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煜写了首词700年无人模仿,清朝词人睡不着仿一首,超越原作

李煜写了首词700年无人模仿,清朝词人睡不着仿一首,超越原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惊鸿似人间 访问量:2269 更新时间:2024/2/29 22:19:11

当今社会,网络发达,移动端的广泛普及带动了自媒体行业的寻乌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是,飞速发展的科技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人们最重要的是什么?赚钱,这也是大量人群投入到移动端媒体的主要原因。

鱼龙混杂的一股脑涌入,就导致了质量的参差不齐,有些人只是见到别人来钱快,还没有现在摸清门道的情况之下就慌忙地跻身其中,所以就会导致出现一种现象,模仿,既然当初进入这个行业都是通过模仿的,所以后来没有找到自己的生财之道以前就只能通过模仿别人。

但是很快,这种模仿者的大多数人都跑偏了,原本你借鉴别人的形势,可以美其名曰的称之为模仿,但是随着利欲熏心,多数自媒体人的良知泯灭,完全照搬别人的东西,最多的就是文娱内容创意方面的产品,甚至连台词都一字不落的照搬。

不是耸人听闻,这种现象就真实地发生在某一个低俗的自媒体平台上,台词为“今天,我被家政阿姨上了一课”可笑的是,这一整段台词的出处已经找不到,只是频繁出现在其他的视频之中,除了人物之外台词是连个标点符号没有变。

看得无数人是尴尬到抠脚,我真想替家政阿姨说句公道话,人家一天这么忙哪有时间给你们这么多人上课,这种所谓的模仿其实就是明晃晃的抄袭,现在我们的创造力还不如古代。李煜有首词700年无人模仿,清朝词人睡不着就仿一首,超越了原作。

古代的原创巅峰

古人的生活条件我们都知道,没有手机,没有网络,也没有那些为了赚钱低俗到毫无底线的渠道,古人文学作品的产生,基本都是因为有感而发,即兴而作,甚至不少名篇佳句在当时说过之后就随风而逝,自己也忘却了。

至于抄袭,那是更加不可能的,当时的创作大都不是以赚钱为目的,彼此之间相互欣赏基本是为了文学造诣上的切磋和相互学习,那些舞文弄墨之人长久以来的傲骨是不允许自己使用抄袭这种下三滥的方法的,当然古代冒名顶替的罪名也是相当大的。

所以古人留下的名篇佳作基本都是难能可贵的原创作品,其中作为典型的就是唐宋时期了,其实在我国的封建王朝之中,每一个朝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巅峰时刻,包括文学作品和艺术形式,但是其中作为著名的就是唐诗和宋词了。

说道唐诗,那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杜甫的忧国忧民至今还让我们黯然神伤,当然,除了这两颗无比闪耀的星辰之外,盛世大唐的诗人可以说是响彻云霄,正是因为唐朝时期的群星璀璨,让我们忽略了另外一个朝代的另外一个人。

他就是南唐时期的李煜,虽说南唐和正统的李唐皇室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是李煜作为著名的诗人在南唐的影响力丝毫不亚于李白对于盛唐的影响,以至于曾写下的名词在七百年以后依旧有人模仿。

李煜的身世浮沉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李煜不仅是一个诗人,其实他还是一位皇帝,只不过当时的时代背景并不是太好,再加上其笔下的诗词对人的影响和感触都非常深刻,所以一度导致李煜诗人的名气要远远大于皇帝的头衔。

其实李煜早年的时候还是比较浪漫的,因为是七夕所生,又身具皇室血脉,并且超高的才华早在少年的时候就已经有所体现,在青年的时候,诗词字里行间展露的第三季爱情相关,虽说身在皇族,但是只在山水,对于权力和地位压根都没什么欲望。

但是条件不允许,南唐朝中的光景似乎并不是很好,有继承王位资格的人仅仅剩下了李煜一人,所以最终无奈称帝,虽说李煜在当时还采用了多种举措,而依然难以抵挡南唐的颓势,所以此后李煜的诗词中都散发着浓浓的愁意。

最出名的一句就是稳居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体现出了当时朝政衰败时不可抵挡的趋势,而后,随着赵匡胤带领宋朝军队的进攻,南唐也是难以抵挡,李煜最终也是家破人亡的结果,身亡时恰好四十二岁,同是当年七夕佳节。

所以李煜浪漫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为后世留下的经典作品绝对不在少数,其中有一篇名为长相思,一重山。

创作大背景

其实很多人在看到这首词名字的时候,都以为这是一个系列,其实不然,这首词仅此一篇,并且堪称经典作品,最重要的是,这是李煜前期的作品,也就是说,其中没有展现过多的愁绪,而是阐述男女之间的爱情。

整首词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是背后蕴含的感情深刻,虽说只是爱情,思想上比较狭隘,再者,古人对于爱情这方面也比较死板,所以简单来看,这首诗是没什么亮点的。因为词中除了简单的量词使用和一般的景物描写,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一重山,两重山。菊花开,菊花残。这些诗句听起来就像是很普通的叙事散文,但是终究是我们的目光短浅,后世诗人对这首词的评价是非常高的,感情的层层递进,花开花落表现出时间的推移。

尽管全文之中没有一个愁怨字样的出现,但是句句都在表达主人公的愁,对心爱之人的期待,想念和不舍跃然纸上,这首此通过简单的描写表现了复杂的情绪,尤其是感情的递进简直是恰到好处,这种写法在后续是很难有人模仿的。

但是在七百年之后的清朝,却有一位著名的词人实现了这不可思议的青出于蓝而青于蓝,超越了李煜的造化不说,竟然还是在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情况之下完成的,他就是纳兰性德

命运般的轨迹

其实纳兰性德和李煜的早年经历是非常相似的,虽说纳兰性德并不是皇帝,但也是皇亲国戚,所以和当时的满清皇族是走得很近的,自然是衣食无忧,饱读诗书不说,才华也是很小就展现了出来,并且还受到了康熙皇帝的赏识。

而后生命的轨迹就开始和李煜走向接近,词的风格都偏向于描写爱情,比如十分经典的“一往情深深几许? 深山夕照深秋雨”,所以就像我们普通人追星一样,纳兰性德将李煜当成自己的偶像,对于偶像的作品总是尽可能地模仿。

但是两人所表达的风格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为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虽然都是衣食无忧,但是李煜那个时候,虽说是皇族,但是国家已经明显开始走上了下坡路,所以即使是爱情词的字里行间也是携带者点点愁绪,而纳兰性德不同。

康乾盛世是大清最为繁荣的时候,而纳兰性德就是生活在这段安逸的时期,并且是当时的高层,所以在词中,大都表现爱情的美好,强行夹带愁绪明显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模仿偶像李煜长相思,一重山的时候,就很难到位。

桎梏突破,名篇传世

要知道,词人对于佳作的追求基本可以说是超越了一切的,尤其是对于自己偶像的作品,研究起来那绝对会到一个茶饭不思的地步,实在是不知道身处太平盛世的自己如何才能通过寥寥数笔的简单描写,带上那一丝愁绪。

直到后来一年冬季,当时正是寒风大雪接踵而至,纳兰性德本来是在睡觉的,但是被窗外的嘈杂声惊醒了,后来出去观察才知道,这是戍边的战士们在风雪之夜出发镇守边疆,看着雪夜冒着寒风徐徐而进的军队,纳兰性德灵感突现,心中一首词浑然天成。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首诗完成之后为了标榜自己的偶像,纳兰性德也将其命名为长相思,仔细研究之下,这首词相比于李煜的作品有过之而无不及。

首先就是景物描写,相比于李煜的多重山,纳兰的词讲山河水都用在其中,这里要说的是,其实纳兰性德写词最喜欢用水这个意向,但是在这篇词之中有第二层含义,那就是战士远赴边关,跋山涉水的艰苦。

此后与李煜不同,纳兰性德的感情在第二层才递进,那些外出戍边的战士不仅要面对漫长的距离,还要忍受冬季的严寒和风雪,所以才有了后续的风一更雪一更,最后的愁容也是有所体现,即使生在相对繁荣的朝代,也存在戍边的士兵。

对于他们来说,没有美好的梦想,只有深夜里挑灯慌忙前行的脚步,冒着外部无尽的风雪离自己的家乡越来越远,这首词的经典程度已经隐隐超过李煜的创作,如果说李煜的词是在担忧自己,那么纳兰的词就是在真心实意的为别人担忧。

为保家卫国驻守边疆之人的担心往往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因为皇帝只有一个,而被迫远离故乡戍边的战士们却有千千万万,这一去踏遍风雪,历尽千山,心中仍然挂记着故乡。

标签: 李煜纳兰容若睡不着杜甫

更多文章

  • 从王到囚,李煜都经历了什么,才能写出一首首绝词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李煜,宋太祖,宋太宗,后主,项羽,小周后

    李煜,原名李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他是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继位。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国破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七月七日,经历了亡国之君的囚徒生涯后,李煜死于汴京,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李煜精书法、工绘画、

  • 李煜派大才子出使北宋,朝中无人敢接待,赵匡胤:找十个文盲侍卫

    历史解密编辑:暴龙历史记标签:李煜,宋太祖,韩熙载,宰相,徐铉

    960年,赵匡胤称帝建国,961年,南唐后主李煜继位,奉北宋为正统,岁贡保平安。入宋进贡的使者都是李煜千挑万选出来的,比如冯延鲁、韩熙载、徐铉、周惟简等,其中又以徐铉为使者入宋发生的故事最为著名。徐铉是南唐著名的大才子、大学士。他十岁就能写文,声名远播,是和韩熙载齐名的人物,被称为“韩徐”,韩熙载这

  • 李煜:人间不值得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李煜,皇帝,娥皇,诗人,宋朝,宋太宗,陈叔宝,古典乐,五代十国,宋太祖赵匡胤

    ①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冬,金陵,潇潇苦雨,凛凛寒风。此时的江南比往年时候要更冷一些。金陵城外钩矛林立,旌旗蔽空,昨日的厮杀声已被迎宾进行曲所替代……“吱呀,吱呀,……”,伴随着几声刺耳声,两扇厚重的城门被缓缓打开,一队人马白衣素缟,颓顿而出。走在最前面中年男子,半裸上体,背缚荆条,手捧方盒,

  • 先“作”再哭:从诗词中看美到极致,悲到可怜的李煜

    历史解密编辑:博览群书君标签:李煜,皇帝,宋朝,诗人,虞美人,宋太宗,古典乐,五代十国,先“作”再哭,宋太祖赵匡胤

    才高八斗不为夸,可怜薄命做君王。前半生,他是帝王;后半生,沦为阶下囚。《虞美人》之后,再无李煜。汴京城一处幽静的居所内,把酒当歌,对月长吁。他,提笔濡墨,写下一篇《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人生低谷时,千万不要读李煜的这首词,实在是太悲伤了,读完想哭

    历史解密编辑:平酱文史标签:李煜,人生,醉乡,一梦,诗人,宋朝,乌夜啼,古典乐,五代十国

    每个人,都会经历人生的低谷。而李煜的人生低谷,特别低。低到他几乎没有逆袭的机会,他能做的似乎就是坐以待毙。因此,那段时期以来,他的词作也都特别悲伤。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的一首《乌夜啼》,建议大家不要在人生低谷时读,因为除了徒增悲伤,似乎并无他用。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李煜〔五代〕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 李煜:一首绝命诗,不仅将他带上了千古词帝,也结束了他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醉珺故事汇标签:李煜,皇帝,宋太宗,虞美人,他的一生,古典乐,宋朝,声乐,艺术家

    李煜,南唐中主的第六个儿子,亦被世人称为李后主,他的一生可以说是蜿蜒曲折,后人对其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性宽恕,威令不素著”,好生戒杀,死后,江南人闻之,“皆巷哭为斋”。或许在当时的百姓眼里,他是一个好人,但作为皇帝,他整日不思进取,毫无谋略,更是沉迷佛学,在宫中招募人为

  • 南唐灭,李煜被允许带100箱黄金去汴京,却因写了一首词被赐毒酒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李煜,汴京,宋太祖,宋军,后主,宋太宗

    南唐后主李煜,大家一定不会陌生。李煜既是南唐的最后一位君王,也是才华横溢的“千古词帝”。然而在世人眼里,李煜做君王并不合格,他只是一位被皇位耽误的好词人。当南唐君臣在宫里宴饮,有人来报说宋军要搭桥过江时,后主忙问大臣该咋办?大臣说:“自古以来,就没听说过有搭浮桥过江的,这事肯定办不成!”后主端起酒杯

  • 本周上演 | 在李煜的词里「读春天」,遇见你不曾知晓的「南唐后主」

    历史解密编辑:南宁吃喝玩乐标签:李煜,春天,诗人,虞美人,苏东坡,欧阳修,古典乐,南唐后主,五代十国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剧伙音乐&上玺文化联合出品剧伙音乐倾力制作新·国风音乐剧《南唐后主》以梦幻迷离、质感细腻的国风美学演绎南唐末代君主、著名词人李煜凄婉的生命绝唱兼具个性和人文关怀的独特视角将重新为历史人物填充血肉找寻与当代观众的共鸣一朝万人上,一朝跌云端。人生的起落皆映照于李煜的词曲中

  • 李煜被赵匡胤俘虏到开封后的一个晚上,写下这首词,读来让人心疼

    历史解密编辑:三分钟的温度呀标签:李煜,宋太祖,开封,俘虏

    李煜被赵匡胤俘虏到开封后的一个晚上,写下这首词,读来让人心疼。作为南唐后主,李煜在治理国家的同时,也进行过一些诗词创作。要说他在诗词创作上的巅峰,那还要数南唐灭亡之后,他成为阶下囚的那段艰难日子。宋开宝八年的时候,南唐覆灭,李煜被赵匡胤俘虏,成了开封城中的一个阶下囚。那段时间,他心中的苦闷、悲哀简直

  • 李煜的《虞美人》抒写亡国之痛,含意深沉,令人回肠荡气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李煜,虞美人,皇位,项羽

    李煜,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人),字重光,号钟山隐士、莲峰居士,唐元宗六皇子,五代南唐的最后一位君主,史称“李后主”。文学艺术造诣颇高,素有“词中之帝”的美誉。他擅书法、通音律,工绘画,精于诗词歌赋,尤其在词上成就最大,是历史上作词最好的皇帝。他词风生动明快、情真意切,风格鲜明;亡国后所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