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承乾是板上钉钉的太子,为什么还要谋反?一个男人引发的悲剧

李承乾是板上钉钉的太子,为什么还要谋反?一个男人引发的悲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嫋嫋故事会 访问量:3309 更新时间:2024/1/17 11:13:33

李承乾李世民的长子,按照古代“立长不立贤”的规矩,他以后当皇帝也只是时间问题,更何况自幼聪明可爱,深得李世民的宠爱。就这样一个板上钉钉的太子,为什么还要冒着天大的风险来谋反?为什么会说是因为一个男人引发的悲剧?我们看看李承乾造反原因。

首先李承乾是李世民的长子,其母就是长孙皇后,出身根正苗红更何况有一个位高权重的舅舅长孙无忌。唐高祖和李世民都特别喜欢这个孩子,李渊为这个皇孙取名为李承乾,寓意就是承继皇位,总领乾坤。李承乾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就被封为恒山王,足以证明李承乾有多被看重。

三岁的时候,李世民让长孙家庆做李承乾的侍读。五岁的时候,被封为中山王。李世民刚继位,八岁的李承乾就被册立为太子。根据史书记载李承乾自幼聪慧,长得帅还特别仁孝。李承乾老师李纲去世,李承乾还亲自为老师立碑。贞观四年,唐太宗让李承乾听讼,有意培养李承乾做储君的政治能力。贞观六年,李承乾身为太子负责监国,自此李世民每次出巡都由太子留京监国。这些足以证明李承乾有多被看重,只要熬死了李世民,那就是未来的皇帝。

但是事情并不是那么顺利,由于过早的当上太子,皇帝和大臣都对李承乾要求极为严格。李承乾盖个房子,于志宁就批评他太过奢华。李承乾和宦官游完,于志宁就说他是秦二世。后来李承乾宠幸一个太常乐人(男的),并且称他为称心。李世民得知后那是大怒,下令将称心处死。就这样李承乾的内心开始扭曲,也向着极端走去。

这些问题累积起来就很严重,最严重的当属李世民宠爱李泰。贞观十年,李世民把儿子们下任为都督,但留下了魏王李泰。李泰是李承乾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只是不是长子。李世民让他留在京城,外加上开始疏远李承乾,这就让李承乾有了危机感。李承乾和李世民的父子关系已经很僵硬了,更何况有玄武门之变这一先例。

玄武门之变说的就是李世民发动政变杀了太子李建成,然后当上了皇帝。此时的李承乾也犯嘀咕,自己不受宠爱,李泰越来越受宠爱,外加上自己的缘故导致李承乾的危机感严重。一个野心勃勃并且受到皇帝器重的皇子自然给他带来了危机感,也正是因为李泰的存在让李承乾有了谋反的想法。

李承乾先是暗杀李泰失败,之后联合李元昌、杜荷、侯君集等人计划起兵逼宫。结果事情败漏,李承乾被李世民幽禁。之后李世民也问李承乾为什么谋反,李承乾说自己只想保住太子之位。可能是心生愧疚,所以李世民并没有杀李承乾。就是因为李泰威胁到他的地位,所以李承乾决定先下手为强,可惜李承乾没有李世民那样的能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文章

  • 李承乾的最后一天:心里想着仁慈的母亲,嘴里喊着宠爱的称心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李承乾,李世民,长孙皇后,李元吉,李建成,朱高炽

    唐太宗贞观十八年(644年)十二月初八,料峭严冬,寒风阵阵,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是日,千家万户温汤沐浴,洗祛一年风尘,除却千障万病。相传这一天尝百草的神农氏会下凡赐药,拯救被病痛摧残折磨的孕育众生。这天,皇帝会赐给臣子红雪、紫雪、面脂、口脂、澡豆等物,受赠臣子亲笔撰写“谢上表”,感谢皇恩浩荡。红雪“

  • 重识薛家(增五)太子李承乾被废,李世民为何不立李泰为新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李承乾,李世民,李泰,李治,李恪

    在贞观年的中后期,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之争在朝廷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太子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嫡长子,母亲为长孙皇后,从李世民即位起便被立为太子。魏王李泰是李承乾的弟弟,是长孙皇后所生的嫡次子,也是李世民的第四个儿子。因为从小聪明过人,在文学上很有天赋,所以受到李世民的宠爱。两人在太子位上掀起了政治斗

  • 李承乾、李建成、杨勇这三位被废太子,竟都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纯良的大叔标签:李承乾,李建成,杨勇,李世民,李渊

    作为文臣,最高的荣耀莫过于教导太子了,能够成为太子的老师是十分荣耀的事情。然而,历史上有一个人教导了三位太子,却没能辅佐出一位帝王。不知道是这三位太子自身能力不足,还是摊上了这么一位倒霉老师,最后因各种原因导致太子之位被废黜。这位老师也因此出名了,更是被后世之人戏称为“太子杀手”。这三位倒霉的太子分

  • 李世民推倒魏征墓碑,并非因魏征犯颜直谏,而是牵涉李承乾谋反案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魏征,皇帝,唐朝,李世民,李承乾,侯君集,唐太宗,书法家,历史学家,女皇武则天

    唐太宗李世民和宰相魏征是我国古代君臣相合的典范,千年以来成为历朝历代皇帝和大臣相知相处的范本。从古到今有很多儒家学者推崇他们之间的关系,要求皇帝和大臣都以他们为楷模。可是在魏征去世后不久,李世民却派人推倒了魏征的墓碑,取消了魏征长子魏叔玉和衡山公主的婚约。于是很多阴谋论的东西就传了出来,在历史学界中

  • 李承乾身为太子,以后继位称帝是板上钉钉的事,为何要冒险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李承乾,李世民,李建成,太子

    苏轼说过,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李承乾只是一朵培植在温室里的水仙,经不起风,见不了雨,略有委屈,便破罐乱摔;偏偏做事又不用脑,不知行谋反大逆失败的严重后果,用自己这点小力量、这点小经验去跟饱经大风大浪的父亲李世民斗,真是太没有自知之明了。下面先说说李世民是怎么培植他这枝水

  • 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到底有多荒唐?看看这些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李承乾,李世民,长孙皇后,突厥,侯君集

    不得不说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感情之深,从李世民为他们二人的儿子的名字上面就可以看得出来。“承乾”有着承载乾坤,继承大统之意,“泰”有着国泰民安之意,“治”有着治理天下之意。作为嫡长子的李承乾,在八岁的时候就已经被李世民定位太子,李世民在他身上花费了大量的心血,而早期的李承乾也并没有让李世民失望,展现出

  • 李承乾:一开始就不可能成为皇帝的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李承乾,皇帝,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李建成,魏征,李治

    大业贞观兴亡事,曲折是非任涂鸦。今天我们来唠一下唐太宗李世民的家务。我们都知道在唐太宗贞观年间曾经爆发了一场太子之争,最后皇位居然不声不响地落到了,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的唐高宗李治的身上。有人说这是唐高宗李治“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纯粹就是因为运气好,真的是这样吗?在政治舞台上,与世无争的人也许

  •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长子李承乾, 为何从“颇识大体”变得无比荒唐!

    历史解密编辑:三农土特产标签:东宫,魏王,李世民,李承乾,长孙皇后,女皇武则天

    李承乾剧照李承乾,是名副其实的唐朝“富二代”。他的生父是唐太宗李世民,生母是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一出生就是嫡长子,虽然出生的时候李世民还是秦王,但是没过几年,李世民登基,他也名正言顺成了当朝太子。相比于他的兄弟们,从出生以来,很多人拥有的关于出身、家世、背景等烦恼,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都没有,甚至可以

  • 太子李承乾谋反是唐太宗李世民“鸡娃”教育惹的祸吗?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李承乾,李世民,东宫,李渊,储君

    贞观十七年(公元642年),如日中天的唐王朝内部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皇太子李承乾策划谋反。事件败露后,李承乾被废为庶人,流放黔州,没过多久便病逝了。这位曾被唐太宗李世民寄予厚望的帝国继承人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凄惨结局。那么问题来了,身为王朝储君的李承乾为什么会走到谋反这一步呢?武德二年(公

  • 李承乾被李世民废掉以后,魏王李泰为何也未能幸免?谁让他夺嫡呢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李承乾,李世民,李泰,魏王,李治

    公元619年,李世民的嫡长子李承乾出生。1年后,也就是公元620年,李世民的嫡次子李泰就出生了。正是因为晚了1年时间,使得李泰永远也无法逾越这道鸿沟,只能成为自己的大哥李承乾的陪衬。如果换作是你,你心里高兴吗?无情最是帝王家,这事儿在老李家体现得淋漓尽致。当年李世民为了皇位,杀掉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