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监管部门明确反对“规模情节”、“基金经理明星化”等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基金业协会相关文件要求“合理调配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公募基金和私募资产管理计划数量,原则上不超过 10 只”。
本系列将对标监管文件及财报数据,逐一透视基金经理一拖多的问题。本文案例为国寿安保基金。
研究显示,国寿安保基金旗下的基金经理吴坚单独管理或共同管理共10只产品,2023年初至今净值普遍回升,近两年新增管理4只产品,任职以来年化收益均为负,排名靠后。
2022年四季报显示,吴坚在管产品持仓雷同,有“克隆化”痕迹,相关产品合规问题值得关注。
基金经理一拖多的背后可能存在“规模情结”、基金公司发展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等问题,其合理性、合规性值得商榷。
基金经理吴坚“一拖十”
公开信息显示,国寿安保基金成立于2013年10月,是中国保险业成立的首家基金管理公司。按照初始基金口径,2022年末国寿安保基金旗下公募产品共93只,较2021年末增加6只,总资产规模2288.96亿元,行业排名32/152。
基金经理吴坚2013年加入国寿安保基金担任基金经理助理,2014年开始担任基金经理,现任国寿安保基金绝对收益部总经理助理、权益基金经理。参与管理的产品共10只,总规模约38.97亿,皆为混合型产品(包括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偏债混合型)。
同一位基金经理管理数量较多的产品,精力如何分配?是否会对投资业绩造成影响?产品间会否存在利益冲突?
基金经理在管产品业绩表现
近两年,吴坚新增管理产品共4只,任职年化回报均录得负收益,同类排名靠后。其中,国寿安保盛泽三年持有期混合A、国寿安保低碳经济混合A任职以来年化回报分别为-20.17%、-17.46%,同类排名为2013/2699、2752/3098。
截至2023年3月19日,上述10只产品年内净值均有所回升,国寿安保低碳经济混合A今年以来上涨超过9%,同类排名163/3540(初始基金口径)。国寿安保稳和6个月混合A是吴坚管理规模最大的产品,该基金年内净值上涨0.73%,同类排名734/1330。
持仓趋同:在管产品有“克隆化”现象
上述10只混合型产品(初始基金口径,包括共同管理)2022年4季度报告,披露了各自的十大重仓股。
研究发现,相关产品持仓同质化比较明显,比如国寿安保稳福6个月持有期混合A与国寿安保稳安混合A前五大重仓股的成分相同。整体上,上述10只基金十大重仓股前五名出现较高的重复率,主要集中于平安银行、中国软件、恒瑞医药、天合光能、捷佳伟创等标的,持仓偏向于成长型风格。
2022年4月,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切实摒弃短期导向、规模情结、排名喜好,坚决纠正基金经理明星化、产品营销娱乐化、基民投资粉丝化等不良风气。”
2020年4月,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基金经理兼任私募资产管理计划投资经理工作指引(试行)》,要求“合理调配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公募基金和私募资产管理计划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0只(完全按照有关指数的构成比例进行投资的产品除外)”。
(文章序列号:1637701295949352960)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