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夔的《踏莎行》描绘了“淮南皓月冷千山”的爱情

姜夔的《踏莎行》描绘了“淮南皓月冷千山”的爱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老树 访问量:2354 更新时间:2024/1/10 20:48:33

现在网络上流行一句话: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其实这也不是新鲜事,古人早已有之。近期陆陆续续学习了姜夔的几首词作,越来越觉得姜夔绝对是一个痴心之人。他二十多岁时,曾经在合肥有过一段情缘,但后来因生活所迫而不得不分手了。从此以后,姜夔便一直对这位合肥女子念念不忘,为她写下了无数首爱情相思的词篇,这些词作很多都已经成为经典之作,但是姜夔心中,那一段伤痛和悲哀,却久久不能平静。人们说,时间能够冲淡一切,但是对于姜夔这种至情之人,时间反而更像发酵剂,亦犹如老酒,时间越长便越浓烈醇厚。十多年后的一个元旦,姜夔从第二故乡汉阳(时沔州)东去湖州途中抵金陵时,梦到了那位合肥女子,醒来后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极其著名的《踏莎行》,他在这首词的小序中写道:“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

分明又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

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

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千山,

冥冥归去无人管。

这首词的大意是:你如燕儿莺儿轻盈纤弱、语声娇软的样子,在梦中历历分明。你埋怨我是个薄情郎,不理解你在长夜不眠的相思情意,也不能体会你在美好春光里独守空房,被相思所扰的痛苦。分别后,你给我寄的情书我依然保存着,我依旧穿着分别时你亲手为我缝制的衣衫,你的魂魄如倩女一般离了身体,似乎一直跟随着我远行。淮南的明月,冷冷地照着万水千山一片寂静,你在冥冥之中孤零零地独自归去,无人陪伴,无人照管。

姜夔这首《踏莎行 ·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是一首相思词。整首词先描绘了梦中人的体态轻盈,以及梦中二人无奈、琐屑而颇具悲剧力量的对话情景,以此抒写自己的相思,因相思至深而入梦;再写爱人离魂逐己而入梦,而又怜其远行、独归,将怨转为深深的爱怜,表现了伊人梦绕魂索、将全部生命投诸爱河的深情。全词感情真挚,动人心魄,清绮幽峭,传世警策,空灵淡远,想象奇特,前后照应,浑然天成,意境凄黯,真挚感人,紧扣感梦这一主题,以梦见情人开端,又以情人梦魂归去收尾,抒写一种永不能忘的深情,表现了真正令人魂牵梦索的缠绵深情。词中最后两句“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一片月光,千山冷寂,她的幽魂就这样独自归去无人照管,这种魂牵梦绕的感觉,这个孤苦无依的幽魂,让人倍生怜惜之感,意境清幽,奇绝无比,可谓神仙诗句。

更多文章

  • 姜夔:22岁写下一首词,赢得故人情,抱得美人归,道尽历史沧桑

    历史解密编辑:此笺标签:姜夔,柳永,杜牧,苏轼,范成大,扬州慢,辛弃疾,民族乐器,拨弦乐器,千古名句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这是25岁的柳永经历了人生第一次科考失败后的狂放之语,也是牢骚之语。因为这首《鹤冲天·黄金榜上》后面,还有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谁曾想,就是这句牢骚,惹怒了宋仁宗,从此奉旨填词,坐实了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此后柳永把烟花巷柳寻遍,写下大量的慢词艳曲,赢得风流名,“凡

  • 南宋词人姜夔的十首诗词,其词清空高洁极富想象,语言灵动自然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姜夔,高洁,诗词,苏轼,辛弃疾,骚雅

    他是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的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早有文名,颇受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人推赏。他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工诗词、精音律、善书法、对词的造诣尤深。他就是南宋词人姜夔[kuí]。公元1154年,姜夔出生于饶州鄱阳的

  • 姜夔最经典的一首小令,结尾两句缥缈清冷,连王国维都改口爱了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王国维,姜夔,婉约词,人间词话,踏莎行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宋词多被分为婉约、豪放两派,在北宋词坛,几乎是婉约词的天下,柳永、大小晏、欧阳修、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等婉约派名家辈出。直到苏东坡横空出世,方才首倡豪放,到南宋词坛,家国时事的剧变促使慷慨激昂的豪放词成为主流。虽然南宋依然有姜夔、吴文英等等婉约派名家被明清词人推崇一时,但时

  • 宋词三百首丨206姜夔《齐天乐·蟋蟀》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姜夔,愁赋,机杼,私语,宋词,古典乐,民族乐器,齐天乐·蟋蟀,中国传统音乐

    齐天乐·蟋蟀【宋】姜夔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予裴回末利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

  • 宋代著名词人姜夔的30首绝句,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姜夔,秋声忆,苏轼,平生,烟波,绝句

    姜夔[kuí],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德兴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1.《过垂虹》姜夔〔宋代〕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

  • “女神医”宇文柔奴

    历史解密编辑:酱油诗5号标签:苏轼,太医,王巩,宋神宗,女神医,宇文柔奴

    她是北宋京城著名的歌女,她被岭南的百姓誉为“女神医”,她就是宇文柔奴。宇文柔奴,又称柔娘,点酥娘。大诗人苏轼曾有诗曰:“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对他的好友王巩(王定国)能有一位天姿国色,蕙质兰心的美人非常羡慕。宇文柔奴不仅琴棋书画皆擅长,在音律歌舞方面也

  • 狈论南唐(二二)王继恩欲废赵恒改立赵元佐,或是赵光义临死安排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王继恩,赵恒,赵元佐,宋太宗

    熟悉宋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斧声烛影"的故事中,太监王继恩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按照传闻正是王继恩违背的宋皇后的命令,将赵匡胤去世的消息通知赵光义,这才帮助赵光义夺取了皇帝宝座。因此在赵光义执政时期,王继恩非常受重用。不但在朝中享受着所谓内相的待遇,而且还带兵打仗。他参与了雍熙北伐,平定四川内乱,是

  • 宋朝为何能摆脱宦官专权! 你看大太监王继恩的下场, 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羽欢说财经标签:宦官,宋朝,王继恩,宋太祖,宋太宗,大太监

    自从宦官这一群体出现以来,就和权力产生了联系,由于长期伴随在皇帝身边,宦官毫无疑问成为了最接近权力中枢的一群人。汉唐明三代都曾出现宦官专权的现象,也都有不少知名的大太监,而宋朝似乎没有这样的太监。不过其实宋朝初年也是曾经出现过一位手握大权的大太监的,虽然名气没有那么大,不过对历史的影响同样深远,他就

  • 宋太宗驾崩后,太监王继恩想再使手段匡扶傀儡,却巧被中书化解

    历史解密编辑:五千年文化标签:宋太宗,王继恩,宋太祖,吕端,太监

    公元997年,宋太宗驾崩,按理应通知太子赵恒。太监王继恩与李皇后早已伺机左右,想拥立被贬为庶人的李元佐为帝,并通知中书吕端前来商议。吕端看出其中阴谋,略施小计便消除了隐患!公元976年,宋太宗赵光义登基,但他这个皇位是否正统纷说不一。有人说是受益于“金匮之盟”。说得是赵匡胤母亲病重时,拉着赵匡胤的手

  • 为什么说王继恩远比童贯有资格被称为北宋头号大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静嘉小可爱说故事标签:童贯,宦官,太监,王继恩,宋太祖,宋太宗,中国古文献

    与中晚唐和晚明比起来,两宋的宦官们总体还算安分。这主要是因为此时的士大夫文臣们过于强势,连天子也“做不得快意事”,所以宦官干政的苗头一旦闪现,往往会受到他们的全力打压。不过由于北宋武将地位低下,也因为皇帝们最喜欢向前线将领指手画脚,导致作为天子代表的宦官,在军队中时常出现,这就让宋朝出现了好几位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