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十朋:为民做主 廉谨奉公

王十朋:为民做主 廉谨奉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弘化社 访问量:1786 更新时间:2023/12/30 13:02:01

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人,卒谥“忠”。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爱国名臣。绍兴二十七年(1157),王十朋以“揽权”中兴为对,被宋高宗亲擢为进士第一(状元);后曾数次建议整顿朝政、起用抗金将领,力陈抗金恢复之计。仕途上历知饶、夔、湖、泉诸州,救灾除弊,政绩卓著。

乐清王十朋纪念馆

王氏家风的兴起始于王十朋的高祖、曾祖辈,他们为人孝顺慈善,到王十朋的时候还受到邻里父老称道。祖父王格,勤俭治家,经过他的努力,王家家境渐渐变得较为富裕。

王十朋的父亲王辅,天性喜读书,至老不倦,对儿子的教育更是用心,“平生乐教子从学,不以家务夺其心,至以身率之,欲亲见诸子有成,以慰其意心切”。正因王辅的以身作则,王十朋的学业和科举之路得到很大的激励。王十朋后来评价父亲“为子则能孝其亲矣,为兄则能友其弟矣,为夫则能和其妇矣,为父则能教其子矣。闺门之内,上下和睦,与乡党邻里之间,无怨无恶,身死之日,虽行道之人,无一不咨嗟叹息。呜呼!真可谓善人君子矣”。

自高祖以来,王氏家族历代形成的良好家风在王辅身上得以集中体现,并渗入了王十朋的思想中,对其后来的为人、治家、从政皆有重要影响。

左原王氏家规家训

王十朋著有《家政集》,书中将王氏家风从观念转化为理论,形成了规范完整的家规家训制度。其中提倡的 “孝敬奉先、谨厚治身、勤俭兴家、诗书教子、行善积德、仁德理事、诚信立世” 等家规家风,给后世留下了极其宝贵的遗产。入宦为官后,王十朋更是把“孝”的内涵外延为“忠”,把“修身齐家”引申到“治国施政”上,认为:“故人之为人父,则孝者必慈,而不孝者不慈;以之为人臣,则孝者必忠,而不孝者则不忠;以之事长,则孝者必顺,不孝者必不顺,此孝悌所以为立身之本,百行之先者也。”

王十朋在朝忠君爱国,犯颜直谏,荐用良将,力主抗金,不避斧钺之诛;在州郡则勤政爱民,廉洁奉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此正如宋大儒朱熹评王十朋时所言,“在朝廷则以犯颜纳谏为忠,在州县则以勤事爱民为职”,实乃“光明正大之磊落君子”。

王十朋中状元后,被朝廷任命为绍兴签判。一天,有民妇击鼓喊冤,王十朋叫衙役立即升堂,可同僚却劝他别管此事。王十朋问其原因,同僚告知:“此案涉及朝廷张侍郎之子,他唆狗咬伤鲁六小儿,致其遍体鳞伤,鲁六一怒之下将狗打死,结果被绍兴知县判罪入牢。且张侍郎之女为当朝宰相之儿媳,我怕您担当不起呀!”王十朋气愤地说:“我乃万岁亲擢,深蒙圣恩,仕州县应以勤事爱民为职,理当为民做主,岂能明知有冤而不公断呢?”因此,王十朋微服细察,得知鲁六实属冤枉,遂宣判鲁六无罪释放。张侍郎得知此事怒不可遏,借朝中安抚使视察绍兴府之机,托他查问王十朋。

乐清王十朋墓

王十朋见安抚使查问此事,便将此案详情告知,而后公正地说:“张侍郎心明法律,必不能以一犬之故诬害平民。若真断鲁六有罪,然其实属无辜,则深恐府中官员、绍兴百姓议论我们是轻人重犬,不仅我负有误断之罪过,且对张侍郎的名德也会有所损害。”稍后,王十朋又机智地说:“安抚大人是很尊重张公名望的,想必自然会同意为他挽回民心?”安抚使见王十朋说得句句在理,只好闭口无言。

王十朋廉洁奉公,敢拒权威,秉公断案,为民雪冤,其行为与勇气为人所称道。

来源:清廉浙江

标签: 王十朋朱熹进士宰相

更多文章

  • 乐清原创越剧大戏《王十朋》昨晚首演展宋韵“乐风”之美 颂爱民为民之声

    历史解密编辑:信息新报标签:王十朋,宋韵,越剧,乐清,乐清市

    演出现场。汪洋 摄漫天的梅花雨中,王十朋在乡亲们的不舍中,牵着妻子的一缕魂梦,缓缓走向梅溪桥,返回故乡。南宋无双士,东都第一臣,舞台上十个字的出现,是王十朋一生清廉刚正、才华横溢、爱民为民的真实写照。灯光随之渐暗,现场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7月10日晚,乐清原创越剧大戏《王十朋》在乐清大剧院首演,同

  • 南宋爱国名臣王十朋状元殿试策问《正道之治,法治天下》对策卷

    历史解密编辑:天府视野标签:宰相,仁宗,宋朝,王十朋,司马光,范仲淹,正道之治,法治天下

    原标题:南宋爱国名臣王十朋状元殿试策问《正道之治,法治天下》对策卷解析(文章编辑:中国法学会 唐从祥)王十朋(1112年11月9日-----1171年8月6日),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今浙江省乐清市)人。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爱国名臣。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被宋高宗亲

  • 苏舜钦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苏舜钦,诗歌,文学,散文,诗词,梅尧臣,宋朝,艺术家

    苏舜钦(1008年—1048年),字子美,梓州铜山县人, 生于开封。北宋时期大臣,参知政事苏易简孙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景祐元年,考中进士,出任蒙山县令,历任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位。支持范仲淹推行的庆历革新,遭到御史中丞王拱辰劾奏,罢职闲居苏州,修建沧浪亭。庆

  • 范仲淹和苏舜钦为何能写下名篇,竟源于一次“卖废纸”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东北老刘标签:仁宗,宰相,范仲淹,苏舜钦,弦乐器,齐特琴,沧浪亭记,岳阳楼记,官宦世家

    在中学语文课本上,我们都学过《岳阳楼记》,它是北宋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此外还有《沧浪亭记》也很有名,作者也是北宋政治家,名叫苏舜钦。有意思的是,范苏二人还是好友,并且他们能写出名篇,完全是因为苏舜钦卖了一次废纸破烂……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您从头揭秘吧。(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

  • 苏舜钦与沧浪亭

    历史解密编辑:华西都市报标签:沧浪亭,苏舜钦,欧阳修,范仲淹,章炳麟

    沧浪亭剖面图。苏州沧浪亭。(资料图片)□沈鸿鑫沧浪亭是现存苏州诸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座。二十多年前,沧浪亭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人们提起沧浪亭,自然会想起它的创建者苏舜钦。工诗擅文得到范仲淹赏识苏舜钦字子美,是北宋著名诗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梓州桐山(今四川中江)人,生于

  • 苏舜钦积极支持革新,为什么被削籍为民?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宋朝,苏舜钦,籍为民,范仲淹,欧阳修,艺术家,御史中丞

    在江苏省苏州市城南,有一所古老的园林,园中有一亭名为“沧浪”,由于亭子太过有名,因此园林也以此亭为名,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一齐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庆历四年(1044年),被削籍为民的苏舜钦用四万钱买下一座废园,经过修整后,在北碕筑亭,命名“沧浪亭”,苏舜钦经常驾舟游玩,字号沧浪翁,创作

  • 苏舜钦:倘若有苏东坡那样的气度,何至于一顿饭局就把自己给气死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苏舜钦,苏轼,范仲淹,欧阳修,韦应物,沧浪亭记

    苏舜钦:孤舟古祠下,风雨看潮生无事之时,偶尔会看一下有些正剧意味的电视剧,近期在看一部叫《清平乐》的剧,那里面的文学大佬多多,范仲淹、晏殊、欧阳修的一堆,但其中却发现了一个难得出镜之人,叫苏舜钦,我对这个人可以说是即熟悉,又陌生。说熟悉,那是因为在中国文学史上,他是有着一席之地的,他与欧阳修和梅尧臣

  • 北宋大诗人苏舜钦,本是一个人生赢家,却不小心成了儆猴的那只鸡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苏舜钦,范仲淹,欧阳修,宋仁宗,皇帝,宰相,诗人,宋朝,艺术家

    景祐元年,官宦世家出身、26岁的北宋诗人苏舜钦进士及第,政坛。与宰相杜衍之女完婚后,又有文坛领袖范仲淹的激赏,苏舜钦成为一颗被世人看好的政治新星。按苏舜钦拥有的政治资源和人脉关系,拿他开刀简直不大可能。20岁任荥阳县尉时,他就因敢于对皇帝大兴土木谏议上疏而闻名朝野。其奏章言辞激烈,敢道人之所不敢言,

  • 清平乐:苏舜钦被削职为民,仅次于死刑,但欧阳修却说要向他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苏舜钦,欧阳修,清平乐,范仲淹,宋仁宗,梅尧臣

    清平乐 苏舜钦近日热播剧《清平乐》中,苏舜钦才华出众,屡次受到仁宗的称赞,还有人说他是北宋第一美男子。集颜值与才华于一身的时代骄子苏舜钦,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历史上的他又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一、苏舜钦与进奏院狱苏舜钦,字子美,河南开封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卒于宋仁宗庆历八年(

  • 沈鸿鑫 苏舜钦与沧浪亭

    历史解密编辑:文汇报标签:苏舜钦,沧浪亭,沈鸿鑫,欧阳修,范仲淹

    沧浪亭剖面图沧浪亭是现存苏州诸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座。二十多年前,沧浪亭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人们提起沧浪亭,自然会想起它的创建者苏舜钦。苏舜钦是北宋著名诗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字子美,梓州桐山(今四川中江)人,生于开封(今属河南)。他的祖父苏易简在宋太宗时做过参知政事(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