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子李承乾是典型的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

太子李承乾是典型的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 访问量:4764 更新时间:2024/2/2 3:09:48

作者:许云辉

公元634年4月,东宫暗杀集团头目纥干承基参与齐王李祐叛乱失败后,被朝廷判处死刑。纥干承基为图自保,供出两桩惊天阴谋:指使他刺杀辅臣于志宁(未遂)和指派他与齐王联络的幕后黑手,正是皇太子李承乾

唐太宗如雷轰顶,先将李承乾“幽之别室”,又命重臣们三堂会审。最终,李承乾谋反案“事皆明验”,罪名成立。

李承乾距皇位仅一步之遥,为何迫不及待企图发动政变篡位?

(一)优秀青年

李承乾是含着“世子”这把金钥匙降生的幸运儿,作为秦王李世民与王妃长孙氏的嫡长子,他深受祖父唐高祖喜爱,尚在襁褓中便受封恒山王,五岁时改封中山王,顺风顺水登上同龄人叹为观止的高峰。李世民对其充满厚望,在他三岁时就特派心腹充当世子的侍读,其后又令秦王府十八学士中的两位儒学大师悉心教导世子儒学经典。在父王的精心培育下,李承乾“早闻睿哲,幼观《诗》、《礼》”,沿着父王设计好的人生轨迹迈进。

李承乾勤奋好学,尊师重教。老师李纲因年迈且有腿疾,被唐太宗特赐乘轿出入皇宫与东宫。李老师每次乘轿入东宫,李承乾必定毕恭毕敬“引上殿,亲拜之”,谦逊恭敬地向李老师讨教。李老师病逝后,李承乾悲痛欲绝,并亲手“为之立碑”。

在秦王眼中,“丰姿峻嶷、仁孝纯深”的世子已经完全具备接班人所需的一切素质。因此,当秦王变身唐太宗后,毫不犹豫立李承乾为皇太子。“(李承乾)时年八岁,性聪敏,太宗甚爱之。”

李承乾十二岁时,唐太宗认为他已到“宜令听讼”年龄,为培养其治国理政能力,诏令“自今以后,诉人惟尚书省有不伏者,于东宫上,令承乾断决。”唐太宗在为唐高祖居丧期间,诏令太子监国,权知军国大事。李承乾再次表现出“颇识大体”和“颇能听断”的政治才干,隐然具备一代君王风范。

李承乾的卓越表现令父皇无比欣慰,唐太宗决定仿效周文王之父季历,为十二岁的李承乾提前举行冠礼(礼制:男子二十行冠礼,但天子与诸侯之子因需早日熟悉并执掌国政,故可提前至十一二岁。周文王姬昌便是在十二岁时被父亲提前举行冠礼),赋予太子亲政权力,昭示太子已成为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

可惜,李承乾连续两年生了两场大病,直到十五岁时才正式行冠礼。唐太宗守丧期满归位后,放心地将“细务仍委太子”,并在外出巡幸期间,“常令(太子)居守监国。”

李承乾在父皇眼里是继承基业的好太子,在老师心中是谦恭温顺的好学生,在世人心底是值得仿效和尊敬的好榜样。但是,李承乾展现给世人的,只是硬币的一面。其实,在李承乾人畜无害的乖乖男面目下面,跳动着的是一颗扭曲且逆反的心灵。

(二)顽劣渣男

三岁的孩子,本该天真烂漫地在大自然中遍地撒欢,或在父母面前绕膝承欢。李承乾却在同龄人自由放飞时,被父王延请的严师们轮番轰炸。他被迫压抑天性,日复一日正襟危坐忍受老气横秋的严师们“子曰诗云”训导。在学识与年龄日渐增长同时,李承乾的厌倦与逆反心理也与日俱增。

李承乾荣升太子后,新鲜感还没过,唐太宗便担心他“生长深宫,百姓艰难,都不闻见”,特派于志宁等德高望重的老臣入辅东宫。这些老臣终日在太子面前絮絮叨叨讲述民间各种疾苦,对太子日常所犯的错误事无巨细悉数劝谏。李承乾表面上唯唯诺诺,内心却极为反感,心理愈发叛逆,终于在成人后逆反成“好声色,慢(漫)游无度”的坏学生。

为品尝偷盗的乐趣,李承乾特意建造八尺铜炉与六隔大鼎,令人到民间盗窃马牛进宫宰杀,自己亲手掌勺烹煮,与心腹们分食。他对突厥族情有独钟,尤其喜欢学习突厥语,刻意模仿穿戴突厥服饰,并精选貌似突厥者假扮突厥人牧羊。他还令上百名家奴专门学习突厥伎乐,模仿胡人把头发结成椎形的髻,剪裁彩缎为舞衣,在东宫舞蹈奏乐,昼夜不绝,将东宫当做不夜城。

他虽然把东宫闹得乌烟瘴气,但因对父皇心怀敬畏,所以在唐太宗面前自始至终扮演着优秀太子和好学生角色。每次参加朝廷会议,李承乾“必言忠孝之道”以讨父皇欢心。回到东宫,撕下伪装迫不及待“便与群小亵狎。”遇到辅臣进谏,李承乾揣测出他们的来意后,立刻恭敬迎请,摆出一副严肃认真的样子倾听来人劝谏,然后一个劲儿地“引咎自责”,把自己装扮成知错就改的模范学生。他的表演极为成功:认识错误到位,认错态度诚恳,言辞敏捷流利,反而使得辅臣们无话可说。李承乾凭借“诚恳认错,打死不改”的歪招,竟然瞒天过海,彻底掩饰住自己在东宫内的斑斑劣迹,被朝臣们异口同声称赞为贤明太子。

李承乾的雕虫小技,瞒不住以于志宁为首的几个正直辅臣。于志宁等人忠于职守,屡次三番忠言直谏李承乾表里如一,以皇太子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李承乾起初敷衍搪塞,继而充耳不闻,最终恼羞成怒,竟“阴遣刺客张师政、纥干承基就杀之。”

纥干承基在月黑风高夜潜入于志宁家,因窥见于志宁静卧苫庐(古人在亲丧中所居之室)为母守孝,良心发现,“竟不忍而止”,放了于志宁一马。

李承乾因羞愤而起杀心,视人命如草芥,已将渣男嘴脸暴露无遗。

(三)鹬蚌相争

偏巧,李承乾在某次寻欢作乐中摔断了腿,成为“行甚艰难”的跛足,严重影响到皇太子形象。李承乾从正常人变成残疾人,跛足成为他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身体的残疾,更加剧了他心理的残缺。他日夜忧惧,唯恐父皇因自己的残疾而将皇太子的桂冠戴到别人头上。他像一条恶犬,龇牙咧嘴虎视眈眈守护着皇太子这根香喷喷的肉骨头,誓与肉骨头共存亡。

恰在此时,他的胞弟魏王李泰异军突起,俨然与其形成分庭抗礼之势,严重触动到李承乾的奶酪。于是,一场捍卫和抢夺皇太子之位的明争暗斗的好戏,在唐廷拉开帷幕。

李泰是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嫡次子,因“聪敏绝伦”,一直深受唐太宗的“特所宠异。”李泰才华横溢,主编完成名著《括地志》时,年仅21岁,由此“有当时美誉”,使“太宗渐爱重之。”

李承乾眼见日夜忧惧的心事变成现实,“恐有废立,甚忌之。”李泰“亦负其材能,潜怀夺嫡之计。”他拉拢一批朝臣,“厚加赠遗,寄以腹心。”这些人紧抱李泰大腿,“俱为泰要结朝臣,津通赂遗。”兄弟俩“于是各树朋党,遂成衅隙。”朝政文武群官被迫划线站队,形成势不两立的派别。

李承乾率先发难,双管齐下:他先派心腹诈称魏王府官员替李泰奏事,唐太宗看见奏疏上罗列的全是李泰的罪状,顿时心知肚明,但隐忍未发;李承乾见诬陷无果,索性令纥干承基组建百余名刺客的暗杀团,“令杀魏王泰”。因李泰防守严密,李承乾的暗杀阴谋破产,双方剑拔弩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导火索被意外点燃:东宫一名男艺人突然被唐太宗逮捕处死,李承乾闻讯如丧考妣,“痛悼称心不已。”原来,男艺人是个年仅十余岁的“美姿容,善歌舞”的美少年。受到李承乾因“特加宠幸”成为男宠后,被取名称心。李承乾认定正是李泰告发并导致称心被杀,由此对胞弟“怨心逾甚”。为表达与胞弟势不两立的立场和对父皇的怨恨,李承乾竟然“自此托疾不朝参者辄逾数月。”

(四)铤而走险

李承乾从称心之死中,嗅出莫须有的危险气息,视为父皇杀鸡儆猴的先兆。于是,一个罪恶的念头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复制父皇“玄武门之变”的伟绩,“纵兵入西宫”,以武力逼宫上位!

正巧,汉王李元昌因在封地“颇违宪法”,遭到唐太宗手令叱责。李元昌不思悔改,反而“更怀怨望。”当得知“太子李承乾嫉魏王李泰之宠”后,李元昌公然依附李承乾“图为不轨。”李承乾又将名将侯君集等人招致麾下,这些人一致“赞承乾阴图不轨。”李承乾与他们报团取暖,紧锣密鼓筹划武装叛乱事宜。

恰在此时,“齐王(李)祐反于齐州。”李承乾闻讯欣喜若狂,指示纥干承基:"我的西侧便是宫墙,距大内只有二十来步,正好与齐王里应外合武装逼宫。你速往齐州与齐王联络!“

齐州反叛被朝廷迅速平定,李祐与联络员纥干承基兵败被俘押往长安问罪。纥干承基供出李承乾是幕后指使后,重臣们三堂会审确定李承乾犯谋逆罪。但是,如何处置太子,却成为最大难题。君臣均深知谋反罪按律当斩,但唐太宗下不了狠心宣判儿子死刑,故意将这烫手的山芋扔给群臣。群臣更怕惹火烧身,个个三缄其口“莫敢对”。

最后,有人提出一个貌似模棱两可但倾向性明显的建议:应该本着“陛下不失为慈父,太子得尽天年,则善矣”的原则处置太子。群臣纷纷附议,唐太宗顺水推舟采纳建议,“废承乾为庶人徙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一带)。”其余参与谋反者,“元昌赐令自尽,侯君集等咸伏诛。”纥干承基因告发有功,将功折罪,恢复自由且升官。

李承乾兄弟手足相残,令唐太宗痛心疾首。他各打五十大板,“两从废黜”,将李泰也降封为东莱郡王。最终,重立晋王李治(唐太宗与长孙皇后所生第三子)为皇太子。至此,夺嫡闹剧落下帷幕。

李承乾被流放至蛮荒之地黔州后,不久郁郁而终,年仅26岁。

李承乾是典型的人格分裂障碍症患者。这种患者具有极端对立的性格与行为,自由切换角色以求得自我保护。李承乾自小被“训以《诗书》,教以《礼乐》”,始终扮演着是模范三好学生角色。但因天性被压抑,成人后变成“邪僻是蹈,仁义蔑闻,疏远正人。亲昵群小......酒色极于沈荒,土木备于奢侈。倡优之技,昼夜不息;狗马之娱,盘游无度”的渣男恶魔。

李承乾为保住太子宝座,一直在好学生与恶魔角色之间转换自如,最终因丧心病狂而身败名裂,纯属咎由自取!这样的人格分裂障碍症患者,如果是平常人,对社会不至于造成多大危害。但这类人如果身处官场,尤其是官居高位,定然会修炼成“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官场两面人。

因此,对于唐太宗与大唐子民而言,将这样的官场两面人轰下政治舞台,以免其当政后祸国殃民,未尝不是一件幸事!即便是今日,清除官场双面人同样是激清扬浊的要务!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1984年7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且于同月入职杏坛。现为云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团高级讲师。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近百万字。

投稿邮箱:

499020910@qq.com(历史文化)

125926681@qq.com(小说散文)

更多文章

  • 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到底荒唐成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李世民,李承乾,宇文赟,宇文邕,皇帝,唐太宗,书法家,隋朝,军事政策,唐朝

    李承乾和北周宣帝宇文赟其实是非常相似的,他们都有一个集文治武功于一身的父亲,宇文赟的父亲是北周武帝宇文邕,而李承乾的父亲是唐太宗李世民,两人都被寄予厚望,以至于合格储君的压力压得两人喘不过气来,又摄于父亲的威严,于是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演员,对外一言一行合乎规矩,在内则偷偷释放自己的天性,天长日久之下,

  • 李承乾谋反并非没有胜算,失败只因遇上一桩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李承乾,李世民,侯君集,东宫,长孙皇后,齐王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称帝。同年,李世民册立嫡长子李承乾为皇太子,这一年李承乾才刚满八岁。李承乾小时候聪慧机敏,仁孝纯深,因此深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喜爱。大臣们也为国家能有这样一位储君感到庆幸。然而自长孙皇后去世后,不知道是因为没人可以管束还是因为进入青春期的缘故,李承乾变得越来

  • 李世民长子李承乾究竟有多离谱导致太子位被废?

    历史解密编辑:车马行空说标签:李承乾,李世民,突厥,李渊,侯君集

    #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太子李承乾表里不一,用现在的话说,他很能装。李承乾喜爱音乐、美女,以及打猎,所作所为,奢侈靡烂,唯恐怕老爹李世民知道,所以普通日子,面对太子宫官员,常常谈论忠孝道理,谈到深刻之处,甚至泪流满面;可是回到宫里,就跟一群卑劣的小人物混在一起,淫乱猥亵,无所不为。官员们有打算规劝

  • 荒唐的太子李承乾:连李世民的父爱都救不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承乾,李世民,李治,长孙皇后,康熙

    荒唐的太子李承乾:连李世民的父爱都救不了他要说史上最疼子的帝王,估计所有人都会首先想起康熙和他这个不成器的胤礽,的确,康熙这一次一分为二,算是让他有了足够的时间。但在古时候,却出现了一个对自己孩子的溺爱,甚至超过了康熙。这个男人,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也就是他最疼爱的李承乾。唐太宗和长孙在所有人的眼中,

  • 任见:奇葩太子李承乾的幼稚密谋-《大唐上阳》090

    历史解密编辑:巴黎邮报标签:东宫,魏征,任见,李承乾,侯君集,李世民,李建成,大唐上阳,女皇武则天

    任见:奇葩太子李承乾部署政变?-《大唐上阳》090第二十三章 押宝雉奴深宫之内,令人心惊肉跳的密会,男女双方都经历着激动和危险的乐趣。他们紧紧地握着手,武媚娘悄悄地对李治说:“在马球场,虽然在打球,眼睛一直在追踪你……”李治不知说什么好。武媚娘又甜蜜地道:“马球比赛后数日,妾身还在兴奋,整夜都处于火

  • 李承乾被废为庶人,他的孙子却做到了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留泽说美食标签:宰相,李承乾,李林甫,李世民,唐玄宗,女皇武则天

    李承乾虽然被唐太宗废为庶人,但他的孙子却在唐玄宗时期做到了宰相,并且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让李承乾得以陪葬昭陵,算是了了李承乾的一桩心愿。太子李承乾的悲催人生唐太宗李世民虽然有14个儿子,但嫡子只有三个,即李承乾、李泰和李治。其中,李承乾还是李世民的长子,所以作为嫡长子,李承乾在李世民登基之后,很快就被

  • 李承乾李泰得不到的皇位,李治却轻松获得,李世民为何传位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青檀子标签:李承乾,李泰,李治,李世民

    说起李治,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武媚娘传奇》中那个心里眼里只有武则天的文弱皇帝,抑或是各大影视剧中武媚娘身边的陪衬丈夫,因为妻子太过强大,导致众多影视剧为了凸显武则天这一千古女帝的形象,往往会将唐高宗李治的能力和性格弱化,殊不知,他其实本是一个颇有作为的皇帝。细细品味这段历史后,我们会发现,也确

  • 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身为太子,为何却要谋反得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李世民,李承乾,长孙皇后,李治,唐玄宗

    有一种太子叫作明君的太子,尤其是那种还挺能活的明君,当他们的太子大多没有好下场,公认的明君无外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如果再加几个人的话,我认为秦皇之前的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赵雍算一个,宋祖往后的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康熙都能够算得上吧!我们看看他们在皇位继承时候所遇到的困难吧!赵武灵王被梁启超认为是

  • 任见:李世民为太子李承乾苦恼-《大唐上阳》085

    历史解密编辑:巴黎邮报标签:李世民,李承乾,大唐上阳,东宫,窦建德,皇上

    任见:李世民为太子李承乾苦恼-《大唐上阳》085第二十二章 妾身火热若未被幸过,怨恨还没有靶标,还不会那么强烈。若肉体未被开发过,怨恨还没有联想,至多做些茅草地的欢情梦,自我制作一些缥缈无际的期待。现在的武媚娘,早已不是当初的纯情小女儿,她被一个中年人,被一个阅人无数御女无数的老皇帝老拖拉机手深耕

  • 《庆余年》:弱势中艰难图存,太子李承乾的悲惨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老张的社会见闻录标签:李承乾,胤礽,皇位,太子

    现在的影视剧里面,太子这个位置实在是不是好位置,看着挺有地位,其实就是一个活靶子,两边受气不说,还不能发作不知道这样的戏路是不是从《雍正王朝》开始的,自从胤礽的故事被搬上大屏幕之后,之后各个剧里的太子总有他的影子。胤礽出生后,1岁就被康熙皇帝立为太子,虽然中间也曾被废、重立。他生于康熙13年,康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