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鬼才姜夔:一生江湖谒客,未当官却在22岁就写成传世名词

南宋鬼才姜夔:一生江湖谒客,未当官却在22岁就写成传世名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莹子小趣 访问量:2257 更新时间:2024/1/25 21:10:37

姜夔是鬼才,他在艺术领域像是个全能家,诗词歌赋,散文书法样样精通。姜夔从小就熟读了杜牧写扬州的诗歌,对于繁华扬州向往非常。

在姜夔22岁的时候,他来到了扬州。他站在扬州城外远眺,却只看到遍野的芥草和麦子。“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这是他当时的记录。

这是一座战后的荒城,根本就没有杜牧描写的唐朝时期的盛况。看到此情此景,姜夔内心的悲凉之意不禁涌上心头,写下了《扬州慢》这首词。《扬州慢》成为了姜夔的代表作,让今人为之啧啧称赞。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就像是一位垂暮之年的老人发出的感慨,谁知道这阙词的作者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呢?这是南宋的哀歌,也是姜夔一生的写照。

姜夔一生作诗作词数百篇,有八十多首词、一百八十多首诗流传下来。我们现在闻姜夔的名声,并不是因为他在历史上曾经建立过一番丰功伟绩,也并不是他做过什么大官,姜夔身上没有传奇的故事,甚至你连他的故居都没办法找到。 童年时期的姜夔跟着父亲离开家乡,当时父亲在汉阳做官,在姜夔十四岁的时候,父亲病逝了,他就住在已经嫁人的姐姐家里。 成年之后的他四处漫游,到吴越一带谋生。姜夔的《扬州慢》中之所以会出现凄怆的咏叹,是因为历史和现实的巨大反差给了他心灵莫大的冲击。我们可以在一座城市的兴衰背后看到时代的更迭。

也有人说姜夔不是一个爱国之人,当时南宋国土日渐被侵,姜夔竟然有“闲情雅致”在写这样清冷的诗句,这无法救国救民。 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爱国的表现形式从来不只有一种,爱国可以和辛弃疾一样老当益壮,不移白首之心,上阵杀敌,角声满天秋色里,也可以像陆游一样,写下激烈诗篇,如姜夔一般叙说城市的衰落,文明的被践踏。 说到辛弃疾,辛弃疾和姜夔其实是互相欣赏的知己。虽说姜夔的诗篇和辛弃疾的风格迥然不同,但是辛弃疾丝毫没有站在姜夔的对立面,反而两人的私交甚好。

宋朝,文人士大夫的地位被抬得很高,这就导致不少文化人挤破脑袋要入功名场。但科举考试作为人才选拔的制度,应试者自然有上榜的,也有名落孙山的。这些没有中科举的人表现才华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为达官贵人创作诗词,他们被称为江湖谒客。姜夔就是其中一位。 姜夔科举未中,却凭借着才华得到了诗人萧德藻的赏识。萧德藻还把侄女嫁给了萧德藻。在这一时期,姜夔结识了杨万里,进而又认识了范成大,他的社交圈子很快扩大,开始跻身南宋的文坛。这时候文坛上的老前辈们年龄可都比姜夔大上二三十岁。

姜夔的人生并没有太大的成就,他67岁去世的时候,大儿子只有十多岁。他的人生是草草度过的,但他却获得了名流和文人的肯定和赏识。姜夔作为一位江湖谒客出世有分寸、活得有尊严。 本文由北岸木子原创,欢迎关注,带您纵横古今,纵览世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姜夔:平正的楷书太俗!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姜夔,楷书,真书,书谱,行草书,书法

    01真书以平正为善?此世俗之论,唐人之失也。古今真书之神妙,无出钟元常,其次王逸少。今观二家之书,皆潇洒纵横,何拘平正,且字之长短、大小、斜正、疏密、天然不齐,孰能一之?谓如“东”字之长,“西”字之短,“口”字之小,“体”字之大,“朋”字之斜,“党”字之正,“千”字之疏,“万”字之密,画多者宜瘦,少

  • 宋代著名词人姜夔,书法同样惊艳!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姜夔,小楷,书法,黄庭坚

    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小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姜夔小楷《跋王献之保母帖》可以看出他的书法用笔精到,典雅俊润,且受初唐诸家书风影响,不随时俗,清新脱俗。姜夔小楷《跋王献之保母帖》局部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小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姜夔“崇晋贬唐”,反对俗书,和提倡文人意趣的苏东坡、黄庭坚、米芾等相一致。

  • 本周24篇作品上榜,姜夔《疏影》钢笔字练字打卡作业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钢笔爱好者标签:姜夔,疏影,打卡,江南,乐器,沁园春,钢笔字,古典乐,齐特琴,中国传统音乐

    上一期练字打卡的题目是宋代著名词人姜夔的一首《疏影》《疏影·苔枝缀玉》南宋词人姜夔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

  • 姜夔的《踏莎行》描绘了“淮南皓月冷千山”的爱情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姜夔,淮南,相思,离魂,踏莎行,冷千山,弦乐器,中国传统音乐

    现在网络上流行一句话: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其实这也不是新鲜事,古人早已有之。近期陆陆续续学习了姜夔的几首词作,越来越觉得姜夔绝对是一个痴心之人。他二十多岁时,曾经在合肥有过一段情缘,但后来因生活所迫而不得不分手了。从此以后,姜夔便一直对这位合肥女子念念不忘,为她写下了无数首爱情和相思的词篇,这些词

  • 姜夔:22岁写下一首词,赢得故人情,抱得美人归,道尽历史沧桑

    历史解密编辑:此笺标签:姜夔,柳永,杜牧,苏轼,范成大,扬州慢,辛弃疾,民族乐器,拨弦乐器,千古名句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这是25岁的柳永经历了人生第一次科考失败后的狂放之语,也是牢骚之语。因为这首《鹤冲天·黄金榜上》后面,还有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谁曾想,就是这句牢骚,惹怒了宋仁宗,从此奉旨填词,坐实了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此后柳永把烟花巷柳寻遍,写下大量的慢词艳曲,赢得风流名,“凡

  • 南宋词人姜夔的十首诗词,其词清空高洁极富想象,语言灵动自然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姜夔,高洁,诗词,苏轼,辛弃疾,骚雅

    他是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的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早有文名,颇受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人推赏。他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工诗词、精音律、善书法、对词的造诣尤深。他就是南宋词人姜夔[kuí]。公元1154年,姜夔出生于饶州鄱阳的

  • 姜夔最经典的一首小令,结尾两句缥缈清冷,连王国维都改口爱了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王国维,姜夔,婉约词,人间词话,踏莎行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宋词多被分为婉约、豪放两派,在北宋词坛,几乎是婉约词的天下,柳永、大小晏、欧阳修、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等婉约派名家辈出。直到苏东坡横空出世,方才首倡豪放,到南宋词坛,家国时事的剧变促使慷慨激昂的豪放词成为主流。虽然南宋依然有姜夔、吴文英等等婉约派名家被明清词人推崇一时,但时

  • 宋词三百首丨206姜夔《齐天乐·蟋蟀》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姜夔,愁赋,机杼,私语,宋词,古典乐,民族乐器,齐天乐·蟋蟀,中国传统音乐

    齐天乐·蟋蟀【宋】姜夔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予裴回末利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

  • 宋代著名词人姜夔的30首绝句,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姜夔,秋声忆,苏轼,平生,烟波,绝句

    姜夔[kuí],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德兴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1.《过垂虹》姜夔〔宋代〕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

  • “女神医”宇文柔奴

    历史解密编辑:酱油诗5号标签:苏轼,太医,王巩,宋神宗,女神医,宇文柔奴

    她是北宋京城著名的歌女,她被岭南的百姓誉为“女神医”,她就是宇文柔奴。宇文柔奴,又称柔娘,点酥娘。大诗人苏轼曾有诗曰:“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对他的好友王巩(王定国)能有一位天姿国色,蕙质兰心的美人非常羡慕。宇文柔奴不仅琴棋书画皆擅长,在音律歌舞方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