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子孙墓被挖掘:后人赶来阻止,专家:你祖宗也归国家管

赵匡胤子孙墓被挖掘:后人赶来阻止,专家:你祖宗也归国家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西门史纪 访问量:2371 更新时间:2023/12/6 14:39:02

挖墓挖到别人的祖坟是什么感觉?如果墓主人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专家还会往下挖吗?

别说,2016年在浙江台州,专家还真就挖到了赵伯澐的合葬墓。

赵伯澐是谁?他是赵匡胤的第七世孙,这是实打实的室后裔。

在这个夫妻合葬墓中,专家挖到了红木棺材,可就在专家想一探究竟的时候,一个陌生男子却冲了出来。

他一把拦住专家,他声称这是他家祖坟,这是不能挖的。看专家面面相觑,男子直接掏出一本族谱,只见族谱第一页是明晃晃的三个大字:赵匡胤。

赵匡胤还真是墓主人的祖宗,那么专家还会继续挖墓吗?此次挖掘的后续又是怎样的呢?

一 惊现宋墓

2016年的一天,浙江台州有个叫老杨的村民喜气洋洋。

这是他盖新房子的好日子,老杨打拼多年,终于赚了点钱来修房子。想到这里,老杨别提多高兴了。

这天他起了个大早,他跑到黄岩区屿头乡前礁村的空地上,开始畅想自己的新房子。

关于新房子的选址,老杨还请人专门来算过风水。

有人告诉老杨,这块地儿是个宝地。前面临山,后方开阔,一看就是个顺风顺水的好地方,说夸张点,这地儿还带点帝王相呢。

施工

老杨一听很有道理,确定好方位后,他便找来了工人和挖掘机。工人很给力,拿到钱后便吭哧吭哧地干活。

起初一切都很正常,但就在挖掘机挖到地下几米深的时候,师傅率先发现了不对劲:

“哎呀,这地儿咋挖不动啊?”

其他工人纷纷赶来看热闹,果不其然,挖掘机的铲子挖到一半便动不了。

师傅只好将这个情况报告给了老杨,老杨也感到奇怪。于是他亲自拿着铲子挖地,没几下便挖出了名堂。

原来,地下有块坚硬的大石头,难怪挖掘机挖不动。

就在大家以为大惊小怪的时候,有眼尖的工人却发现,岩石下面似乎还有东西!

众人纷纷一看,还真有东西。不过有石头遮挡,他们看不太清,只能隐隐约约看到那东西是红色的。

挖掘现场

老杨有些奇怪,这是啥玩意儿啊?他想不通,于是老杨准备找个文化人来看看。

他一个电话,打到了在城里的哥哥那,哥哥赶到现场一看:好家伙!这哪里是岩石啊,这是别人用来封墓的石头!

至于那让众人摸不着头脑的红色东西,其实就是别人的墓室!

老杨哥不愧是文化人,一开口就将众人吓了一大跳。挖个地儿竟然还能挖出墓葬来,简直是走了狗屎运。

最后在老杨哥的建议下,工人们将此事上报给了当地文物局。

文物局一听有墓,那叫一个兴奋。于是他们连夜派出了一支小分队,小分队一到场,发现墓地已经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那些村民闻讯而来,都很好奇墓中究竟有什么宝贝。还别说,这座墓还真就不普通,它是几百年前的古墓。

吃瓜群众

专家经过初步勘测,得出了结论:这是一座宋朝古墓!

宋朝曾盛极一时,那么这座古墓中,会不会有价值连城的宝物呢?

不仅村民好奇,专家也很好奇。既然好奇,那就动工!

专家首先对古墓外地进行了清理,在清理过程中,专家有着惊人的发现。

这座古墓竟然使用了三合土!

三合土耐水耐压,是一种坚固的建筑材料。并且其造假昂贵,技术手法要求高,这座宋朝古墓中使用了大量的三合土,由此可见,墓主人的身份非富即贵。

这可不得了,如果是普通小墓,或许专家的兴致还没这么高涨。一说到富贵大墓,他们便都来了劲。

这还没完,在接下来的挖掘中,他们还发现了许多红砖。之前工人看到的红色东西,就是修建墓室用的红砖。

墓室

像这样的红砖,墓中还有很多。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墓主人对墓葬的修建十分讲究。

如果墓主人只是个没文化大的暴发户,那么大可以在墓中修建石柱石殿,以此来彰显自己的财力。

但墓主人没有,他的墓全部采用红砖堆砌。不难看出,墓主人应该很有文化,且品味高雅。

专家继续向下挖,没过多久,他们便看到了墓葬的整个结构。

二 挖人祖坟

这是个规模宏大的墓葬,整体由石头建造,显得庄严又气派。

在墓地中央,他们发现了两座棺椁!

这竟然是一座夫妻合葬墓!

宋朝,有品位的夫妻,这样的条件还是有些宽泛。一时之间,专家也想不出墓主人是何方神圣。

他们只能继续向下挖掘,但接下来的挖掘工作,却让专家们叹了一口气。

合葬墓

因为合葬墓的一座棺椁,已经被盗过了。不管是墓室还是棺椁,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这导致墓室中本来应该有的陪葬品,都被洗劫一空。

专家看到这里是又气又喜。气的是有人先他们一步,将墓室翻了个底朝天,喜的是既然有人来盗墓,那就说明这个墓葬不简单。

从盗墓贼的作案痕迹不难看出,盗墓贼使用过专门的工具,有能力使用专业工具的盗墓贼都不是一般人。

这样的人只会盗大墓,一般的小墓他们连看都不看。

本来专家还以为这座墓就是个富人墓,但有了盗墓贼的出现,专家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因为这座古墓绝不简单。

为了揭晓墓主人的身份,专家只能继续研究起来。

专家考古

首先,他们在被盗的棺椁中发现了几块白骨,不出意外,这应该是墓主人之一的残骸。

不过由于盗墓贼的光顾,这些残骸已经变得凌乱不堪。在残骸之中,还混杂着不少泥土。

专家于心不忍,但也不得不继续研究。很快,他们就在残骸中发现了一块墓志铭。

幸运的是,墓志铭并未受到太大损害,上面的文字还依稀可见。于是,专家立马对墓志铭进行了拓片。

一番研究下来,专家看到了拓片上的文字。从中可以看出,这座棺椁中墓主人之一是名女性。

她出生在绍兴年间,是另一个墓主人的妻子。

绍兴是南宋的年号,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知道,先前专家推断古墓是宋朝时期的,这个信息是完全正确的。

专家继续往下看,拓片除了介绍女墓主人的生平外,还有个醒目的落款。

墓志铭拓片

落款只有短短三个字,但却让诸位专家都吓了一跳。

只见拓片下方,被刻上了“赵伯澐”三个字。

有专家觉得这名字很眼熟,但他们更熟悉的是太祖赵匡胤。既然赵伯澐也姓赵,那么他是不是和赵匡胤有什么联系呢?

专家带着怀疑的态度一查资料,好家伙,赵伯澐岂止和赵匡胤有关系,他就是赵匡胤的第七世孙!

怪不得他得墓如此有品位,也难怪他舍得用三合土这样的材料来修墓。

事情发展到这里,专家算是明白了。这座古墓就是赵伯澐和妻子的合葬墓,之前被盗的那个棺椁,则是赵伯澐的妻子的棺椁。

既然妻子的墓已经出现,那么就可以断定,剩下的那个棺椁就是赵伯澐的。

赵伯澐的棺椁

专家很兴奋,三两下就赶到了另一处棺椁边。幸运的是,这座棺椁十分完整,盗墓贼似乎并没有发现这是合葬墓,他们偷盗完另一个墓葬便离开了。

这真是天赐良机啊,专家拿起家伙就准备开棺。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个陌生男子却闯进了施工小队中。

他冲到专家面前,一把拦住专家,声称这是自家祖坟,专家不能乱挖!

专家不信,因为之前有过例子,有盗墓贼说墓地是自家老祖宗的,因此专家不能挖掘。

但事实上呢?那是盗墓贼监守自盗。等专家收拾完东西离开后,他们便对墓地进行了盗掘。

有了前车之鉴,专家当然不信这个陌生男子的话。见专家不理睬自己,陌生男子急了,他直接甩出一本族谱,声称自己和墓主人、甚至和族谱的开头人都是一家人!

要是专家挖这座古墓,那么就是在挖他老祖宗的坟墓。

族谱资料

专家半信半疑,拿过陌生男子的族谱翻看起来。当他们打开第一页的时候,他们便愣住了,只见上面写了三个大字:赵匡胤!

艾玛这还真是赵家族谱,陌生男子是赵匡胤的第30世孙,而赵伯澐正是陌生男子的祖宗。

专家可算是开了眼,这下挖墓挖到别人祖宗头上了,别人的后代已经找上了门,这墓到底是挖还是不挖?

三 稀世珍宝

考古专家十分纠结,这座古墓到底该不该挖。

一方面,他们取得了国家文物局的许可,他们是有挖墓的资质的。

但另一方面,墓主人的后代却找上了门,他明令告诉专家,这是他家祖坟,谁都不能动。

专家犯了难,这还是头一次摊上这事,他们谁也拿不定主意。

最终,有胆大的专家还是决定:继续挖墓!

考古现场

如果不挖墓,那么这座古墓迟早会被盗墓贼看上,到时候墓中的文物,就会再次被洗劫一空。

为今之计,专家只能一边说服陌生男子,一边继续挖墓。

但说服别人挖人祖坟,这肯定不是一件容易事。陌生男子不服,凭什么自己祖坟还不能自己说了算,要知道,这里面埋的,可是他的老祖宗啊。

专家只好告诉陌生男子,他的老祖宗也归国家管,就连祖宗头子赵匡胤的墓地,也是国家说了算。

毕竟如果国家不出面保护,那么这些古墓就是沦为无主之宝,之后便只能任由盗墓贼践踏。

专家还说,他们挖墓是有正经手续的,他们也都是正经人。今天来挖赵伯澐的墓,国家法律也是允许的。

专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说通了陌生男子。

接下来,就到了熟悉的开棺环节!

开棺前的准备

首先专家观察了赵伯澐额棺椁,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赵伯澐的棺椁十分讲究,虽然是木棺,但材料却都很结实。在木棺下面,还有炭混合了三合土。

整个棺椁因此显得十分牢固,想要打开它绝非易事。

更离谱的是,专家还在木棺身上,发现了一条白线。这可不是什么普通的白线,这是棺中有水银的痕迹。

专家只好戴上了防毒面具来开棺,他们在棺椁底部打孔,排空了积水后,再来揭开棺盖。

在众人合力下,赵伯澐的棺椁终于被打开。

只见棺椁中,睡着赵伯澐完整的遗体。在他身上,还盖着三层锦丝被。

在锦丝被下方,赵伯澐的身上还穿着各种精美的衣物。这些衣物全是一些昂贵的丝织品,上面的刺绣技术很罕见,各种样式繁复精美。

墓中衣物

除开各种丝绸外,墓中还有一些铜镜、玉器、香盒等。其中一块南唐玉璧,还是公元940年,南唐开国皇帝李昪的祭天之物。

玉器

随后,专家对赵伯澐的遗体进行了射线扫描,他们发现赵伯澐的遗体内,被灌满了大量水银。

专家推测,这可能是古人埋葬赵伯澐时,采取的防腐手法。

最后,专家在墓中共出土了66件文物,其中绢、罗、纱、縠、绫、绵绸占了大半部分。

棺椁清理完成后,这些文物都被上交到了博物馆。其中,最出名的两件丝织物——“交领莲花纹亮地纱袍”和“对襟双蝶串枝菊花纹绫衫”,被专家带到了G20峰会上进行展览。

这两件绝世罕见的衣物,迎来了无数人的赞叹,因此它们也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宋服之冠”。

至于赵伯澐的后人,也就是那个阻止专家挖墓的陌生男子,最后也同意了专家展览衣物的做法。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获得了一笔补贴。

墓中香盒

不过还是有人对专家的这种做法不满,他们认为专家虽然有国家许可,但挖人祖坟的行为和盗墓贼没什么不同。

当然也有人认为专家的行为无可厚非,因为挖墓之后,那些文物可以供人观看,而不是被不法分子拿去倒卖。

关于专家到底该不该挖人祖坟,屏幕前的你们是怎样看的呢?

标签: 宋太祖棺椁古墓墓葬

更多文章

  • 赵匡胤不立亲生儿子为太子,反而把皇位传给弟弟,为啥?

    历史解密编辑:星星走丢了标签:宋太祖,宋太宗,皇位,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一生颇具传奇色彩。特别是晚年的“金匮之盟”以及“烛影斧声”,更是给这位帝王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至今为后人津津乐道。同时,也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为何赵匡胤不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而是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呢宋太祖赵匡胤,出生于公元927年3月21日,字元朗。公元976年去世,被葬在永

  • 这个地方传说有龙脉,出了至少五位皇帝,赵匡胤都奈何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皇帝,后唐,唐朝,节度使,刘知远,石敬瑭,李存勖,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节度使是隋唐五代时期的官职,和清朝的总督相似,统管地方军政,是响当当的封疆大吏。从唐朝开始,到五代而宋,有一个地方的节度使,非常厉害,非常牛,从中走出了至少五位皇帝。哪呢?就是河东节度使。也难怪人家厉害,河东节度使以太原为中心,而太原那是唐高祖李渊起兵的地方,也是李唐王朝的龙兴之地啊,传说那地方有龙

  • 探究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治国理念

    历史解密编辑:志英好心情标签:皇帝,宋朝,太宗,唐朝,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编辑|楠楠宋太祖,个人姓名(xingming赵匡胤,927年出生于中国洛阳,卒于976年11月14日。首都开封,太祖为后世追授的庙号。赵匡胤是中国的军事领袖和政治家,他创立了宋代(960-1279)。他开始了中国的统一,这项工程主要由他的弟弟兼继任者太宗皇帝完成。赵匡胤(追授太祖庙号,即“太祖”)是

  • 赵匡胤打仗得胜归来,拉了几车宝贝,半路被搜查,结果让人吃惊

    历史解密编辑:静子爱思考标签:皇帝,宰相,朱温,赵普,唐朝,后周世宗,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公元957年,赵匡胤跟随周世宗柴荣攻打南唐。有人向柴荣告密说:“赵匡胤用几辆车偷运大量财宝。”柴荣大怒,派人搜查。谁料,打开车上的箱子后,众人大吃一惊。公元954年,周世宗柴荣大刀阔斧改革军队,提拔毫无家族背景的赵匡胤担任要职。此后,柴荣走哪争战都要带上赵匡胤这员猛将。公元957年,柴荣率兵历时一年

  • 永昌陵被盗,赵匡胤的尸骨被吊起来,口里黑水直流,这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爆笑兔精灵标签:皇帝,陵墓,唐朝,永昌陵,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五朝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两个时期之一。人们常说,这一时期最邪恶的代表就是朱温,而关于此人的野史记载,着实刷新了人类的底线。但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朱温只是众多反派中的一个。他之所以如此恶毒,是因为她用其他温柔的方式活在了这个乱世。不要下去。由此可见,当时的百姓经历了怎样的罪恶?不过还好,宋

  • 赵匡胤篡位后周,为何留下柴荣子孙?看他托孤给谁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赵普,大将,柴荣,潘仁美,后周世宗,五代十国,国防政策,杯酒释兵权,中国传统音乐,中国军事制度,宋太祖赵匡胤

    纵观历史,一个政权的灭亡,一定会伴随其皇族的覆灭,古往今来从不例外,但赵匡胤却是个奇迹。他不但没有杀了后周柴荣的子孙,还给他们找了“寄养家庭”,让他们在北宋繁衍生息。常说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赵匡胤不会不懂这个道理,他为什么敢留下柴荣的子孙,就不怕他们报复吗?其实赵匡胤不傻,看他所托付的人就

  • 有人认为柴荣主张先解决契丹,赵匡胤要后解决契丹,这是否正确?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后周世宗,宋太祖,契丹,后唐,石敬瑭,平定

    赵匡胤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继承的是柴荣一直以来坚持所坚持的战略方针,即先易后难,先南后北。也就是说两人对于燕云十六州的收复持的是同样的观点,先将南方的割据政权都收拾掉,然后一门心思对付契丹。至于“柴荣主张先解决契丹而赵匡胤主张后解决契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大概是因为柴荣在去世之前

  • 唐朝皇族后裔之一,竟助推赵匡胤称帝,还成了宋朝兵部尚书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宋太祖,朱温,石敬瑭,刘知远,后周世宗,唐朝

    南朝刘宋政权末代皇帝刘准,十岁时遭遇萧道成政变,临死之前留下“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天王家”,一语道尽宗室身份荣华富贵背后的无尽悲凉。其实,国家覆亡之后皇族悲惨下场并非古来有之,而是始于西晋,之后往往不是被杀便是受辱,鲜有得以善终者。唐朝末年,李唐宗室也迎来一次杀戮,朱温大肆残杀皇室血脉,比如杀了唐昭宗

  • 赵匡胤,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宋太祖,王安石,范仲淹,王安石变法

    文:赵进斌 (读史特约作家)“勒石三戒” 开创“仁政”清明王朝,“文以靖国” 营造中国“文治盛世”,赵匡胤“建隆之治”令人感叹!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朝代,像宋代前中期那样,涌现出一种令历史有些眩目的现象——众多文坛巨匠们接二连三前仆后继地跻身于最高权柄中枢,用极大的热情推行变法改革,又在短暂的改革跌

  • 梳理北宋九帝,赵匡胤开国,赵佶、赵桓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环宇头条世界标签:宋太祖,宋徽宗,赵桓,宋仁宗,徽宗,宋太宗

    第一位 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字元朗,公元927年生于洛阳夹马营,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北宋开国皇帝。据传赵匡胤出生时赤红的光照满屋子,奇异的香味过了一晚上都未散去。身体上有金色,三天都未改变。赵匡胤长大后容貌威武,器度豁达,有见识的人知道他不是一般人。他学习骑马射箭,总是超出其他人之上。曾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