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篡位后周,为何留下柴荣子孙?看他托孤给谁就懂了

赵匡胤篡位后周,为何留下柴荣子孙?看他托孤给谁就懂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每日看点啥 访问量:3794 更新时间:2023/12/31 23:13:33

纵观历史,一个政权的灭亡,一定会伴随其皇族的覆灭,古往今来从不例外,但赵匡胤却是个奇迹。他不但没有杀了后周柴荣的子孙,还给他们找了“寄养家庭”,让他们在北宋繁衍生息。

常说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赵匡胤不会不懂这个道理,他为什么敢留下柴荣的子孙,就不怕他们报复吗?其实赵匡胤不傻,看他所托付的人就知道了。

潘美收留遗孤,成就君臣佳话

后周皇D柴荣共育有7子,其中年纪大的三子早亡。柴荣死的时候才38岁,当时他传位给年仅7岁的第四子柴宗训

赵匡胤趁人家孤儿寡母,发动了陈桥驿兵变,当他夺权进宫后,慌忙中看到一个宫女抱着一个小娃娃,赵匡胤问这是谁,宫女回答是周世宗的儿子。

正当赵匡胤不知如何抉择时,他的第一谋臣赵普发话了,大意就是斩草要除根,这孩子不能留!

赵匡胤听后,认为自己已经篡夺了周世宗的皇位,现在连他的血脉都要杀掉,实在不忍心。这时候,赵匡胤又问赵普旁边的大将潘美。

潘美一脸凝重,先是不敢回答,后又鼓起勇气说:“臣和陛下都是周世宗的臣子,如果劝您杀了孩子,会辜负周世宗,如果劝您不杀,那么陛下必然会对我生疑。”

最终赵匡胤将这个孩子交由潘美抚养,但只能称其侄、不能认为子。之后这个孩子就寄养在了潘美的家中,取名潘惟吉。

不过史料显示,潘美收留的孩子是不是潘惟吉尚不能定论,可以肯定的是潘美收留了柴氏子孙。那么,赵匡胤为何要把孩子托付给潘美呢?

赵匡胤的老谋深算

1、赵匡胤十分信赖潘美

不少人看了《杨家将》,对潘仁美这个角色恨之入骨,但其原型潘美是个不折不扣的忠君之臣。

潘美是北宋开国名将,其军事能力能排进前三,而且潘美为人忠诚,誓死效忠赵匡胤。

赵匡胤能够搞出来杯酒释兵权,但潘美却是他信任的为数不多的大将,在很多重要战役中都委以重任。

2、潘美最了解赵匡胤,明为抚养实为监控

赵匡胤让潘美抚养柴氏子孙,关键的一点是他最了解赵匡胤,他知道赵匡胤想让他把柴氏子孙培养成什么样。

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地方,这个孩子虽然在将门世家长大,但潘美却不是良师,反而不会让他涉略兵法。

潘美深知,赵匡胤让他抚养这个孩子,明为抚养实为监控,只有让他成为一个最平庸的人,才是保他性命的最好方法。

3、柴荣之子孙虽然开枝散叶,却也是苟且偷生

赵匡胤临死之前曾立下一条遗训:

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有了这条遗训,柴荣子孙随着大宋王朝一起开枝散叶,但绝大多数也不过是苟且偷生。

柴荣的直系血脉中,四子柴宗训20岁郁郁而终;五子柴熙让在宫变的当日便不知所踪;六子柴熙谨在赵匡胤继位5年后病逝;七子活得时间是最长的,但他是通过改名换姓才躲过了劫难。

种种巧合之下,很难说赵匡胤是真心容纳了柴氏后人。那些相安无事的,恐怕都犹如潘美领养的那个孩子,默默无闻的生活在被监控之中。

更多文章

  • 有人认为柴荣主张先解决契丹,赵匡胤要后解决契丹,这是否正确?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后周世宗,宋太祖,契丹,后唐,石敬瑭,平定

    赵匡胤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继承的是柴荣一直以来坚持所坚持的战略方针,即先易后难,先南后北。也就是说两人对于燕云十六州的收复持的是同样的观点,先将南方的割据政权都收拾掉,然后一门心思对付契丹。至于“柴荣主张先解决契丹而赵匡胤主张后解决契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大概是因为柴荣在去世之前

  • 唐朝皇族后裔之一,竟助推赵匡胤称帝,还成了宋朝兵部尚书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宋太祖,朱温,石敬瑭,刘知远,后周世宗,唐朝

    南朝刘宋政权末代皇帝刘准,十岁时遭遇萧道成政变,临死之前留下“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天王家”,一语道尽宗室身份荣华富贵背后的无尽悲凉。其实,国家覆亡之后皇族悲惨下场并非古来有之,而是始于西晋,之后往往不是被杀便是受辱,鲜有得以善终者。唐朝末年,李唐宗室也迎来一次杀戮,朱温大肆残杀皇室血脉,比如杀了唐昭宗

  • 赵匡胤,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宋太祖,王安石,范仲淹,王安石变法

    文:赵进斌 (读史特约作家)“勒石三戒” 开创“仁政”清明王朝,“文以靖国” 营造中国“文治盛世”,赵匡胤“建隆之治”令人感叹!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朝代,像宋代前中期那样,涌现出一种令历史有些眩目的现象——众多文坛巨匠们接二连三前仆后继地跻身于最高权柄中枢,用极大的热情推行变法改革,又在短暂的改革跌

  • 梳理北宋九帝,赵匡胤开国,赵佶、赵桓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环宇头条世界标签:宋太祖,宋徽宗,赵桓,宋仁宗,徽宗,宋太宗

    第一位 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字元朗,公元927年生于洛阳夹马营,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北宋开国皇帝。据传赵匡胤出生时赤红的光照满屋子,奇异的香味过了一晚上都未散去。身体上有金色,三天都未改变。赵匡胤长大后容貌威武,器度豁达,有见识的人知道他不是一般人。他学习骑马射箭,总是超出其他人之上。曾试

  • 宋朝富得流油,为什么还过得如此憋屈?问题出在赵匡胤身上

    历史解密编辑:历说观标签:宋朝,皇帝,兵权,唐朝,富得流油,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这宋朝在历史上可算得上是一个富得流油的朝代了,其他的我们不说,就光是这大把大把的钱币都比后来的明朝还多一个层次啊。但是,这也是问题所在,既然这个时代钱这么多,经济,文化都这么发达。为什么还要被冠以这贫穷的朝代的称号?我们都知道宋王朝的建立,是当时身为大将军的赵匡胤反了后周的小皇帝,自己披上龙袍轻轻松

  • 赵匡胤死亡原因:弟弟继承皇位,文莹和尚通过宫女了解却另有记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宋太祖,文莹和尚,赵匡义,郭威,后周世宗,宫女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在历史长河之中,出现过许多人物和事迹,这些事情,有些通过史书记载了下来,有些因为一些条件的限制,没有被记载或者虽然被记载,但是由于战乱等原因,记载丢失了,导致我们今天对历史上的一些细节所知甚少。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历史谜团,这些谜团为历史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同时也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兴趣,

  • 杯酒释兵权:赵匡胤个人的成功,却是整个大宋王朝的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王朝说历史标签:宋太祖,大宋王朝,杯酒释兵权,后周世宗,陈桥兵变

    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27年-976年)在历史上,是一位比较特殊的皇帝,他有着完美的人格魅力,心地善良、嫉恶如仇、宽仁大度,是一个仁慈的、且充满侠义心肠的好皇帝。放眼古代的政权更迭,哪个皇帝不是靠血腥的杀戮而获得的?强如刘邦和朱元璋,他们在登基之后,仍然需要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来稳固权力;再比如李世民和

  • 赵匡胤的几个结义兄弟,帮赵匡胤做了皇帝之后,都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宋太祖,郭威,周世宗,石守信,陈桥兵变,李重进

    公元953年,七月二十日。时年27岁的赵匡胤,这时还是后周的一个中层军官。这一天,赵匡胤和其他九个意气相投的后周军官,歃血为盟,结为异姓兄弟。这就是后来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义社十兄弟’了。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几人义结金兰的这一天,不管是赵匡胤还是其他几人,大概都不会想到,他们这几个人的结义,将会对

  • 曲折和艰辛——试问赵匡胤是如何建立宋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如坐针毡矣标签:宋朝,皇帝,新朝,唐朝,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建立的背后有着许多曲折和艰辛。而赵匡胤作为宋朝建立者之一,其行动和决策对于宋朝的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赵匡胤在建立宋朝中的具体作用和策略。一、赵匡胤的背景赵匡胤于927年出生于河南郑州,出身于一个武将家庭。他的祖父曾担任过唐朝的官员,而他的父亲则是当地的

  • 如果你对五代、赵匡胤感兴趣,《赵匡胤时间》不会让你失望

    历史解密编辑:七喜文学标签:宋太祖,赵匡胤时间,陈桥兵变,郭威,平定,李从珂

    在看《赵匡胤时间》这套书时,我发现我长期以来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宋朝的文化和经济为什么会如此发达。这个疑问,在《赵匡胤时间》这套书中找到了答案。《赵匡胤时间》这本书的书名虽然以赵匡胤命名,但这本书讲述的不止有赵匡胤。本书作者金刚以赵匡胤从出生到驾崩共50年为时间线,讲述了从五代乱世到大宋初期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