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平乐:苏舜钦被削职为民,仅次于死刑,但欧阳修却说要向他学习

清平乐:苏舜钦被削职为民,仅次于死刑,但欧阳修却说要向他学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绿说故事 访问量:3152 更新时间:2023/12/20 16:42:09

清平乐 苏舜钦

近日热播剧《清平乐》中,苏舜钦才华出众,屡次受到仁宗的称赞,还有人说他是北宋第一美男子。集颜值与才华于一身的时代骄子苏舜钦,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历史上的他又是怎样一个形象呢?

一、苏舜钦与进奏院狱

苏舜钦,字子美,河南开封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卒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祖父苏易简很厉害,年逾弱冠就中了进士,太宗年间状元及第,曾任参知政事。父亲苏耆,曾担任工部郎中,有才名。出生于书香门第兼官宦世家的苏舜钦,从小就受到良好家风的熏陶,史书说他“慷慨有大志”。至于他是不是“北宋第一美男”,《宋史》中只说他“状貌怪伟”,千百年来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

清平乐 苏舜钦

苏舜钦早年任谏官,多次慷慨陈词,褒贬时弊。在宣扬自己轰轰烈烈的人生理想之际,庆历三年(1043年),苏舜钦受范仲淹的赏识,而升为集贤院校理、监进奏院。宰相杜衍也很赏识他,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于他。当时范仲淹、富弼等改革派也是用人之际,所以对苏舜钦多委以重任。

清平乐 苏舜钦妻

理想的人生莫过于此!就在他要迎来开挂的人生时,悲剧却降临了!

庆历四年(1044年),发生了轰动全国的进奏院狱,又称“邸狱”。为了纪念仓颉造字,按照惯例,每年秋天,京城的百司胥吏都要集资举办迎神赛会。但是,举办活动聚餐是要花钱的!这一年,苏舜钦提举进奏院,把政府的过期档案卖了,卖的钱用于聚餐,然后大家再凑一部分。席间酒酣耳热时,他令胥吏退席,还叫来京师的歌伎来表演助兴。就因为这样一场聚会活动,苏舜钦被定罪为“监守自盗”,削籍为民了。

清平乐 苏舜钦

苏舜钦是不是有点冤?

削籍为民的惩罚在宋代是仅次于死罪的大刑,对于苏舜钦这样心高气傲的人来说,他的心里煎熬至极。那他果真如此吗?

有人认为苏舜钦罪在贩卖档案,但是宋朝这种行为是合法的。当时的档案法规定,那些没有必要长期存留的档案存档10年后,就要定期清理,可以留给官府用,也可以售卖,这样就能腾出空间来,保存近期更为重要的档案。当时苏舜钦掌管的进奏院,又是一个与各类档案文书打交道的部门,因而他将过期档案进行售卖,符合大宋法律。

清平乐 苏舜钦

也有人认为,他罪在用卖档案的钱举办宴会。卖档案所得的钱应属公款,每年一度的迎神赛会属于公宴,在其他部门都有利用公款进行公宴消费的例子。但即使苏舜钦的行为认为是挪用公款,也仅是判处杖刑,罪不及除名。而他召见京师歌伎在公宴上表演助兴,最多就是品行不端。综合以上,很难找到罪名的证据。

既然如此,苏舜钦为什么还是被除名了呢?这要怪王拱辰的攻击。

王拱辰是反对改革派的台谏官员,在进奏院狱判决后,王拱辰自喜道:“吾一举网尽矣。”苏舜钦是一个坚定的改革者,在早年担任地方官吏的时候,他就有许多实践,又因与范仲淹等人交往密切,就更成为反对者的攻击目标,进奏院狱的发生只是众多预定借口当中的一个。

清平乐 王拱辰

在进奏院狱发生前不久,因为攻击者流言四起,范仲淹等人为了避嫌,已经离朝出任地方,这种自保的行动也表明他们放弃了改革主张,这样就把苏舜钦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在他面对攻讦之时,范仲淹等人也没有能力对他进行援助。

对苏舜钦的个人命运最重要的,其实是仁宗的立场和态度。为了反对新政,保守派利用“朋党”这一致命的武器进行攻击,而这恰恰是仁宗皇帝极为敏感的话题,他渐渐就对改革失去了兴趣。那个时代改革的风潮,才是苏舜钦的个人悲剧。

清平乐 宋仁宗

二、吴中的最后岁月

进奏院狱结束了苏舜钦的政治生涯,也成为他一生的遗憾,但作为一代文人,他的文学生命远没有终结。在庆历五年(1045年)春,他从京师出发南下吴中,直到生命的终结,他一直留在此处。

在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沧浪亭的兴建与《沧浪亭记》的传世,对后世意义深远。虽然远离政治中心,他也没能放弃自己救世济民的理想,也许他还在盼望着有朝一日重回政坛,但终究因被贬,只得在吴中地区度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光,幽忧以终。

沧浪亭

三、开宋诗一代风气者

我们常常夸赞欧阳修等人领导的文学复古运动,上承唐代韩愈柳宗元等人的古文运动,改变了宋初以来弥漫的以西昆体为主的形式主义文风。作为此次运动的主将,苏舜钦在宋代文学史上的成就也是异常显著的,清代学者叶燮曾指出:“开宋诗一代之面目者,始于梅臣、苏舜钦二人。”是说宋诗新风气的开端,是从梅尧臣和苏舜钦开始的。

因为二人的贡献,世人多将两人合称为“梅苏”。欧阳修曾说:“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就是说苏舜钦年龄虽然比我小,但是在古文造诣方面,我还得向他学习。的确可以看出欧阳修对苏舜钦的盛赞之情。

清平乐 欧阳修

苏舜钦的作品最突出的风格就是豪放,同时代也有许多人的诗歌创作特点也体现了豪放风格,为什么他能从众多文人当中脱颖而出呢?

与历代士人隐居不问政事不同,宋代士人对家国大事是尤为上心的,很多文人士大夫同时兼具学者与政治家的双重身份,这种对政事的关心就反映在了苏舜钦的作品当中。

宋真宗时修建玉清宫耗资巨大,甚至超过了秦始皇阿房宫的奢华程度,在仁宗时遭遇雷电,化为灰烬。到仁宗时,想要重修玉清宫,苏舜钦就在作品当中直接讽刺仁宗奢侈无度:“惜哉共俭德,乃为侈所蛊。”他的慷慨和豪放可见一斑。

清平乐 仁宗

其次,在他的作品当中也体现了他深切的参政愿望。在西夏进攻庆州,宋军打败之时,他创作的《庆州败》直击事实,抨击官场的腐败,同时也表现了自己的参政意识,文章气势磅礴,感情热烈。再看同时期的梅尧臣等人的作品,虽然极力想挣脱旧文风的桎梏,但是没能像苏舜钦的作品一样充满力量,自成体系,就是因为他们的文章中缺少那份参政的热切。“予虽生儒家,气欲吞逆羯。”他宣扬士人与皇帝共治天下的社会旋律,在苏舜钦作品的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生命的张力。

清平乐 苏舜钦

文史君说

苏舜钦广泛关注现实,并且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参政思想,苏舜钦对宋诗的发展实为开拓之举,这也让他在同时代的文人当中大放异彩。作为时代骄子的他,在等到命运转机到来之后,却因为立场问题被反对者中伤,进奏院狱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从此被排除在权力之外。尽管远居吴中,但对出身于仕宦家庭的苏舜钦来说,救国济民仍是他毕生之所愿。

参考文献

[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

赵玲:《苏舜钦研究》,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作者:浩然文史·烂柯人)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更多文章

  • 沈鸿鑫 苏舜钦与沧浪亭

    历史解密编辑:文汇报标签:苏舜钦,沧浪亭,沈鸿鑫,欧阳修,范仲淹

    沧浪亭剖面图沧浪亭是现存苏州诸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座。二十多年前,沧浪亭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人们提起沧浪亭,自然会想起它的创建者苏舜钦。苏舜钦是北宋著名诗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字子美,梓州桐山(今四川中江)人,生于开封(今属河南)。他的祖父苏易简在宋太宗时做过参知政事(宰

  • 苏舜钦的一首夏日七绝,全诗句句写夏景,却句句都透散着清凉之意

    历史解密编辑:豁然书斋标签:榴花,夏意,树阴,诗人,梦觉,宋朝,苏舜钦,千古名句

    苏舜钦,宋代诗人。与梅尧臣齐名,时称“苏梅”。风格超迈横绝,独出机杼。宋代诗人刘克庄在《后村诗话·前集》中说:“苏子美歌行,雄放于圣俞(梅尧臣),轩昂不羁,如其为人。”罢职之后,苏舜钦闲居苏州。此地有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祜的池馆,时已废弃。苏舜钦以四万钱买下废园并进行修筑,傍

  • 苏舜钦游玩花山寺时写下的一首七绝,诗句看似平常,却很有的内涵

    历史解密编辑:豁然书斋标签:野草,诗人,剪伐,宋朝,苏舜钦,花山寺,范仲淹

    苏舜钦,北宋诗人,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苏舜钦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后罢职闲居苏州。庆历四年,苏舜钦罢职后,闲居苏州时,这一日外出游玩,来到花山寺,只见野草丛生,不见百花开放,觉得“花

  • 苏舜钦的一首冷门爱国七律,心曾许国终平虏,命未逢时合退耕

    历史解密编辑:豁然书斋标签:七律,诗人,诗文,宋朝,苏舜钦,许国终,范仲淹

    庆历五年,苏舜钦被削职为民。苏舜钦这次罹祸,表面上是因为他动用了衙门卖废纸所得的公钱设酒宴,会宾客,其实与当时的政治斗争息息相关。苏舜钦的岳父杜衍同情范仲淹的新政,苏舜钦又是范所推荐,加以他屡“言时政得失”,“无所回避”,使“群小为之侧目”,因此守旧派王拱辰等借机打击苏舜钦,想以此动摇杜衍、范仲淹的

  • 宋代诗人苏舜钦的二十首绝句,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历史解密编辑:豁然书斋标签:诗人,秋怀,花枝,绝句,宋代,宋朝,苏舜钦,范仲淹

    苏舜钦,字子美,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县)人,生于开封。中进士后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校理等。在当时的政治斗争中,苏舜钦属于范仲淹为首的革新集团。后被邪恶势力所不容,被罢黜“除名”,闲居苏州。后又起用为湖州长史,不久病卒。苏舜钦是与梅尧臣齐名的诗人,时称“苏梅”。他的诗多能揭露时弊,反映人民疾苦,抒

  • 张九成:桂子飘香的状元郎,人品高洁,不依附秦桧,终成一代大儒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张九成,秦桧,高洁,赵构,岳飞,大儒

    张九成:一帘春月静,数点列山青认识张九成,并不是从他的事迹或读他的诗词,而是看了一副对联知道他的,这个对联的作者那可是如雷贯耳,被称为“诗宗”的李清照,正因为是她所撰,所以对其中的人物不得不加以关注。“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九成。”柳三变就不用说了,天下“漫词”第一人,“白衣卿相”,我最喜欢的词

  • 《寻龙诀》中的“奥古公主”,现身“千年女巫”古墓,满身黄金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古墓,墓室,黄金,面具,奥古,墓主人,寻龙诀,动画产业公司,时代片,寻宝电影,冒险片

    小编很喜欢盗墓题材的影视作品,比如《九层妖塔》《盗墓笔记》等,当然这并不代表赞同盗墓的行为,而是墓中各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很是让人刺激。特别是《寻龙诀》中的“奥古公主”那神秘一笑,至今想起都能激起一身鸡皮疙瘩。本以为“奥古公主”只是电影中一个虚构的角色,却没想到在现实生活中是有原型的,而且她的古墓也在

  • 炎黄国医传奇:宋代名医庞安时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炎黄国医吴越标签:扁鹊,难经,脉诀,黄帝,庞安时,炎黄国医传奇

    庞安时,字安常,是蕲州蕲水县(今湖北浠水县)的人。他小时候就很能读书,看过的书都能记住。他的父亲是祖传的医师,曾经拿《脉诀》来教他。庞安时说:“这本书不值得学。”他自己找了黄帝、扁鹊的脉学理论来钻研。过了不久,他便弄通了其中的道理,有时还能说出一些新颖的看法。和别人讨论、辨诘有关问题时,没有人能让他

  • 李若水因何甘愿为北宋殉国?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蔡京,皇上,宋廷,金兵,北宋,宋朝,李若水,宋钦宗,宋徽宗

    作者:许云辉公元1127年初,宋都开封外城,杀气腾腾的金兵大营内,突然传出声遏行云的吟诵声:“矫首问天兮,天卒无言!忠臣效死兮,死亦何愆!”这惊天动地的声音,是吏部侍郎李若水以诗明志、引吭高歌。他跟随宋钦宗再入金营后,为捍卫宋廷最后一丝尊严,大义凛然痛骂金兵。在被如狼似虎的金兵绳捆索绑押至祭坛后,他

  • 刘春智仿 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历史解密编辑:国画刘春智标签:溪山行旅图,尘埃,宾客,刘春智,宋范宽

    观历代名画有感读史鉴兴衰,代有王者才。光照三千里,声震古今开。百年皆宾客,露散几多哀。屈心难自傲,一笑出尘埃。 (题画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