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里竟然有一座苏州吴江木长桥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里竟然有一座苏州吴江木长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生活视觉摄影 访问量:618 更新时间:2024/1/19 5:42:41

2022央视春晚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吸引众多观众的眼球,该剧绝美演绎了18岁的王希孟画出“千年一叹,造极一朝”的《千里江山图》。据专家推断,《千里江山图》中那座木质长桥的原型就是吴江垂虹桥。垂虹桥位于江苏苏州吴江县城东门外,宋庆历八年(1048)建成,元泰定三年(1326)易木为石,1967年5月坍毁。垂虹桥曾经是吴江的地标建筑,在我国古代桥梁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素以“江南第一桥”闻名遐迩。2019年,垂虹断桥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初建时的垂虹桥为木质桥梁,桥名“利往桥”,就是方便两岸往来之意。垂虹桥如长虹卧波,被誉为天上虹霓,再加上桥上有楼阁名“垂虹”,利往桥就有了“垂虹桥”这个雅号。而平民百姓则直白地称之为“长桥”。

垂虹桥由诗词垒砌,用画卷铺陈

垂虹桥横跨吴淞江,临近大运河,建在宽阔的江面上,气势雄伟,有“除却岳阳楼,天下无此景”的美誉。300多位文人雅士留下歌咏垂虹的诗词400多篇。王安石“颇夸九州物,壮丽此无敌”,说的是垂虹桥的壮观;康熙皇帝“垂虹蜿蜒跨长波”,写的是垂虹桥的秀美;米芾“垂虹秋色满东南”,指的是垂虹秋意;辛弃疾“好卷垂虹千丈,只放冰壶一色,云海路应迷”,描绘的是垂虹雪景;俞桂“垂虹夜静三高月”是垂虹之夜;姜夔“回首烟波第四桥”,那是烟雨蒙蒙中的垂虹桥。一年四季,阴晴冷暖,垂虹桥总被文人惦记。

乾隆《吴江县志》中的“垂虹夜月”图

有诗词就有画作。“明四家”之首的沈周尤其钟爱垂虹桥,他的《垂虹暮色》图中垂虹桥起起伏伏横贯画幅,中有垂虹亭,图左杂树一丛,渔舟几叶,桥后远山如黛,浮于湖上,图右塔寺掩映,树木葱茏。该图还有清嘉庆皇帝御题。沈周另有《垂虹桥》《吴江图卷》存世,垂虹桥无疑都是画卷中的主角。此外有名的还有南宋佚名的《长桥卧波图》、明代文嘉、张元士分别作的《垂虹亭图》、明代张宏《垂虹晚渡图》、明代钱谷《垂虹桥图》和清代胡振的《白石垂虹诗意图》等。这些作品既有写实又有写意,把垂虹桥的神韵刻画得惟妙惟肖。

垂虹桥是诗意与伤感的送别场所

在江南,湖河众多,舟船是唯一便捷的交通工具。送别与水有着密切关系。吴江县城松陵是苏州的南大门,苏州文人送客远行都要坐船送到垂虹桥畔才依依惜别。垂虹桥见证了各式各样的送别,最有名的当属“垂虹别意”。明正德三年(1508)中秋,30多位苏州有名望的雅士在垂虹桥送别安徽青年戴昭。临别之际,他的老师唐伯虎作画《垂虹别意图》并题诗相赠,祝枝山题“垂虹别意”引首,戴冠作序,题诗则以沈周为首,文徵明等作诗36首。用作画、题诗及题字的方式表达惜别之情,堪称文坛雅事。清康熙年间进士董訚是吴江人,他在垂虹桥送别好友,留下《垂虹歌送别》诗两首。

唐伯虎《垂虹别意图》

“垂虹亭下秋水清,垂虹亭上月初明……十千美酒且消愁,人生何处无离别”,既舍不得好友离开,又鼓励友人到远方实现抱负,作者这种矛盾心情只能通过十千美酒来消除。

垂虹桥是品尝鲈鱼的绝佳处

松江鲈鱼因西晋张翰的诗句广为人知,吴江别称鲈乡即由此而来。宋代范仲淹就有“江(松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之句,南宋吴江诗人叶茵也有类似的诗句:“江上如今来往客,但言鲈脍不言归。”听到鲈鱼,路过吴江的客人竟然停止了前行的脚步,可见鲈鱼的魅力。宋代张先的“春后银鱼霜下鲈”,是说鲈鱼到了秋天肉质最为肥美。元代萨都剌“放情盍买鲈乡鲈,侑以满酌金叵罗”,美味配上美酒,那是何等的享受。垂虹桥地处松江源头,垂虹桥畔的鲈鱼鲜美无比,堪称一绝,众多食客纷至沓来。

鲈鱼最好的吃法是将鱼肉切成薄片,调以五味享用。这也许是古代江南唯一生吃的鱼了。“买鱼斫鲙垂虹上,更为今年好景留”,鲈鱼脍留住美好的时光。宋代诗人杨万里连作《垂虹亭观打鱼斫鲙》四首,描写了渔人捕捉鲈鱼并加工成鲈脍的过程。为了能吃上美味的鲈鱼,杨万里说“垂虹亭上不论钱”,而元代诗人柳贯在《垂虹亭晚眺》中更是发出“正为鲈鱼忘世味”的感慨。

垂虹桥是大众娱乐场

垂虹桥不仅赢得文人墨客的青睐,也很受平民百姓的喜爱。人们喜欢到垂虹桥上唱山歌——

“山歌勿唱忘记多,搜搜索索还有十万八千九淘箩,吭嗨吭嗨扛到吴江东门格座垂虹桥浪去唱,压坍仔格桥墩塞满东太湖。”

民国时,垂虹桥边出现山歌会,四面八方的人涌向垂虹桥,山歌对唱,此起彼伏,垂虹歌会成为民间盛事。各地灯会都是在农历正月十五举行,明代开始,吴江县城松陵的灯会却在中秋节。“中秋踏灯”在垂虹桥畔进行。

明嘉靖《吴江县志·风俗》载:“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携榼登长桥垂虹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清初,同里人顾伟(字英白)有《江城秋灯篇》—文,记载了中秋踏灯盛况:“昔日天家正太平,秋宵灯火彻江城。争连冶袂探花饮,共踏长桥玩月行。”至民国年间,中秋仍然是搭彩坊、挂红灯、出灯会、放爆仗、游垂虹桥、划彩船。这时的垂虹桥畔,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除了灯会,垂虹桥畔还有中秋赛龙舟的民俗。其他地方的龙舟赛在白天举行,而垂虹桥下的龙舟比赛则在晚上进行。每只龙舟点亮数十盏灯笼,龙舟上鼓乐声声,幡旗飘飘,比赛开始,龙舟上的人舞动船桨,龙舟破浪前行。天上圆月高挂,河面彩灯万盏,月光灯光交映两岸男女的脸上,热闹又祥和。

垂虹桥畔是人文景观集中地

明弘治《吴江志》称——

“出(县)城东门,过长桥为江南市,居民又千百家。使舟官艦之往来,贡赋财物之接递,朝暮不绝难以备述也。”

长桥河两岸楼宇鳞次栉比,河中客舟货船帆樯如林,为繁华的商业中心。但垂虹桥畔更为人所称道的,是人文景观。弘治《吴江志》列有吴江八景,其中“垂虹夜月”“鲈乡烟雨”“塔寺朝阳”“雪滩钓艇”这四个景点就在垂虹桥或桥附近。夜深人静之时,明月倒映在垂虹桥下,犹如广寒之宫清虚之府。垂虹桥东南建有鲈乡亭,每当烟雨空濛之际,登亭远眺,感古怀今。桥畔的华严寺有浮屠笔立,太阳初升照在塔上,金碧璀璨。钓雪滩在长桥东北,滩地芦苇丛生,大雪纷飞,孤舟蓑笠,垂钓其间,何其清绝。另外还有松陵驿、孔庙、三高祠、太湖神庙以及私家园林臞庵、盘野、小潇湘等,众多人文景观是垂虹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显示垂虹桥两岸深厚的文化内涵。

垂虹断桥

如今,吴江正结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挖掘梳理更多历史文化要素,把文化植入新一轮城市更新,将垂虹景区打造成吴江最好最精彩的城市公园。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档案馆(方志办) 作者:王林弟 选稿编辑:李俊锋 (新媒体运营师、高级摄影师)

标签: 吴江长桥苏州千里江山图沈周

更多文章

  • 王希孟:一个天才少年,完成名画后,消失踪迹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王希孟,绘画,千里江山图,皇帝,宋徽宗,画家,艺术家

    他自小就喜欢作画,18那年入宫,开启他的作画之旅,终画出令自己满意的画作。说起绘画方面的人才,从前到现在,都有着数不清的著名的画师,像绘画这方面的人才一般都要等到人们逝去后,这个画师才会出名。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一个天才少年的传奇的一生。他就是北宋的画家——王希孟。王希孟的一生十分的传奇,但是在史书上却

  • 王希孟真的冤枉吗,从宋徽宗的角度说,这个少年画家不能留了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王希孟,宋徽宗,千里江山图,绘画,画家,书法,可食用植物,茶,香草

    在中国历史上,有关绘画的名人轶事数不胜数人,但是看完之后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的却不多。比如,北宋历史上曾有一幅名画,创作完成之后竟然当即被毁,而他的作者王希孟也被迫下狱招来杀身之祸,因此这幅也被称之为“凶画”。究竟王希孟画的是什么呢?他被杀害的真实原因又是什么呢?如果您也想知道,下面小编就来揭秘,探索名

  • 王希孟:天才画手生平无几,一张画竟然千古无人能敌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王希,赵佶,宋徽宗,千里江山图,张择端,蔡京

    若说今年虎年春晚又制造了什么爆款节目,那获赞超过三亿的舞蹈节目《只此青绿》一定当仁不让。身着青绿色长裙的舞者在舞台上缓缓显现,高耸的发髻乌黑如墨,伴随着特定舞动的身姿,犹如一幅幅灵动的泼墨山水画。根据主创介绍,这个舞蹈节目的创意来源于北宋王希孟所创作的名画《千里江山图》,节目名《只此青绿》正是来自画

  • 不曾被辜负的十八岁,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读不尽的生命乐土

    历史解密编辑:寓书喻画标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宋徽宗,赵佶,绘画,黄公望

    导语:细数那些流传千古的画作,《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八十岁所得,《墨虾》是齐白石九十岁才能做到炉火纯青的作品。但是《千里江山图》的作者王希孟,在画这幅被称为“中国十大名画之的画作时,只有十八岁。大多数人的十八岁,都在无尽的学业中度过,享受着平淡而筒单的青春。但王希孟的十八岁和他的作品一样惊艳,是许多

  • 北宋晚期,大概在宋徽宗时期,有一位画家,叫做王希孟

    历史解密编辑:众揽排行标签:宋徽宗,王希,洛神赋,传世

    根据史料记载,王希孟十八岁之前,还和宋徽宗见过面,宋徽宗还手把手地教他画画。等他到了十八岁,他大笔一挥,创作出了一幅《千里江山图》。画作已成,此后,历史上再无有关于他的任何记载。一句话,一个字的记载也没有了。这幅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和《清明上河图》,《洛神赋》,《富春山

  • 2022拍卖之最 张大千拍卖纪录刷新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历史解密编辑:值点网标签:张大千,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桃源图,画家,工笔

    撰文:值点网疫情之下,拍卖业一度饱受挑战。然而,随着大家生活逐步恢复正常,市场终于明确地踏上复苏之途,相继擦新了诸多成交纪录。迎接新一年来临之际,让我们回顾2022的一众拍卖之最。今年4月,张大千仿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首登拍卖场,即以HK$3.7亿天价成交,一跃成为最贵张大千作品,以HK$1亿之

  • 王希孟与江参,两幅《千里江山图》,为何被忽略的这幅才是真

    历史解密编辑:寓书喻画标签:江参,画派,李唐,画家,水墨,山水画,王希孟,书法作品,千里江山图

    风来千里舞松杉,齐鲁青岚满袖衔。拟把如椽三丈笔,为君题句向嵌岩。这是宋人,在一幅名为《千里江山图》的水墨画上题跋的诗。这幅画跟北宋王希孟的青绿山水巨作《千里江山图》是截然不同的两幅长卷。为何说这是真正的《千里江山图》呢?看过王希孟画的《千里江山图》的人,都能发现那幅画上根本没有“千里江山图”这几个字

  •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附高清全卷)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艺术家标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赵佶,山水画,宋徽宗,画家

    《千里江山图》是王希孟18岁时作品,也是唯一传世的作品。关于他的资料很少,只知道他是一位北宋画家,生卒年代不详。十多岁入宫中“画学”为生徒,初未甚工,宋徽宗赵佶时系图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奉事徽宗左右,后一代艺术帝王宋徽宗赵佶慧眼识珠,得到亲传。经赵佶亲授指点笔墨技法,艺精进,画遂超越矩度。

  • 宋代天才少年画家王希孟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天下标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赵佶,画家,蔡京

    1000年前,王希孟,谜一样的天才画家。王希孟,北宋(1096 -?)时人,工山水,作品罕见;可以称得上中国绘画引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然而史书中没有他的记载。王希孟十多岁入宫中"画学"为生徒,初未甚工,宋徽宗赵佶时系图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奉事徽宗左右,但宋徽宗慧眼独具,

  • 宋代少年画家王希孟:一生只此青绿

    历史解密编辑:每天读文史标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宋徽宗,蔡京,徽宗,画家

    字数:1742,聆听阅读时间:约9分钟-有音频,更精彩-(点击音频,即可收听)主播淡墨花北宋政和三年(公元 1113年),宋徽宗可谓春风得意:修筑保和殿,建成延福宫,修成《政和五礼新仪》,追册贵妃刘氏为皇后,追封王安石为舒王,下诏将皇家的公主改称帝姬……然而更令他兴奋不已的是他的得意门生王希孟进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