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崖山海战,陆秀夫为什么要带着7岁小皇帝殉国?

崖山海战,陆秀夫为什么要带着7岁小皇帝殉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熙熙攘攘利来利往 访问量:978 更新时间:2023/12/6 16:56:44

来源:头条号瞿凯明

祥兴二年(1279年)3月19日,南宋与蒙元在崖山展开大战,史称“崖山海战”,在这一战中,宋军奋力一搏,但是,仍然被元军击败。

随后,元军包围了崖山(今新会崖门),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年仅七岁的小皇帝赵昺,纵身跳海而死,南宋在崖山的十万军民,听说小皇帝殉国,也相继投海殉国,南宋灭亡。

那么,崖山之战惨败,南宋年仅七岁的小皇帝赵昺必须要死吗?陆秀夫为何忍心带着小皇帝跳海自杀呢?

陆秀夫(1236年—1279年),字君实,一字宴翁,别号东江,楚州盐城长建里(今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人。陆秀夫是南宋左丞相,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崖山海战兵败,陆秀夫带着小皇帝跳海自杀,时年四十四岁。

赵昺(1272年-1279年),南宋第九位皇帝(1278年-1279年在位),他是宋朝最后一位皇帝。赵昺是宋度宗第三子,宋恭帝、宋端宗的弟弟,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生母为俞修容。景炎三年(1278年)4月在冈州即皇帝位,改元祥兴。

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自杀,小皇帝只有七岁,还是一个小孩子,七岁的孩子,虽然他是皇帝,但是,他什么都不懂,就这么死了,这不能不说非常悲壮、残忍和无奈。

祥兴二年(1279年)正月,元将张弘范率水陆两路大军直逼崖山。崖山背对着山面对着大海,地势非常险要,张世杰下令焚烧岛上的房屋,人马全部登上船只,然后,将一千多条战船排成长蛇阵,用绳子紧紧连接在一起,船的四周筑起城楼,船上涂上一层厚厚的湿泥,缚上一根根长木。将小皇帝赵昺乘坐的船安置在中间,表示将士与舰船共存亡。

张弘范见宋军战船集结,行动不便,想用赤壁之战,周瑜火烧曹操连环战船的那一招,先用小船装满柴草,再浇上油,点火后乘风攻击南宋水军。南宋军船上的湿泥挡住了火势,大火烧不过来,长木又顶住了火船,使元军的火攻失败了。张弘范又阻断了宋军的水源,封锁了海口。宋兵饥渴交加,处境危险。张弘范见此机会,派人劝降,被张世杰断然拒绝。

祥兴二年二月初六(1279年3月19日),南宋和蒙元军队进行了最后的决战,张弘范分兵四路,发动猛攻。南宋军正在拼命抵抗时,忽然听到张弘范所在的指挥船上奏起了音乐。南宋军以为这是元军将领在举行宴会,战斗就松懈了。

谁知此乐声是元军总攻的讯号,张弘范的指挥船直扑而来,箭如雨下。元军在乱箭掩护下,夺走了宋军七艘战船。各路元军一齐猛扑过来,从中午到傍晚,海战进行得异常激烈。最终,在激烈的交战中,南宋军遭到惨败。

陆秀夫先逼自己的妻子儿女跳海自尽,然后换上朝服,到赵昺的船上拜见皇帝,陆秀夫哭着对小皇帝说,现在到了这个时候,陛下应该以身殉国,说完,背着哭泣的小皇帝,跳海殉国。张世杰得知皇帝殉国,也跳海殉国了。

《宋史》记载:陆秀夫走卫王舟,王舟大,且诸舟环结,度不得出走,乃负昺投海中,后宫及诸臣多从死者,七日,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

陆秀夫为什么要带着小皇帝自杀呢?

这是因为陆秀夫觉得如果突围不成,一旦皇帝落入蒙古人手中,会受到侮辱。德祐皇帝(宋恭帝)当年被掳北上,已经使国家遭受了极大的耻辱,不能再重蹈覆辙。

一个七岁的孩子,正是花一样的年龄,却被带着一起死,非常残忍和悲壮。小皇帝无法选择他的家庭,无法选择他的生活,也无法选择他的生命,不能不说是一种残忍。

而陆秀夫宁死殉国,也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更多文章

  • 宋末帝赵昺:骂名留得张弘范,义士争传陆秀夫,南宋最后的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他和她的事标签:赵昺,张弘范,陆秀夫,张世杰,宋军

    陆秀夫背着南宋王朝的最后一位小皇帝赵昺站在断崖之上,万丈崖底,是波涛汹涌的大海。他回头看了看身后,山河万里,日暮乡关,夕阳无限美好。在这片热土之上,曾有满腹经纶的文臣,为了王朝的发展,以笔为锋,呕心沥血。还有勇猛无畏的武将,在战场之上,仗剑而行,荡寇杀敌,保家卫国。更有贤明之主,仁爱君王,带领着大宋

  • 陆秀夫:他是南宋大忠臣,宁投海自尽也誓死不降,却有人说他弑君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陆秀夫,赵昺,张世杰,投海,文天祥,李庭芝,皇帝

    陆秀夫:纯臣有如此,千古更无前 今天突然看了个很奇葩的帖子,说这陆秀夫有弑君之罪,他为了成就自己忠臣之名,硬拖着小皇帝投海,于是,南宋亡国了。 作为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的陆秀夫,世受国人之崇敬,缘何现在倒背上了这欺世盗名的弑君之罪,我是除了愤怒几无语言,就算这些人想出名,想标新立异地博

  • 陆秀夫:擎天捧日的民族大英雄,死后难得安生,陵墓反复被毁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陆秀夫,张世杰,赵昺,文天祥,宋端宗,宋恭帝

    今年 7 月 22 日,广东省潮州湘桥区磷溪镇派出所接到英山村委和陆氏宗亲报案,民族英雄陆秀夫陵园遭受狂徒破坏。派出所立刻出警处理。现场一片狼藉,作案者用铁具重击陵园里面的石构件十五处。包括石狮六只,碑记石二块、香炉二个、石碑记亭柱石二条、主墓抱石二条。消息传出,有良心之士莫不痛心疾首。陆秀夫是南宋

  • 他奉宋丞相陆秀夫秘令入琼,宋亡,落居海口江东为岑氏入琼始祖!

    历史解密编辑:花梨岛标签:岑氏,丞相,赵昺,始祖,宋军,入琼,宋朝,陆秀夫

    岑琳宋岑氏渡琼始祖此去全凭在抱怀,临行半句不须题。君恩戴却同天覆,君望何如毋望归。 —— 陆秀夫南宋未年,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丞相陆秀夫秘授将领岑琳新职,令其入琼执行任务!临行赠诗一首。此诗称为《临别诗》,铭刻于岑琳墓碑上,岑氏后人世代相传,铭记一段南宋臣子的爱国情怀!岑琳入琼陆秀夫,众人熟知的宋末丞

  • 【史话】744年前,崖山海战败、陆秀夫背宋幼帝投海,浮尸十余万

    历史解密编辑:年之父标签:明朝,元朝,宋军,宋朝,陆秀夫,文天祥,宋幼帝

    崖山古炮台曾几何时,"崖山之后无中华,明朝之后无华夏”的说法不时会出现在某些媒体上。1279年,蒙元军队一路追击南宋残余势力到了崖山(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南崖门镇附近,当时是一个海岛),并将被俘的文天祥押到崖山海面劝降宋军。文天祥不从,诵出千古名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

  • 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殉国,其子远渡东南亚,建国后回大明朝贡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陆秀夫,朝贡,明朝,元朝,跳海,郑和

    从古至今,每一个朝代都会涌现出很多忠心耿耿的臣子,他们即使是到了王朝的灭亡之际,也仍旧不愿意向敌人认输。今天我们介绍的陆秀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背着小皇帝跳海殉国,其子远渡东南亚,建国后回到大明朝贡。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殉国元军大举南犯,当时的宋朝已经接近灭亡了,君臣流亡海滨,大小政事都疏于治理,

  • 宋末三杰”——陆秀夫,惊世一跳,跳出南宋人的气节!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元军,宋朝,陆秀夫,张世杰,李庭芝,陈宜中,宋末三杰

    陆秀夫,“宋末三杰”之一,和文天祥同年,楚州盐城(今江苏建湖)人。楚州地处淮南地区,这里是南宋抗元的前线,战乱不断,全民皆兵,所以,家仇国恨让陆秀夫从小就养成了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不过在陆秀夫3岁的时候,他随父亲迁到了相对安全的江南镇江。小时候的陆秀夫是一个学霸型的乖乖娃,非常出众,远近闻名。长大以

  • “宋末三杰”之陆秀夫

    历史解密编辑:清晨的粥又可温标签:陆秀夫,宋末,张世杰,李庭芝,陈宜中,文天祥

    陆秀夫是南宋时期左丞相,著名的抗元名臣和民族英雄,与文天祥、张世杰二人被后人尊称为宋末三杰。宋嘉熙二年,陆秀夫在盐城县长建乡长建里出生,三岁的时候随自己的父亲一起迁居京口。陆秀夫自幼聪颖好学,在跟随父亲迁居到京口之后,就跟随同乡的孟先生学习。孟先生是当地有名的教书先生,所以来孟先生这儿读书的人不少。

  • 陆秀夫背起八岁赵昺,用白绸相缠,从容投海,他们真的死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便民军事指南标签:陆秀夫,赵昺,张世杰,元军,张弘范,宋军

    《宋史》记载:祥兴二年(1279)二月六日,元军攻破厓山,陆知君臣难以脱险,先拔剑驱妻儿入海,后对赵昺说:“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德祐皇帝(赵显)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说完藏玉玺于赵昺怀内,背负幼主,命人用白绢将君臣两人相缠,从容投海。这君臣二人到底死了没有?据说当年,南宋的帝后辅臣们向元朝屈膝

  • 崖山海战的真相:张世杰陆秀夫都没做错,小皇帝也没必要跳海

    历史解密编辑: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标签:赵昺,元军,宋朝,元朝,张世杰,陆秀夫,张弘范,陈宜中,崖山海战

    宋元崖山之战,一开始占据优势的原本是南宋水军:张世杰麾下有三千艘战舰,“元将”张弘范只有三百艘战船,无论是装备还是吨位,元军都处于绝对的劣势。崖山之战的结果,读者诸君都知道了,所谓“宋张弘范灭宋于此”,虽是杜撰(张弘范不承认自己是宋人),但却符合历史真实——宋军一败涂地,陆秀夫背着末代皇帝跳海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