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宣宗写下悼亡诗缅怀白居易,意外成了绝世名篇,惊艳后世千余年

唐宣宗写下悼亡诗缅怀白居易,意外成了绝世名篇,惊艳后世千余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飞鱼说史 访问量:1735 更新时间:2024/1/26 4:02:25

大唐王朝是中国古代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时期,尤其是盛唐时期的荣光,可谓照亮了整个世界。

由长安通往地中海沿岸的丝绸之路,将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明传播四海,世界各地的使臣、客商、僧侣等等纷沓而至。

而当他们进入大唐的领土之后,看到一片繁华的车水马龙,无不由衷感叹,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美好的地方。

一曲盛唐之歌,不仅唱响了唐朝的繁荣,也照亮了后世的文化之灯。

倘若没有大唐,历史文化势必会少一颗璀璨的明珠,那经久传唱的古诗词,便是对此的最好证明。

唐朝唯独不缺诗人,随随便便挑出一个文人,都够现在的学生学个几个,正是这些文人齐心协力,创造了中国文化上的繁荣,唐诗则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为靓丽的标签。

唐诗是儒客文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各种派别的诗人轮番登场,共同谱写了令人怀念的篇章。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是最令人家喻户晓的大诗人,除了这两人之外,就要数诗王白居易了,他们三人又被合称为唐代三大诗人。

白居易和杜甫一样也是现实主义诗人,写了不少反映民间疾苦的诗歌,同时他还是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在当时的文坛和政坛都颇有影响力。

而他的去世也在当时引起了众人的哀叹,唐宣宗甚至还专门为他写了一首悼亡诗,没成想却成了绝世名篇,惊艳了后世千余年。

那么,唐宣宗为何会缅怀白居易,他写的悼亡诗又是什么?

白居易的能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公元772年,出生于河南新郑。

白居易出生的时候,安史之乱的战火虽然已经平息,但时局依然动荡不安,藩镇李正己在河南割据一方,民不聊生。

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跟随家人四处避祸,过着并不安稳的日子,白居易自幼读书便十分刻苦,有时候甚至嘴巴都因为读书生了疮,而手也磨出了茧子,年纪轻轻头发便已经全部白了,当真没有“辜负”他的姓氏。

白居易读书虽然用功,但是在仕途上却相当不顺畅,直到贞元十九年的时候,白居易才进士及第,被朝廷授予了秘书省校书郎,这一年他已经31岁了。

此后的十余年里,白居易仕途上也有起伏,但终究没有受到大用,不过他却自我感觉良好,尤其是在担任左拾遗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是受皇帝赏识的,便频繁上书言事。

白居易心怀天下,上书的内容也大多是揭露朝廷的弊端,有时候甚至还当面指出时任皇帝的唐宪宗的不足。

唐宪宗对于白居易的举动十分不满,他甚至对臣子抱怨说:

白居易那小子,是朕给他的名位,可是他却极其无礼,这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如果不是宰相李绛认为白居易是一片忠心,并劝谏唐宪宗广开言路,白居易早就被朝廷革了职。

公元815年,时任宰相的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立即上书表示要严惩凶手,可是却被认为是越职言事,皇帝便以此为借口,将其贬出京师。

白居易的人生也在此刻由兼济天下转变为独善其身,也正是如此,让白居易在文学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唐宣宗的秀

白居易到了晚年的时候,性格上早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锋利,甚至开始笃信佛教,以寻求人生上的安慰。

公元846年,白居易病逝于洛阳,享年75岁,在那个平均寿命并不高的年代,白居易已经能算得上是长寿之人了。

在他去世那一年,朝廷也发生了剧变,年仅33岁的唐武宗李炎因长期服用长生仙丹驾崩于大明宫,已经37岁的李忱在宦官马元贽的拥戴下登基称帝,史称唐宣宗。

只是谁也没想到,唐武宗的悲剧并没有让唐宣宗惊示,在十多年后,他也走了唐武宗的老路,因服用过量的长生药而中毒身亡,当然这是后话了。

唐宣宗在位时期做了不少有利于朝廷统治的事,国家相对安定,时人总称其为“小太宗”。

此外,唐宣宗颇有文采,十分喜欢诗书,《全唐诗》中就有他六篇佳作,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唐宣宗尤其喜欢白居易的诗作,尤其是他的那首《长恨歌》可谓写尽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让宣宗感慨良多。

所以,在他继位的时候,自然没有忘记这位年事已高的大诗人,只是唐宣宗还没来得及有所表示,白居易便去世了,唐宣宗只能追赠其尚书右仆射,谥号“文”。

此外,唐宣宗还以绝佳的文采为他写了一首悼亡诗,诗曰: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悼亡诗的彩

唐宣宗的这首《吊白居易》,无论是工笔还是意境都可以称得上是悼亡诗中的绝佳典范,可谓妙笔生花,写尽了白居易的一生。

那么这首诗究竟好在哪,我们自然要先明白这首诗的意思才行。

这首诗如果用白话翻译一下,是这么个意思:

你的诗歌光耀了大唐六十年,现在只能在天上当个诗仙了,人生如浮云,我造化也不够,想留也留不住你,只能希望你随处安居,愿你在九天之上可以快乐。

你名闻天下,诗篇光耀后代,不仅孩童都会吟诵《长恨歌》,而且胡人也能歌唱《琵琶行》,你的功德和声望已经人尽皆知,我每次想到你,都会怆然而泪下。

由此可见,这首诗的感情十分真挚,不仅对白居易的才华来了一个全方位的评价,而且极大地表现出了对白居易离世的悲痛。

以一国之君而作如此优秀的悼亡诗,唐宣宗的文采可见一斑,更值得说明的是,在这首诗的第二句,还引用了白居易的名和字,来达到一语双关的目的,可谓是无可争议的绝世名篇,惊艳了后世千余年。

白居易随着大唐的消亡已经化作一缕轻烟,但他留下来的诗作却成为了历史文化中不会消散的光芒。

大唐有白居易,亦是一件幸事。

参考文献:《旧唐书》/《新唐书》等。

(图网,侵删)

标签: 唐宣宗白居易唐宪宗唐武宗

更多文章

  • 一天一首古诗词唐诗,白居易《秋雨夜眠》

    历史解密编辑:城市种菜小白标签:秋雨夜眠,白居易,萧瑟,一首,诗词,唐诗,古诗词,艺术家,唐朝

    《秋雨夜眠》【唐】白居易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秋雨夜眠音频:00:0006:03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杏儿朗读诗词译文仿佛一整个秋天的夜晚,都带着寒凉与冰冷,安闲自在的恐怕只剩下“我”这个体弱多病的老翁吧。灯火熄灭后,才迟迟躺

  • 白居易11岁时遇到初恋,被母亲多次阻拦,单身等到37岁,最终无果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白居易,初恋,歌妓,杨氏,湘灵

    “诗王”白居易晚年,竟以圈养家妓为乐,喜新厌旧,家中莺莺燕燕居然100多人,60多岁依然乐此不疲……白居易生于官宦世家,自幼学习刻苦,聪慧过人,考取功名踏足仕途后,官居三品以上。其文采斐然,诸多佳诗名作被后人津津乐道。白居易11岁那年,正好赶上战争,父亲决定一家人搬到一个叫“符离”的地方暂居。邻家有

  • 白居易一首罕见的朦胧诗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元稹,天明,春梦,唐朝,诗人,白居易,花非花,悼亡诗,朦胧诗

    众所周知,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白诗不仅以语言平易通俗著称,且其意境亦多显露。但在《白氏长庆集》中有一首悼亡诗——《花非花》,却比较新奇,据该诗诗意来看,大抵是描述和反映往事虽美,却如梦如云,不复可得之叹。这首《花非花》一改白诗通俗易懂的特色,颇有些“朦胧”味儿,在白诗中的确属于一个特例。

  • 寻访周至仙游寺!白居易为何在此写下《长恨歌》?

    历史解密编辑:金周至标签:周至,元稹,杜甫,唐朝,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仙游寺,唐玄宗,千古名句

    周至仙游寺博物馆近日恢复正常开放。说起仙游寺,就不得不提起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的白居易,因为他脍炙人口的代表作《长恨歌》就写成于此地。白居易为何会在这里写下《长恨歌》,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近日,“陕西文物探探探”邀请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北大学文学院柯尊斌副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为网友们实地解读了白居易的仕宦

  • 白居易这首诗,充满了人生哲理,后两句很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丁宁讲娱乐标签: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柳宗元,裴度,韩愈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欢迎关注明月,这里有最美古诗词- 大隐于朝 -白居易,字乐天,名如其人。如果从唐朝找出一个最聪明的诗人,非白居易莫属,当王叔文和刘禹锡、柳宗元推动“永贞革新”时,他在吟风弄月,与武元衡、裴度进行诗词酬唱;结果刘禹锡、柳宗元双双被贬,刘禹锡更是一去23年。在元稹宦海沉浮时,白居易正稳

  • 唐诗三百首第40首:《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钱塘湖春行,唐诗,诗词,白居易

    好物推荐·粉丝专享【1-5已发】【正版秒杀】一套即使不爱读诗的孩子也抗拒不了的古诗词创意读本——《藏在历史里的古诗词》(全4册)古诗词、历史百科知识、作文素材……一套书(4本古诗词+配套音频)全搞定~还愁孩子记不住、不爱学? 用22个主题,串起了大量经典诗词,也串起了诗人的生平、历史大事件、当时的

  • 白居易的一首惜花诗,短短二十八字,便引起后人争相模仿!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苏轼,唐朝,诗人,白居易,李商隐,花下醉,惜花诗,惜牡丹花,千古名句

    纵观古代诗歌史,诗人对于伤春惜花的题材总是歌咏不绝。如唐代诗人李商隐《花下醉》中“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宋代诗人苏轼《海棠》中“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这两首惜花诗,历来为人所称道。少为人知的是,它们都模仿了白居易《惜牡丹花》中的构思。《惜牡丹花》是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它

  • 女子丧夫和男子丧妻有什么不同?白居易这首诗写得太清楚了

    历史解密编辑:平酱文史标签:丧夫,何曾,诗人,委曲,丧妻,唐朝,白居易,鱼玄机,千古名句

    古代妇女的生活十分不易,在那个时代,女性处于社会底层,遭受了种种歧视和限制。她们受到严格的礼教束缚,无法继承家产,命运往往取决于丈夫和家族的意愿,而不是自己的选择和决策。古代妇女还要面对各种歧视,哪怕是许多才华横溢的优秀女性,也无法得到公正的评价和竞争的机会。比如说,唐代才女鱼玄机,满腹才华,却只能

  • 白居易《长恨歌》为什么如此感人?缘起自身经历,所以悲悯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笔记标签:唐朝,诗人,白居易,杨玉环,长恨歌,唐玄宗,安禄山,李林甫,女皇武则天

    白居易《长恨歌》为什么如此感人?缘起自身经历,所以悲悯作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曾官至翰林学士,才学之高,无可置疑。而在白居易留下的名作中,《长恨歌》赫然在列,他早年的诗作中,思想大多是";兼济天下";,而后期逐渐转为";独善其身";。白居易笔下的《长恨歌》,杨贵妃与帝王的爱情令人动容。这首诗也婉

  • 唐诗三百首第31首:《池上》白居易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池上,唐诗,诗词,白居易

    不想错过我们每天的推送?您可以进入【每日解读诗词】主页面,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点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