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诛杀韩侂胄后,史弥远都干了些啥?

诛杀韩侂胄后,史弥远都干了些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秋天的雨呀雨呀 访问量:3800 更新时间:2024/1/19 14:21:18

诛杀韩侂胄后,史弥远都干了些啥?

诛杀韩侂胄后,宋宁宗改明年为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史弥远声称要革除韩侂胄的弊政,为赵宋基业“作家活”。史家把嘉定初年的政治举措称之为“嘉定更化”。“首开言路,以来忠谠”是宁宗更化的第一个措施,他再次表现出“人所难言,朕皆乐听”的诚意,但也只是听听而已。改正韩侂胄专政时期的国史记载,也是更化内容之一。在政局大更迭以后,新上台的统治者注重历史的改写,倒也是由来已久的传统。

当然还有清洗韩党,陈自强、邓友龙、郭倪、张岩、程松等都贬窜到远恶州军,除名抄家的也大有人在。但清洗却走向了极端,凡是赞同过北伐恢复的都被视为韩党。叶适被夺职奉祠达十三年之久,陆游也以“党韩改节”的罪名被撸去了职名。

平反昭雪与清理韩党是同时进行的。赵汝愚尽复原官,增谥忠定算是充分肯定他在绍熙内禅中的忠诚与功绩。朱熹被赐予文臣最高荣誉的一字谥,称为朱文公。吕祖俭、吕祖泰与庆元六君子也分别有所表彰。

宋宁宗对继承人也作了安排。诛韩不久,就立皇子赵曮为皇太子。赵抦已在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去世,追封沂王。他曾以早慧被孝宗看好,绍熙内禅时,太皇太后吴氏当着宁宗面对赵抦许诺“他做了,你再做”。如今这一安排虽已失去意义,但沂王绝后,宁宗便取宗室之子入嗣沂王,赐名贵和,算是一种交代。这些就是所谓“嘉定更化”值得一提的地方。

但宋宁宗在用人为政上依旧懵懂颟顸,招用的人才中竟有赵彦逾,右司谏王居安进言道:“用人稍误,是一侂胄死,一侂胄生。”王居安曾参与政变,后任谏官,成为政变派论劾韩党的急先锋。但他的话触着了钱象祖、史弥远的痛处,立即被免去谏官之职。“嘉定更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失望地说:“有更化之名,无更化之实。”

到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上半年,史弥远政变集团骨干已成鼎足之势:右丞相兼枢密使钱象祖、知枢密院事史弥远、参知政事卫泾。政变时,卫泾位居礼部尚书,是礼部侍郎史弥远的顶头上司,也许他对这位下属太了解,有记载说他诛韩以后“又欲去史”。皇太子把这一动向告诉了史弥远,史弥远让他在宁宗面前说卫泾的坏话,同时拉拢钱象祖。钱象祖忘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古训,在大庭广众之中把卫泾送韩侂胄螺钿髹器的事抖了出来:“我还以为他一世人望呢!”

史弥远与御史中丞章良能也做了一笔交易。六月,章良能不顾与卫泾的老关系,上奏弹劾了他,同时,面交劾奏副本,逼着卫泾自求罢政。七月,史弥远兼参知政事,十月,在钱象祖升为左相的同时,他进拜为右相兼枢密使,宋宁宗已像过去信任韩侂胄那样倚信于他。

拜相仅月余,史弥远就遭母丧,按例必须辞相守制,这样就会出现钱象祖独相的局面。令人蹊跷的是,十天后钱象祖竟被论劾出朝。政变以后,他的权位始终压史弥远一头,但地位却不稳固。在二相勾心斗角中,御史中丞章良能仍站在了史弥远一边。只要把钱象祖在党禁时逮捕庆元六君子的劣迹抖落出来,就会被清议所不齿,何况人们对他在嘉泰年间趋附韩侂胄还记忆犹新。钱象祖罢相两个月后,章良能同知枢密院事,当上了执政,这是对他弹击卫泾与钱象祖的酬报。

在权力角逐中,史弥远抓住了杨皇后与皇太子。他已在政变中取得了杨皇后的信任,至于太子更是他调教出来的学生,宁宗理政时让他在一旁“侍立”,说话很管用。史弥远归里守丧第五天,在皇太子建议下,宋宁宗在行在(皇宫)赐史弥远一座第宅,命他就第持服,以便随时谘访。史弥远故作姿态,仍在鄞县老家守制。

次年五月,宋宁宗派内侍去请他回临安,就在这时发生了忠义军统制罗日愿的未遂政变。罗日愿曾支持北伐,尤其不满史弥远乞和弄权的行径,便联络了部分军将、士兵、士人、府学生、归正人与内侍,准备在史弥远渡钱塘江回临安那天捕杀他,劫持宋宁宗升朝,任命新的宰执班子。不料有人告变,罗日愿等悉数被捕。

首席执政雷孝友对宋宁宗说自己能薄望轻,不足镇服奸慝,宋宁宗遂敦促史弥远起复。史弥远担心守制两年,局面难料,也就顾不得儒家名教与朝野清议,重新做起了宰相。起复第三天,史弥远就指政变者为韩党,罗日愿凌迟处斩,其他人多处以各种死刑。史弥远的起复,标志着有名无实的“嘉定更化”的结束,史弥远专政时代的开始。

起复以后,史弥远继续在平反“伪党”,起用“党人”,以博取人心,取悦清议。他任用了黄度、楼钥、杨简等著名党人,还找来了真德秀魏了翁等知名之士。群贤点缀朝廷,一时人以为小庆历、小元祐来了,这正是弥远老谋深算之处。实际上,他追逐的只是自己的绝对权力。

首先,史弥远独揽相权,破坏既定的宰执制度。宋代宰执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分割相权,虽有宰相兼枢密使的情况,但都是应付战争局面的特例。而史弥远在嘉定二年起复以后,前后在宁、理两朝大权独揽,独相达二十五年之久(秦桧独相也不过十七年)。可以说,从史弥远开始,宰相兼使成为定制,从而造成南宋后期皇权一蹶不振,权臣递相专政的局面。在此局面下,史弥远尽选些便于控制的人备位执政,作为摆设。从嘉定六、七年起,史弥远专政之势已成,就经常“决事于房闼,操权于床第”,破坏了宰执合堂共议的政事堂制度,最高行政权沦为其囊中之物。

其次,史弥远独攥官吏任命大权,培植个人势力。宋代朝官以上的任命例由宰执注拟,经皇帝同意才能正式除授。史弥远只把任命结果告诉给宋宁宗,从来不取旨奏禀。宋代京官和选人的除授权在吏部,号称吏部四选;唯有特殊勋劳者可由政事堂直接注拟差遣,所得差遣较吏部选为快为优,号称堂除。史弥远以堂除名义把吏部选的美差都揽了过来。这样,他就以官职差遣为诱饵,呼朋引类,结党营私。有一次,相府开筵,以杂剧助兴,一艺人扮士人念开场白:“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另一角色打断道:“非也,尽是四明人”,讽刺史弥远援引同乡,网罗党羽。

再次,史弥远操纵台谏,控制言路。这是宋代权相专政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史弥远曾以共同执政为筹码拉拢谏议大夫傅伯成,示意他弹劾某人,不料遭到拒绝。碰此钉子后,他引用台谏必先期会见,酒肴招待,条件谈妥,然后任命,确保台谏俯首效力。尽管如此,他还不放心,便在弹章谏草上大做手脚。台谏论事前,要先把福封(即草稿或副本)呈送给他过目,是则听之,否则易之。就这样,还嫌麻烦,干脆从相府直接付出言章全文让台谏使用。这样,史弥远既杜绝了言路抨击他专断朝政的可能,又让台谏成为他搏击异己的鹰犬。

嘉定政治,说到底就是史弥远专政。所有人才进退,政事行否,天下人都知道这是史丞相的意思,以至朝野“皆言相不言君”。而宋宁宗也习惯了在权臣的鼻息下做他木雕泥菩萨似的傀儡皇帝,无所作为而“垂拱仰成”。

尽管如此,还是有人对史弥远专政进行了抗争。当年上书请斩韩侂胄的武学生华岳,诛韩以后登第为武学进士,担任殿前司同正将。他目睹史弥远对外苟安乞和,对内擅权专政,曾上书宋宁宗,大忤史弥远。

听说华岳要除掉自己,史弥远立即将其逮捕,判以斩罪。宋代实行死刑复奏制,宋宁宗对华岳记忆犹在,关照将其发配海南,意在免其一死。史弥远阴黠的说:“如此,则与减一等。”宋宁宗误以为减一等就是流配,表示同意,而实际上斩罪减一等是杖杀。史弥远上下其手,活活杖死了这位“倜傥似陈亮”的英才。

(本篇完)

发布于:广东

更多文章

  • 赵竑之死:史弥远擅权废立,宋理宗冷漠旁观,济邸含冤遇害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史弥远,宋理宗,李全,宁宗,理宗

    嘉定十七年(1224)闰八月初三凌晨,稀里糊涂一辈子的低能皇帝宋宁宗赵扩驾崩。已经和党羽做好万全准备的宰相史弥远,迅速指派亲信郑清之的儿子郑士昌,前往沂(yí)靖惠王府、迎接他矫(jiáo)诏所立的新皇子赵昀(yún)进宫。身为宁宗皇帝正牌嗣子的皇子济国公赵竑(hóng),此刻也正在府门前掂着脚翘首

  • 宋史:为何说史弥远是宋朝第一权臣?他干的事情秦桧绝对没胆子干

    历史解密编辑:拇指故事汇标签:史弥远,秦桧,宋朝,武三思,右丞相,宋孝宗

    秦桧跟史弥远谁的权力更大?史弥远在南宋掌权25年之久,权力之大,可以说是超过了两宋之中历的宰相,包括什么秦桧、韩侂胄、贾似道,这些人的权利都没有史弥远大,史弥远这个人很狂,也非常的奸诈,他玩权力怎么玩呢?你宋朝不是为了分化相权玩群相吗?好!没关系!我完全按照宋朝的规矩来。所以史弥远担任了两个官职是右

  • 宋史漫谈:史弥远干的坏事比秦桧还多,可他死后为何能躲过清算?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史弥远,秦桧,宋理宗,赵构,宋宁宗,朱熹

    史弥远,南宋宁宗至理宗两朝的权臣,独掌权柄二十余年,生前即被封为郡王,他的权势在整个南宋时期都没有人能跟他相比,即使如秦桧、韩侂胄、贾似道这几位,也没能做到史弥远执政时的权势。史弥远执政时期,对外采取妥协投降政策,和已经衰弱的金国签订"嘉定和议",主动对金增加岁币数量,额外给予金国"犒军银"300万

  • 岳飞最出名的孙子:依附权相史弥远,横征暴敛遭弹劾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岳飞,岳云,党羽,秦桧,诗人,宋朝,史弥远,宋孝宗,古典乐

    岳飞有五个儿子,十八个孙子,在儿子之中,以岳云的名气最大,他骁勇善战,被军中将士称为“赢官人”;在孙辈之中,以岳珂的知名度最高,他著作颇丰,搜集整理了有关岳飞的史料,为后世了解、研究岳飞留下了重要的资料。不过,岳珂的仕途却不怎么光彩,无法与光明磊落的祖父岳飞相提并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继承父志

  • 史弥远祸乱南宋26年,谥号和秦桧一样,为何没进入《奸臣传》?

    历史解密编辑:孤风婉史标签:史弥远,秦桧,奸臣传,宋理宗,宋宁宗,宋孝宗

    从一千一百二十七年立国开始,到一千二百七十九年被元朝灭亡,南宋王朝的生命正式宣告终结。在北宋灭亡后,新建立的南宋不仅没有成功收复失地,反倒是对外一直持媾和偏安的态度,并最终在衰弱当中走向了灭亡。也因此,如果以一个大一统王朝的标准来看待南宋,那么显然它是完全不够格的。在南宋时期,中国历史上也出现了一种

  • 宋宁宗驾崩,史弥远跳过太子另立他人,为何杨皇后先反对后同意?

    历史解密编辑:王三爱生活标签:宋宁宗,史弥远,杨皇后,皇位,遗诏,宋理宗

    公元1224年9月17日,懦弱的宋宁宗病死于福宁殿,太子赵竑得知消息以后,翘首以待等着继位,没想到却被人截了胡,权臣史弥远暗中招来另一位皇室成员赵昀,要以他继承皇位,再派人与杨皇后商议。杨皇后刚开始并不同意,后来还是被说服,对赵昀说道,从此你就是我的儿子。当然还有史料记载,是杨皇后与史弥远共谋此事,

  • 宋韵文化系列讲座:南宋“史弥远废立”背后的大BOSS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们大杭州标签:史弥远,宋韵,宋宁宗,宋理宗,赵构

    一介平民,能突然“空降”继承皇位,逆袭成皇帝吗?如此“天大的好事”,竟曾在南宋朝真实发生……昨天上午,由杭州市社科联(院)主办的宋韵文化讲座迎来第十一讲,浙江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吴铮强带来了《沂邸风云:宋理宗继位之谜》,揭开一个惊天大阴谋——“史弥远废立”,以及权臣背后的终极大BOSS。“

  • 寻宋︱宁波史弥远墓:隧道之碑未立,朕甚悯焉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宰相,皇帝,石刻,宋朝,宋理宗,神道碑,史弥远,宁波市

    宁波南宋石刻公园(一)东钱湖史氏家族墓群南宋明州(今浙江宁波)丞相世家史氏的家族墓葬群,构成了今天宁波东钱湖南宋石刻(史氏墓道石像生)的主体部分。东钱湖附近的史家墓葬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一是今天南宋石刻公园附近的横街村、大慈山一带,史浩、史弥远宰相父子的陵墓都在这里;二是东钱湖东畔、南宋石刻公园东北三

  • 南宋114:史弥远倒行逆施,激起兵变,李全拥立废太子赵竑为帝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李全,史弥远,宋理宗,宋宁宗,临安,大臣

    史弥远发动政变,篡改宋宁宗的遗诏,扶持赵昀(即赵贵诚)继承皇位,废黜太子赵竑。赵竑改封为济王,赐居湖州。赵竑带了妻子眷属,离开临安,去了湖州,也带去了他无穷无尽的怅恨。消息传出,京城舆论大哗!大街小巷,处处议论纷纷,都斥责史弥远的擅自废立,罪不容赦。临安天街棚桥陈氏书铺,公然刻印诗集,含沙影射抨击史

  • 南宋四大奸相,史弥远专权时间最久,凭啥只有他没被列入奸臣传?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史弥远,奸臣传,宰相,宋理宗,真德秀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理宗于嘉定十七年(1224)即位,到绍定六年(1233)的十年,是他四十年统治的第一个十年,也是特征鲜明的一个历史阶段。关于这个历史阶段的特征,黄震写道:“理宗初即位,仍委旧辅史弥远,渊默十年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