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夔最经典的一首小令,结尾两句缥缈清冷,连王国维都改口爱了

姜夔最经典的一首小令,结尾两句缥缈清冷,连王国维都改口爱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读书狗子 访问量:2467 更新时间:2024/1/10 17:46:20

每天诗词猎奇

关注读书狗子

宋词多被分为婉约、豪放两派,在北宋词坛,几乎是婉约词的天下,柳永、大小晏、欧阳修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等婉约派名家辈出。

直到苏东坡横空出世,方才首倡豪放,到南宋词坛,家国时事的剧变促使慷慨激昂的豪放词成为主流。虽然南宋依然有姜夔吴文英等等婉约派名家被明清词人推崇一时,但时至今日,南宋婉约派的声名已落于豪放派之下。

南宋词坛有不少婉约词名作,但能堪比北宋婉约词的却很少少。下面这首南宋婉约派大家姜夔所作的《踏莎行》便是其中一首经典的婉约小令,就连一向看不上姜夔的王国维都改口称赞:

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南宋·姜夔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众所周知,王国维作《人间词话》,品评五代两宋词家得失,对很多词人或褒或贬都还算客观公正,唯独对姜夔是极力贬低,批得一无是处。如:

  • 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

  • 白石虽似蝉蜕尘埃,然终不免局促辕下。

  • 觉白石《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

  • 咏物之词……白石《暗香》、《疏影》格调虽高,然无一语道着。

  • 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

  • 东坡之旷在神,白石之旷在貌。白石如王衍口不言阿堵物,而暗中为营三窟之计,此其所以可鄙也。

  •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文学之事,于此二者,不可缺一。然词乃抒情之作,故尤重内美。无内美而但能修能,则白石耳。

  • 白石写景之作,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诸多评价,都是贬低姜夔(号白石道人),可见王国维对姜夔非议之深。整部《人间词话》仅有一句算是称赞姜夔的:“白石之词,余所最爱者亦仅二语,曰: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不过这仅有的一次称赞也在《人间词话》付梓刊行时删去,直到王国维去世后,《人间词话》未刊稿发表才得以见世。这两句令王国维称赞的“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便出自上面这首《踏莎行》。

这首词所写的是梦中怀人,所思之人据说是姜夔年轻时的恋人。词中上阙记梦,写梦中相见的情景,意中人“燕燕轻盈,莺莺娇软”,仿佛听见她说:你这薄情人,怎能尽知我相思之深?

下阕睹物思人,“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简单的物件却是至深情语,意中人甚至魂魄出窍来到词人梦中相见,情深思重,足见端倪。

结尾两句是词人梦醒之后的情景:“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两句纯粹景语收尾,描绘意中人梦魂归去后,千山冷月的清寂幽冷之景。意境不可谓不隽永深远,景语之下的情思深挚感人!

这结尾的两句纯粹写景,意境却妙不可言,仿佛有幽幽之思令人意犹未尽。王国维之所以能称赞这两句,便在于其意境。

但矛盾的是,这两句景语的意境与姜夔其他写景之句相比,并算不上高下分明。比如王国维所批评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的意境是不输“淮南皓月”的,何以王国维会暴露自己“境界说”理论的矛盾呢?

究其原因,大概是诗词品评毕竟有主观的成分,尤其是王国维的“境界说”本就是为了纠正清代浙西词派对姜夔的推崇,矫枉过正之下,王国维对姜夔的非议就很多了。而这一句“余所最爱者”很可能也是一时之爱,不然为何在《人间词话》付梓刊行时删去了这一段评语呢?

对此,你怎么看?不妨留言讨论!

往期推荐 Top5

更多文章

  • 宋词三百首丨206姜夔《齐天乐·蟋蟀》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姜夔,愁赋,机杼,私语,宋词,古典乐,民族乐器,齐天乐·蟋蟀,中国传统音乐

    齐天乐·蟋蟀【宋】姜夔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予裴回末利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

  • 宋代著名词人姜夔的30首绝句,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姜夔,秋声忆,苏轼,平生,烟波,绝句

    姜夔[kuí],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德兴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1.《过垂虹》姜夔〔宋代〕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

  • “女神医”宇文柔奴

    历史解密编辑:酱油诗5号标签:苏轼,太医,王巩,宋神宗,女神医,宇文柔奴

    她是北宋京城著名的歌女,她被岭南的百姓誉为“女神医”,她就是宇文柔奴。宇文柔奴,又称柔娘,点酥娘。大诗人苏轼曾有诗曰:“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对他的好友王巩(王定国)能有一位天姿国色,蕙质兰心的美人非常羡慕。宇文柔奴不仅琴棋书画皆擅长,在音律歌舞方面也

  • 狈论南唐(二二)王继恩欲废赵恒改立赵元佐,或是赵光义临死安排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王继恩,赵恒,赵元佐,宋太宗

    熟悉宋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斧声烛影"的故事中,太监王继恩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按照传闻正是王继恩违背的宋皇后的命令,将赵匡胤去世的消息通知赵光义,这才帮助赵光义夺取了皇帝宝座。因此在赵光义执政时期,王继恩非常受重用。不但在朝中享受着所谓内相的待遇,而且还带兵打仗。他参与了雍熙北伐,平定四川内乱,是

  • 宋朝为何能摆脱宦官专权! 你看大太监王继恩的下场, 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羽欢说财经标签:宦官,宋朝,王继恩,宋太祖,宋太宗,大太监

    自从宦官这一群体出现以来,就和权力产生了联系,由于长期伴随在皇帝身边,宦官毫无疑问成为了最接近权力中枢的一群人。汉唐明三代都曾出现宦官专权的现象,也都有不少知名的大太监,而宋朝似乎没有这样的太监。不过其实宋朝初年也是曾经出现过一位手握大权的大太监的,虽然名气没有那么大,不过对历史的影响同样深远,他就

  • 宋太宗驾崩后,太监王继恩想再使手段匡扶傀儡,却巧被中书化解

    历史解密编辑:五千年文化标签:宋太宗,王继恩,宋太祖,吕端,太监

    公元997年,宋太宗驾崩,按理应通知太子赵恒。太监王继恩与李皇后早已伺机左右,想拥立被贬为庶人的李元佐为帝,并通知中书吕端前来商议。吕端看出其中阴谋,略施小计便消除了隐患!公元976年,宋太宗赵光义登基,但他这个皇位是否正统纷说不一。有人说是受益于“金匮之盟”。说得是赵匡胤母亲病重时,拉着赵匡胤的手

  • 为什么说王继恩远比童贯有资格被称为北宋头号大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静嘉小可爱说故事标签:童贯,宦官,太监,王继恩,宋太祖,宋太宗,中国古文献

    与中晚唐和晚明比起来,两宋的宦官们总体还算安分。这主要是因为此时的士大夫文臣们过于强势,连天子也“做不得快意事”,所以宦官干政的苗头一旦闪现,往往会受到他们的全力打压。不过由于北宋武将地位低下,也因为皇帝们最喜欢向前线将领指手画脚,导致作为天子代表的宦官,在军队中时常出现,这就让宋朝出现了好几位名留

  • 讲活身边故事,用活片区资源!黄道婆的故乡,这个宣讲队成立了

    历史解密编辑:文汇报标签:故乡,枫林,江南,党建,建华,华泾,片区,黄道婆

    今天(22日)上午,“泾彩诗词,齐心奋进”上海诗词学会华泾创作研究教育基地揭牌,“泾彩汇ZHI”东湾徐浦片区宣讲队成立,拉开了徐汇区华泾镇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活动的帷幕。何为“ZHI”?“是‘旗帜’,也是‘治理’‘志愿’与‘智慧’。”华泾镇党委委员龚丽这样注解。她介绍,华泾原为龙华乡,19

  • 在黄道婆纪念馆感受榜样力量,“新风汇”第二季圆满“收官”!

    历史解密编辑:上海徐汇标签:黄道婆纪念馆,讲师团,徐汇,黄道婆,新风汇,新时代文明

    11月17日,“新风汇——社会文明风尚大讲堂”第二季华泾镇专场,走进华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黄道婆纪念馆。文明实践青年讲师团、社区抗疫志愿者和党校教授、艺术家齐登场,用“接地气”的感悟分享和点评解读,宣讲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共话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城市精神的弘扬中移风易俗、传承接力的丰富体验。现场,华

  • 这里打造“蓝泾灵”品牌,不断延续黄道婆衣被天下“爱与创新”

    历史解密编辑:上海徐汇标签:蓝泾灵,志愿服务,华泾镇,党建,黄道婆,黄道

    为了弘扬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华泾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打造“蓝泾灵”志愿服务品牌,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成效转化为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向纵深发展的实际行动。在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来临之际,日前华泾镇举办党建引领社会动员主题论坛暨国际志愿者日活动。文艺演出授旗帜,歌颂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