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狈论南唐(九章)李煜被毒杀是历史谎言,赵光义并未派赵廷美下毒

狈论南唐(九章)李煜被毒杀是历史谎言,赵光义并未派赵廷美下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信箱 访问量:326 更新时间:2024/1/10 15:10:18

古代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讲的是南唐后主李煜被毒杀的故事。说是南唐被灭后李煜被押送到东京汴梁城,然后被软禁起来。他只能每天靠着借酒消愁,发国破家亡的忧愤寄语诗词之中。这些诗词传到宋太宗赵光义耳中,于是受到了猜忌。赵光义派南唐旧臣徐铉去试探李煜,李煜说了些悔不该当初的话。这些话让赵光义认为李煜不甘心失败,早晚要造反复国。于是赵光义派弟弟赵廷美以祝寿为名去探望李煜,并赠送下了牵机药的御酒为贺礼。李煜不知道御酒有毒,便将其喝下,立刻晚毒发身亡。

这个故事流传了数百年,被很多人认为是真理,也成为赵光义洗不白的污点。然而我们从历史考据的角度出发,却发现这是个流传数百年的历史谎言。这个谎言产生目的就是有着特殊的政治用途,目标对准了赵光义。这是在南宋特殊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对历史的评价造成负面的影响。

通过历史考证,这个谎言最早出自于于南宋大臣王铚的笔记小说集《默记》。王铚是北宋后期文人,活跃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官职最高做到枢密院编修。他是靖康之变后南渡文人的典型,在当时的文人群体中小有名气。因此他通过搜集流传了文人群体中的民间传说,编撰了《默记》这部小说集。

小说集中搜集了大量的民间传说,特别是所谓的宫闱秘闻,受到当时很多文人的追捧。很现代一样,民间的吃瓜群众们最关注的就是名人的各种丑闻轶事,所以《默记》中也有大量这方面的故事。赵光义是宋朝第二个皇帝,一生争议很多,所以民间留下来的故事也不少。除了毒杀南唐后主李煜外,强幸小周后、逼娶符太后、弑兄夺位等传说也在民间广为流传。可历史证明了这些东西都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有人为了政治上抹黑赵光义,而编造的谣言。只是这些谣言通过《默记》等文人笔记在文人圈里广为流传,让后人误以为真。

从赵光义派人毒杀李煜这个故事来看,《默记》中记载的版本本身便是矛盾重重的,根本经不起历史的考验。其中很多内容似是而非,与历史的真实不同,一看就知道是后人杜撰的产物。原文如下:

徐铉归朝,为左散骑常侍,迁给事中。太宗一日问:"曾见李煜否?" 铉对以:"臣安敢私见之!"上曰:"卿第往,但言朕令卿往相见可矣。"铉遂径往其居,望门下马,但一老卒守门。徐言:"愿见太尉。"卒言:"有旨不得与人接,岂可见也!"铉云:"我乃奉旨来见。"老卒往报,徐入立庭下久之。老卒遂入取旧椅子相对。铉遥望见,谓卒曰:"但正衙一椅足矣。"

顷间,李主纱帽道服而出。铉方拜,而李主遽下阶引其手以上。铉告辞宾主之礼,主曰:"今日岂有此礼?"徐引椅少偏乃敢坐。后主相持大哭,及坐默不言。忽长吁叹曰:"当时悔杀了潘佑、李平。"铉既去,乃有旨再对,询后主何言。铉不敢隐,遂有秦王赐牵机药之事。牵机药者,服之前却数十回,头足相就如牵机状也。 又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云。

同样的错误还出现在赵廷美身上,从官职上看赵廷美的描述是硬伤。原文中写了秦王奉赵光义的命令,用牵机药赐死李煜。实际上在李煜死之前,赵光美还没有封秦王,而是开封府尹兼中书令,封齐王。在宋太祖赵匡胤曹彬等人灭南唐时,赵廷美是负责后勤供给的人,后来也负责把李煜押送回东京汴梁城。在此过程中两人关系密切,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故事中,赵光义派赵廷美去赐死李煜,理由是让李煜无所防备。而实际上赵廷美是在北伐北汉之后才被封为秦王,李煜北伐北汉之前就死了,两者矛盾明显。

除此之外,故事中描述的李煜生活状态也不对。按照原文说法,李煜是处于被禁足和软禁的状态,不能与外人接触,被一个老兵看管,生活非常困苦。实际上在赵光义时期,李煜是过得很不错的。南唐时李煜一再拒绝投降,所以赵匡胤很怨恨,还封了个违命侯,一看就是故意整人。赵光义即位后对李煜很照顾,将违命侯升级为陇西公,还赐了三百万钱共给李煜生活。当时李煜的官职是千牛卫上将军,是宋朝皇帝的亲卫军首长。虽说李煜不能任意调动这些兵马,但地位和生活水准上绝对是最高标准的。

故事中说李煜处于被软禁状态,没有赵光义的旨意不能与外人接触,这也明显与事实不符。赵光义当时很看重李煜,并安排了很多南唐旧臣在李煜身边工作。除了前文提到的徐铉外,还有郑文宝、徐元楀、潘慎修、张洎张冉父子等南唐旧臣。当时李煜为了避免舆论上的争议,还专门上表《不敢再乞潘慎修掌记室手表》,婉言拒绝增加潘慎修为掌记室的安排。这说明赵光义对于李煜和南唐旧臣接触非但没有猜忌,还加派很多南唐旧臣过去。由此可见,故事中说李煜被猜忌和软禁的事情根本就是谎言。

除此之外,原文末提到了李煜的诗词《美人》触怒赵光义也留下疑点。李煜是死于七月初七晚上,或七月初八凌晨,可《虞美人》描述的都是春天的景色。不论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还是"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这些都是写春天的。总不会李煜两三月份写的诗词,赵光义到了七月份才发怒,这反射弧也太长了。实际上在李煜去世前,赵光义三番五次的宴请李煜和南汉后主刘鋹,李煜去世后又被追封为吴王。这都说明了赵光义对南唐和南汉有着特殊的礼遇,根本不是猜忌软禁等态度。

从史料考证来看,李煜死前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吴越王钱俶率领文武百官归宋的时候。当时赵光义在长春殿设宴接待,亲王、宰相、节度使、刘鋹、李煜等重要人物都有参加,事情发生在当年的三月二十五日。之后李煜便得了重病,在三月底、四月、五月、六月都未露面。在此过程中赵光义也派翰林医官诊治,效果却不明显,最后拖到七月份去世。因此从这些正规途径的史料来看,《默记》中的记录的东西完全与史料不符,可以说是任意编造的谎言。而古代百姓缺乏基础的史料知识,却把谎言当真,让赵光义背上了这口黑锅。

实际上赵光义看重李煜是有着很深的政治考量的,也是当时历史环境下的选择。首先宋朝统一长江南北后,朝廷逐渐分化为三个政治派系,分别为北党、南党和蜀党。北党是原来后周、后汉、后唐、后晋、后梁的文武贵族,南唐为南唐、南汉、吴越国、闽国的文武贵族,蜀党为前后蜀的文武贵族。三派中北党势力最大,南党次之,蜀党最小。赵光义因为得国过程存疑,北党对其充满质疑,所以必须要争取南党和蜀党的支持。李煜和刘鋹作为南朝旧臣的旧主,而这些旧臣又是南党核心,也是赵光义经常拉拢的对象,所以必须善待李煜和刘鋹。

而且当时南国刚刚统一在北宋朝廷之下,各地还有不少残余反抗势力,所以必须经过剿抚并举的方式处理。赵光义善待李煜和刘鋹是给南方做榜样,钱俶率领吴越国纳土归降也是这种策略的结果。可以说当时李煜还有很高的政治价值,赵光义怎么可能急于求成的杀人呢?

更多文章

  • 宋太宗为何主动对监修国史的宰相曝光弟弟赵廷美非杜太后所生?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宋太宗,赵廷美,杜太后,宰相,国史

    一、同一部《宋史》,不同的记载《宋史·后妃传》记载:“太祖母昭宪杜太后……生邕王光济、太祖、太宗、秦王廷美、夔王光赞、燕国陈国二长公主。”这里明确记载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和秦王赵廷美是一母同胞,都是杜太后所生。然而宋太宗雍熙元年(984年),被贬房州的赵廷美“因忧悸成疾而卒,年三十八”。听闻消

  • 狈论南唐(十九)赵元佐装疯避祸与赵廷美无关,而是被赵元僖迫害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赵恒,南唐,赵元佐,赵廷美,赵元僖,宋太宗

    在宋太宗赵光义执政时期,宋朝最麻烦问题的便是立谁为太子。这个问题从赵光义即位起就开始被人提出,知道他即将去世前两年才定了下来。期间经过了多次周折和反复,发生了赵廷美谋反案,赵元佐发疯,赵元僖暴毙等事情,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风波。其中赵元佐发疯的事情最耐人寻味,既牵涉到赵廷美的谋反,又关系到立赵元僖为太

  • 赵元佐为赵廷美求情后疯了而赵元僖早薨故赵恒得以即位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赵元佐,赵廷美,赵元僖,赵恒,宋太宗,宋真宗,中国传统音乐

    宋真宗赵恒排行老三。上面两个哥哥全都不是庸才,为啥宋太宗赵光义最后会选择让老三赵恒继承大统呢?赵恒的大哥叫赵元佐,是赵光义最喜欢的儿子。赵恒的二哥赵元僖,曾经担任过5年的开封府尹,而且是亲王爵,妥妥的接班人安排。赵恒呢?除了是个亲王以外,啥也没有。他凭什么能够胜出呢?这事儿还得看看他前面两位哥哥都干

  • 听闻赵光义欲将皇位传给赵廷美,赵普惊恐道:若赞成,必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说史道明标签:宋太宗,赵廷美,赵普,宋太祖,皇位,丞相

    杜太后画像 图片来自网络前言宋朝皇位的传承制度在建立之初就被搞坏掉了!说起这件事,有两个人罪莫大焉,一个是赵匡胤和赵光义的老娘杜老太后,另一个就是赵普。据《宋史 杜太后传》记载:太后因问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呜噎不能对......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

  • 【书画欣赏】 完颜璟 瘦金体《女史箴词句》逸趣霭然

    历史解密编辑:砚田文化标签:摹本,瘦金体,顾恺之,女史箴图,书画欣赏,女史箴词句

    《女史箴图》为中国东晋顾恺之创作的绢本绘画作品。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女史箴》是西晋张华写的一篇讽谏贾后的辞赋。贾后名南风,是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立过大功的贾充的女儿。她在晋惠帝司马衷做太子时,就被册封为王妃。贾后性情妒忌,凶狠

  • 金章宗完颜璟:对内宠信盗贼的妹妹李师儿,对外让铁木真做大做强

    历史解密编辑:梦归秋辰标签:李师儿,女真族,完颜雍,铁木真,成吉思汗,蒙古帝国,金章宗完颜璟

    梦归陇原东,文史尽秋辰(梦归秋辰:第542期)公元1189年,“小尧舜”完颜雍去世,本来皇位应该传给皇太子完颜允恭,但因完颜允恭英年早逝,因此皇位传给了完颜允恭的儿子完颜璟。对于完颜璟而言,他从小就受到古代中原文化的影响,因此他下定决心要给女真打上“汉化补丁”。他先是废除了女真族内部的奴隶制,毫无疑

  • 金章宗完颜璟:我模仿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连专家都看不出来真假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金章宗,宋徽宗,完颜雍,西夏,皇帝

    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正月。对草原上的大金王朝来说,这是一个非比寻常的日子。这一年,堪称金朝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金世宗完颜雍驾崩了。皇帝执政28年,却几乎完成了历代先祖们几百年才能完成的壮举。帝王登基之初,金朝人口不过区区300万户,而到皇帝驾崩前夕,人口已经攀升至670万户。有读者可能会

  • 为何说金章宗完颜璟是宋徽宗转世?兴趣爱好、人生轨迹高度相似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宋徽宗,金章宗,完颜,皇帝,金人,李煜,完颜雍,完颜璟,书法家,香草,艺术家,茶

    #宋徽宗#靖康元年(1126),金国大军兵临汴梁城下,一国之君宋徽宗尽管选择强行传位于儿子宋钦宗,但仍然没能逃过一劫,还是沦为了金人的阶下囚。作为南宋的倒数第二个皇帝,宋徽宗治国无方、宠信奸佞,在位期间天下纷乱,后来金人南下,更是以摧枯拉朽之势征服了北方。宋徽宗虽说对国家大事一窍不通,却是一位才华横

  • 吕文焕献城投降,如今吕氏后裔住在这里,还建了一座厚德堂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吕文焕,文天祥,元朝,张世杰,元军,吕氏,厚德堂

    献城投降,甘做叛徒,被人作诗讽刺;这寥寥数语,自然不能讲清楚吕文焕的生平,但却是他一生的缩影。即使是吕文焕献城降元,他的后人仍旧聚集在一处居住,甚至还为他建了一座厚德堂,这里面有什么故事呢?接下来让我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

  • 害郭靖战死的内奸是谁?黄蓉早发现端倪,不是吕文焕也不是耶律齐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郭靖,黄蓉,杨过,郭芙,吕文焕,耶律齐,射箭运动员,金庸笔下角色

    作为《射雕三部曲》里的灵魂人物,金庸笔下的郭靖让很多武侠迷都念念不忘。在《射雕英雄传》里,郭靖一开始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傻小子,他的天赋不高,待人接物却是极其真诚,加上为人善良,郭靖从此开始在黄蓉的帮助之下接连邂逅了诸多奇遇。一、郭靖深不可测的各项武功随着降龙十八掌的练成,郭靖在射雕时代也拿到了武林中人