在唐朝,有一位女子,她13岁嫁给李世民,36岁去世,被李世民独宠23年,死后还独霸后位13年,令武则天羡慕不已。这位女子便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长孙皇后,就是唐

  •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感情那么好两人的子女又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李世民,长孙皇后,李治,李承乾,李泰,武则天,皇后,唐太宗,唐朝,艺术家,军事制度

    对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一生感情笃厚,他们的子女是什么结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世民绝对算得上一个长情的男人,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是他唯一的皇后。长孙皇后13岁嫁给了秦王李世民,夫妻恩爱和睦,但是她只陪伴了李世民短短的22年便早逝了,李世民命人筑了观望陵来怀念她,之后李世民的王

  • 长孙皇后的有趣冷故事你看过没?得此女做老婆三生有幸!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长孙皇后,高士廉,李世民,长孙无忌,魏征,李承乾

    1,长孙皇后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出生,其名于史无载,小字观音婢,是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一箭双雕说的就是他)之女,大业五年(609年),长孙晟去世。年仅八岁的长孙氏与母亲及哥哥长孙无忌一并被异母兄长长孙安业赶出家门,高氏无奈之下只得带着一双年幼的儿女投奔哥哥高士廉。2,高士廉将高氏与长孙兄妹

  • 为什么说李渊的老婆窦氏,丝毫不亚于唐太宗李世民老婆长孙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李渊,窦氏,皇帝,李世民,隋炀帝,唐太宗,书法家,长孙皇后,太穆皇后

    隋炀帝时期,李渊做了扶风太守,家里面养了好几匹骏马。有一天,李渊的妻子窦氏对李渊说道:“当今的皇帝喜欢雄鹰和骏马,这几匹马应该献给皇帝,否则皇帝知道后会牵累你的。”李渊当然也知道隋炀帝喜欢骏马,但是自古英雄爱骏马,大丈夫李渊也非常喜欢骏马,不舍得将骏马进献给皇帝。结果没想到,李渊家有骏马的消息果然传

  • 16版长孙皇后,有的似深闺怨妇,有的像富家小姐,唯有她让人怀念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GOGOGOGO标签:长孙皇后,武则天,文成公主,李世民,房玄龄

    俗话说,一个成功的男人后面,都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长孙皇后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唐太宗李世民能成为一代明君,她的辅佐也是少不了的。长孙皇后,小字观音婢,从小爱好读书,并接受了一整套正统的教育,拥有知书达理、贤淑温柔、正直善良的品行。13岁就嫁给李世民为妻了,年龄虽小婚后的她依然能尽行妇道,悉心侍奉公

  • 长孙皇后,有多贤德?李世民若听她的告诫,就没武则天啥事了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李世民,武则天,长孙皇后,唐太宗李世民,李渊,长孙无忌

    尽管中国历史上英明伟岸的帝王有很多,但别忘了历朝历代贤德多才的皇后亦不少。但凡是一任盛世明君,其背后大体上都会站着一位能够笃信之、力佐之的贤惠妻子,就像如今人们所说的那样:每一个男人的成功,都离不开一个优秀女人的默默支持和付出。有风骨、有格局的女人通常看待事物要比常人更加深入、全面,并深谙事物的本质

  • 佘诗曼演绎长孙皇后,发现唐朝女性地位有多高,外套上云纹超美

    历史解密编辑:总探长爱时尚标签:西装,上衣,短裤,衬衫,唐朝,佘诗曼,长孙皇后,香港小姐,古装扮相

    现在有种综艺节目越来越受欢迎,那就是将真实的历史演出来的方式,比如《书画里的中国》。这档综艺节目就是截取一些备受关注的史实,让比较有知名度的演员非常真实地将它演出来。大家已经看腻了各种包裹着历史剧外衣的偶像剧,这种方式既可以满足大众对古装剧的喜爱,也能让年轻人正确认识历史,可谓一举两得。古装美女佘诗

  • 长孙皇后,帝王之爱虽是一瞬间的回眸,但她却能做到夫妻恩爱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长孙皇后,李世民,武则天,玄武门之变,帝王

    长孙皇后:淑媛佐圣君,高风百世尊若要评谁是千古第一后,这长孙氏应该是首选之人,这个大概是没有太多争议的吧,她在历史上皇后的评价上最高,夫君唐太宗亦可位千古明君之列,两相媲美,这地位之崇高,也是自然之事。她不仅贤慧,助君开创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贞观之治,还以自己的智慧,让李世民得了个纳谏从流的美名,她可以

  • 太宗背后的女人撑起了半个贞观之治-长孙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长孙皇后,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魏征,李渊

    公元636年,贞观十年六月二十一日,一代贤后长孙皇后在立政殿驾崩,终年36岁,谥号“文德皇后”。长孙家族作为皇族宗室,从北魏至隋以来能人辈出,可谓“门传钟鼎,家世山河”。到了隋朝也不例外,长孙晟以自己的奇谋韬略,通过离强合弱、以夷制夷、软硬兼施等策略,分化瓦解突厥势力,终使突厥不复往日强大。长孙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