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晁补之的一首游子伤别之作,此词篇幅虽小,但感情的份量却很沉重

晁补之的一首游子伤别之作,此词篇幅虽小,但感情的份量却很沉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豁然书斋 访问量:181 更新时间:2023/12/11 3:12:46

晁补之,字无咎,晚号归来子,祖籍济州巨野。神宗元丰二年中进士,先后担任过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著作佐郎等职。崇宁二年罢官归隐。

晁补之少年得志,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词多写羁宦生活与田园景物,颇有苏轼遗风。有《鸡肋集》,词集《晁氏琴趣外篇》。

哲宗绍圣二年,晁补之被谪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在他告别历下,也就是告别家乡时写下的这首《忆少年·别历下》,此词篇幅虽小,但感情的份量却很沉重。

《忆少年·别历下》

晁补之 〔宋代〕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

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

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这首词的大意是:

路边是无数的官柳,水上是不谙人情的画船,船中坐着漂泊无依的行客。南山还知道送我远行,高高的城墙却把人阻隔。

园林五彩缤纷溪水清澈,即便重来这美景也会成陈迹。刘郎的鬓发都这样变白,更况是娇嫩的桃花颜色。

这首词是写作者独自离开历下城时的感受。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这句巧妙地以三个“无” 字冠顶的排比句式描写离别场面,将作者对世态炎凉的愤懑之情,对自己屡遭贬谪漂泊不定的自伤之意,曲折含蓄而又极有层次地表现了出来。

“无穷官柳”,是离别时所见大道上一望无边的垂柳。此句既写眼前景,也写心中情。古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此时作者离别,也当有人折柳相送,但徒见杨柳无边,却无人相送。杨柳越是无边,人情越显得淡薄,越让离人感慨万千。

“无情画舸”,怨所乘坐的船不顾人之情怀,径自开去。“无根行客”,是作者自指。“行客” 意为自己人在旅途,而以 “无根” 一词加以强调,将作者在人世间漂泊无依之状凸显了出来。同时暗扣作者乘船行进,脚下所踏,顺水漂流。

“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两句,写人不如山。山本无情物,却尚且能够连绵起伏千里相送,人是有情人,却被高高的城墙隔在城中。城墙再高,也有路可越,但无情之人,却可将它作为借口,避免送别。作者此时遭贬谪离开,即使大道平坦,城中人也会另寻借口避而远之。寥寥十字,曲尽人情。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行舟中的作者,望着两岸彩画般的园林倒映在澄碧的溪水中,目击神伤,如痴如醉,何日方能重来?

别时容易会时难! 可想而知,再来时,眼前的这一切,全都成为勾起少年时代回忆的昔日之陈迹了。由眼前之景推想到来日之情,这一叹又是何等深沉呢!

“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这一句用刘禹锡受贬、远谪僻乡重回长安但青春已去的故事,抒发年华易逝的感喟。同进也把感慨推极致,极言离别的愁苦、蒙冤的怨恨。个中孤单落寞,感人肺腑,令人读之不禁泣下。

这首词全篇唱叹,曲折尽致,感情色彩极为浓厚,韵味十足,令人回味无穷。

更多文章

  • 本周38篇作品上榜,晁补之《踏莎行》钢笔字练字打卡作业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钢笔爱好者标签:打卡,诗人,唐朝,踏莎行,钢笔字,晁补之,古典乐,诗歌精神

    上一期的钢笔字练字打卡的作业,是晁补之的《喜朝天·踏莎行》,这里顺便提两个知识点,首先作者的晁补之,这个字发音是chao2,水浒里有个晁盖。第二,词牌名,踏莎行,不是sha是suo...喜朝天・踏莎行/宋・晁补之 众芳残。海棠正轻盈,绿鬓朱颜。碎锦繁绣,更柔柯映碧,纤搊匀殷。谁与将红间白,采熏笼、仙

  • 马植与宋辽金关系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钦点历史标签:辽朝,金国,金朝,宋辽金,燕云地区,五代十国,马植(唐朝)

    马植是宋辽金关系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灭燕之策”引起了宋辽关系的巨变,为后来的宋金战争埋下了伏笔。通过研究马植的生平经历,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北宋末年宋金、宋辽关系的概况。马植与宋辽关系的变动1 辽朝对燕云地区汉人的统治燕云地区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带,但在辽朝时期,燕云地区的汉人并不受到重视。辽朝对

  • 蒲寿庚为何让朱元璋如此讨厌?甚至下令蒲姓男女世代为奴为娼?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元朝,明朝,赵宋,蒲寿庚,朱元璋,小说家,金庸笔下角色

    朱元璋从一介贫民,成为一代帝王,他的能力确实是非常强,可他这个人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他登基之后,制定了一系列有争议的政策,也让社会的等级继续固化,这也让明朝的社会礼法森严。朱元璋还特别针对了一些人,比如商人,这类人就成为他重点打击的对象,他制定不少政策,都是专门限制商人。他当时所处的环境比较复杂,因

  • 蒲寿庚:在南宋泉州风生水起,为何要叛宋投元?在元朝却被断财路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蒲寿庚,泉州,元史,唆都,市舶司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南宋末年,福建海面时有寇盗,绍兴五年至咸淳十年(1135~1274)一百四十年间之海寇,最后一年曰:“海贼寇泉州境,西域人提举市舶蒲寿晟、寿庚击退之。”时已为元至元十一年,三年后,泉州即有元廷所立市舶

  • 为什么巨商蒲寿庚的后代遭到明代残酷打压?1382年4月7日平定云南

    历史解密编辑:萨沙标签:元朝,明朝,元军,巨商,宋朝,蒲寿庚,朱元璋,张世杰,云南省,宋太祖赵匡胤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为什么色目巨商蒲寿庚家的后人,却遭到明代残酷打压?他们的后世子孙,男子代代为奴,女子世世为娼!1382年4月7日:蓝玉、沐英率领明朝军队攻克大理城,元朝大理总管段世投降明军,元朝在云南的统治结束,明朝平定云南。明朝平定云南以后,就收复了长

  • 菊儿汗耶律普速完:开国公主,铁血女帝,捍卫皇权,最终功败垂成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皇帝,夷列,仁宗,西辽,直鲁古,菊儿汗,开国公主,铁血女帝,耶律普速完

    一提到耶律普速完,就很容易让人想到奸情、伦理这些负面词汇,好像普速完留给世人的印象就是一个私通小叔子、谋杀亲夫、被公爹射杀的淫乱女强人形象。但是,细究贫乏的史料就能发现,耶律普速完这位西辽开国公主,尽管有不伦的桃色新闻,但这些私德瑕疵并不能掩盖她对西辽帝国的贡献、以及铁血女帝的本质。01,开国公主菊

  •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里竟然有一座苏州吴江木长桥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视觉摄影标签:吴江,长桥,苏州,千里江山图,沈周

    2022央视春晚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吸引众多观众的眼球,该剧绝美演绎了18岁的王希孟画出“千年一叹,造极一朝”的《千里江山图》。据专家推断,《千里江山图》中那座木质长桥的原型就是吴江垂虹桥。垂虹桥位于江苏苏州吴江县城东门外,宋庆历八年(1048)建成,元泰定三年(1326)易木为石,1967年5月

  • 王希孟:一个天才少年,完成名画后,消失踪迹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王希孟,绘画,千里江山图,皇帝,宋徽宗,画家,艺术家

    他自小就喜欢作画,18那年入宫,开启他的作画之旅,终画出令自己满意的画作。说起绘画方面的人才,从前到现在,都有着数不清的著名的画师,像绘画这方面的人才一般都要等到人们逝去后,这个画师才会出名。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一个天才少年的传奇的一生。他就是北宋的画家——王希孟。王希孟的一生十分的传奇,但是在史书上却

  • 王希孟真的冤枉吗,从宋徽宗的角度说,这个少年画家不能留了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王希孟,宋徽宗,千里江山图,绘画,画家,书法,可食用植物,茶,香草

    在中国历史上,有关绘画的名人轶事数不胜数人,但是看完之后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的却不多。比如,北宋历史上曾有一幅名画,创作完成之后竟然当即被毁,而他的作者王希孟也被迫下狱招来杀身之祸,因此这幅也被称之为“凶画”。究竟王希孟画的是什么呢?他被杀害的真实原因又是什么呢?如果您也想知道,下面小编就来揭秘,探索名

  • 王希孟:天才画手生平无几,一张画竟然千古无人能敌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王希,赵佶,宋徽宗,千里江山图,张择端,蔡京

    若说今年虎年春晚又制造了什么爆款节目,那获赞超过三亿的舞蹈节目《只此青绿》一定当仁不让。身着青绿色长裙的舞者在舞台上缓缓显现,高耸的发髻乌黑如墨,伴随着特定舞动的身姿,犹如一幅幅灵动的泼墨山水画。根据主创介绍,这个舞蹈节目的创意来源于北宋王希孟所创作的名画《千里江山图》,节目名《只此青绿》正是来自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