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巨商蒲寿庚的后代遭到明代残酷打压?1382年4月7日平定云南

为什么巨商蒲寿庚的后代遭到明代残酷打压?1382年4月7日平定云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萨沙 访问量:3549 更新时间:2023/12/28 16:28:49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为什么色目巨商蒲寿庚家的后人,却遭到明代残酷打压?他们的后世子孙,男子代代为奴,女子世世为娼!

1382年4月7日:蓝玉、沐英率领明朝军队攻克大理城,元朝大理总管段世投降明军,元朝在云南的统治结束,明朝平定云南。

明朝平定云南以后,就收复了长城以南的所有领土。

这里我们不说云南的蒙古人后裔,却说一下福建的蒲寿庚家族。

用元代说法,蒲寿庚就是色目人。他们祖先是阿拉伯人,曾经好几代在越南等地经商,在宋代来到泉州定居。

多代以后,蒲寿庚家族成为泉州穆斯林商人的领袖。他们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地方影响力。

除了家财万贯以外,蒲寿庚还精通阿拉伯语、越南语等多种语言,熟悉南洋各种贸易,因此成为大宋泉州市舶司提举,放在今天就是商业部大官。

有了官商合一的身份后,蒲寿庚家族慢慢垄断了福建泉州的香料贸易,长达30年。

当时泉州是宋代主要外贸港口,蒲寿庚家族因此聚敛惊人的财富:“以善贾往来海上,致产巨万,家僮数千。”

到了南宋末年,南宋忙于和蒙古人激战了40多年,已经无力兼顾海上的安全。

乱世多贼寇,海上的海盗也很多。南宋朝廷没有精力去剿灭海盗,就委派蒲寿庚等巨商自行负责,任命他为福建安抚使兼沿海都置制使。

由此,蒲寿庚家族得到特权,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和舰队,保护穆斯林商人的船只,实际成为泉州的地方武装豪强。

蒲寿庚家族被宋代优待百年,最终却背叛了宋朝。

1276年,蒙古人攻破大宋首都临安,谢道清太后和5岁的小皇帝宋恭帝被俘。宋恭帝长大后,被强行赶到西藏削发为僧,不允许他有后代。就这样也不放心,后来元朝皇帝找了个文字狱的借口,将宋恭帝赐死。

南宋首都虽然被攻破,国家尚且没有灭亡。

张世杰陆秀夫组成流亡政府,带着两个幼小的皇帝(端宗、幼主)南逃。由于浙江已经站不住脚,他们很快到达福建泉州。

作为土皇帝的蒲寿庚,就要决定是支持元朝,还是支持南宋流亡政府。

蒲寿庚判断南宋就要灭亡,不愿同南宋一起毁灭。他拒绝提供粮草、船只,甚至不允许皇帝进城,又兴兵对抗。

当时的张世杰已经没什么退路,必须利用福建成为军事基地。

张世杰略施小计活捉蒲寿庚,压迫蒲家屈服,交出船只和粮草,才将他释放。

说起来,张世杰做事是留有余地的,但蒲寿庚就完全不同。

蒲寿庚回去以后立即兴兵造反,宣布尽“杀南宋海外宗室”,将泉州城内3000宋兵和宋朝官员全部杀死,还追杀皇帝端宗和末帝。

同时蒲寿庚家族立即同元军联络,要求里应外合打垮南宋流亡政府。

元军距离泉州还远,蒲寿庚就率兵坚守长达3个月。

在蒲寿庚家族和元军夹击下,泉州附近南宋军队腹背受敌,只能继续南逃到广东。广东的局势更为恶劣,没多久南宋流亡政府就战败灭亡了。

显然南宋在福建的防御崩溃,同蒲寿庚家族窝里反有着重要的关系。

最后的崖山海战中,蒲寿庚家族也出动海军帮助蒙古人消灭南宋流亡政府,借此向蒙古人表忠心。

蒲寿庚家族反叛了南宋,由此得到蒙古人的赞赏。

蒙古丞相伯颜,对蒲寿庚家族很是夸奖重用。

由此,在整个元代蒲寿庚家族都掌控泉州海上贸易,独霸市舶,嚣张无比。

蒲寿庚家族都是很狡猾的商人,有奶就是娘的,毫无道义可言。

元朝中后期,蒲寿庚家族看蒙古人不行了,又试图搞政治投机,支持新势力。

蒙古人大怒,借口蒲寿庚家族没有直接的后裔,试图夺取他们的财产。蒲寿庚家族震怒,开始公开和蒙古人作对。蒲寿庚家族是泉州的地头蛇,势力盘根错节,并不好对付,蒙古人很快转而笼络他们,双方已经撕破脸。

到了元末乱世,蒲寿庚的孙女婿那兀纳竟然也想做皇帝。他起兵盘踞一方,成为了泉州亦思巴奚军的领导者,控制了泉州。

亦思巴奚军称霸泉州以后,立即向外扩张抢地盘。于是,亦思巴奚军在福建进行了长达10年的内战。

该军并不是汉人,而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以及其他胡人。这些人在中国作战毫无顾忌,烧杀奸淫无恶不作。亦思巴奚军攻入一个汉人村庄后,首先将男性不分老幼全部杀光,再将村中汉人民女奸淫后杀死,最后抢走所有财物,再放火烧毁村子。当地村民唯恐被屠杀,竟然丢弃家园,丢弃田地,长期躲在山地,饿死病死无数:内战严重地破坏了福、兴、泉沿海一带的社会秩序、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泉州地区受害尤为严重。泉州是兵乱的爆发点,“郡城之外,莽为战区”(《岛夷志略·吴鉴序》),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造成民众贫困饥谨,出现前所未有的“食人”悲剧。

繁荣的泉州、兴化、莆田、福州等地,一度成为血腥地狱,一个个村庄成为废墟。

亦思巴奚军的抢地盘,引来了福建大军阀陈友定的震怒。

陈友定虽然是军阀里面实力最弱的,对付蒲寿庚家族还是没有问题。

而蒲寿庚家族不知深浅,主动出兵攻打陈友定军队驻守的莆田。陈友定恼怒之下,派遣儿子陈宗海率领主力,一举歼灭了莆田附近的亦思巴奚军,接着围攻泉州。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陈友定军队救援莆田后,数千亦思巴奚军并没有全军覆没,还有近千人被打散后逃往泉州。

然而由于亦思巴奚军长期在附近烧杀奸淫,周边农民对他们恨之入骨,恨不得食肉寝皮。

此刻农民主动组织起来,以宗族为单位截杀亦思巴奚军散兵报仇。

这近千散兵竟然被杀得精光,只有4人逃回泉州。

亦思巴奚军实力所剩无几,竟然强迫泉州汉人老百姓给他们做炮灰参军。

泉州人本来就厌恶背信弃义的蒲寿庚家族,军民联手,将蒲氏家族的代表那兀纳捆绑后交出,开城投降。

陈定海进入泉州以后,首先把那兀纳砍了后悬首示众,随后关门屠杀了3天作为报复。这次泉州屠杀把胡人尽数斩杀,以保证杀光蒲寿庚家族。街上的汉人甚至因是卷发或高鼻子被误杀。蒲寿庚家族作恶太多,市民对他们极为仇恨,甚至将尸体丢去喂猪喂狗。

后陈友定被朱元璋击败,率部投降。蒲寿庚家族的幸存者认为,朱元璋同他们无冤无仇,不会怎么样。

于是他们又回来泉州,高调的经商。

朱元璋占领泉州以后,立即下旨:独蒲氏余孽悉配戎伍,禁锢,世世无得登仕籍,监其祸也。

以大宋继承者自居的朱元璋,对背叛主人的色目家族蒲寿庚家族极为厌恶。

朱元璋下令将蒲寿庚家族后代全部充军流放,为娼为奴,不得登仕籍。

看完整个故事,基本可以诠释一句古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更多文章

  • 菊儿汗耶律普速完:开国公主,铁血女帝,捍卫皇权,最终功败垂成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皇帝,夷列,仁宗,西辽,直鲁古,菊儿汗,开国公主,铁血女帝,耶律普速完

    一提到耶律普速完,就很容易让人想到奸情、伦理这些负面词汇,好像普速完留给世人的印象就是一个私通小叔子、谋杀亲夫、被公爹射杀的淫乱女强人形象。但是,细究贫乏的史料就能发现,耶律普速完这位西辽开国公主,尽管有不伦的桃色新闻,但这些私德瑕疵并不能掩盖她对西辽帝国的贡献、以及铁血女帝的本质。01,开国公主菊

  •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里竟然有一座苏州吴江木长桥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视觉摄影标签:吴江,长桥,苏州,千里江山图,沈周

    2022央视春晚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吸引众多观众的眼球,该剧绝美演绎了18岁的王希孟画出“千年一叹,造极一朝”的《千里江山图》。据专家推断,《千里江山图》中那座木质长桥的原型就是吴江垂虹桥。垂虹桥位于江苏苏州吴江县城东门外,宋庆历八年(1048)建成,元泰定三年(1326)易木为石,1967年5月

  • 王希孟:一个天才少年,完成名画后,消失踪迹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王希孟,绘画,千里江山图,皇帝,宋徽宗,画家,艺术家

    他自小就喜欢作画,18那年入宫,开启他的作画之旅,终画出令自己满意的画作。说起绘画方面的人才,从前到现在,都有着数不清的著名的画师,像绘画这方面的人才一般都要等到人们逝去后,这个画师才会出名。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一个天才少年的传奇的一生。他就是北宋的画家——王希孟。王希孟的一生十分的传奇,但是在史书上却

  • 王希孟真的冤枉吗,从宋徽宗的角度说,这个少年画家不能留了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王希孟,宋徽宗,千里江山图,绘画,画家,书法,可食用植物,茶,香草

    在中国历史上,有关绘画的名人轶事数不胜数人,但是看完之后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的却不多。比如,北宋历史上曾有一幅名画,创作完成之后竟然当即被毁,而他的作者王希孟也被迫下狱招来杀身之祸,因此这幅也被称之为“凶画”。究竟王希孟画的是什么呢?他被杀害的真实原因又是什么呢?如果您也想知道,下面小编就来揭秘,探索名

  • 王希孟:天才画手生平无几,一张画竟然千古无人能敌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王希,赵佶,宋徽宗,千里江山图,张择端,蔡京

    若说今年虎年春晚又制造了什么爆款节目,那获赞超过三亿的舞蹈节目《只此青绿》一定当仁不让。身着青绿色长裙的舞者在舞台上缓缓显现,高耸的发髻乌黑如墨,伴随着特定舞动的身姿,犹如一幅幅灵动的泼墨山水画。根据主创介绍,这个舞蹈节目的创意来源于北宋王希孟所创作的名画《千里江山图》,节目名《只此青绿》正是来自画

  • 不曾被辜负的十八岁,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读不尽的生命乐土

    历史解密编辑:寓书喻画标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宋徽宗,赵佶,绘画,黄公望

    导语:细数那些流传千古的画作,《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八十岁所得,《墨虾》是齐白石九十岁才能做到炉火纯青的作品。但是《千里江山图》的作者王希孟,在画这幅被称为“中国十大名画之的画作时,只有十八岁。大多数人的十八岁,都在无尽的学业中度过,享受着平淡而筒单的青春。但王希孟的十八岁和他的作品一样惊艳,是许多

  • 北宋晚期,大概在宋徽宗时期,有一位画家,叫做王希孟

    历史解密编辑:众揽排行标签:宋徽宗,王希,洛神赋,传世

    根据史料记载,王希孟十八岁之前,还和宋徽宗见过面,宋徽宗还手把手地教他画画。等他到了十八岁,他大笔一挥,创作出了一幅《千里江山图》。画作已成,此后,历史上再无有关于他的任何记载。一句话,一个字的记载也没有了。这幅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和《清明上河图》,《洛神赋》,《富春山

  • 2022拍卖之最 张大千拍卖纪录刷新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历史解密编辑:值点网标签:张大千,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桃源图,画家,工笔

    撰文:值点网疫情之下,拍卖业一度饱受挑战。然而,随着大家生活逐步恢复正常,市场终于明确地踏上复苏之途,相继擦新了诸多成交纪录。迎接新一年来临之际,让我们回顾2022的一众拍卖之最。今年4月,张大千仿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首登拍卖场,即以HK$3.7亿天价成交,一跃成为最贵张大千作品,以HK$1亿之

  • 王希孟与江参,两幅《千里江山图》,为何被忽略的这幅才是真

    历史解密编辑:寓书喻画标签:江参,画派,李唐,画家,水墨,山水画,王希孟,书法作品,千里江山图

    风来千里舞松杉,齐鲁青岚满袖衔。拟把如椽三丈笔,为君题句向嵌岩。这是宋人,在一幅名为《千里江山图》的水墨画上题跋的诗。这幅画跟北宋王希孟的青绿山水巨作《千里江山图》是截然不同的两幅长卷。为何说这是真正的《千里江山图》呢?看过王希孟画的《千里江山图》的人,都能发现那幅画上根本没有“千里江山图”这几个字

  •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附高清全卷)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艺术家标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赵佶,山水画,宋徽宗,画家

    《千里江山图》是王希孟18岁时作品,也是唯一传世的作品。关于他的资料很少,只知道他是一位北宋画家,生卒年代不详。十多岁入宫中“画学”为生徒,初未甚工,宋徽宗赵佶时系图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奉事徽宗左右,后一代艺术帝王宋徽宗赵佶慧眼识珠,得到亲传。经赵佶亲授指点笔墨技法,艺精进,画遂超越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