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承乾身为太子,以后继位称帝是板上钉钉的事,为何要冒险谋反?

李承乾身为太子,以后继位称帝是板上钉钉的事,为何要冒险谋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李三脚 访问量:4875 更新时间:2024/1/14 17:04:16

苏轼说过,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李承乾只是一朵培植在温室里的水仙,经不起风,见不了雨,略有委屈,便破罐乱摔;偏偏做事又不用脑,不知行谋反大逆失败的严重后果,用自己这点小力量、这点小经验去跟饱经大风大浪的父亲李世民斗,真是太没有自知之明了。

下面先说说李世民是怎么培植他这枝水仙的吧。

李承乾出生于武德二年 ( 公元 619 年 ) ,这一年,是李世民生命中极为繁忙、极为紧张、极为危险,同时,也是极为精彩的一年。由于刘武周图谋晋阳 ( 今山西太原西南 ) ,向南争夺天下李世民不得不亲自带兵从龙门渡过黄河,在柏壁与刘武周相争。从而引出了后来大破宋金刚、收降尉迟敬德、东征洛阳、虎牢关擒窦建德、迫降王世充等一系列重大事件。

李承乾是秦王妃长孙氏为李世民诞下了嫡长子,取名“承乾”,后世史家有人分析说,这是寄寓意于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这样分析是不对的。当时,李渊心目中的帝国接班人是太子李建成,李世民只是一个藩王而已。

不过,武德九年(公元 626 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事变当上了皇帝,没有任何犹豫,迅速将年仅 8 岁的李承乾册立为太子。

并且,对李承乾这个太子,李世民疼爱非常,捧在手上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爱得不得了。

比如说,贞观五年(公元 631 年),李承乾生病,从来不信佛也不信道的李世民赶紧请了道士秦英来为儿子祈福,后来又召度三千人出家,并特地修建了西华观和普光寺。还大赦狱中的囚犯,以此为李承乾祈福。

贞观七年(公元 633 年),李承乾再次生病。李世民又请天竺高僧波颇为儿子祈福。并赐了绫帛等六十段与及时服十具给波颇。

贞观八年(公元 634 年)二月乙巳,太子李承乾加元服,李世民大赦囚犯,大宴群臣,赐帛各有差,并命天下大酺三日,以示庆祝。

贞观十二年(公元 638 年)三月丙子,李承乾的嫡长子李厥出生,李世民又诏令天下见禁囚徒都降罪一等,天下大酺五日。

当然,在选定李承乾为储君这条路上,李世民也一如既往地坚定。

在李承乾 12 岁时,李世民就开始让他帮自己处理国政;李承乾 14 岁时,李世民就开始命他在京城监国;在李承乾 16 岁时,李世民就给了他监国权,让他正式下诏书,。

李承乾这一朵水仙开始变蔫的时间是贞观十三年(公元 639 年)。

这一年,李承乾患了足疾,成了个跛子,心情坏透了,性格也开始变得疑神疑鬼起来。

他总怀疑,因为自己走路一跏一拐,全无人君之范,这个太子一定保不住了。

尽管在贞观十七年(公元 643 年),他通过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向李世民试口风,李世民一再强调:“太子虽患脚疾,可依然是嫡长子,绝不可能舍弃嫡子而立庶子的。”李承乾还是不放心。

他看着父亲对胞弟李泰宠爱,就不自觉地想起隋朝太子杨勇被废之事、以及玄武门事变中伯父李建成被杀的惨剧,主动对号入座,把自己想象成了杨勇或李建成。为了改变命运,他铤而走险,冒险谋反。

标签: 李承乾李世民李建成太子

更多文章

  • 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到底有多荒唐?看看这些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李承乾,李世民,长孙皇后,突厥,侯君集

    不得不说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感情之深,从李世民为他们二人的儿子的名字上面就可以看得出来。“承乾”有着承载乾坤,继承大统之意,“泰”有着国泰民安之意,“治”有着治理天下之意。作为嫡长子的李承乾,在八岁的时候就已经被李世民定位太子,李世民在他身上花费了大量的心血,而早期的李承乾也并没有让李世民失望,展现出

  • 李承乾:一开始就不可能成为皇帝的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李承乾,皇帝,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李建成,魏征,李治

    大业贞观兴亡事,曲折是非任涂鸦。今天我们来唠一下唐太宗李世民的家务。我们都知道在唐太宗贞观年间曾经爆发了一场太子之争,最后皇位居然不声不响地落到了,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的唐高宗李治的身上。有人说这是唐高宗李治“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纯粹就是因为运气好,真的是这样吗?在政治舞台上,与世无争的人也许

  •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长子李承乾, 为何从“颇识大体”变得无比荒唐!

    历史解密编辑:三农土特产标签:东宫,魏王,李世民,李承乾,长孙皇后,女皇武则天

    李承乾剧照李承乾,是名副其实的唐朝“富二代”。他的生父是唐太宗李世民,生母是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一出生就是嫡长子,虽然出生的时候李世民还是秦王,但是没过几年,李世民登基,他也名正言顺成了当朝太子。相比于他的兄弟们,从出生以来,很多人拥有的关于出身、家世、背景等烦恼,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都没有,甚至可以

  • 太子李承乾谋反是唐太宗李世民“鸡娃”教育惹的祸吗?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李承乾,李世民,东宫,李渊,储君

    贞观十七年(公元642年),如日中天的唐王朝内部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皇太子李承乾策划谋反。事件败露后,李承乾被废为庶人,流放黔州,没过多久便病逝了。这位曾被唐太宗李世民寄予厚望的帝国继承人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凄惨结局。那么问题来了,身为王朝储君的李承乾为什么会走到谋反这一步呢?武德二年(公

  • 李承乾被李世民废掉以后,魏王李泰为何也未能幸免?谁让他夺嫡呢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李承乾,李世民,李泰,魏王,李治

    公元619年,李世民的嫡长子李承乾出生。1年后,也就是公元620年,李世民的嫡次子李泰就出生了。正是因为晚了1年时间,使得李泰永远也无法逾越这道鸿沟,只能成为自己的大哥李承乾的陪衬。如果换作是你,你心里高兴吗?无情最是帝王家,这事儿在老李家体现得淋漓尽致。当年李世民为了皇位,杀掉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

  • 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真的是荒唐得不成样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多多生活馆标签:李世民,李承乾,胤礽,唐太宗李世民,侯君集

    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八岁之时被立为太子,二十五岁被废。到底是因为荒唐而被废,还是因为被废而被涂抹上荒唐的色彩?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毕竟,为了维护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的英武神明形象,必要的艺术加工是不可少的吧。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史书上几条关于李承乾“荒唐”事迹的记载吧。一、“私幸太常乐

  • 《庆余年》:长公主李云睿和太子李承乾的私情,怎么被庆帝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关你西红柿标签:李承乾,李云睿,太后,太监,宫女

    《庆余年》中,长公主李云睿与太子李承乾的私情之所以被发现,要从一个小太监洪竹说起,在监察院院长陈萍萍和范闲不谋而合之下,利用庆帝的生性多疑,让私情暴露在庆帝眼前。洪竹,原姓陈,颖州人。因为家族里的某处山产被当地知州强行夺走。家族里的两位秀才不忿家产被夺,翻山越岭跨府打官司,声称要将官司打到京都去。知

  • 唐太宗废掉太子李承乾的同时,为什么要把魏王李泰也给废了?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李世民,李承乾,李泰,魏王

    唐太宗废掉太子李承乾的同时把魏王李泰也给废了,主要是魏王李泰涉嫌“谋嫡”。唐太宗最宠爱的儿子:魏王李泰。唐太宗的皇后长孙皇后给李世民生了三个儿子:李承乾、李泰和李治。在几个兄弟中,魏王李泰才华横溢,非常的聪明,也因此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宠爱。按照当时的皇家规矩,诸王长大后都不能长期在京城停留,但是唐

  • 太子李承乾是典型的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李承乾,李世民,东宫,长孙皇后,侯君集,世子

    作者:许云辉公元634年4月,东宫暗杀集团头目纥干承基参与齐王李祐叛乱失败后,被朝廷判处死刑。纥干承基为图自保,供出两桩惊天阴谋:指使他刺杀辅臣于志宁(未遂)和指派他与齐王联络的幕后黑手,正是皇太子李承乾。唐太宗如雷轰顶,先将李承乾“幽之别室”,又命重臣们三堂会审。最终,李承乾谋反案“事皆明验”,罪

  • 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到底荒唐成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李世民,李承乾,宇文赟,宇文邕,皇帝,唐太宗,书法家,隋朝,军事政策,唐朝

    李承乾和北周宣帝宇文赟其实是非常相似的,他们都有一个集文治武功于一身的父亲,宇文赟的父亲是北周武帝宇文邕,而李承乾的父亲是唐太宗李世民,两人都被寄予厚望,以至于合格储君的压力压得两人喘不过气来,又摄于父亲的威严,于是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演员,对外一言一行合乎规矩,在内则偷偷释放自己的天性,天长日久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