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道士自称活了1700岁,见过孔子和刘邦,程颢:我不想认识他

宋朝道士自称活了1700岁,见过孔子和刘邦,程颢:我不想认识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1972 更新时间:2023/12/7 15:41:57

自古听说长生不老、人死复生、鬼神之说的一系列故事,大都出现在影视剧当中。但现实生活之中真会存在此现象吗?科学无法解说,只留玄学定论。

生老病死是世间定律。在现实生活之中,人活百岁是正常之事,但活到100岁的人少之又少会让人惊奇,那千岁更不用说了,谁会信?

若现实之中真有活过千岁之人想必是有阴谋论,千岁一说

也许

发生在神话世界之中更容易被人理解吧。

可偏偏就在宋朝时期有一位千岁道士!一听,惊了!没有听错!史书记载的历史之中,宋朝的确有1700岁的老人。

他的故事非常奇特。发生了什么?他到底做了什么?活到1700岁?是有秘方吗?一种探秘之心涌上心头。他就是宋朝道士张怀素,自称有1700岁,会幻术,懂道行。还与前朝古人遇见。

是否真实?真的有千岁老人吗?为何如今的社会没有?古时的奥秘真是值得后人推敲。其实放在如今仔细想想,这就是自欺欺人的秘方罢了。玄学一说信则有不信则无。迷信之人崇奉张怀素为神人,不信鬼神之人也就不予理睬无视他。

在当时的宋朝时期,张怀素可是百姓口中的神仙,各位州长士大夫也纷纷趋炎附势信以为真,唯独程颢不信此事,实觉荒谬。说起张道士和程颢在宋朝的确拥有名气。二人因千岁玄学还有一段孽缘荒谬的故事。

称其千岁,面见孔刘

一介道士,自称生活于世已有1700年还曾面见过孔子刘邦一行人,被其敬为神明。若到现代,必是招摇撞骗之人。

为何在宋朝被众人所信?张怀素何来之神博取他人信任?据史了解,宋朝国力孱弱,因北方来袭屡战屡败,想通过王安石变法来维持改变,可谁曾想王安石变法过于理想化误入歧途,百姓受难。

这时张怀素发挥了巨大作用,谗言自己相劝过孔子,还见过刘邦和项羽深陷楚汉争霸,甚至搬出自己的鬼神之说迷惑众人,简直就是把自己神仙化!

一番

可谓是激发了百姓内心深处满满的期许之情。百姓纷纷信以为神,追随于他,就连各州长和士大夫都以为真前来阿谀奉承张怀素。张怀素就此诡计而成。

当然单靠说辞,也不可能有此效果,最主要的是张怀素还有变法一技,在当时宋朝时代具有封建局限性,一介世人思想观念陈旧,看到拥有变幻魔术之技的道人,总是会膜拜。

不懂其行之人定会认为其神奇,所以这也是张怀素为何被人称其为神的原因。

不信诡异,程颢是也

宋朝一代进士,程颢是其中之一。儒学发展有程颢,教育理学也有他。确实是宋代有名之才。

在当时,他与弟弟程颐还有朱熹三人创立了“程朱理学”,对后世有深远的意义。由衷想说“程颢的确是位智者”。

所以程颢不信诡异之事也是有理可据的。也正因为程颢学富五车深受他人看重。蔡卞也由此非常认可程颢。

有一次蔡卞收到张怀素要来此的消息,就非常期待程颢与张怀素两人见面相识,毕竟他觉得有才之人相遇实为幸事。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程颢的回答很是让他意外,程颢说“不想认识他”!蔡卞顿时蒙住了。其实程颢是

理学

的奠基者,不信张怀素也是情理之中。

程颢也不想蔡卞被其所骗还相劝蔡卞不要轻信张怀素此人有诈,但蔡卞却无动于衷。程颢也甚是无奈不予理睬并依旧坚持自己不信

诡异

的思想。

说完程颢就走了,蔡卞还义正言辞地认为程颢不识趣。谁又会想到随后的荒谬之事,此事发生必须得说程颢实属大智!是何荒谬之事?敬请期待!

蛊惑之术,终被识破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张怀素心比天高,蛊惑众人。阴谋论还没招摇撞骗几天,就被人揭穿了。

张怀素和他的众位弟子因蒙骗之术肆意妄为,被逮捕而杀,同时一些崇拜张怀素的士大夫和州长也各个受牵连。蔡卞也难逃其咎,因而被贬。

程颢躺着也受害,如此荒谬之事竟有人想拉程颢下水,可刚刚好程颢与张怀素不投机。所以也没有证据可以陷害程颢,只好作罢。往事回首,蔡卞感叹,程颢实为智者!

其实想想张怀素这样的道士,四处鼓吹自己,宣传道行,就是想被赏识。但坑蒙拐骗必不得志,人在做天在看总会惩罚他。

信奉道教,是其之因

受唐代深远影响,宋朝传承道教。不管是从道教理论还是道教学说的实践意义,宋朝在道教的影响下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事情总会有双面性,在宋真宗时期,因屡屡受挫,于是就开了违心之路。用宗教理论来蒙骗众人传播鬼神之说,以求安心。

俗话说得好,子不教父之过。等到宋徽宗时,相信道术,吹捧道士则被大肆宣扬和传播。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一代骗术之人横行霸道了。

这样的邪术在道教万万不可流传,其实要想良好的发展,道教用得好是非常关键的。

况且良好的传播道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道学的发展。道教是道学的基础。也多亏了道教,才有了随后的思想流派得以留存于世。也对后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事已至此,人活1700岁是虚假之事。张怀素的道术是江湖拐骗之计谋。不论古今,世人多多少少总会被一些无知骗术所迷惑。终其原因是思想教育出了问题。

古代缺乏良好的教育基础,因有道士鼓吹拐骗,如今时代发展迅速依旧有邪教传销洗脑控制。究竟是道德沦丧还是人性的泯灭?

说白了,为什么会被一些骗术阴谋论所迷惑,其实大部分的原因出自于自身,自身的贪念在作祟。

不满足的内心,不满足的生活,只能在思想之中寻找慰籍。每个人都有的期望和欲念,一旦冲昏头脑就会被不良思想所控制。

所以,人要有控制自己的理性思维,张怀素

之事

是一个警觉提醒!如今大大小小的骗子之行更值得人人引以为戒和反思。

所以在如今,加上思想教育和道德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人人都要拥有同理心,拥有辨别真假的能力。保护自己,理智行事!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

标签: 孔子刘邦程颢宋朝道士

更多文章

  • 宋朝道士张怀素自称活1700岁,见过孔子和刘邦,程颢:不想认识他

    历史解密编辑:赵文说科技标签:孔子,刘邦,程颢,张怀素,道教

    我们最早接触与“道”有关的知识,则是从先秦时期流传下来的儒、释、道这三个贯穿整个中国史并且对当今社会还有影响的哲学流派。道家和道教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道教是作为一个宗教流派存在,道家追求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自由与解脱,而道教追求的则是以一种“羽化成仙”的态度来看待人的生死。让人没想到的是道教的某种理论

  • 程颢偶然间作的小诗,字里行间渗透着宋人风骨与雅趣

    历史解密编辑:品诗词标签:程颢,唐诗,雅趣,风骨,诗人

    喜欢唐诗,亦喜欢宋诗,唐诗以韵致胜,美在情辞,故而浑雅,宋诗以意致胜,美在气骨,故而透辟。今天,我们不妨欣赏几首宋代诗人程颢写的几首《偶成》小诗,感受宋人风骨与雅趣。先看这首《偶成》: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

  • 程颢“视民如伤”

    历史解密编辑:《祖国》杂志社标签:程颢,皇帝,嘉佑,宋朝,唐朝,宋神宗,王安石,官宦世家,唐宋八大家

    《二程粹言》中记录着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宋代理学的奠基人程颢这样一段话:“视民如伤,若保赤子。”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做官的要把老百姓当作有伤病的人一样照顾,当成小孩子一样保护。程颢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在为官期间将“视民如伤”作为座右铭,每到一地都写好贴在自己随时可见的地方,就像镜子一样时

  • 程颢外出郊游时,信手写下的一首七律,劝说世人要珍惜友情和时光

    历史解密编辑:豁然书斋标签:程颢,郊游,诗人,七律,春光,唐朝,宋朝,王安石,郊行即事,原创诗词,唐宋八大家

    程颢,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程颢与弟弟程颐并称“二程”,理学的奠基者,“洛学”代表人物。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程颢兴致勃勃地外出郊游,信手写下郊行一路的感受。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也同常人一样,跳荡着一颗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心。《郊行即事》程颢 〔宋代〕芳原绿

  • 文化为魂:程颢监酒,开创宝丰酒千年“非遗文化”工艺传承

    历史解密编辑:河南企业圈标签:程颢,宝丰酒,周敦颐,酿酒,儒学

    一瓶白酒,既包含了历史文化的传承,也蕴含着传统酿造工艺的传承。宝丰酒有着四千多年的酿酒历史,文化悠久深厚,其酿造技艺传承于北宋时期大理学家程颢创立的程氏酿酒法,940年来一脉相承,并于2008年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经一代又一代宝丰酒人将技艺、经验、知识、热诚融入到酿造的各个阶段,终成就清香佳酿!

  • 程颐和程颢的圣人和人性:庆历之际的时代思潮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洛阳铲标签:程颢,苏轼,仁宗,程颐,庆历,唐朝,王安石,司马光,范仲淹

    程氏兄弟在1056年来到京城。为了准备应考,程颐以《颜子所好何学论》为题写了一篇文章,这个题目显然是胡瑷出的(胡瑷当时在太学主教,以《颜子所好何学论》试诸生,程颐也做了一篇)。像苏轼一样,程颐以成圣为目标。有一种方法可以达到这个目标;他又像苏轼一样,不承认圣贤是天生的。现在,尽管这个意见是用人们非常

  • 赵梅阳:程颢【8629】——明道先生(2022年5月31日)

    历史解密编辑:大师之道标签:明道,程颢,赵梅阳,理学,理学家

    《赵梅阳:程颢【8629】——明道先生》此文收录于赵梅阳《路遥知马力——开启感悟之门》总文集-第九十九子文集《登高壮观天地间》中。时间:2022年5月31日……以此送给我那遥遥无期的奋斗征程……明道先生二程洛学述天理,经以载道万物齐。治世能臣断案神,御史不知尚未食。程颢(1032—1085),号明道

  • 千年圣贤第六组《程颢程颐》丝绸个性化邮票2月5日发行

    历史解密编辑:邮票暗记标签:程颢程颐,丝绸,朱熹,周敦颐,宋明,王守仁

    集邮者讯,中国邮政将于2023年2月5日发行《理学亢宗——千年程颢程颐》个性化邮票。程颢程颐丝绸个性化邮票程颢(1032~1085),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官至监察御史里行。程颐(1033~1107),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曾任国子监教授和崇政殿说书等职。二人为嫡亲兄弟,都曾就学于周敦颐,均为北宋时

  • 《理学亢宗——千年程颢程颐》个性化邮票出生地首发

    历史解密编辑:武汉广播电视台标签:武汉,宋明,双凤,邮票,宋朝,唐朝,黄陂区,散文家,唐宋八大家,理学亢宗——千年程颢程颐

    记者 沈青 韩瑞全 通讯员 易新军2月28日,《理学亢宗——千年程颢程颐》个性化邮票在出生地黄陂区前川街二程书院举办首发活动。2023年适逢程颢诞辰九九一周年、程颐诞辰九九〇周年。二人均为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北宋五子”占其二,同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至此,先贤个性化邮票“北宋五

  • 《理学亢宗——千年程颢程颐》邮票在二程故里首发

    历史解密编辑:人民资讯标签:宋明,邮票,周敦颐,二程故里,理学亢宗——千年程颢程颐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北频道领导嘉宾共同见证《理学亢宗——千年程颢程颐》个性化邮票发行。黄宣摄人民网武汉3月1日电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九百多年前,程颢在滠水河岸驻足,挥毫留载大片春光,酿成一首《春日偶成》。2023年的春天,适逢程颢诞辰991周年,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