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庆余年》:长公主李云睿和太子李承乾的私情,怎么被庆帝发现?

《庆余年》:长公主李云睿和太子李承乾的私情,怎么被庆帝发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关你西红柿 访问量:361 更新时间:2024/2/14 13:52:35

《庆余年》中,长公主李云睿与太子李承乾的私情之所以被发现,要从一个小太监洪竹说起,在监察院院长陈萍萍和范闲不谋而合之下,利用庆帝的生性多疑,让私情暴露在庆帝眼前。

洪竹,原姓陈,颖州人。因为家族里的某处山产被当地知州强行夺走。家族里的两位秀才不忿家产被夺,翻山越岭跨府打官司,声称要将官司打到京都去。知州惊恐之下,勾结山贼,狠下杀手,半夜里将陈氏整个家族给灭门。

洪竹和他哥哥还是小孩子,在山上玩耍忘了回家,躲过一劫。俩兄弟知道家族被灭门,连夜逃出颖州,在京都艰难求活。为了活命,洪竹心一狠,挥刀自宫,进宫做了太监。

一日,洪竹挑水路过含光殿偏道,遇着了老太监洪四庠在屋外睡觉养神。洪竹看他穿着旧衣,脸上还有苍蝇飞着,于心不忍,便拿了破蒲扇为洪老太监打扇赶蝇。洪老太监醒来后,赠他洪姓,名为竹,这也是洪竹名字的由来。

虽然洪老太监没有收洪竹为义子或徒弟,但毕竟洪竹是洪老太监赐姓取名,宫中就有人传说洪竹是洪老太监新收的干孙子,洪竹在宫内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加上人机灵,心性沉稳,就进入了御书房,在庆帝身边做事。

十六岁那年,洪竹在御书房听闻很多范闲的事迹,深知范闲的能耐和厉害。范闲在悬空庙事件中,被影子刺伤。养伤期间,庆帝召其入宫,跟在庆帝身边服侍的洪竹,与范闲有了交集。

范闲清楚洪竹在宫中的发展趋势,于是在跟洪竹的交谈中,套出陈家被灭门之事,让监察院动手,将颖州知州处死,买了个大人情给洪竹,这为后续长公主李云睿和太子李承乾私情暴露,埋下了伏笔。同时,范闲在胶州给了洪竹哥哥极大的好处,在宫中特意打压洪竹,让宫内都知道他与洪竹不对付。谁都不知道,洪竹是范闲藏在宫中最深的棋子,连监察院陈萍萍和户部尚书范建都不知道的棋子。

范闲下江南时,洪竹被庆帝提拔为宫内首领太监,委派到皇后身边服侍。凭着一股机灵劲,成功地获取了皇后的信任。

范闲从江南回京,去宫中时,洪竹隐秘的传了张纸条给范闲,隐晦的告诉范闲,太子李承乾和长公主李云睿有私情。其实,在范闲收到洪竹传递过来的信息时,监察院院长陈萍萍早已经在策划对付李云睿了。

陈萍萍利用费介身边的学徒,卖了个药方给回春堂。回春堂凭借药方,研制出壮阳的药丸。药丸交到了幕后东家太常寺六品主事的手里,待他确认药丸的效果之后,拐着弯送到了某位跟太子李承乾关系亲密的宗亲府上。再经隐秘的渠道,送入皇宫,进了李承乾的嘴里,十日一粒,未曾中断。

谁都没有发觉,所有的事情,都是在监察院院长陈萍萍的算计中,线上的人都是被陈萍萍控制着的卒子,就连洪竹发现私情都是陈萍萍让他知道的。陈萍萍暗中的布局,在王年摸清了药丸进入宫中李承乾嘴里的线索后,被范闲利用了起来。一老一少,为了同一个目标,殊途同归地筹划着。

范闲先是找到京中河洛帮暗中销赃的线人,买回太监从宫内偷出来的、先帝赐给太后娘家、太后娘家又给了皇后的半块玉玦。私下交待洪竹,将半块玉玦偷放在皇后宫女床下。让皇后赐绣布入广信宫时,恰好是回春堂药丸送入宫中,太子李承乾也在广信宫之际。同时,要让皇后想起半块玉玦,发生些事情,制造出谣言,利用庆帝敏感多疑的性格,不着痕迹地让庆帝去察觉事情真相。

范闲再次下江南之后,布局的计划在二月中的一天开始。皇后指定的西洋绣布进宫,洪竹陪着皇后说话,成功地让皇后想起了一块当年从娘家带进宫中来的玉玦。皇后忆起年少往事,指派洪竹带着太监找这块玉玦,在某个宫女床下搜到玉玦,这个无辜的宫女被审她的销赃太监打死,事情开始发酵。

此后,宫中传出皇后杖杀宫女的流言,敏感多疑的庆帝由此知道了太子李承乾和长公主李云睿当时一起在广信宫中,对李承乾身体好转疑心大起,让大太监洪四庠调查。监察院院长陈萍萍早有安排,洪四庠查到太医院,太医便死了;查到宗亲府上,贵人也死了;查到回春堂,回春堂便烧了。但是,让洪四庠找到了一颗药丸。于是,庆帝亲眼看到了李承乾与李云睿的私情。

庆帝雷霆一怒,将长公主李云睿安排在京都的大部分谍子、心腹、官员清扫干净。太子李承乾放火烧宫,太后出面,才堪堪保住他和皇后、李云睿的性命。

庆帝将长公主李云睿幽禁在西城皇家别院,非有旨意者,不得相扰,违令者斩,由监察院看管。这也为庆帝大东山杀大宗师之局,给了李云睿策划组局的机会。下诏让太子李承乾代圣出巡观礼南诏,就是变相的流放,利用南诏的毒瘴和路途艰辛,无声无息地让李承乾死于途中。要不是范闲派遣王十三郎沿路护送,李承乾是回不到京都了。

只不过,李云睿和李承乾虽然在宫廷秽乱案中,保住了性命。但是,最终难逃庆帝的把控,在京都叛乱中,李云睿在知道庆帝未死后,自杀身亡;李承乾在叛乱失败后,也是自杀身亡。

标签: 李承乾李云睿太后太监宫女

更多文章

  • 唐太宗废掉太子李承乾的同时,为什么要把魏王李泰也给废了?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李世民,李承乾,李泰,魏王

    唐太宗废掉太子李承乾的同时把魏王李泰也给废了,主要是魏王李泰涉嫌“谋嫡”。唐太宗最宠爱的儿子:魏王李泰。唐太宗的皇后长孙皇后给李世民生了三个儿子:李承乾、李泰和李治。在几个兄弟中,魏王李泰才华横溢,非常的聪明,也因此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宠爱。按照当时的皇家规矩,诸王长大后都不能长期在京城停留,但是唐

  • 太子李承乾是典型的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李承乾,李世民,东宫,长孙皇后,侯君集,世子

    作者:许云辉公元634年4月,东宫暗杀集团头目纥干承基参与齐王李祐叛乱失败后,被朝廷判处死刑。纥干承基为图自保,供出两桩惊天阴谋:指使他刺杀辅臣于志宁(未遂)和指派他与齐王联络的幕后黑手,正是皇太子李承乾。唐太宗如雷轰顶,先将李承乾“幽之别室”,又命重臣们三堂会审。最终,李承乾谋反案“事皆明验”,罪

  • 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到底荒唐成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李世民,李承乾,宇文赟,宇文邕,皇帝,唐太宗,书法家,隋朝,军事政策,唐朝

    李承乾和北周宣帝宇文赟其实是非常相似的,他们都有一个集文治武功于一身的父亲,宇文赟的父亲是北周武帝宇文邕,而李承乾的父亲是唐太宗李世民,两人都被寄予厚望,以至于合格储君的压力压得两人喘不过气来,又摄于父亲的威严,于是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演员,对外一言一行合乎规矩,在内则偷偷释放自己的天性,天长日久之下,

  • 李承乾谋反并非没有胜算,失败只因遇上一桩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李承乾,李世民,侯君集,东宫,长孙皇后,齐王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称帝。同年,李世民册立嫡长子李承乾为皇太子,这一年李承乾才刚满八岁。李承乾小时候聪慧机敏,仁孝纯深,因此深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喜爱。大臣们也为国家能有这样一位储君感到庆幸。然而自长孙皇后去世后,不知道是因为没人可以管束还是因为进入青春期的缘故,李承乾变得越来

  • 李世民长子李承乾究竟有多离谱导致太子位被废?

    历史解密编辑:车马行空说标签:李承乾,李世民,突厥,李渊,侯君集

    #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太子李承乾表里不一,用现在的话说,他很能装。李承乾喜爱音乐、美女,以及打猎,所作所为,奢侈靡烂,唯恐怕老爹李世民知道,所以普通日子,面对太子宫官员,常常谈论忠孝道理,谈到深刻之处,甚至泪流满面;可是回到宫里,就跟一群卑劣的小人物混在一起,淫乱猥亵,无所不为。官员们有打算规劝

  • 荒唐的太子李承乾:连李世民的父爱都救不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承乾,李世民,李治,长孙皇后,康熙

    荒唐的太子李承乾:连李世民的父爱都救不了他要说史上最疼子的帝王,估计所有人都会首先想起康熙和他这个不成器的胤礽,的确,康熙这一次一分为二,算是让他有了足够的时间。但在古时候,却出现了一个对自己孩子的溺爱,甚至超过了康熙。这个男人,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也就是他最疼爱的李承乾。唐太宗和长孙在所有人的眼中,

  • 任见:奇葩太子李承乾的幼稚密谋-《大唐上阳》090

    历史解密编辑:巴黎邮报标签:东宫,魏征,任见,李承乾,侯君集,李世民,李建成,大唐上阳,女皇武则天

    任见:奇葩太子李承乾部署政变?-《大唐上阳》090第二十三章 押宝雉奴深宫之内,令人心惊肉跳的密会,男女双方都经历着激动和危险的乐趣。他们紧紧地握着手,武媚娘悄悄地对李治说:“在马球场,虽然在打球,眼睛一直在追踪你……”李治不知说什么好。武媚娘又甜蜜地道:“马球比赛后数日,妾身还在兴奋,整夜都处于火

  • 李承乾被废为庶人,他的孙子却做到了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留泽说美食标签:宰相,李承乾,李林甫,李世民,唐玄宗,女皇武则天

    李承乾虽然被唐太宗废为庶人,但他的孙子却在唐玄宗时期做到了宰相,并且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让李承乾得以陪葬昭陵,算是了了李承乾的一桩心愿。太子李承乾的悲催人生唐太宗李世民虽然有14个儿子,但嫡子只有三个,即李承乾、李泰和李治。其中,李承乾还是李世民的长子,所以作为嫡长子,李承乾在李世民登基之后,很快就被

  • 李承乾李泰得不到的皇位,李治却轻松获得,李世民为何传位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青檀子标签:李承乾,李泰,李治,李世民

    说起李治,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武媚娘传奇》中那个心里眼里只有武则天的文弱皇帝,抑或是各大影视剧中武媚娘身边的陪衬丈夫,因为妻子太过强大,导致众多影视剧为了凸显武则天这一千古女帝的形象,往往会将唐高宗李治的能力和性格弱化,殊不知,他其实本是一个颇有作为的皇帝。细细品味这段历史后,我们会发现,也确

  • 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身为太子,为何却要谋反得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李世民,李承乾,长孙皇后,李治,唐玄宗

    有一种太子叫作明君的太子,尤其是那种还挺能活的明君,当他们的太子大多没有好下场,公认的明君无外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如果再加几个人的话,我认为秦皇之前的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赵雍算一个,宋祖往后的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康熙都能够算得上吧!我们看看他们在皇位继承时候所遇到的困难吧!赵武灵王被梁启超认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